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4讲群体心理学基础理论.ppt
第四讲 群体心理学基础理论(1),本讲导言所谓管理是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而社会组织也就是一种群体即正式群体。因此,正确理解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自然应该包括对于群体心理现象的正确理解。这就使得群体心理学的知识成为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讲拟就如下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第四讲 群体心理学基础理论(2),一、群体与群体心理 二、群体共同心理 三、群体动力心理 四、群体心理特征 五、非正式群体心理,一、群体与群体心理,(一)什么是群体(二)什么是群体心理,(一)什么是群体,1.群体的概念2.群体的分类3.群体的构成4.群体的功能,1.群体的概念,(1)群体概念的定义(2)群体的基本特点(3)群体的例证,(1)群体概念的定义(1),群体这一概念的定义通常被界说为:群体也称社会群体,一般是指由人所组成的聚合体。,(1)群体概念的定义(2),群体有时也被称为团体,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起码是可以在人数规模上加以区分的。群体是一个与个体相对应的概念,就人数规模的下限来说,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可以成为群体(也有人把在一起的两个人称为“对”),但整个人类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群体。因此,就人数规模的上限来说,团体的规模要比群体小得多。,(1)群体概念的定义(3),现代心理学对团体中的心理现象进行了不少研究,通常对团体这一概念的定义作如下界说:团体一般是指一些以共同的纽带和利益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的人的聚合体。,(2)团体的基本特点,团体是由共同的纽带和利益联系起来的 人的聚合体团体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整体团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是相互作用的团体是指两人以上,不定数目但又不是太多 人的一种聚合,团体是由共同的纽带和利益联系起来的人的聚合体,这里所讲的共同的纽带,是指规范、规则和价值观等。所谓利益是指共同目标,以及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好处等。在团体中,其成员必须遵守团体的规范、规则,接受团体的价值观,并且通过通力合作来达到团体的目标,以及获取或者维护团体的其他方面的利益。这既是构成和维持团体存在的基本条件,又是团体最基本的特点。,团体是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整体,团体都或明或暗地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在团体的组织结构中,每个成员都处于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并且实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团体中少数核心成员处于领导地位,多数的一般成员受领导者的支配,各成员之间的角色地位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团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是相互作用的,所谓团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可以相互作用,就是说,团体成员可以在一段持续的时间里,处于相互施加影响的关系,因此能够在心理上彼此知晓,相互之间有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并且从事共同的活动,执行一定的任务。,团体是指两人以上,不定数目但又不是太多人的一种聚合,在心理学中,习惯上以两个人为“对”,属于“伙伴关系”。“对”是团体的单元,是由个体向团体的过渡形式。团体规模的上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在20人左右,也有人主张30人、40人,以至50100人不等。不过,团体的规模不能定得太大,因为太大了就会开始丧失上述团体定义的某些性质,或者事实上已经分裂为更小的子团体。,(3)团体的例证,根据团体的上述定义,像排队买车票的顾客、晚会上的观众、候机室里的乘客等人群,都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团体;像国家、民族、阶级、青年等统计集合的人群,也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团体;只有家庭、居民小组、体育运动队、学校中的班级、共青团支部等人群集合,才属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团体。,2.群体的分类(1),符合上述界定的群体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群体进行分类。到底如何对群体进行分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比较起来,较有影响的分类有如下几种:,2.群体的分类(2),(1)假设群体与现实群体(2)正式群众体与非正式群体(3)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4)永久性群体与临时性群体(5)隶属群体与参照群体,(1)假设群体与现实群体,这是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所作的区分。它是由苏联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提出来的。,假设群体,所谓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按照想象将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加以划分而产生的群体。它通常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的群体。这种群体也称为统计群体。如妇女群体、知识分子群体、青年学生群体等。,现实群体,所谓现实群体,是指社会上实际存在的群体。这些群体的成员之间有着实际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和联系。它是心理学集中研究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又可以根据现实群体存在方式的不同,将其区分为在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现实的实验群体和在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现实自然群体。,(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这是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所作的区分。这种区分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来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也叫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按照官方文件规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有目的地建立起来的群体。