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考前预测试卷【花钱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doc

    • 资源ID:4104032       资源大小:25.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招聘考试考前预测试卷【花钱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doc

    2014招教考试考前预测试卷附答案押题练习一1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 ( )A、 教师资格条例 B、 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A、 大教学论 B、 理想国 C、 学记 D、 论语3“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 A、 马卡连柯 B、 巴班斯基 C、 赞可夫 D、 凯洛夫 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 物质文化 B、 学生文化 C、 教师文化 D、 精神文化5儿童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具有( )A、 不平衡性 B、 阶段性 C、 灵活性 D、 差异性 6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A、 教育目标 B、 教育目的 C、 教育方针 D、 教育策略 7“青少年儿童是社会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是( )A、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 B、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C、 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 D、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8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 )A、 课程内容 B、 课程方案C、 课程目标 D、 课程设计9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 )A、 教学方法 B、 教学模式C、 教学策略 D、 教学方式10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 )A、 讲述法 B、 讲授法 C、 讲读法 D、 讲解法 11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技能 B、 发展学生智力 C、 培养学生品德 D、 关注个性发展 1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A、 根本途径 B、 基本途径 C、 唯一途径 D、 全部途径 13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根据是该节课的( )A、 教学目的 B、 教学结构 C、 教学任务 D、 教学种类 14探究训练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A、 收集信息资料 B、 选择问题情景 C、 分析解释问题 D、 解释形成概念15教案也叫( )A、 单元计划 B、 课题计划 C、 课时计划 D、 学期计划 16中学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 教学活动 B、 课外活动 C、 共青团活动 D、 劳动活动 17文艺复兴时期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裴斯泰洛奇 C、 赫尔巴特 D、 埃拉斯莫斯 18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 教师评价 B、 学生评价C、 课程评价 D、 教学评价 19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得出这个被评对象相对于基准的位置,或者用某种方法将被评对象排列出等级顺序的评价属于(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达标评价 D、 形成评价 20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 ( )A、 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B、 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C、 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D、 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1D 2C 3. B 4. D 5A 6C 7A 8C 9B 10D 11A 12B 13C 14B 15C 16A 17D 18B 19A 20A押题练习二1. 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 A、 冯特 B、 詹姆斯 C、 桑代克 D、 杜威 2. 描述性研究方法不包括( ) A、 观察法 B、 自然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3. 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的阶段属于( ) 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4. 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失用律 D、 效果律 5. 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 获得与消退 B、 刺激泛化 C、 分化 D、 同化 6. 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里的( ) A、 行为主义 B、 格式塔 C、 认知主义 D、 建构主义 7.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 ) A、 低水平 B、 高水平 C、 中等水平 D、 极高水平 8. 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 A、 定势现象 B、 迁移现象 C、 记忆现象 D、 应用 9. 奥苏贝尔提出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高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做 ( ) A、 学习动机 B、 先行组织者 C、 认知结构 D、 学习迁移 10.在有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的学习被称做( ) A、 综合学习 B、 并列学习 C、 类属学习 D、 总括学习 11.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 ( ) A、 习惯性动作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经验性知识 12.学习策略的核心是 ( ) A、 计划性 B、 规则 C、 方法 D、 监控 13.流程图和模式图属于 ( ) A、 精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基本策略 1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 创造性 B、 聚合思维 C、 发散思维 D、 智力 15.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柯尔伯格 C、 加涅 D、 夸美纽斯 16.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服务的人群是 ( ) A、 正常学生群体 B、 特殊学生群体 C、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D、 极个别学生 17.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最可靠的标准是( ) A、 教学方法 B、 教学目标 C、 教学环境 D、 教学策略 18.下列不是课堂情境结构的是 ( ) A、 班级规模的控制 B、 课堂常规的建立 C、 课堂纪律 D、 学生座位的分配 19.系统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此过程是( ) A、 教学评价 B、 测量 C、 测验 D、 控制 20.