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先秦文学”习题总汇及自写答案.doc

    • 资源ID:4105858       资源大小:11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先秦文学”习题总汇及自写答案.doc

    “先秦文学”习题总汇 (一)填空1.河流域以半坡文化遗址为代表,长江流域以   河姆渡             文化遗址为代表。2商代创造了灿烂的奴隶社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  甲骨卜辞        和铜器 铭文        。3西周定都 镐京     ,东周定都洛邑      。东周习惯上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时间界标分作两个阶段,前者称为 春秋     时代,后者称为 战国     时代。4西周的社会制度以 分封     制、宗法      制、 井田     制、礼乐      制为其主要特征。5战国七雄,无不变法图强,如魏之李悝,楚之 吴起     ,秦之商鞅      ,赵之武灵王,韩之申不害      ,都是先后实行变法的著名代表人物。6战国养士之风盛行,齐有 孟尝君     ,魏有 信陵君     ,赵有平原君      ,楚有  春申君    ,此四人被称为战国四公子。7原始歌谣的本质特点即诗    、歌    、舞    三位一体。8最早可识并用于文献记录的文字是殷商      时期的 甲骨卜辞       。9中国古代神话按内容可分为 创世     神话、自然      神话、英雄      神话和传奇神话四类。10关于诗经的编订,古来有所谓 采诗     、献诗      、删诗      之说。11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它们长生的地区除“周南”、“召南”在江汉      流域外,其余十三国风,都在黄河      流域。12所谓“四家诗”指的是鲁    、 齐   、 韩   、毛,前三家属  今文    经学派,而毛亨、毛苌属  古文    经学派。13“诗三百”是一种习惯说法,取其概数而已。其实诗经凡305篇,包括国风160    篇,雅 105   篇,颂  40  篇。14诗经中五篇周民族史诗是生民、公刘        、 绵       、  皇矣      和大明。15古人评诗经,向有“三体三用”之说,所谓“三体”,是的是 风   、雅    、 颂   、所谓“三用”,指的是  赋  、 比   、  兴  。16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  观  ,可以 群   ,可以  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7诗经的作品,大多是“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          ”,紧贴现实生活,感情自然真挚。18“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新诗体,由   刘向   最早编纂成集。楚辞留存下来的最早注本是  王逸    的    楚辞章句        ,宋代较有名的注本是洪兴祖的 楚辞补注    。19“楚辞”之名,首见于 史记·张汤传     ,其本义是泛指  楚地    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20屈原一生两次被流放,第一次被流放到   汉北   一带,第二次被流放到  江南    一带。21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25篇,关于其真伪,一般的看法是:  离骚    、天问确系屈原所怍,无可置疑; 九章       中虽有后人拟作之嫌疑,但基本上仍可认定为屈原作品;九歌   则是屈原在楚地民间祭歌基础上加工改造的再创造;而远游、卜居      、渔父      则伪托的可能性比较大。22九歌共   11 篇,是一组祭神乐歌,所祭神灵,可分三类,即: 天神     、地祗、人鬼,其中人鬼类仅 国觞       一篇。23九章的精神实质与  离骚    基本一致。一般认为,桔颂      的写作年代最早,怀沙      则为绝笔之作。24春秋是  孔子    根据 鲁国   国的历史编写的,是我国第一部 编年     史纲要,以其记事过于简略,而有“春秋三传”,这三传指的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所谓“春秋内传”是指左传      ,“春秋外传”是指  国语    。25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第一部编年史纲要是   春秋   ,第一部记事详赡的编年史是左传      ,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26在先秦两汉历史散文中, 左传     长于叙事,国语      长于记言,战国策        则开始了以记人为主的转化,史记则为纪传体      体通史。27诸子散文就文学角度言,以  孟子    、 庄子    成就最高;就文章学角度言,以荀子      、 韩非子      文体最为成熟。28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语录体    体散文,以 论语     、墨子      为代表;第二阶段为 对话     体散文,以孟子      、 庄子     为代表;第三阶段属    专题论文      ,以   荀子   、韩非子       为代表。29吕氏春秋是由   吕不韦     组织门客集体创作的一部著作,主要是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文学史一般归之为  杂  家。30“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  本  之者,有   原 之者,有  用  之者。31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其中  内篇    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      十五篇,杂篇      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32庄子称自己的著述是“以卮言为曼衍,以 重言为真,以  寓言    为广。33荀子是先秦诸子中集大成的思想家,也是一位大儒和通才,他的  劝学    可称得上是教育学专论,   非十二子       是学术史专论,   乐论   是音乐艺术专论,而成相 、赋篇      则是较为纯粹的文学作品。34吕氏春秋体式新颖而整齐,前所未见。其览   为八组文章,共64篇;论  为六组文章,共36篇; 十二记   则按春、夏、秋冬四季编排,每季又含孟、仲、季三纪,共60篇。 (二)指出下列词句的出处1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辗转反侧关雎3钟鼓乐之     关雎                 4晏尔新昏诗经·邶风·谷风5信誓旦旦     诗经·卫风·氓                    6夙兴夜寐 氓7首如飞蓬 诗经 ·卫风·伯兮                   8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9七月流火     诗经 ·豳风·七月                   10万寿无疆七月11杨柳依依  诗经·小雅·采薇                     12雨雪霏霏采薇13一鼓作气  左传·曹刿论战                  14形容枯槁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15扺掌而谈  苏秦始将连横             16扶老携幼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17明察秋毫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    18缘木求鱼齐桓晋文之事   19锲而不舍     荀子 ·劝学                      20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21游刃有余       庄子·养生主              22踌躇满志 庄子·养生主23越俎代庖      庄子·逍遥游                      24滥竽充数 韩非子·内储说上25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上                  26郑人买履 韩非子·外储说上27自相矛盾       韩非子·  难一                 28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29精卫填海  山海经·北山经·精卫填海        30夸父追日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追日31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训 ·女娲补天                  32后羿射日 淮南子·本经训·后羿射日33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晋殽之战                  3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邵公誎弭谤35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36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章3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章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 