群体内部有明确分工和权力分配,以及每个成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明确规定。部队里的班、排、连,工厂里的车间、科室、班组,学校里的教研室、工会小组、学生班集体等都是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1),非正式群体不是由官方文件而建立起来的,而是自发形成的,是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在亲密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显著的感情色彩,其成员间的关系一般没有明确规定,可变性较大。它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也存在于各种正式群体之中。它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非正式群体(2),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作用。如果它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相一致,则可以加强正式群体的作用,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如果它与正式群体目标相冲突,则会造成很大的离心力,妨碍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因此,对于非正式群体,我们应当区分其性质和作用,不可一概而论。在我们的社会里,多数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是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的。,(3)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这是根据群体的大小,即成员的数量所作的区分。凡是群体成员之间可以有直接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叫小型群体。凡是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和各个层次的组织机构,在成员之间建立起间接联系而形成的的群体,叫大型群体。,大型群体,大型群体的特点是:成员人数众多,分布地域广阔,成员之间无法都发生直接的接触、认识和交往,不一定都相互认识;通常由共同地域、共同条件、共同生活方式和相同职业等因素而组成。民族、阶级、政党、学校等群体都是大群体。,小型群体,小型群体的特点是:成员人数少,其规模,一般认为以72人为最佳,也有人认为可以是十几人或者2030人,但上限不能超过40人;成员相互之间处于面对面的关系,能够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但不同成员之间的交往频率和亲密度却有差别;成员系由共同活动结合在一起;成员彼此之间有情感联系;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受到群体中所形成的规范的制约和调节。学校中的教研室、班组、工会小组等就是小型群体。,(4)永久性群体与临时性群体(1),这是根据群体存在时间的久暂所作的划分。永久性群体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组织形态。如工厂里的车间、班组;学校的班级、学习小组;军队的班、排、连等。永久性群体的特点是,群体成员可能经常更换,但组织形态则相对稳定。,(4)永久性群体与临时性群体(2),临时性群体是指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可以既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例如,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由组织正式出面组建的临时工作小组、临时参观团、临时办案小组,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的筹备小组等,就是正式的临时性群体。又如,由某些群体成员自发组建的临时小组,如绘画书法展评小组、读书会筹备组、运动队,以及节假日文艺联欢活动指挥中心等,就是非正式的临时性群体。,(5)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这是根据群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所作的区分。这种区分是美国心理学家H海曼根据自己的实验提出来的。,隶属群体,隶属群体是指个体作为其正式成员的团体。如个人所在的学校、工厂、班级、车间、球队等。,参照群体(1),所谓参照群体是指为个体提供如何评价自己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和目标的群体。参照群体并不总是个体所属的群体,它可能是个体想加入的群体。例如,一些大学本科生把已经考取的研究生作为他们的参照群体,他们以研究生为榜样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在我国,一些先进的班组、连队的群体规范,常常成为其他班组和连队学习的标准和行动指南。这就说明,后者把前者当成了自己的参照群体。,参照群体(2),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参照群体是不可少的。因为每个人都被社会期待去担当许多不同的角色。参照群体就成为人们观察世界其他部分的依据。,3.群体的构成(1),群体通常能够通过其所进行的活动来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则是由于构成群体的成员的不同特点所决定。一般认为,群体构成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3.群体的构成(2),(1)年龄结构(2)能力结构(3)知识结构(4)性格结构,(1)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指构成群体的成员的年龄特点。一种是单一的年龄特点,如少年群体、青年群体、中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等。另一种是各种形式的混合型年龄特点,如老年人和中年人混合,中年人和青年人混合,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混合等。这一特点决定群体活动的个性。,(2)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指构成群体的成员的能力状况。一种情况是群体成员普遍具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能力,如剧团的演员。另一种情况是群体成员所具有的能力各不相同,如各种群体的领导集体,通常都是有的人善于出谋划策,有的人善于统筹安排,有的人善于埋头苦干。这一特点决定群体的活动质量。,(3)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指构成群体的成员的知识状况。具体说就是,群体成员是普遍接受一种形式的教育、具有相同的专业特点,还是接受的教育形式各不相同、专业特点相差甚远。这一特点决定群体层次的水平。,(4)性格结构,性格结构:指构成群体的成员在性格方面的状况。群体成员的性格是基本相近,还是相差甚大。这一特点影响群体活动的效率。,4.群体的功能(1),群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就已经突出地体现了它的特殊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4.