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园林史习题答案(完).doc

    • 资源ID:4106419       资源大小:5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园林史习题答案(完).doc

    习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1、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2、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一池指太液。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3、悬崖峭壁:两山壁立、峭壁千仞,下临绝壑的石臂叫做悬崖,山谷两旁峙立的高峻石臂叫峭壁。4、植物园:是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植物园中的植物一般按其不同的种类有规划地培养,虽然植物园在布局和收藏上一般也考虑到美学观念,但其科学使用价值是最主要,这是它与一般的观赏花园的区别。5、城市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城市街旁绿地等公共活动场所也属于此范畴。6、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二、填空1、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 2、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3、萌芽期、生成期、发展期、全盛期、成熟期 4、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三、选择题 15 BDBDD 610 BACCA 1115 BDABD 1620 CABBB四、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 对 5、对五、简答题1、园林的性质与功能园林产生的背景:自然造化,社会历史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性质:社会属性是皇室贵族游憩享乐的花园,自然属性: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追求美的景观艺术环境对于美的追求,欧洲古典以规则整齐有序的景观为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以原始纯朴逼真的自然景观为美,中国国园林追求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美的和谐统一,使园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功能:狩猎,游玩,观赏,休憩,祭祀,集会演说,文体娱乐,饮食2、园林的类型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首都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3、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主要有(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人工山水园中掇山理水,植物配置,动物驯养(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天人合一,山水,花木,鸟兽,建筑有机组织,彼此协调,互相补充(3)浓郁的诗情画意,文化是时间的艺术,绘画的空间的艺术,吧大自然概括和升华,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复现到现实生活中来(4)深邃高雅的意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魅力,寓情于景,表现手法有状写,比附,象征,寓意,点题4、古埃及园林的风格特征.古埃及园林风格特征(1)强调种植果树,蔬菜,增加经济效益的实用目的(2)重视园林小气候的改善(3)花木排行作对,种类丰富多变(4)农业生产发展导致引水及灌溉技术的提高,强烈的人工气息(5)浓厚的宗教思想以及对永恒生命的追求,使圣苑园林和陵寝园林应运而生5、中国园林的建筑种类中国园林建筑大体分为皇家园林建筑,私家园林建筑和寺庙园林建筑1),最为富临堂皇,气质比其它的类型更追求奢华.代表: 避暑山庄,颐和园2)以苏州和扬州为代表.两者相比,苏州园林更具文人气质,而扬州的园林则偏于工商和贵气.代表: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3)古代的名刹宝寺大多与园林相结合,更幽静而富有禅意,多为善男信女捐赠修葺,后也作赏玩之用.代表: 各时期遗留的佛教及道教建筑群六、论述题1、试述中国园林建筑屋顶造型的形式中国园林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屋顶的形式:硬山、悬山、歇山、攒尖、庑殿等五种,根据建筑等级要求分别选用; 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 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的封火山墙。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2、试述中国园林置石用石材石材在古今园林建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用材.常用的置石有(1)湖石主要产于浙江一带.石材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通空灵巧,适宜特置或叠石(2)灵璧石石灰岩类,产于安徽灵璧县,颜色有深灰色.白.红等,是一种较高档的石科,适宜特置(3)石笋变质岩类,产于浙赣交界的常山.玉山一带.颜色有灰绿.褐红.土黄等,带作点景、对景用(4)英石产于广东英德县.成分为碳酸钙,该石材千姿百态,意趣天然,为园林造景的理想用石(5)黄石主要产于常熟虞山,其石形体顽憨,棱角分明,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它平正大方、主体感强,具有很强的光影效果(6)化石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动.植物化石,如:硅化木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深圳就建有专门的化石公园(7)九龙壁俗称“华安石”产于福建华安县九龙河畔。形体浑圆,颜色为棕褐色,具光泽且有白色条纹,是草坪中置石或作为器设的上等佳品(8)人工塑石利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假山材料进行塑石,其优点为造型随意; 体量可大可小,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屋顶花园结构条件受限制的地方,但缺点是寿命短、人工味较浓置石的选石要点(1)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如未经切割,并显示出风化痕迹的石头;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的石头;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这类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2)最佳的石料颜色是蓝绿色、棕褐色、红色或紫色等柔和的色调。白色缺乏趣味性,金属色彩容易使人分心,应避免使用(3)具有动物等象形的石头或具有特殊纹理的石头最为珍贵(4)石形选择自然形态,纯粹圆形或方形等几何形状的石头以及经过机器打磨的石头均不能用(5)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石种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布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不伦不类,杂乱不堪(6)造景选石无贵贱之分,应该“是石堪堆”,就地取材,随类赋型,最有地方特色的石材也最为可取.