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导游现场考试资料汇编.doc
2011年贵州导游现场考试景区讲解资料汇编(1)龙宫风景名胜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人们常说来贵州有“三看”,就是看山,看水,看溶洞。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国家5A 级风景名胜区龙宫,龙宫位于安顺市境内,距安顺市27公里,距黄果树瀑布45公里,距贵阳132公里,龙宫是贵州接待条件最成熟,景观最精华的黄金旅游点之一,龙宫风景区是以暗河,溶洞为主称奇,并集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龙宫被游客称为“中国唯美水溶洞”的地下暗河溶洞,有国内最大的洞中寺院龙宫观音洞,有全国最大的洞中瀑布龙门飞瀑,还有就是山不转水转的旋水景观旋塘。首先,我们将来到的景点是龙门飞瀑,龙门高50米,飞瀑高38米,宽26米,天池之水倾泻而下,如巨龙出洞,吼声如雷,气势磅礴,卷起水珠形成彩虹,是龙宫景区一道独特的景观。接下来我们将经过一条长廊,因两面的围栏上雕刻着两条巨龙,对游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因此叫双龙迎宾。在这也听到瀑布如雷般的吼声。走完双龙迎宾长廊后,我们将要攀登的是天梯洞,沿着石阶而上,两面是陡峭的岩壁,所以我们大家在此一定要小心行走,以免发生什么意外,走出溶洞后,我们讲来到的是天池,天池是一个水深30多米的深潭,呈椭圆形,一年四季水色澄碧,较浅处清澈见底,池四周古木林立,遮天蔽日。看了龙宫的山,水后,我想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它不像其它地方那么单调,它是洞中有瀑布,洞中有湖,你曾经有过泛舟洞中的感受吗?不管你有没有都将跟着我一起穿越洞中的湖泊。乘船游过天池,首先进入的是龙宫第一洞厅群龙迎宾殿,有人可能会很纳闷,怎么没有看见龙的影子呢?是因为溶洞中一条条向外翘起的石钟乳,从顶上倒挂下来,犹如一条条姿态各异的巨龙喜迎远道而来的嘉宾,继续前进就是浮雕壁画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栩栩如生,船行其中,人如梦境。彩灯在岚烟水雾中闪烁,滴水叮咚,千奇百怪的岩溶景观,在后面的洞宫中有五龙护法,水晶宫等景点因此我们将有许多时间在洞中度过,慢慢的欣赏洞中的景色和奇观,我想没有哪个地方会让你有这样的体念。穿越完溶洞后,可能大家都没有玩够,但是我还要带大家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可能您们听说过有变色湖,但是您们一定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旋塘。它神秘在什么地方呢?那我们就前去探究一下。漩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龙宫的上游。通漩河的水流到这里便沉入地下,变为地下暗河。塘面呈圆形,一年四季塘水以顺时针方向,挟带水上绿色浮萍不停地漩转,终年不息。除了看旋塘外,从群芳谷沿着山间小径,可以欣赏秀丽的田园风光和观音洞大佛像。我们的龙宫一日游也要接近尾声啦,我很高兴为你们讲解,如有讲解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各位帮忙指正。我开始说的“三看”,不知道各位游客是否已经看玩了呢?(2)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导游词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喀斯特水上森林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樟江风景名胜区包括三大景区,它们是:小七孔鸳鸯湖景区,大七孔地峨宫景区和水春河景区,以及一条樟江风景带和瑶族、水族、布依族的文化景观。这个风景名胜区的总面积为271平方千米。它是世间喀斯特地貌上的一处绝品。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在世界上的许多喀斯特地区,往往都缺乏水源和植被,是一种十分贫瘠脆弱的生态环境。可是到了这里,又有喀斯特地貌上美丽的河谷与湖泊,它是地球腰带上的一颗绿宝石,是一座绿色喀斯特森林宝库。据专家介绍,在喀斯特地貌中这样完美的山水林洞湖融为一体的景色,是举世无双的。现在,就让我陪同你走进这座宝库,去探寻这座宝库中的宝藏吧!首先,我们到达的是小七孔景区,最先看到的是景区北边的一座桥,就是小七孔石桥,它建于道光二十七至二十八年间(18471848),景区因此得名。桥长40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从前是沟通荔波至广西南丹的重要桥梁。桥全部是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小七孔桥还有一个动人的瑶族神话故事,传说板要山上有个瑶寨,寨里有个小伙子叫阿吉,阿吉有个神奇的中指,能把坚硬的岩石戳成面团般的稀泥,阿吉看到寨里乡亲被响水河阻隔,不能方便的到对岸去干活或赶场,就约了寨里的七位姑娘在涵碧潭上造石桥,阿吉用中指把一堆堆岩石戳软,姑娘们把戳软的岩石捏塑成桥,七个姑娘一人负责一个孔,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把桥造成了,因此小七孔石桥又叫“阿吉桥”和“阿姑桥”。小七孔桥下流淌着樟江支流响水河的水,响水河谷是一条在喀斯特地貌上流淌的,由明流和暗河交错而成的河流,全长1.6千米,落差110米。因为河水从高处流下来,经过层层岩石就形成了68级跌水瀑布,水声隆隆,数里之外都可听见响声,所以得名为“响水河”这条河的特点就是因为是多级的跌水瀑布,形成了几段动态的水景。