群体的功能(2),(1)群体对其所属组织的功能(2)群体对其成员的功能(3)群体对其自身的功能,(1)群体对其所属组织的功能,群体对其所属组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完成组织交给的基本任务方面。一个庞大的组织,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分工协作,将工作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层次的若干个小单位即群体去完成。群体对其所属组织的作用,就在于承担并且努力这些任务。,(2)群体对其成员的功能,群体对其成员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人的如下心理需要方面:满足其成员的归属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满足其成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的需要满足其成员的自尊、他尊和自我确认的需要,满足其成员的归属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个体只有在产生了“我归属于某一群体”的认识时,才能免于孤独感和恐惧感的困扰,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很显然,群体就能够帮助其成员实现这一点。同时,群体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从而在人际交往方面为其成员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促使他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支持、帮助、关怀和友谊。,满足其成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的需要,一个人只有在承担起某种工作任务,并且为这一任务的完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其责任感的需要才能获得满足,而群体则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因为在群体中,不仅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而且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还能够获得其他成员的合作和帮助,从而有利于获得成功。同时,一个人也只有在完成了某项工作任务,尽到了某种责任时,其成就感才会产生。更何况,在群体中,一个人还会由于被授予影响其他成员的权力,以及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时而得到成就感的满足。,满足其成员的自尊、他尊和自我确认的需要,在群体内,所有成员提出来的基本心理问题往往是:自己能做哪些工作,怎样才能以合适的手段获得较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愿望;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赢得其他成员的信任和好感等。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围绕“尊重”提出来的。这表明一个人一旦参加了某个群体,就不但可以体会到自己是群体的一分子,而且还能够确认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无论是职务上的地位还是心理上的地位。如果感到自己很受人欢迎、信任和尊重,其自尊感就会增强。,(3)群体对其自身的功能,这是指群体在维护自身的存在和促进自身的发展方面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每个社会组织,一经建立,便都面临着维护自身存在和促进自身发展的任务。而且,一般说来,每个社会组织都把这一任务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一切组织活动的开展,首先就是为了保证社会组织自身存在和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维护自身存在和促进自身发展这一功能,就成为群体的主要功能。,(二)什么是群体心理,1.群体心理的概念2.群体心理的基本特征3.群体心理的主要内容,1.群体心理的概念,群体心理是指以群体为主体的心理现象。它是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群体心理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而是群体中每个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他们个体心理的综合和概括。,2.群体心理的基本特征,(1)群体共同性(2)群体生成性(3)群体界限性,(1)群体共同性,群体共同性是指群体心理现象是群体中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心理现象。这些共有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群体价值观、群体意识、群体态度、群体规范,以及共同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等。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具有一定的共同心理,是进行群体活动的基础。人们可以根据一个群体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心理现象来评定该群体的性质和发展水平。,(2)群体生成性(1),群体生成性是指群体心理现象是在群体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有人认为,群体心理现象的产生,在于群体成员个体之间的心理沟通、心理影响,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一种不够深刻的理解。其实,只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是群体心理产生的真正根源。,(2)群体生成性(2),因为只有在群体成员进行共同活动的条件下,他们才能进行人际交往并形成人际关系,群体也才能通过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所发生的相互感染、模仿、吸引、排斥、合作、冲突、顺从等人际影响活动,来形成诸如群体舆论、群体士气、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等共同的心理现象。,(3)群体界限性(1),群体界限性是指每个群体的群体心理现象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与其他群体不同的地方。这就是说,群体心理现象既是群体内共有的心理现象,又是一种与其他群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现象。每个群体都有自己固有的疆界,有内外之分。一个群体不允许其成员成为疏远本群体的脱离者,更不允许其成员牺牲本群体的利益,有损于本群体的形象。,(3)群体界限性(2),其结果,既可能增强其成员的团结意识,也可能形成小团体意识,从而不利于发展与其他群体的友谊。正是由于这种群体疆界的存在,群体心理现象也就具有了群体界限之别。例如,不同的班风和校风,就区别了不同班级和学校的作风、面貌和风格。,3.群体心理的主要内容,(1)群体共同心理(2)群体动力心理(3)群体心理特征,(1)群体共同心理,群体共同心理是群体心理现象内容的第一方面。