置石造景不应沽名钓誉或用名贵的奇石生拼硬凑,而应以自然观察之理组合山石成景才富有自然活力.总之在选石过程中,应首先熟知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其次要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建筑物的体量.外部装饰.绿化等因素,设计必须从整体出发,以少胜多,这样才能使置石与环境相融洽,形成自然和谐美。习题2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一池指太液。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2、文人园林:士流园林经进一步发展以赏心悦目为重点,形成侧重于寄托理想、陶冶情操和表现隐逸的风格,称之为文人园林,在文人园林中,受到书法绘画的影响,例如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准则是:“外师造化,内法心源”,也被作为古典园林设计的准则。宋代园林中多有流杯亭的设置,象征(曲水流觞)。 3、囿:帝王专门豢养禽兽的场所,除提供祭祀用的牺牲以及宫廷之需外还有游猎的功能,因此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之一4、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5、意境: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台地园在风景秀丽的丘陵山坡上建造庄园,并且采用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台地园。 6、中国古典园林:指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 17、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8、枯山水庭园:“枯山水”平庭是具有写意风格的类型。讲究置石、造型和石头间的配合。一般面积不大,或布置于墙角,或布置于屋檐下,或布置于两屋之间。形式是以白沙铺地,其上点缀石头,石头上或有草或无。象征的意义是白沙海水,石头岛屿,草植被。沙或平如镜或微微荡漾,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顷万壑的气势。 9、坞:小障蔽物,防卫用的小堡。亦称“庳城”10、廊: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 11、曲水流觞:人们在举行祓禊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 12、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二、填空题1、国中九经九纬、左庙右社、前朝后市 2、顺德的清辉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 3、北宋的沧浪亭、元朝的狮子林、明朝的拙政园、留园、建于清朝的网师园(环秀山庄) 4、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5、欧洲、东方 6、金谷园 7、华清池 8、上林苑、昆明池、太液池 9、邺城、铜雀台 10、原始文明时期的萌芽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11、灵台、姑苏台 12、诗情画意的园林(文人园)、写意 13、一池三山、园中园 14、华林苑(芳林园)、景阳山 15、长安城三、判断改错题1、对 2、错(黄石公园) 3、对 4、对 5、错(鹿台)6、对 7、对 8、对 9、对四、简答题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描写自己居住的园林内的景观,写出该园林的名称。并写出他描写的景点的名称。这首诗描写的是王维居住的的辋川别业内的鹿柴景点。2、中国古典园林特色是什么?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其特色是自然式的山水园。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3)诗画的情趣4) 意境的含韵3、宋代名园寿山艮岳的筑山特点是什么?宋代名园寿山艮岳的山体轮廓模仿杭州凤凰山(模拟自然),主山万岁山,侧山万松岭,东南的芙蓉城是山的余脉三山错落,形成“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气势(筑山有主有次)。在寿山艮岳中大量使用一些形态奇特的巨石,进行特置孤赏,形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筑山置石景观。1)园林掇山构思奇特,精心经营2)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它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泉沼溪涧瀑潭3)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4)园林建筑几乎包罗了当时全部建筑形成,建筑的布局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引景和观景的作用5)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4、简答现代园林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未来园林发展趋势,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2)科学与艺术相辉映;(3)宏观与微观相补充。5、明朝末年,园林美学思想趋于成熟,简述这个时期的园林理论著作及其作者?(1)园冶计成:全面讲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2)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李渔:共分九卷,第四卷“居住部”是建筑与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其余八卷将述词曲、戏剧、声容、器玩(3)长物志文震亨:共十二卷,其中与造园有直接关系的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四卷6、简述圆明园的造园特点?圆明园全部由人工平地起造。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山水地貌骨架。园中经管多以水为主题,水体占全园面积的一半。水面有宽有窄,筑山以及叠石景观与水体构成了山重水复.层次多边的园林空间。圆明园内人工创造的山水景观,即是天然景观的缩影,又是江南风光的再现,建筑都呈院落的格局。7、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分为1)皇家园林这是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圃,宫苑等的都属于这一类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中称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别业,草堂等3)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4)风景名胜。8、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时期?