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辅导资料 排版好.doc

    • 资源ID:4102642       资源大小:14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辅导资料 排版好.doc

    城市管理学第三次网上教学活动文本整理期末辅导答题技巧:简答题的每个知识要点展开一两句的理解说明即可!论述题一定要对每个要点展开详细论述。建议大家答题时的顺序为:先答名词解释再答简答再答论述题填空题最后答选择题!选择题不会答也不要空着,不会答就写A BCD。一、填空题C1、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 经济活动的集聚 的集聚。2、城市管理思想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循着 城市规划 思想的阶梯进行的。3、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 公共事务管理 过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4、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 私营企业 的态度上。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体现在 人口负增长和 老龄化 两个方面。6、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 战略依据 、战略愿景、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7、城市经济管理中协调控制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城市政府 ,这是由城市经济的特点决定的。8、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它的 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 9、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数,包括常住人口数量和 流动人口数量 。10、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 机械增长 。11、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 人工环境 。12、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终坚持的一个总原则是 可持续发展 。13、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要达到 城乡一体化 。 14、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 农业产业化 。15、城市 信誉危机 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16、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 市管县 体制在全国广泛推行,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乡分割、地市矛盾等过去存在的问题,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地域中心作用。 17、Citistate不是一个 行政边界 ,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18、从国外的一般经验来看, 分级管理 、各负其责的从属性原则是各国突发事件管理的普遍原则。D1、对中国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 集约型 的根本性转变,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必然要求2、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决策、 信息 、执行、保障等系统的四位一体的构架体系。E1、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 营销导向 的地方发展战略观。2、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 宇宙飞船理论 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G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第一原则是迅速地 阻绝传染 ,将可能发生的危机尽可能缩小。J1、将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思路用到城市环境问题的研究上,可以发现,我们需要从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走向发展源头导向的 循环经济 。2、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 核心城市 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3、基础设施能否市场化的经济技术标准一般有两个,一是 公共性 的强弱,二是可分割性的难易。K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安全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M1、马丘比丘宪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表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 功能综合 转变的强烈倾向。Q1、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 区域发展 的一体化S1、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 街道办事处 ,作为它的派出机关。2、随着信息技术和3S(GIS,GPS,RS)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使用, 网格化 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即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T1、土地利用的效益是指土地利用产生的社会、经济和 环境生态 效益,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2、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目标是实现 耕地 总量动态平衡。3、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 区域规划 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W1、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 社会团体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2、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三级管理即 市、区、街道 。3、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一种是 地方化经济 ,一种是城市化经济。X1、现代意义的城市管理,主要是源起于 古典经济学 的思想。2、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 工业物质 的循环。3、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 生态经济 。4、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 社会公正 。 Y1、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的 田园城市 方案的提出,一般被看作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开端。2、营销城市要走出去,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要由生产管理转向 形象管理 。Z1、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市场失灵论 。2、在应对市场失灵时,政府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宏观调控和 微观规制 。 3、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就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主要体现为 居民户口 和居民身份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的特殊控制政策,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空白1、 城市基础设施 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规制 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3、 户籍管理 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4、 公共住宅 是由政府出资建造、国家给予补贴、并具有一定住宅质量(符合本国政府规定的最低住宅水准)的廉价住房。 5、 排污权交易 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6、 城中村 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无以为业。 7、 城乡统一市场 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8、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9、 决策系统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C1、城市往往在一个地区的( ABCD )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高度。A 文化 B 政治 C 社会 D 经济2、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包括( A BCD )的内容。