所谓群体共同心理,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现象。群体共同心理,主要包括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价值观、群体情绪、群体态度、群体舆论等内容。,(2)群体动力心理,群体动力是群体心理现象内容的第二方面。群体动力问题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 18901947)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所谓群体动力,是指存在于群体活动之中的心理动力现象。群体动力主要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约束力和群体领导影响力等三种动力现象。它们是推动群体进行活动的动力的主要来源。,(3)群体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特征是群体心理现象内容的第三方面。所谓群体心理特征是指群体在群体心理现象方面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群体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群体人际关系、群体心理气氛和群体士气等三个方面。,二、群体共同心理,群体共同心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群体意识(二)群体规范(三)群体价值观(四)群体情绪(五)群体态度(六)群体舆论,(一)群体意识,1.群体意识的概念2.群体意识的内容3.群体意识的性质4.群体意识的状态5.群体意识的意义,1.群体意识的概念,所谓群体意识是指以群体为主体的意识,是在一个群体中占据主流地位和起着主导作用的,对群体本身以及群体所从事的工作或者活动的认识和情绪体验。,2.群体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群体理想、群体价值观、群体规范、群体情绪,群体舆论,以及对与本群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认识等内容。,3.群体意识的性质,群体意识在内容上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就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诸如集体主义意识、主人翁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合理的合作和竞争意识等都是正确的群体意识,而个人主义意识、因循守旧意识,以及不择手段的竞争意识等便是错误的群体意识。,4.群体意识的状态,群体意识还在状态上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一般认为,那种已经由群体成员分散的个体意识形成了某种占据主流地位和起着主导作用的群体意识的群体意识状态,是群体意识的积极状态;那种处在群体成员分散的个体意识相互冲突之中的群体意识状态,则是群体意识的消极状态。,5.群体意识的意义,群体意识在群体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既是影响群体情绪和群体态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群体活动方向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是影响群体活动动力的重要因素。,(二)群体规范,1.群体规范的概念2.群体规范的种类3.群体规范的意义,1.群体规范的概念(1),群体规范属于群体意识范畴。由于它在群体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这里特将这个问题单列出来进行介绍。,1.群体规范的概念(2),所谓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告诉群体成员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当合理的。它还规定了群体成员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1.群体规范的概念(3),规范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观念,所涉及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是国家的法律制度、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和时尚等;从小的方面来说,则包括机关、工厂、学校等的规章制度、行为守则和组织纪律等。,2.群体规范的种类,根据规范产生的方式分类根据规范所属群体的性质分类根据规范内容的性质分类,(1)根据规范产生的方式分类,根据规范产生的方式,可以将群体规范区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规范,如规章制度和行为守则等。非正式规范是群体自发形成、无明文规定的规范,如风俗习惯、礼节仪式等。正式规范通常存在于正式群体之中,而非正式规范则既可以存在于非正式群体之中,也可以存在于非正式群体之中。,(2)根据规范所属群体的性质分类,根据规范所属群体的性质,可以将群体规范区分为所属规范和参照规范。所属规范是指所属群体的规范,而参照规范则是指参照群体的规范。,(3)根据规范内容的性质分类,根据规范内容的性质,可以将群体规范区分为正确的规范和错误的规范。正确的规范是能为社会所承认的规范,而错误的规范则是不能为社会所承认的规范。有些错误的规范又叫反社会规范。如流氓团伙的特殊规范就是反社会规范。,3.群体规范的意义,群体规范在群体生活中具有重大作用。它既能够促进群体成员统一认识,又能够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还能协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一种维系群体存在的重要因素。,(三)群体价值观,1.群体价值观的概念2.群体价值观的性质3.群体价值观的意义,1.群体价值观的概念,群体价值观是群体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通俗地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本身以及各种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即意义的看法。所谓群体价值观,是指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也就是在群体中占据主流地位,并且起着主导作用的价值观。群体价值观是群体成员们的个体价值观相互综合的结果。,2.群体价值观的性质,无论是就个体而言,还是就群体而言,价值观都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观与其世界观和人生观一样,都是由其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是与其阶级立场分不开的。这样,作为个体价值观的综合的群体价值观,当然也就是由群体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的,而在阶级社会里则是与群体自身的阶级属性分不开的。,3.群体价值观的意义,群体价值观在群体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决定群体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的重要因素,因而是一种决定群体的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四)群体情绪,1.群体情绪的概念2.群体情绪的性质3.群体情绪的状态4.群体情绪的意义,1.群体情绪的概念,群体情绪又称群体感受。