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 A、 定势效应 B、 晕轮效应 C、 罗森塔尔效应 D、 首因效应1. C 2. B 3. D 4. C 5. D 6. A 7. C 8. B 9. B 10. D 11.C 12. A 13. B 14. C 15. A 16.A 17.B 18.C 19.A 20.C 押题练习三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93年 B、 1994年 C、 1995年 D、 2002年2提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的教育家是( ) A、 凯洛夫 B、 苏霍姆林斯基 C、 马卡连柯 D、 赞可夫 3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学校的 ( ) A、 规章制度 B、 网络资源 C、 校园环境 D、 物质文化 4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 )A、 最近发展区 B、 潜能发掘区 C、 思维表现区 D、 教育最佳区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6“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一条文出自(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7以下哪种学校课桌的排放方式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往及生生之间的交往( )A、 秧田式 B、 圆桌式 C、 马蹄型 D、 半圆型 8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 )A、 课程文件 B、 课程计划 C、 课程标准 D、 教科书9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以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设计的课程结构是( )A、 潜在课程B、 分科课程 C、 活动课程 D、 综合课程10目前,中小学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授课制 C、 分组授课制 D、 单元授课制11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与以下哪一原则的精神符合(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2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对象应当面向( )A、 问题学生 B、 优秀学生 C、 每位学生 D、 个别学生 13中学教学工作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部分是 ( )A、 备课 B、 上课 C、 布置作业 D、 评定成绩 14教学策略不是“万金油”式的“教学处方”,不存在一个包揽一切的大而全的教学策略,同一策略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策略也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这些都充分说明教学策略具有( ) A、 综合性 B、 可操作性 C、 层次性 D、 灵活性15“私德教育”的核心是( )A、 家庭美德教育 B、 尊老爱幼教育 C、 做人处事教育 D、 交往礼仪教育 16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 ( )A、 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 B、 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C、 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D、 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17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管理学家( )A、 泰勒 B、 法约尔 C、 德鲁克 D、 巴纳德 18“按照一定标准对被评价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结性的等第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评价方法( )A、 等第法 B、 操行品语法 C、 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 模糊综合测评法19技能领域的学习包括( )A、 活动技能和智力技能 B、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C、 认知技能和活动技能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D、 认知技能和智力技能 20难以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制 B、 班级教学制 C、 分组教学制 D、 能力分组制1A 2C 3D 4A 5B 6D 7A 8B 9D 10A 11B 12C 13B 14D 15A 16C 17C 18A 19B 20B押题练习四1. 在教师自编测验里,下面哪一类题型是主观题( )A、 选择题 B、 判断题 C、 填空题 D、 论述题2.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 卡普杰列夫 B、 桑代克 C、 乌申斯基 D、 维果斯基3.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的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 不平衡性 B、 定向性和顺序性 C、 差异性 D、 连续性4.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A、 知识观 B、 品德观 C、 学生观 D、 教师观5. 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 桑代克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苛勒6.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 学习需要 B、 学习期待 C、 成败归因 D、 成就动机7.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动机律 D、 效果律8. 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A、 一般迁移 B、 正迁移 C、 垂直迁移 D、 水平迁移9. 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的一些引导性的材料是( )A、 概念 B、 认知结构 C、 学习定势 D、 先行组织者10. 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A、 10分钟 B、 1秒钟 C、 1分钟 D、 1刻钟11. 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A、 初始阶段 B、 中间阶段 C、 结束阶段 D、 全过程12. 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 计划策略 B、 组织策略 C、 调节策略 D、 监视策略13. 计划策略属于( )A、 精加工策略 B、 支持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元认知策略14. 问题解决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来排除不成功的做法的过程,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 杜威 B、 桑代克 C、 弗洛伊德 D、 加涅15. 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 初一年级 B、 初二年级 C、 初三年级 D、 高一年级16.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A、 实验法 B、 测量法 C、 会谈法 D、 观察法17. 狭义的教学环境是指 ( )A、 教学的物理环境 B、 教学的心理环境C、 教学的社会环境 D、 教学的文化环境18. 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A、 晕轮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 同化理论 D、 关系转换理论19. 数学家高斯少年时自己发现了用首尾相加、将连加变为乘法的方法快速解决1100的连加问题是一种( A、 真创造 B、 假创造 C、 类创造 D、 种创造 20. 品德是一种( )A、 社会现象 B、 意识形态 C、 道德准则 D、 个体心理特征1D 2C 3B 4D5D 6B 7D 8C 9D 10C 11B 12B 13D 14B 15B16C 17A 18B 19C 20D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招聘考试考前预测试卷【花钱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