看过了响水河后,我们现在即将到的龟背山,龟背山的形状是一个大乌龟,因此得名“龟背山”,龟背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地带。从龟背山原始森林出来,现在我们要去水上森林。用深藏不露来形容水上森林是最合适的,因为它就藏在大家的脚底下,水上森林带只有500多米长,响水河平平和和的河水到了这里就欢腾雀跃,形成500多米长的白瀑,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完全就是森林、水、石的相互交融景象,那到底是水穿过森林,还是森林长在水里呢,这就由各位来评说了。现在我们到了大七孔景区,它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主要景点有大七孔桥,梦潭,山神峡,天生桥等,景官险峻神奇,气势磅礴,是大景区的显著个性。大家看到的峡谷是地峨峡谷,落着地峨峡谷向前走去,这里是一段明流,到了前面水就会重新流到地下去,这就是地峨宫了。它是一个地下宫殿和暗湖,这湖中沙滩上的那株大树,像不像一根“定海神针”这座暗湖上的瀑布高达20多米。在这个景区中还有两座水塘,其中其中有个叫做“清水塘”,即使在涨大水的时候,它的水也是清澈不混浊的。另一座叫做“万蛇塘”在干旱水枯的时候,周围数十里的水蛇都汇聚到那里。甚是壮观。 奇观、奇景,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尽情参观。(3)马岭河峡谷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黔西南州观光旅游,在这里我谨代表全州300余万市民向您表示感谢。我是导游员小陈,咋们马上要参观的景点叫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拥有自然旅游景点的三大桂冠。它早在1994年就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又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紧接着2006年又被授予了国家自然遗产的光荣称号。为什么一个旅游景点能被授予这么多的荣誉呢?那么就请您跟随我的脚步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的天沟地缝奇观吧。兴义静立于贵州省的西南一角,西接云南,南连广西,有如一枝空谷幽兰。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位于兴义市东北4公里处,是6500万年前地壳运动时拉开的一条大裂缝。它发源于云南省的乌蒙山白果岭上,因流经中游河段的兴义市马岭镇而得名。马岭河全长100余公里,从源头到汇入万峰湖的河口,落差近千米。在流经兴义市境内的74公里范围内,河道曲折,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分布的瀑布群和岩页壁挂规模宏大,堪称一绝,这在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喀斯特地貌奇观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咋们马上要游览的景区叫马岭河峡谷天星画廊景区,是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内唯一能够步行游览的景区。(略)大家请往上面看!这就是峡谷大桥,高168米,跨度110米,属于国道324线。是连接兴义与广西,兴义分贵阳的必经之路。前面的索桥叫海狮桥。是马岭河峡谷最好的摄影点,门票上的那张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大家可以到桥上去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至于它为什么叫海狮桥,一会儿咋们从这里下去以后您就明白了。前面的路比较狭窄,地面有积水,请大家注意安全。这个休息平台叫海狮厅,大家请看前面的那两尊石头像什么?是不是非常的像海狮。呵呵!它可是我们峡谷的镇谷之宝。这里就是马岭河峡谷在燕山地壳运动时期形成的的一个山崖,数百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关于这三只海狮的的由来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传说,这两只海狮一直没有后代,我们中国有种说法,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公海狮就怪这个母海狮一直不给他生一个儿子,于是就每日抽打她。有一天,他们就游到了马岭河,看见对岸的岩页上突然闪着佛光,以为是观音菩萨现身,于是就留在这里求子,求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感动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赐予了他们一个孩子。为了表示对这里的留恋,这两个海狮和小海狮就留在了这里。但是过了不久公海狮发现小海狮长的不像他,就怀疑母海狮是不是给他戴了绿帽子,于是就每日找碴抽打她,菩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们分开了。说是等等哪天公海狮真心诚意的悔过了,再让他们和好在一起。你们看,现在公海狮每日以泪洗面祈求菩萨原谅让他们在一起。我想他的诚心诚意一定能够感动菩萨的。好的,大家休息的也差不多了,咋们继续往前游览。 好了,大家请看,前面河中有一块巨大的石头,那就是前面我们讲的“五龙开河”时,龙爸爸撞断的龙头,为了纪念龙爸爸的牺牲精神,我们把这块石头命名为龙头岛。实际上它是峡谷形成时形成的崩塌体。下面呢是漂流平台,在右边的那块巨石上刻有“西南第一漂”五个朱红色的大字,大家可以下去看一下。 这是峡谷的观光电梯,高约71米,相当于22层楼那么高,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高的室外观光电梯,同时也是我国第二高的室外观光电梯。