它是指一个群体中大多数成员共同的情绪体验,是群体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情绪表现。这种情绪表现,是群体中全体成员的个体情绪相互综合的结果。,2.群体情绪的性质,群体情绪在内容上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诸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以及个人团结友爱情感等,无疑都是正确的群体情感,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种种情感则是错误的群体情感。,3.群体情绪的状态,群体情绪在状态上也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消极的情绪状态之分。例如,有的群体在群体情绪状态上总是表现出愉快、热烈、欢乐等特点,而有的群体在群体情绪状态上却常常表现出沉闷、悲哀、痛苦等特点。很显然,前者是一种积极的群体情绪状态。而后者则是一种消极的群体情绪状态。,4.群体情绪的意义,群体情绪在群体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既会影响群体成员的情绪生活,又会影响群体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同时还能对群体心理气氛、群体士气,乃至群体的活动效率等产生广泛的影响作用。,(五)群体态度,1.群体态度的概念2.群体态度的性质3.群体态度的状态4.群体态度的意义,1.群体态度的概念,所谓群体态度,是指一个群体中大多数成员所共同持有的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一个群体的群体态度,是群体中广大成员的个体态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综合结果。,2.群体态度的性质,群体态度在内容上具有多种性质:(1)肯定与否定性质(2)积极与消极性质(3)正确与错误性质,(1)肯定与否定性质,就对每一种具体事物的态度而言,与个体态度一样,群体态度可以有肯定态度与否定态度之分。如某个群体的大多数成员都关心集体利益,这是一种肯定的群体态度;反之,某个群体的大多数成员都不关心集体利益,则是一种否定的群体态度。,(2)积极与消极性质,就每一种态度的强度而言,又可以有积极、消极的程度之别。强度大的是积极态度,强度小的是消极态度。如非常关心和非常不关心集体利益都是积极态度,反之则是消极态度。,(3)正确与错误性质,就每一种群体态度的内容而言,还可以将群体态度区分为正确的群体态度和不正确的群体态度。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诸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等,都是正确的群体态度,而与之相反的则是错误的群体态度。,3.群体态度的状态,群体态度在状态上也可以区分为积极的群体态度状态和消极的群体态度状态两种: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大多数成员对各种事物,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是比较一致的正确态度,那么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群体态度状态;如果大多数群体成员对各种事物,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那么这就是一种消极的群体态度状态。,4.群体态度的意义,群体态度对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影响群体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又是影响群体活动的选择、动力和效率等的重要因素,而关于重大问题的群体态度,则还是决定群体的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六)群体舆论,1.群体舆论的概念2.群体舆论的形成方式3.群体舆论的意义,1.群体舆论的概念,所谓群体舆论,是指群体中的一种公众的言论和意见。它是群体中大多数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情感的反映,因而也就是在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群体舆论通常形成于违反群体规范的行为以及其他不寻常的事件发生之后。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广大群体成员出于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而对所发生的违反群体规范的行为或者不寻常事件的社会价值的评论。,2.群体舆论的形成方式,群体舆论的形成方式,可以区分为自发形成和有意形成两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指非官方的,无组织、无领导的,多为口头表达形式的舆论。有意形成的舆论,是指由群体的领导机构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的宣传,或者领导者的宣传所形成的舆论。,3.群体舆论的意义,群体舆论在群体生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它既能增强受称赞者的行为动力,又能产生约束受谴责者的行为的力量,同时还能为参与形成舆论者提供多方面的教育,此外,群体舆论还能帮助社会组织领导者改进工作。,三、群体动力心理(1),在群体中主要存在如下三种群体动力现象:(一)群体凝聚力(二)群体约束力(三)群体领导影响力,(一)群体凝聚力,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2.群体凝聚力的结构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所谓群体凝聚力,亦称群体内聚力或者群体凝聚性。它是指一种促使广大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紧密团结、自觉维护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力量。,2.群体凝聚力的结构(1),群体凝聚力是多种动力所形成的合力。关于群体凝聚力的结构即构成因素问题,可以从理论上作如下分析:,2.群体凝聚力的结构(2),(1)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排斥力(2)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向心力和离心力(3)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和离散力,(1)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这是从群体这方面分析可以推论出来的动力。每个群体所具有的各种因素,对于其成员的心理动力会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作用。有些受到群体成员欢迎的因素,能够对他们产生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而有些不被群体成员欢迎的因素,则会对群体成员产生排斥力,这种排斥力是减弱群体凝聚力的因素。,(2)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向心力和离心力,这是从群体成员方面分析可以推论出来的动力。每个群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心理因素,对于其本身针对所属群体的心理动力会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作用。