4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文章41舍身而取义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4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民为贵章43君子远庖厨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                  44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4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47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     墨子·非攻上          48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庄子·逍遥游49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荀子·劝学         50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庄子·养生主5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5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文章53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5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5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楚辞·离骚5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楚辞·离骚5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楚辞·离骚5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59悲哉秋之为气也 楚辞·九辩60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楚辞·九辩 (三)解释带点的词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匹配、配偶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求取3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悔恨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过失5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迂回6七月流火 火星即将西下、是暑退将寒的时候7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舒缓8我徂东山,滔滔不归 久9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暖和10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葫芦11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1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外交使节13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 有二心14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 钥匙1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恐怕16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避17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粗心大意18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四张熟牛皮1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还是20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 劳累21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晋文公22不以一眚掩大德 过失2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用24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 法令25齐桓任战而伯天下 霸26上下相愁,民无所聊 依赖27得太公阴符之谋 兵书28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像蛇一样29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以人民为子,既统治人民30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只不过31夫子哂之 微笑32吾与点也 赞同3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鲁国祭天求雨的场所3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爱惜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心动貌3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敬爱 父母 因为推广到 爱抚 儿女 3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同“型”指以身作则38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研究39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损害40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根本41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中原地区42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动词,奉为准则之意,效法43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 容易44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二 通“价”45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偷盗46其翼若垂天之云 挂在天边4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风名,一种从地面上升的暴风48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田野间的浮气4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况且,句首发语词5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阻止51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饱貌5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勉励53学不可以已 停止5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 渡过5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背叛56踵门而告文公 说57何许子之不惮烦 怕58异乎三子者之撰 陈述59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礼帽60寡君闻吾子将步师于敝邑,敢犒从者 尊称对方为您,指秦军统帅61殽有二陵焉 兼词,在那里、于是62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不辨 体验63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衣:穿着,文通“纹”花纹64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树立标记65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后代6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加上6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停68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等待69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面黄肌瘦的样子70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霄征 夜行 (四)名词解释(来源、出处、影响)神话   神话是初民不自觉地以幻想的艺术形式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神奇故事。它反映了初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原始理解,表现了他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战国四公子   战国 养“士”之风盛行,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笙诗   诗经·小雅“鹿鸣之十”的南陔、白华、华黍和“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等六篇,都是以笙为乐器吹奏的乐曲,故称“笙诗”。