第一高的位于张家界。咱们的游玩马上就要结束了,我谨代表景区的所有工作人员向大家一路上的配合表示感谢,最后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我从老人们那里听来的凄美动人的故事来结束今天的行程。大家请看现在咋们正对面的那条瀑布就是马岭河峡谷天星画廊景区内众多瀑布中唯一的一条泉水瀑布,旁边的这条瀑布叫雨洒芭蕉瀑布。据说在很早以前,兴义这里以马岭河为界,两边分别居住着苗族和布依族两个村落,两个村子互不来往。苗寨里有位叫阿妹的姑娘,阿妹是苗寨里最能歌善舞的女子,她的歌声嘹亮、甜美、婉转动听,再加上她面貌姣好,使她成了苗寨中远近闻名的才女。有一年的春天她来到马岭河采药,一边走一边唱,歌声响彻谷底,优美的歌声招来了峡谷里的喜鹊、蝴蝶等都围在她的身边听她唱歌,唱着唱着阿妹突然倒了下去,一时间喜鹊、蝴蝶等一帮小动物不知所措,问问叫嚷起来,吵闹声引来了正在上游打猎的布依族小伙阿郎。阿郎来到跟前一看,原来歌声招来了毒蛇,毒蛇在阿妹的腿上咬一口,阿郎见阿妹面色发白,生命已经岌岌可危,也就顾不上礼节,将阿妹的裙角掀起,在被毒蛇咬伤的小腿伤口处用嘴吸出毒血。只见血液又黑变紫,有紫变红,这样阿郎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到下游找了一些草药给阿妹包扎好,然后在一旁守候着。不一会儿,阿妹醒了,看见旁边帅气的小伙顿时明白了一切。从此以后两人经常在峡谷中约会,正当两人的感情之火熊熊燃烧时,他们的事情被双方的寨老知道了,于是各自把他们俩都关了起来。两人经过千辛万苦逃了出来,终于又在峡谷相见了,两个人隔河相望,但是他们的感情不能被寨子里的人认可,于是两人决定,既然生不能同宿,死也要同穴,两人会心一笑后,双双跳入峡谷。许多年以后从两岸悄然流下了两条瀑布,据说是阿妹和阿郎在默默的相望,厮守对方。这里就是马岭河峡谷天星画廊景区的南出口,名叫小青山。这张木板上刻着的就是清咸丰年间的兴义知县蒯关保游览马岭河峡谷时所写长诗观天星桥奇石瀑布,如果您感兴趣的话,不妨看一下。好了,今天的马岭河之旅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上的配合,谢谢大家!(4)万峰林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随我一道浏览如诗如画的万峰湖风景区,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共度这段美好时光,在此,预祝各位游客朋友旅途愉快! 万峰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兴义市东南部成千上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兴义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喀斯特地形地貌典型突出,形成了独特的锥形喀斯特地质景观。 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万峰林,赞叹这片连接广西、云南的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相传还发出这样的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 万峰林景区距离兴义市约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为东、西峰林,景观各异。东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观,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恋,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 这里神奇、秀美,绵延十五公里,山峰密集奇特,气势宏大壮阔,整体造型完美,形成一道天下罕见的峰林画廊。这里盆地良田万亩,村寨房舍星罗棋布,俨然一副“峰内有谷,谷内有峰:峰里有田,田里有峰:峰下有寨,寨里有峰的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下五屯南北两段峰林也各具特色,北部峰林如同一道屏风,护佑着耳寨、鱼陇、双生、乐立一带的村寨田园。这里奇峰如林,田坝似锦,河水如带,村寨如云,充满诗情画意,恰似一幅朴素、清丽的布依族织锦。而中南部纳灰村一带,只见一座座奇峰从锦绣田园中拔地而起,瑰奇挺秀,姿态万千,峰与峰之间若连若断,错落有致具有极强的透空感。夏天,游人从观峰道上往下望去,一座座峰峦分布于绿色秧田之,好像是碧玉巨盘上托起一个个硕大的翡翠。 下五屯这一奇异的峰林带,几乎包含了锥状喀斯特地区所有的峰峦形态,其间还有河流、溶洞、伏流、漏斗,就西峰林风景区大小漏斗就有三十多个,组成一漏斗群奇观。这里也是中国锥状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完整、最集中的地方,并做为贵州锥状喀斯特的典型代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喀斯特世界自然的遗产预选名单。 2004年,万峰林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同年,万峰林荣获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定万峰林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 这里最神奇的是,有一片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平卧在纳灰寨农田中央,其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层叠有序。