有些心理因素会促使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产生向心力,这种向心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而有些心理因素则会促使他们对其所属群体产生离心力,这种离心力是减弱群体凝聚力的因素。,(3)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和离散力,这是从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推论出来的动力。在群体活动中,有些因素(例如合作)会促使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产生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些因素(例如竞争)会促使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产生离散力,这种离散力是减弱凝聚力的因素。,小 结,综上所述,群体凝聚力就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向心力和离心力,以及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和离散力这三对动力所形成的合力。,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影响群体凝聚力一般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1)群体自身因素(2)群体活动因素(3)群体外部环境因素(4)群体成员因素(5)群体管理因素,(1)群体自身因素,群体在界限、规模、目标、规范、人员结构、沟通、地位和成就等方面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都会对群体凝聚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2)群体活动因素,群体活动因素主要包括群体活动的性质、结果,以及这种活动满足群体成员需要的程度等因素。例如,就群体活动性质而言,一般说来,群体内部的竞争性活动会减弱群体凝聚力,而群体外部的竞争性活动和群体内部的合作性活动则会增强群体凝聚力。,(3)群体外部环境因素,一般说来,那种具有压力和威胁的外部环境,会导致群体凝聚力的增强;而那种自由宽松没有压力和威胁的外部环境,却容易导致群体凝聚力的减弱。,(4)群体成员因素,群体成员对所属群体所具有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都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如果其成员在上述情感因素方面具有比较高的水平,那么他们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做到为了维护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而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从而使群体凝聚力得以增强。反之,则会导致群体凝聚力的减弱。,(5)群体管理因素,群体管理者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式,领导集体的团结状况和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以及群体所运用的奖励方式等管理措施,都是对群体凝聚力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二)群体约束力,1.群体约束力的概念2.群体约束力的作用机制3.群体压力的概念4.群体压力的产生机制5.群体压力的作用机制6.群体约束力的意义,1.群体约束力的概念(1),所谓群体约束力,指的是群体由于群体规范(包括组织纪律和群体舆论等)而具有的能够在其成员的心理上产生群体压力的力量。因为如果某位成员的行为违犯了群体规范和组织纪律,那么,他就会被大多数群体成员视为“越轨者”而受到群体舆论的谴责。群体约束力不仅是一种能够影响群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而且还是一种具有维护群体行为一致性功能的力量。,2.群体约束力的作用机制,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和变化的规律分析,可以认为,群体约束力对于群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是通过主体自身作为对于群体约束力的反应而产生的群体压力的作用实现的。也就是说,群体约束力对群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实际上是群体约束力在群体成员心理上所产生的群体压力对主体自身的影响作用。,3.群体压力的概念(1),群体压力是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成员的意见存在分歧时在心理上所感受到的一种压迫主体自身的力量。,3.群体压力的概念(2),理解群体压力概念必须把握的要点:(1)群体压力是一种心理压力(2)群体压力是一种由于主体与群体中大多数成 员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的心理压力(3)群体压力不同于权威命令所形成的心理压力,(1)群体压力是一种心理压力,群体压力显然不是一种物质上的压力,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一般认为,心理压力,实质上是指一种人们在对付那些自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异常反应。这种异常反应通常表现为一种以强烈的焦虑和挫折等情绪体验,以及生理上的高度唤醒水平为特点的状态。人在感觉到心理压力时,便会产生诸如精神上的紧张、压抑和压迫感等感受。,(2)群体压力是一种由于主体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压力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研究者通常将人的心理压力的来源区分为工作压力源和生活压力源两类。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工作任务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社会组织特征、终身经历的发展,以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因素。生活压力源主要包括结婚、离婚、家庭成员的死亡等重大变故。很显然,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是构成工作压力源的一种因素。因此,群体压力只是群体成员在群体生活中能够产生和感受到的心理压力的一个方面。,(3)群体压力不同于权威命令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权威命令在群体成员心理上所产生的压力,是由其强制性形成的。它是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所产生的后果。而群体压力,却是由于主体不敢违背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意愿而形成的。因此,二者是具有严格的区别的。,4.群体压力的产生机制(1),关于群体压力的产生机制问题,可以认为,群体压力是群体约束力和个体抗拒力这两种动力的合力。因此也可以说,群体压力是由群体约束力和个体抗拒力这两种相互作用的动力组成的。,4.群体压力的产生机制(2),前已述及,群体约束力指的是群体所具有的能够在其成员的心理上产生群体压力的力量,它主要来源于群体规范(包括组织纪律和群体舆论)。