关于“笙诗”,历来有“有义亡辞”与“有声无辞”二说,多以后说为信。诗六义    所谓“六义”,又称“六诗”,即指“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认为:“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即:“风”、“雅”、“颂”是诗的体制,而“赋”、“比”、“兴”则是诗的表现手法。 四家诗  “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的合称。汉代传习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鲁诗因鲁人申培而得名;齐诗处于齐人辕固;韩诗处于燕人韩婴;毛诗则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前三家是今文学家,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是古文诗学,较晚出,系私学相传,后盛行于东汉。魏晋以后直到现在,通行的诗经即为“毛诗”。四家诗均在注释中力图宣扬儒家思想,但对诗之解释大同小异。  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阳货。“兴”指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感发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活动,在感情的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观”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状态。“群”是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怨”是强调诗歌可以表达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 今文经学    今文经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今文学派是两汉间以儒家经书研究而形成的学派。今文经学的特点是通过训诂章句为手段,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今文经学以春秋为孔子为万世立法的“元经”,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学”。古文经学  古文经,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古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与今文经学相对。   三体三用 古人评诗经,向有“三体三用”之说,所谓“三体”,是 风   、雅    、 颂   、所谓“三用”,指的是  赋  、 比   、  兴  。    变风变雅    出自诗 "大序,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采诗说    既采集民间各地之诗,是关于诗经的作品来源和编订的一种说法。汉代人认为周王朝及各诸候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了解民情。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可能是通过采诗的途径汇集起来的。重章叠唱  即重章叠句,是指文学作品中,在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于诗经,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来抒情达意,这是诗经在艺术表达上一个显著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文学与音乐(尤为甚之)作品之中。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被用为封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春秋三传都是注释春秋的编年体史书。编年体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用简明的语言表明是非倾向,这种史著中灌注强烈情感的做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传承。  左传笔法    “左传笔法”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在叙事中直接引入议论,来表现作者立场和感情。诸子散文   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语录体   中国文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语录”作为一种文体,是论语首创。三表法    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 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墨子的三表法是判断言谈是非的三条标准。风骚   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诗经和楚辞风别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风,“风骚”也因些而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屈宋   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骚体(也称"楚辞体')的开创者,是中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政治抒情诗。作于屈原被流放之时,是诗人生命的告白,灵魂的自传,是屈原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面临个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其主旨是爱国和忠君。九歌    九歌是楚辞中的重要作品,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九歌共十一篇,前十篇各祭一神,末篇礼魂是通用的送神曲。所祭神灵、天神、地祇、人鬼。九辩    “九”表多数,“辩”通“变”、“遍”,一“辩”即为一阕,“九辩”即指由多阕乐章组成。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抒发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艺术特点A、文人之怀才不遇情绪的细腻抒写。 B、悲秋情结。C、以散文句式入诗,句法更趋灵活。吕览    又名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主持下,由其门下食客集体撰著而成。编撰目的是为秦王朝统一天下作理论准备。全书由“八览”、“六论”、“十二纪”构成,共160篇文章,编排严整,自成体系。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羿射九日等。(五)问答与思考1远古文明的历史脉络。从考古学追踪: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形态 审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2文学的产生与原始歌谣的本质特征。文学的产生权威结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其它结论:模仿说、游戏说、解脱说。 原始歌谣的本质特点:诗、歌、舞三位一体,集体口头创作。3先秦文学的总体特征。1.紧贴现实人生,体现理性精神2.多非一人所著,作者难以确指 3.文史哲不分家,文学尚未独立 4先秦理性精神对文学的影响。1.先秦理性精神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文学内容来说,关注社会人生,呈现出鲜明强烈的政治色彩。2.就艺术审美特征来说,强调艺术的日常情绪感染和塑造作用,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和心灵净化(亚里斯多德)。5礼乐文化对西周春秋文学的影响。1礼仪的目的是维护等级制度,核心是“德”“仁”等一些政治观念,周代文化改革家正是通过这一“神道设教”的方法,巧妙的完成了理性文化对原始文化的突破。2.“礼乐”成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得到了儒家的继承与发展。6百家争鸣对战国文学的影响。百家争鸣中诸子文章表现出不同的风貌,文学风格呈百花齐放的特点。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文学的繁荣,产生了不同于前代而又风格中异的散文和诗赋。7神话的产生以及与宗教的关系。神话的产生:神话产生于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蒙昧时期 ,源于初民简单思维对宇宙万物的幼稚求解。与宗教的关系:1.神话宗教化是中国古神话的一个演变发展趋势,中国神话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2神话与宗教密不可分,神话为宗教提供素材,原始宗教又为神话提供观照方式。8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主要类型: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特点:1.气象万千,精采纷呈。 2.没有完整而系统的神话体系,各神话故事、神话人物只有相当松散的关系。