八卦田中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这些纳灰漏斗群为宽而浅的碟型漏斗。农田耕地以漏斗为中心,弧型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据说踩一踩八卦田,升官又发财。还有一条纳灰河在田中穿过,却又消失在田野中。据考察,此河在地下穿延,在二十多公里外有重见天日,并汇入珠江。这种漏斗是在地下河局部坍塌和地表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纳灰漏斗群呈有序的带状分布,揭示其下部为一条地下暗河。 兴义居住的多是布依族,布依族善歌舞,是布依族地区广泛流传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八音”。所谓“八音”,通常有笛子、箫筒(无膜笛)、牛骨(马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布依八音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常活动于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是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曲种,几百年来,在兴义巴结的村村寨寨传承着,深着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喜爱。(5)十丈洞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十丈洞景区来旅游,我是你们此次之行的导游员。游客朋友们,十丈洞景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风溪河上游,离城区三十余公里,十丈洞景区是赤水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景区以瀑布群、竹海、桫椤、丹霞地貌为主要特色,兼有长征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是集生态、科普、文化、游娱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十丈洞景区是一个以瀑布为主的生态景区,它主要由十丈洞瀑布、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鸡飞岩瀑布群、任友溪瀑布群以及十丈洞附近的暗瀑组成。由于十丈洞大瀑布长期隐藏深闺,道路又非常难行,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1986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首次向世界播放发现十丈洞大瀑布奇观的新闻,这才揭开了十丈洞大瀑布神秘的面纱,广为世人所知。 现在就由我带领大家去解开十丈洞瀑布的神秘面纱吧!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景区大门,大门处竖着两座雕塑,雕塑是由400块丹霞石组成,连底座一起高6米,宽8米,分为两个部分,正面形象为森林老人,又名大山之神,造型取自于人类始祖之一轩辕皇帝的原型,喻意十丈洞景区古老、原始,在森林老人和大山之神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雕塑的背面形象为空谷佳人,又名瀑布仙姑,根据刘海粟老先生“空谷佳人”的题词来造型,意在展示十丈洞景区的清秀和美丽。 游客朋友们请跟随我来,现在我们来到了中洞瀑布,瀑布高18.5米,宽75.6米,远观犹如银珠织帘垂挂谷中,与十丈洞瀑布相映成趣。此瀑布晶莹剔透,十分美丽,被当地人誉为“美人梳”。中国科学院考察团则称它为“中国帘状瀑布的典型代表”。 游客朋友们是否听见远处传来轰隆隆的水声,现在我们沿着这条小道去看一看,因为地面比较湿滑,请大家注意安全。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来十丈洞景区的中心地带十丈洞瀑布,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高76米,宽80米,是中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景观,是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 瀑布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几里之外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瀑布周围树木繁茂,四季葱茏。 十丈洞大瀑布有着无穷的美丽壮观,也有着无尽的传说。 站在瀑前深不可测的“龙女潭”前观瀑,人们会听到一个关于“龙王三公主”的动人故事。据传,远古时代,十丈洞一带久旱成灾,龙王三公主趁老龙王外出,私降甘霖拯救众生万物,玉帝一怒之下把三公主囚禁潭底,深潭由此得名“龙女潭”。三公主身居龙潭仍不改初衷,每遇久旱无雨,就会驾彩虹化雨为瀑,拯救众生,至今,大家只要驻足龙女潭边,环顾护绕身旁的“佛光环”,就能听到龙王三公主银铃般的笑声,油然而生对这位善良美丽的龙女敬意。 游客朋友们,十丈洞景区之行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十丈洞景区来旅游,祝大家万事如意!身体健康!(6)四洞沟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路边绿色逼人的茂林修竹,以翩翩舞影,来恭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欢迎来到四洞沟景区。几年前,当四洞沟刚刚发现,就引起不少探奇揽胜者一睹为快。