(1)生成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即中国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时期,相当于商,周,秦,汉时期(2)转折时期(公元220年589年)大约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3)全盛时期(公元589960年)中国园林的全盛时期,相当于隋,唐时期(4)成熟时期(公元960年1736年)相当于两宋到元,明,清初时期(5)成熟后期(1736年1911)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9、元、明、清初私家园林上有哪些主要变化?(1)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文人园林涵盖了民间造园活动,导致私家园林达到艺术成就的高峰(代表:江南园林)(2)市民园林兴盛,反映创作上雅与俗和抗衡和交融(3)民间造园活动普及,产生各种地方风格的乡土园林,导致私家园林出现前所未有的百花争艳局面10、简述清末皇家园林引进江南造园技艺的主要方式。(1)引进江南的造园手法。在保持北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江南常见的园林建筑形式,堆叠假山的手法,临水码头,石矶,驳岸处理手法(2)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3)具体仿建名园:圆明园“坐石临流”;绍兴兰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避暑山庄狮子林;苏州狮子林; 11、比较明、清园林的特点?清代园林是明代园林的继承和发展。明代园林已经出现私家园林,而清代则是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用法、形式、大小、数量,创造了中国园林发展的顶峰。明代的重点在大内御苑,清代的重点在离宫御苑,由前者到后者的转移,说明了宫廷园林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与统治阶级的生活习尚和国家的政治局势有着直接的关系。12、简述宋代名园寿山艮岳的园林布局、风格特点、园林成就及其历史影响。(1)园林布局a艮岳属于大内御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建园目的主要是以山水之景而“放怀适情,游心赏玩”b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山体从北东西三面包围水体,北面为主山万岁山,是先筑土、后加石料堆叠而成的大型土石山。山体轮廓模仿杭州凤凰山,主山万岁山,侧山万松岭,东南的芙蓉城是山的余脉三山错落,形成“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气势。筑山有主有次。c建筑物均为游赏性的,没有朝会、仪典或居住的建筑(2)风格特点a把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加以高度概括、提炼、典型化而缩移摹写b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3)园林成就a筑山:摹拟凤凰山(象征性做法),更重要的在于其独特构思和精心经营b置石: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尤其是太湖石的特置手法,形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筑山置石景观c理水:形成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体的全部形态,水系参与山系配合形成山嵌水抱姿态d植物配置:方式有孤植、丛植、混交,大量的则是成片栽培;园内按景分区,许多景区、景点都是以植物之景为主题e建筑:布局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和“观景”的作用,就园林总体而言从属于自然景观(4)历史影响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13、简述秦朝兰池宫对中国园林发展的影响及其重要历史地位。兰池宫利用挖池筑岛摹拟海上仙山,在生成期的园林发育中占重要的地位。堆筑岛山模拟仙境,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个求仙功能。(1)引渭水为池,池中建筑岛山,乃是首次见于时在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2)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境界,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之先河(3)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地位14、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的特点?(1)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以显示皇权至尊(2)在不悖于风景式造景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注重皇家气派,规模宏大(3)不断向民间汲取艺术养分(4)不同时期的数量、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朝代盛衰(5) 魏晋南北朝以后,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皇家园林的最大特点:“皇家气派”1)规模宏大2)园址选择自由3)建筑富丽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5)全面吸取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广泛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技艺;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仿制复制名园15、避暑山庄是康熙年间建造的著名皇家园林之一,请简述避暑山庄的布局情况?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的规制,宫廷区设在南面,其后即为广大的苑林区。宫廷区包括三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正宫、松鹤斋、东宫。广大的苑林区包括: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三者成鼎足而三的布列,园林区的总体布局: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宛若塞外景观,山岳景区象征北方的名山。16、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中文人园林的特点?1)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造园诸要素,不追求品类之繁复,不滥用设计之技巧,也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区,意境的深化除了以视觉景象的简约向留有余韵之外,还籍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像外之旨2)疏朗。园林筑山往往主山连绵。客山拱伏而构成一体,山势多平缓不作故意大起大伏。水体多半以大S来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配置以大丛植。林植为主。建筑低数量少。个体多于群体。3)雅致,园中种竹十分普遍且呈大面积栽植,作为园林雅致格调的象征,此外还有菊,梅;盛行太湖石“特置”,表现文人爱石的高雅情趣;建筑多用草堂,草庐,草亭,不流俗;曲水流觞;景题而名抒发情趣4)天然,a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b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五、论述题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成就。