A市建制体制 B市政府构成体制 C市行政管理体制 D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3、城市管理中存在的( A BC )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A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B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 C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D城乡失衡发展4、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 A BCD )获取。A 竞争合作分析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 C 政经社技分析方法 D优劣机威分析方法5、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C )年。A 5年 B 15年 C20年 D 25年6、城市经济管理具有( A BCD )的特征。 A 综合性 B 两面性 C二重性 D区域性7、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 A CD )。A 行政方法 B 社会方法 C 法律方法 D经济方法8、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 CD )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A 第一产业 B 第四产业 C 第三产业 D 第二产业9、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 A BC )。A 自然社区 B 功能社区 C 法定社区 D 居住型社区10、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 A D )。A 职业型社区 B法定社区 C自然社区 D居住型社区11、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 A BCD )。A 社区成员 B 社团性组织 C 企事业组织 D行政性组织12、城市环境具有( A BCD )的特征。 A 脆弱性 B 开放性 C 人为性 D复合性13、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 A )是根本保障。A 法制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技术手段 D教育手段14、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A BCD )。A 治理方面的制度 B 监督方面的制度 C排污检查制度 D预防方面的制度15、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 A BCD )。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 B排污权交易制度 C奖励制度 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16、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 A BCD )。A 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B 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C 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 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D1、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 BCD )。A 政府的低效率 B 政府赤字问题 C 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 D 政府的行为动机F1、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 A BCD )。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 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 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G1、构建敏捷城市,要做到( A BC )。A信息敏捷 B人员敏捷 C制度敏捷 D政策敏捷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家建设部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分为( A BC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分区规划 C城市详细规划 D城市分层规划3、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 A BCD )。A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 B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C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 D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4、根据区域协调问题的性质的差别,区域协调可以分为( A D )。A 外部协调 B 政府协调 C 民间协调 D内部协调J1、近代城市规划始于( C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2、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 BD )。A 外部不经济问题 B 信息不对称问题 C 非价值物问题 D自然垄断问题3、经济性规制对象产业包括( A BCD )。A 自来水 B 交通运输和金融 C 城市燃气 D电力S1、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要有地方( A BCD )。A 任免权 B 监督权 C决定权 D立法权2、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 BCD )。A司法参与 B政治参与 C行政参与 D社会参与3、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 A BCD )的城市。A 有竞争力 B 治理和管理良好 C适于居住 D银行信赖的4、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 A C )。A 外部不经济问题 B 信息不对称问题 C 非价值物问题 D自然垄断问题5、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 ABCD )。A 齐 B 实 C 准 D 快T1、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 A BCD )。 A 动态原则 B协调原则 C 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 D效益原则2、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ABCD )。A 预警系统的建立 B 危机应对 C 危机判断 D 确认危机来源W1、我国市民利益表达的主要途径或渠道包括( A BCD )。A个人联系渠道 B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 D市民监督渠道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就其下级行政建制而言,分为辖区的市和不辖区的市,不辖区的市一般是( A )。A县级市 B地级市 C副省级市 D直辖市3、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 A BC )。A 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 B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C 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 D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人文环境4、我国城市空间成长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A BCD )。A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 B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 C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D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5、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包括( A BCD )。A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B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C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 D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6、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 A BCD )。A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B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C 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领导D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X1、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是( A ),它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A 行政合法原则 B 行政合理原则 C 行政统一原则 D行政公开原则2、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 A )萌生。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3、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弱调控模式以( D )为代表,实行联邦制,土地实行私有化。A 加拿大 B 澳大利亚 C 英国 D 美国4、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强调控模式以( A BD )为代表。