中国宗教界领袖人物、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也慕名前来游览,游罢之后,余兴正浓,即展纸磨墨,一气呵成“四洞仙境”4个大字。有了这幅墨宝,赤水人就有了底气,于是咬牙修建了我们眼前这座设计新颖、巍峨壮观、造价不菲的牌楼大门,游客请看高悬于牌楼之上的题字,就是赵朴初先生的佳作。游客朋友们,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四洞沟景区的概括。四洞沟风景区是赤水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境内,离城区十五公里。景区是由四洞沟一段约四公里的山溪间,按大致相等的距离排列着四级跌水瀑布为主体,包括华平瀑布,构成赤水“千瀑之市”的形象景区。这四级瀑布瀑宽均在四十米左右,落差高者近五十米,它们形态各异,神韵俱佳,有如翠螺沐浴,或似新月流光,或若玉蟾戏蛇,或像云中落锦。景区内峰媚岭秀,景色优美,谷底翠竹繁茂,山间林木葱茏,溪边奇形怪状的丹霞石星罗棋布,水中天然植物盆景和丹霞石铺成的道路旁桫椤,小金花茶等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景区内尚有两汇水“水乡秀色”和贵州保存完好,雕刻精湛的郑氏石坊,“茶伦造纸坊”等人文景观,以及神奇的石项山,渡仙桥等丹霞奇观。四洞沟景区被国务院旅游资源考察团称之为“万竹之园”、“小家碧玉”、“没有败笔的景区”。游客朋友们请看,我们身边的这棵植物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桫椤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大型树蕨,其种群在一亿八千万年前与恐龙同生共荣,享有“活化石”盛誉。前面就是第一级瀑布水帘洞瀑布。瀑布宽37米,高31米,和十丈洞大瀑布比较,它就是小家碧玉了,但它自有不一般的看点。大家注意,那瀑布后面有一条天然石穴,瀑布像帘子一样把石穴遮住了,所以就叫水帘洞天。电视片西游记中的水帘洞是人工伪造的,那位杨洁导演真没福气,走遍天下,不知道孙猴子的家就在这里。现在,我们可以零距离与瀑布接吻与瀑布对话了。当年的那些猴子猴孙猴哥儿们,也真会过日子,不仅懂风水,还懂艺术,懂音乐,懂诗。大家说:此情此景,是不是当今人类所追求的诗意的居住环境?就凭这一点,我认为猴子们完全有资格进化成人。游客朋友们请随我走进水帘洞,因为石道比较湿滑,请大家注意安全!现在,我们可以零距离与瀑布接吻与瀑布对话了。 刚才一位小姐对我说:进入四洞沟,就像进了竹子大观园。说得对!赤水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赤水无山不绿,有绿必竹。但是,四洞沟的竹子依溪水而排列,一直蔓延二岸山顶,又有四级瀑布点缀,因此,特别显得风雅别致。竹子虚心劲节、高风亮节、不畏严寒,不惧风暴、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人品象征,这就是以竹比德的道理。竹子精神文化的传授,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艺术宗师!这就是四洞沟第二瀑布月亮潭瀑布。瀑宽42米,高10米,那一线瀑布石崖,极像银光闪闪的半边月,而瀑布下的深潭,则又像一轮满月,从天上落在这万绿丛中,闪闪发光,其神也似,其形也真。 自然界有许多难以解释的“天人感应”现象,这里出了个月亮潭瀑布,那边就长了棵槐荫树。槐荫树是民间传说中的“月老大人”,是缔结男女姻缘的牵线人、红叶公、媒人。据说这周边数十里地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都要双双相邀来到这拜月台焚香化纸,向槐荫树许愿,在树上挂“同心结”,男女互赠定情之物。据说挺管用,他能保您白头偕老,家庭和谐美满。不知你们之中有没有正在热恋中的情人,不妨拜一拜,试一试,若心上的人儿没能同行的,就在心中许个愿吧。在此祝游客朋友们事事顺心!(7)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铜仁,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古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赞曰:天下之山,翠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那今天,我们就去见识见识贵州之山:梵净山。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572米。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西部武陵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之一,素有“生态王国”之美誉。梵净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的山峰各有特色、各具神韵,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由于山高,马脚被拌了一下,即从马背上掉下了几叠经书,形成了梵净山上的峰群,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万卷书”。世界独有的奇石“蘑菇石”形似一本本经书堆叠而成的,据说这一天工巧匠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亲手所造,与之对应相称的梵净山次峰“红云金顶”从梵净山上冒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称“蓝天一柱”,顶上分别驻着两座寺庙,即为弥勒佛殿和释迦殿,传说佛祖就是通过此顶来到人世的。所以我们来梵净山的朋友,只要登上这座红云佛顶,拜一拜佛祖就能共享人间太平。 