3.没有鸿篇巨制,只以片断的形态散见于各古书之中。9中国神话历史化的价值评判。1.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散失,神话历史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大量触犯了理性化原则的神话,都在神话历史化过程中受到了史学家、思想家们的删削。2神话历史化的另一方法是改造,既对神话进行歪曲的解释,使其成为某种现实事件,从而成为构筑远古历史的一块基石。3.随着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精神也就消亡了,这是中国古代神话没有系统的主要原因。10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A.神话原型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神话意象在历史中固定下来,在后代作品中表现出来。B.那些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可以把作者或者读者领入先民曾有过的那种深厚情感体验中,从而缓解现实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11诗经的编订与体制。 编订:诗经实为乐歌总集,305篇均为配乐演唱的乐歌要。其编订有“采诗”“献诗”以及孔子的“删诗”之说。诗经包括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民间各地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既“采诗”“献诗”。再经孔子整理编定删选而成,此所谓孔子“删诗”之说。体制: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十五国风160篇;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作者多为贵族,小雅74篇,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12怎样看待“大雅”中的五首民族史诗。1.它们是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2.光辉的史迹:从生民到大明,合而观之,连成一组史诗。它们虽然俭朴,但却粗线条地勾画出了周民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史迹。3.不朽的价值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真正的史诗甚少,因而诗经·大雅中保存下来的这一组史诗就显得特别珍贵。不仅如此,这一组史诗在写作上还各有特点,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13诗经婚恋诗的特点。 “婚恋诗”就是诗经中反映婚姻爱情的诗作,主要有三类:1.热烈奔放的情歌,此类作品多反映或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可意情人的热切相思,或描写热情景和讴歌爱情的甜蜜,洋溢着欢快的情调,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2.深沉执着的恋歌,或歌颂对爱情的专一,展现主人公的纯洁美丽心灵,或表现对礼教压迫的反抗和婚恋自由的执著追求,揭示当时礼法压迫下婚恋不自由给青年男女造成的内心创伤,如秦风·蒹葭卫风·木瓜3.痛苦哀伤的悲歌,主要是弃妇诗,以浓郁的情调描述了沉痛的婚恋悲剧,深刻揭露夫权制的不合理,倾诉女主人公的哀怨和痛苦:以邶风·谷风和卫风·氓为代表 。 14谷风和氓在人物形象和艺术表达上的异同。人物形象:同:都是写被男子抛弃后的女子,两个女子都有着惨痛的遭遇和处境。异:谷风中的女主人公较柔弱,是个逆来顺受的人,在受到抛弃时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被赶出门后还在为家中锁事担忧,有着封建夫权压迫下妇女的奴性。氓中的女子性格较刚强,当受到抛弃时,她显得激愤,人物形象较丰满。艺术表达上:同:都描写被弃妇女对男子的控诉,都抒发了悲痛的情感。 异:谷风都是内心独白,手法上偏重议论和抒情,内容较平常,哀伤悲痛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氓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手法叙事较多,从氓的殷勤到他的二三其德,结构上环环相扣。在艺术表达上氓更胜一筹。15诗经的句式与章法。句式灵活多样,规整:句型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节奏为每句二拍;灵活:一言至八言点缀其间。 复沓的章法,重章叠唱,构成了一唱三叹、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不仅便于同一旋律的反复鸣唱,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16诗经中赋、比、兴艺术手法的民族特色。1.“赋”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一表达出来2.“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3.“兴”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以诗人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4.诗经所创的比兴手法,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比兴成为一个固定的词,用以指诗歌的形象思维,或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时比兴被用来作为提倡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17诗经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一)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二)规定了中国文学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的中心素材。(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四)形成了温柔敦厚的诗歌美学原则。(五)在体裁、表现手法、语言艺术方面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8左传的民本思想。(一)民为神之主,民为邦之本。表现出对天命神权思想的背离,标志着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体现左传思想的进步倾向。(二)得民则兴,失民则亡。人心背向直接关系战争的胜负和国家兴亡,是民本思想的突出表现。(三)尊重民意,重视舆论。不公借历史人物之口论述尊重民意,重视舆论的重大意义,还不时引用当时民谣、民谚借以表达民情。19左传的叙事特征。1.主要按时间顺序交待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和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重要特色。2.很注重完整地传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其战争描写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3.左传对事件因果的叙述,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4.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讲述故事者,把故事叙述得颇具戏剧性。5、左传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20“春秋笔法”和“左传笔法”的差异以及对中国古代史学观的影响。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用简明的语言表明是非倾向,这种史著中灌注强烈情感的做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传承。“左传笔法”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在叙事中直接引入议论,来表现作者立场和感情。秉笔直书,忠于历史现实,形成了我国古代一种优良的史学传统。21战国策在思想内容上的异端特征。(一)崇“计”策略至上的政治思想。(二)重“利”争利求名的人生哲学。(三)尊“时”明时审势的处事方针。22战国策夸饰之风的形成语境以及对汉赋的影响。形成语境:1.战国时多庸主暴君,游士为说服君主、说辞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就进的达到辩说的目的。2.战国策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3.战国策的铺张扬厉,气势充沛还与行文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笔有关。4、战国策的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对汉赋的影响:战国策对汉赋产生促进作用,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扬厉的风格,都可以看出对战国策借鉴。23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2. 先秦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 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3

    注意事项

    本文(“先秦文学”习题总汇及自写答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