(1)与生成期相比,园林规模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2)由再现自然进而发展为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摹仿进而发展为适当地概括、提炼(3)建筑与其他三个造园要素关系较为密切;园林规划设计由以前的粗放转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4)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类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5) “园林”一词已出现于当时诗文中2、清朝中叶到末期中国皇家园林的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1)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4)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3、简述圆明园的简史、规划布局及其造园成就(1)简史乾隆园位于畅春园的北面,早先是明代的一座私家园林。清初收归内务府,康熙四十八年(1709)赐给皇四子作为赐园.它的规模比后来的圆明园要小得多,大致在前湖和后湖一带,雍正三年(1725)开始扩建,这就是清代的第三座离宫御苑。乾隆在世的时候,对圆明园曾累续不断地有新的修建,1744年乾隆把到这时为止的圆明园取景四十,各赋有诗。嘉庆、道光、咸丰时代不断修缮增信,终于咸丰九年(1895)落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园中所藏中国历代珍贵图籍、历代文物遗迹各种金珠宝物皆丧失殆尽(2)规划布局:乾隆时以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号称圆明三园,圆明园位于三园之西,长春园跟圆明园并列而居其东,圆明园的东南又有一园叫做万春园或绮春园(3)造园成就a选址泉源丰富,地势开阔,掘地成湖,积土成山,点石成土,移植珍奇花木鸟兽,使圆明园成为大型人工山水写意园林b以建筑群构成名胜景区,每个景区都有不同的主题,且多以建筑为主题,包罗万象,以表现帝王的尊荣富贵c每一建筑物都四面临水,因地造型,“景以境出”,建筑组合曲折有致,富于变化,无一雷同d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园林名胜于一园e吸取欧洲园林设计艺术,从整体上开始中西园林风格融合的伟大先河,也使中国园林饮誉世界。4、清末私家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一直承袭上代的发展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江南园林居于首席地位(2)其他地区的园林受到三大风格的影响,出现各种亚风格(3)私园技艺的精华荟萃于宅园,而别墅园却失去了兴旺发达的势头(4)文人园林更广泛地涵盖私家造园活动,但特点逐渐消融于流俗之中,失却了思想内涵(5)尽管具有高超技巧,但大多不再呈现前代那样的生命力了5、从现代园林服务对象及现代园林功能、造园思想、手法、范畴等方面浅析现代园林特征?答、园林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反映。时代变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都变了,园林思想、园林艺术、造园手法也必然发生变化,现代园林正是随着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虽然现代园林的主流形式亦然是自然风景园,但与传统园林相比较,无论从深度上或广度上都远远超出其范畴(1)园林的功能大大改变。现代的园林一方面是以城市公园、城市绿地为其重要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其自净功能而成为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人化自然(2)服务对象不在局限为少数人服务,而为公众服务成为其核心内容(3)造园思想朝向如何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如何使造园朝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合理设计群落结构等方向发展。植物造园成为主流(4)造园艺术和手法上由继承各国传统到艺术交流融合。抽象艺术、构成艺术、解构艺术等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广泛运用,成为现代园林的重要风格(5)造园范畴由微观的私园、公园发展到宏观的城市绿化系统、人类聚居环境与大地景观。6、论述唐代文人园林特点? (1)背景:唐代,山水文学兴旺发达。文人经常写山水诗文,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具备一定能力水平。这些文人处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心理憔悴。他们都希望在园林的林泉丘壑中寻求精神的安慰寄托(2)社会风气:在这种风气下,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所具有的清新雅致格调,得到提高和升华。这种园林更侧重于赏心悦目(3)园林外在表现:表现为与环境的契合,顺应自然之势。并力求简朴。如构成要素多用茅草屋顶的建筑、起伏的地形、置石以及模拟自然状态的理水等。7、试论述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朝代及各个时期的特征?(1)生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商、周、秦、汉。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宏伟(2) 转折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兴盛,初步确定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自然式园林风格的基础 (3)全盛期(公元589年960年)隋、唐。园林体系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皇家气派形成,私家园林艺术性升华,寺观园林世俗化,公共园林更多记载,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进入新境界,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带式互相渗透(4)成熟期(公元960年1736年) 宋、元、明、清初园林在日益缩小的精致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园林由盛年期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5)熟后期(公元1736年1911年)清中叶至清末,更趋于精致,暴露出某些衰颓倾向。8、谈谈颐和园的简史、布局和风格特点(1)简史:乾隆15年(1750年)开始兴建,翌年取名清漪园,翁山改名为万寿山,西湖改名昆明湖,1860年遭英法联军的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补,改名颐和园。1900年遭八国联军的破坏,1903年再次恢复(2)布局全园分为宫区,万寿山的前山部分,后湖及万寿山的后山部分(谐趣园)南湖及西湖部分(3)风格特点a:佛香阁为全园的构图中心,有明显的中轴线b:长廊连接全园各景点,隔景串景,移步换景c:采用姿态各异的桥梁,分割水面,并利用水面高差使水面既分割又联系,有动有静,增加了水面空间的层次感和深渊感d:借景巧妙、发达,从水面的堤桥岛及游动的船可观万寿山的各景点,从万寿山及长廊各眺望点可观西山诸峰风光。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园林史习题答案(完).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