除此之外, 梵净山动植物资源,有红豆杉、濒危植物-珙桐、百里杜鹃等。有被称为“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种群分布位列全国前茅,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鲤(也称“娃娃鱼”)另外,梵净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爱自然,所以生活,爱生活,所以爱自己。愿大家在旅行中可以得到轻松自在的精神享受,烦恼都可以消失殆尽。迎接我们大家的将会是一个新的人生旅程。(8)甲秀楼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甲秀楼,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上,是市内小型人文风景区,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先倡导修建甲秀楼的是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他以河中的一块形状像鳌的巨石作为基础,修建一座桥连接两岸,并筑一楼用以培育风水,取名“甲秀楼”。建楼的用意深远,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明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友,清代的两个状元,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曹维城。所以甲秀楼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秀楼的石牌坊,上面题词是“城南胜迹”,各位朋友可以在这里留影。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叫浮玉桥,它的桥面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一个起伏,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增加了桥梁造型的美感。在全国的风景桥中,浮玉桥是有名的,它与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雨”,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可以媲美。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杨柳依依,非常美丽。 浮玉桥上的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四个角上刻有珍禽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护以雕花汉白玉栏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感。浮玉桥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桥上的这个亭子叫涵碧亭,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个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恍恍漾漾,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的朦胧感觉。诗人更把这种感受写成了一幅楹联,用“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的诗句点出了它的神韵。 甲秀楼为贵阳主要名胜,素有“小西湖”之称,历代文人墨客往来于此,触景生情,留下很多墨宝,其中尤以清人刘玉山所撰长联最为著名,洋洋洒洒174个字,凝结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开头便是:“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 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聚焦点。甲秀楼欢迎您下次再来。(9)黔灵山公园导游词各位团友们: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黔灵山风情区,大家都知道我们贵阳,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相传有一位老和尚来到贵阳,发现在贵阳的某座山上,汇聚了大量的天地灵气,于是老和尚来到这里倒栽了一棵松树,结果,这棵松树居然存活了,而且枝繁叶茂,证明了老和尚的话,这位老和尚就是有名的赤松和尚。于是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名曰“弘福寺”,意为弘扬佛法,造福天下。而这座汇聚了天地灵气的灵山,则叫做“黔灵山”。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山就是黔灵山了,它由大罗岭、象王岭、白象岭、檀山、杖钵峰、狮子台、关刀岩、宝塔峰和北峰组成。现在的黔灵公园就是由黔灵山为主体,后又开辟了黔灵湖,动物园,麒麟洞,二坝和三岭湾等景点。 在我的右手边是索道,如果想先登上山顶可以从索道出发。如果想去看看大熊猫、孔雀、狮子老虎的游客,可以从三岭湾、麒麟洞去参观动物园。不过“玩山”的人,特别是朝山拜佛的香客,大都沿着“九曲径”慢慢爬上去。 现在我们脚下的九曲径共有380级台阶,24个“之”字拐,因有9个大弯道而称为“九曲径”。沿着山道旁的石壁上,有许多石刻,从“第一山”、“黔灵胜境”到“南无阿弥陀佛”引导人们走近佛门,感受“心既是佛”的境界。