但是,一个群体所具有的群体约束力的大小,还要取决定于该群体的大多数成员对待“越轨者”的态度。因此,不同的群体所具有的群体约束力是有差异的。,4.群体压力的产生机制(3),所谓个体抗拒力,指的是个体所具有的对抗群体约束力的力量。一个人所具有的个体抗拒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在独立性、顺应性和独创性等方面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以及他在群体中所处地位的高低等因素。一般说来,独立性、顺应性和独创性比较强,并且在群体中具有较高地位的成员,能够具有比较大的个体抗拒力;反之,独立性、顺应性和创新性比较弱,并且在群体中具于较低地位的人,则只能具有较小的个体抗拒力。,4.群体压力的产生机制(4),人与人之间在个体抗拒力上的差异可以说是非常显著的。很显然,当群体运用群体约束力来影响其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时,对于特定的群体成员来说,他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群体压力,无疑就是其所具有的个体抗拒力与群体约束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同样大小的群体约束力来说,不同的人所产生的群体压力的大小,就常常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不仅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5.群体压力的作用机制,关于群体压力的作用机制问题,可以作出如下解释:当一个人所感受到的群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他就会为了达到缓解和消除自己的紧张,甚至是恐惧的心理状态的目的而违心地采取一种在思想和行动上与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保持一致的态度和作法。,6.群体约束力的意义(1),群体约束力的意义,主要在于维护群体行为的一致性。而群体约束力的这种作用,是通过群体压力实现的。因此,群体压力的存在,是群体的一致性行为得以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根据。由群体约束力和群体压力所维系的群体一致性行为,对于群体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生存和群体目标的实现,而且也有助于维持群体内部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从而增加群体成员的安全感。,6.群体约束力的意义(2),但是,群体压力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那就是正如不少研究者所认为的,群体压力是对个体的威胁,它能够压制甚至抹杀群体成员的个性。因此,群体管理者运用群体约束力来促使群体对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群体压力是必要的。但是,应该注意防止这种群体约束力和群体压力压制群体成员的首创精神,特别是要注意绝对禁止利用群体约束力和群体压力去对付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三)群体领导影响力(1),1.群体领导影响力的概念2.群体领导影响力的产生机制3.群体领导影响力的意义,1.群体领导影响力的概念(1),在管理心理学中,所谓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具有的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所谓领导者的影响力,通常是指作为个体的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具有的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所谓群体领导影响力,则是指群体中的全体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具有的影响和改变广大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1.群体领导影响力的概念(2),必须指出的是,群体领导影响力是群体中的领导集体所具有的在同一方向上影响和改变广大群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群体领导影响力的大小强弱,只能通过广大群体成员在同一方向上的群体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衡量。那种有时会在群体中出现的,由于不同领导者的影响而导致的,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方向问题上相互矛盾,甚至激烈冲突的消极现象,却不仅不是群体领导影响力强大的证明,而且还恰恰是群体领导影响力弱小的证明。,2.群体领导影响力的产生机制(1),群体领导影响力的产生机制,也就是群体中每个领导者所具有的影响力所形成的合力的产生机制。它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因素:,2.群体领导影响力的产生机制(1),(1)群体领导影响力必须以群体领导集体中 每个成员的影响力为基础。(2)群体领导影响力是领导集体中每个成员 的个体领导者影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3)群体领导影响力是每个领导成员的个体 领导者影响力在同一方向上的合力,(1)群体领导影响力必须以领导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影响力为基础,只有当领导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时,这个领导集体才能具有比较强大的影响力。,(2)群体领导影响力是领导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体领导者影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合力的群体领导影响力,并不是领导集体中每个领导者的影响力的机械相加,而是每个领导者的影响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3)只有在每个领导者的影响力的作用方向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比较强大的群体领导影响力,群体生活实践表明,只有那种精诚团结、密切合作的领导集体,才具有对于广大群体成员的强大的影响力。而那种互相拆台、四分五裂的领导集体,即使领导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也是根本不可能形成强大的群体领导影响力的。,3.群体领导影响力的意义(1),群体领导影响力是群体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群体领导者是广大群体成员的领导者,也是群体活动的组织者。群体领导活动在群体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要为群体活动确定内容和方向,而且还必须指导广大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的活动和行为。这就使得群体领导影响力对于群体活动的动力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3.群体领导影响力的意义(1),很显然,如果群体领导影响力比较大,那么它就能够对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