A法国 B 荷兰 C 美国 D希腊5、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多元调控模式主要以( A BC )为代表。A德国 B 英国 C 丹麦 D美国Y1、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 A BCD )。A 人口的流动 B总人口的增长 C技术进步 D经济增长2、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B )。A 更加注重对内部系统的管理 B 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 C强调以什么方式实施管理会加强管理的便利性 D强调提高管理的内部效率3、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 A BCD )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A 市场导向 B结果趋向 C绩效标准 D顾客导向4、由于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处在逐步摸索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 A BCD )。A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 B协议出让,政府让利C生地出让,效益粗放 D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Z1、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主要以( A B )为主。A政治功能 B军事功能 C 社会功能 D经济功能2、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 A BCD )。A生态环境指标 B社会进步指标 C生活质量指标 D经济发展指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 A CD )特征。A 以“间接性”为主 B以“直接性”为主 C 以“经济性”为主 D 具有“公共物品”属性4、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 A BC )。A 慈善模式 B民主模式 C 巨物模式 D 专制模式5、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A BCD )。A 外部性 B 公共物品 C 非对称信息 D垄断6、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 A )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A美国 B 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7、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 D )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A美国 B 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8、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 A BD )。A 弱调控模式 B 多元调控 C 一元调控 D强调控模式空白1、( D )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A 农业现代化 B 科技现代化 C 工业化 D 信息化2、( C )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A 第一次 B 第四次 C 第三次 D 第五次3、( A BCD )属于我国城市权力政治系统。A 市人大 B 市政府 C 市委 D 市司法机关4、( A BD )属于我国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A 市人大 B 市政府 C 市委 D 市司法机关5、( A )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A市人大 B 市政府 C 市委 D市政协6、( D )在城市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A 市政协 B市人大常委会 C市政府 D中共市委7、( D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A 保障系统 B 执行系统 C 信息系统 D决策系统8、( C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A 执行系统 B 信息系统 C保障系统 D决策系统9、( C )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A 准备 B 反应 C 预防 D 恢复 10、( C )反应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舞台”。A 准备 B 预防 C 反应 D 恢复 11、( BCD )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A营销导向 B需求型 C供给型 D资源型12、( D )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A 稳定型 B 衰退型 C 波动型 D增长型13、( D )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A 稳定型 B 增长型 C 波动型 D衰退型14、( A BC )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A 撤市(县)设区 B 撤村设街 C 人口农转非 D 撤县建市15、( A )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A伦敦 B迈阿密 C大温哥华 D巴黎 三、名词解释C1、 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2、 城市管理体制是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3、 城市政府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4、城市营销,即把城市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5、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6、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7、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8、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9、Citistate(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10、城市经济管理指城市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一同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制度、协商等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取得“满意”效益的全过程。11、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12、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J1、经营城市,即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Q1、 区域规划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总体战略部署。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P1、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W1、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X1、 循环经济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Y1、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四、问答题B1、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城市人工环境的建设,必然要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已经到了不能再继续下去的程度。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时候,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标是要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规划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明确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所有城市规划师崇高的职责。城市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确有一定的影响,但其间的关系,绝不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各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用的规划技巧,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不足,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长远利益所在。城市规划对于每项城市用地必须精打细算,在服从城市功能上的合理性、建设运行上的经济性的前提下,各项发展用地的选定要尽量使用荒地、劣地,少占或不占良田沃土。在规划设计城市时,还应注意建设工程中和建成后的城市运行中节约能源及其他资源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达到和谐的必经之路。(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等,都是城市规划师的历史责任。城市规划师在接受任何新技术的时候,必须以城市居民的利益为标准来决定新技术在城市中的运用。我们要警惕那种认为只要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就可以解决一切城市问题的幻想。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新技术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往往也带来许多新问题。