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虎”字,这是清朝的石刻。为什么在这佛山上会有“虎”字?大家都知道,虎是山中之王,以虎镇山,还有什么妖魔鬼怪敢接近呢?于是,佛法弘扬,得一清净之地。走到上面还有一个“吹螺壁”,一些奇妙的小洞遍布在石壁上,洞眼大小象手指一样,如果用嘴贴着石壁可吹出海螺鸣叫的声音,传说吹响小洞,就能使人长寿。九曲径的最后,还有一个泉亭,叫做洗钵池。到了这里,我们就走完九曲径了,各位游客,现在我的右手边这幅大型石雕叫做“九龙浴佛”,它说的是释迦磨尼诞生时,有九条龙吐水为他沐浴。左手边就是弘福寺了。平时寺门只会开边上的小门,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在佛教,这叫做山门,分别代表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如果中间的门开了,那就是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了。 大家在弘福寺上香后,我们可以顺着这条山间小路一直下到黔灵湖畔。黔灵湖碧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可以全身心地放松,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这里你可以到湖面上泛舟,如果累了,还可以到湖畔上的茶室砌一壶暖茶。从这边走过去,有个广场,耸立着贵州解放烈士纪念碑,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现在我们顺山而下,便到了麒麟洞。它的得名是因为在麒麟洞内有一块巨大的钟乳石,非常象一头麒麟。在麒麟洞旁的这个“水月庵”,曾关押过两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留下过许多故事。 好了,到了这里,黔灵山的主要景点都游过了,还有一些名胜古迹正在维护和修理中,希望各位朋友下次再来游玩(10)黎平肇兴侗寨景区导游词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距县城72千米。地处黔.桂.湘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带。肇兴侗寨居住着超过1000户侗族人家,是最大的侗寨,也是最古老的侗寨之一,肇兴世称天下第一侗寨,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单位,五座鼓楼已列入世界吉尼斯总部的世界之最。2007年1月肇兴侗寨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时尚旅游杂志评为全球33个理由目的地之一,已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肇兴人民热情好客游客自远方来,拦路酒相迎,肇兴侗寨全为木结构吊脚楼,青瓦或杉皮层面,寨内五座气势磅礴的鼓楼风格各异,层数不同,最高者13层,彩画各类风物故事.飞禽走兽,最早的一座鼓楼为清光绪年间所建。鼓楼正面第一层中央一般塑二龙抢宝.翻江倒海.鱼虾游戏,顶层檐下置如意斗拱,瓦脊塑“二龙飞天”,每层翘脊泥塑熊.虎.狮.豹和飞鸟,鼓楼上置放皮鼓,旧时遇到重大事情,由寨老击鼓召集本寨人商议,鼓楼不但是集会议事.订立款约.处理大事之地,又是重大节日迎送宾客的场所。除了鼓楼,肇兴还有戏楼,它是侗族人民闲暇之余放松娱乐的场所,人们听戏交流。侗戏创立于19世纪初,是侗族歌王吴文彩根据汉族戏剧(主要有桂戏和花戏)所创,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先自家门唱时面对群众。侗戏班一般是一村一个,也有按族姓.鼓楼为单位建立侗戏班,原来只有男性,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有女演员,侗戏剧目取材主要有三方面:根据汉族传书改编,根据侗族民间故事改编,社会现实。萨岁坛和社稷坛都是祭祀的一种仪式,前者是纪念祖母,而后者含有祈求丰收等之意。在不到200米的肇兴河上横跨四座花桥与鼓楼相互辉映,花桥为长廊式,柱.仿.檐板均绘塑彩画,廊的两边也设长凳供人休息,桥上设有凉水桶,供人解渴。侗族风雨桥是侗民摆古,唱歌娱乐之地。“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重大节日隆重多彩,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佩戴金银饰品载歌载舞进入彩歌堂,唱侗族大歌。大歌的合唱形式是独唱与众唱相结合,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有较为固定的形式,种类很多,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生大歌.女生大歌.混合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曾多次出国表演,斐声海外。侗族人民载歌载舞之余还有抬管人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其独特的社交活动,最典型的就是“行歌坐月”,它市民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社交活动,小伙子与姑娘欢聚在月堂攀谈.对歌。时间一般是在晚饭后进行。小伙子弹琵琶,拉牛脚琴唱着侗歌,姑娘们则边纺纱,绣花边轻唱。期间要是双方产生爱慕便悄悄离开“月堂”集体,单独找地方“行歌坐月”。 这就是肇兴侗寨,这就是侗族人民,这就是侗族文化,欢迎来黎平肇兴,侗乡人民热情欢迎你的到来。请认真倾听:侗族人民欢迎的歌声已为大家唱响,甘醇的侗家米酒已为大家斟满,下面我们就一起融入到侗族同胞热情的歌舞海洋中去吧!