把科技进步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统一起来,让城市成为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和谐载体,是城市规划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将成为21世纪最显著的变革。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对全球的城市网络体系建立、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经济模式和城市景观带来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将继续下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技术进步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将不断成为城市规划的社会责任,基于公正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效率提升会成为一项全球策略。城市规划还必须从实际出发,重视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历史传统,针对不同的规划设计对象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避免盲目抄袭、“千城一面”。(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城市是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创造条件。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规划更应为城市中所有的居民,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状况,不分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创造健康的城市社会生活。坚持为全体城市居民服务,并且为弱势集团提供优先权,这是城市规划师的根本立场。强调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社会和谐,重视区域中各城市之间居民生活的和谐,避免城市范围内社会空间的强烈分割和对抗。城市中的老年化问题,城市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居民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问题,城市中残疾人和社会弱者的照顾问题,都应成为重要的课题,这些问题必须融入到城市规划师的设计中,并给予充分的重视。C1、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1)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在缺乏政策引导及法规约束的条件下,经济效益往往是城市建设投资主体追求的唯一目标。城乡交界处规划编制的粗放、政府吸引投资的迫切、投资主体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等综合作用,使农村居民最终成为“弱势群体”。占据优势的投资方在征地费用低廉、适于成为建设用地的农田菜地和居住密度大、拆迁安置费用相对较高、建设周期较长的居民点之间,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前者。为降低补偿成本,也为了避免处理与城中村相关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城市在征地中有意避开城中村,村镇也乐意保留原有的居住方式与社区关系,这是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2)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交通轴如公路、铁路等是城市对外人流、物流的通道,由于“增长极”效应,临近交通轴的城市地区呈指状发展,介于两交通轴之间的农村地区渐被“环抱”。随着城市辐射力的增强,城市区域垂直于交通轴方向向外扩展。研究结果说明,投资效益与城市辐射力成正相关关系,在交通轴周边体现为衰变规律,即距交通轴越远其投资效益越低,投资效益趋零的地区逐渐演化为城市灰色区。(3)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原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农村集体组织在“围入”城市后,逐渐意识到土地的价值而不愿被动城市化,或是受“土地增值获利”动机的驱动,不愿马上被“城市化”。如衡阳郊区高兴村,利用与城市的紧密关系,以位置优越的土地为依托,建立起一批服务于城市的农工商联合企业,获利丰厚,故不愿“被动城市化”。或者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提出难以接受的安置费用,拒绝征地拆迁,这种农民卖地获利的惯性思维是很大一部分地区难以完成改造而形成城中村的典型成因之一。(4)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改革开放后,许多城市周边村镇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由单纯农业向以工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转变。村民从事非农活动的收人大大超过种田、养鱼的收入。兴办“三资”企业或经营房地产开发使不少乡镇数年间就实现了工业化,村民生活水平也迅速达到小康。对于吸引外资而言,有些城市边缘区的农村因为比城市有更多的引资关系和更灵活的招商手段,也占有优势。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促进下,以出借土地、兴办开发区,吸引“三资”企业为主要方式的村镇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发展方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以地招商、卖地致富”的直观经验。因此,村镇便设法尽可能多地控制土地。这种村镇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城中村产生的另一直接原因。2、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1) 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 (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 (4) 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5 )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 (6 )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8) 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3、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要实行计划生育管理。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目标是有效地控制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提高城市人口质量,树立人口意识,强化人口观念,使城市人口增长与社会、环境、资源相协调,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贯彻国策的重点对象是城市流动人口,必须加以足够重视。(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城市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带来的增长;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它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到严格控制,这是我国人口发展总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绝对不能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的途径达到。而对我国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在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下,其控制应适度放松,但要对其总量增长的速度和增长方向进行适当的控制。(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人口普查是一种多目标的调查,是一次性的、直接的、普遍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一个时点内一个国家或整个地区内人口状况的静态资料。城市政府要在国家统一部署下,以公安、民政部门为主组织专门队伍,负责此项工作。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的作用在于:掌握人口的职业构成和行业的人才分布情况,利于决策机关研究人口的经济结构,使其合理化;掌握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文化构成,利于规划托幼养老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也为研究提高劳动力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掌握民族人口构成及分布情况,利于制定符合实际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掌握城乡人民各户平均人口情况,利于分析家庭人口变动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城乡人口结构、地区人口布局和人口迁移提供资料;为制定人口生育计划,预测人口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口政策提供数据。人口预测,又称城市人口发展现状的预测,就是根据城镇人口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运用科学方法,推测若干年后城市人口的状况。人口预测包括人口数量预测与人口质量预测两个方面。做好城市人口预测工作是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需要。制定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了解计划期内

    注意事项

    本文(电大城市管理学期末辅导资料 排版好.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