(11)镇远古城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 镇远古城位于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设县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在这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城内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镇远古城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自古以来就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屯兵2.8万人,有四宫殿以及石屏山上的古长城和众多的关、屯、堡等历史的鉴证;镇远,也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历史上的“八大会馆”、“十二戏楼”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镇远,一座散发着宽容、自在、和谐的古城,走在镇远的青石板路上,你会恍若隔世,以为自己穿越时间隧道,来到了2000多年前的江南水乡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走进的是有歪门邪道之称的古巷子,这里的巷子,有北京胡同的幽静而无循规蹈矩的刻板;有江南巷子的水乡秀色,却又没有平坦无坡的布局;有重庆"山巷子"的风格,但又无城市喧闹的气氛、巷中有巷、巷中有井、巷下有沟,巷对码头、巷通驿道、深宅大院。脚踏两百多年前的青石板路,眼观明清时期修建的卫城垣,手轻抚过巷道两旁高高的封火墙,去寻找清代商贾留下来的古民居,有如穿越时空,回到古时!接着带您走进全国爱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旧址。“和平村”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自1938年12月迁至镇远,在镇远的时间长达6年之久,曾关押日军俘虏600多人。由前院和后院组成,大家请看前院两侧的两栋单坡层檐砖木结构平房为哨兵室、米库等。办公楼一楼一底,设有办公室、会客室、职员室和反战同盟训练班、研究班、新生班、女俘宿舍等,办公楼后面是大礼堂;后院设有病房、厨房、医务室、食堂、岗楼、哨所等建筑物。这里是一个改造思想,学习进步理论“让罪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让歹徒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地方。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早期革命党人周达文故居,周达文同志在李大钊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留共产国际工作,被誉为“中国的马列主义理论家” 1937年7月,在苏联肃反运动中,被迫害致死,时年35岁。 朋友们,下面我将带领大家走进石屏山风景区,领略古城的魅力。大家请随我一同攀登我们的苗岭长城府城垣,府城垣全长 3公里,高5米,宽2.8米,城墙全是青石细凿砌筑,用糯米凝结石灰砂浆而成。经过600多年的风雨侵蚀, 自今仍屹立于古城,在府城垣上眺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被称为”远离大海的妈祖庙”的天后宫和四宫殿。漫步舞阳河岸,这里群山耸翠,诸水流青,古老而美丽的舞阳河旋绕在府卫两城中间静静的流淌,两座大石拱桥犹如两条纽带横架河上。现在,位于我们面前的就是祝圣桥和魁星阁,七孔半圆桥墩在碧绿平静的舞阳河水的倒映下宛然形成了一个个自然圆,我们不能不赞叹这天塑人造的完美结合,祝圣桥楹联 “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去;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更让人去寻觅古城的悠久厚重的历史。走过祝圣桥,我们眼前的就是全国著名的建筑群青龙洞。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县城东端,是贵州境内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群落。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入黔第一洞天”,这是刻于青龙洞内的一句题辞。青龙洞建筑群由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香炉岩等九处景观组成,现留下来的有山门、正乙宫、吕祖殿、观音殿、斗姥宫、玉皇殿等7栋单体建筑。它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宛如一组鬼斧神工的巨型浮雕,又像一幅淡抹素描的水墨画卷。在悬崖上采用“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建筑工艺,使其呈现出“洞中建搂”、“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是中原建筑形制与贵州苗村侗寨吊脚楼、于栏式建筑的巧妙结合并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遗址于一山,错杂而不乱,有层次而又各自独立,是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它与山西悬空寺、甘肃麦积山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建筑”。傍晚天黑时分,灯火点燃了整个古城,色彩缤纷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