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地质与测量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

    • 资源ID:4100746       资源大小:25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质与测量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

    2014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方案申报书类别(国赛新项目)申 报 单 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拟 举 办 年 份:2014年方案申报负责人:丁莉东 闫永慧电 话:(025)84198278 手 机:18952018561/13770524645邮 件:99805242通 讯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其西路68号邮 政 编 码:2111135申 报 时 间:2013年7月一、赛项名称地质与测量技能大赛二、赛项组别中职组三、所属产业类型资源环境类 四、在现行中职专业目录中的分类(全称):资源环境类 地质与测量(021000)五、赛项方案设计团队构成姓名单位职称、职务工作任务联系方式杨晓华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研究员、校长组织领导18952018555张益飞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书记组织领导18952018577钦惠平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副校长组织领导18952018518许水林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主任组织领导18952018518南亲江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教授、主任组织领导18952018518丁莉东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副主任组织18952018518张宏安江苏煤炭地质局高级工程师、主任组织13861272242杨昌成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高级工程师、主任组织13701405203张进民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高级工程师、主任组织13901598718黄建学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高级工程师、主任组织13851879378包民先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5805165220殷 忠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813894866宋晓弟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770999809李 伟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814052725王 唏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851783925贾王军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设备、材料13626105032缪建军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276670369高瑞金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设备、材料13813835056黄 菁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5195844948石胜群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655198298党宇宁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5996462512付 荣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770964074冀应斌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5951865708宋德朋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851982765江 卉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技术方案13770567214闫永慧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设备、材料13770524645颜晓蓉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资料整理13770698209宋冰冰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教师资料整理15295760800六、赛项目的(1)展示资源环境类地质与测量专业学生面向应用实践的能力,促进社会对资源环境类相关岗位的了解,提升中职类测绘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高。(2)通过赛项激发学生学习地质测量技术热情,引导全国中等职业院校资源环境类地质与测量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测绘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3)检验和展示参赛选手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为全国开设资源环境类地质与测量专业的中等职业院校提供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4)考查学生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检验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参赛院校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进一步促进资源环境类地质与测量专业教学改革。七、赛项意义与设计原则赛项设置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块,主要检验学生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对地质测量规程以及本工种中级工应该熟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和岗位练兵。公平参赛、直观易判。竞赛用时适当,规模、费用可控。八、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本技能比赛强调理实一体特色。通过技能大赛既能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利用高新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大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技能比赛创新点之一:通过技能大赛这样的平台,能增强校际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活跃国内各职业院校间的测绘文化氛围,提升相互间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本技能比赛创新点之二:能拓宽学校与国内具有甲、乙级测绘资质企业之间的合作领域,实现良性互动。根据企业生产和科研的实际需要,改革现有的测绘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现代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九、比赛内容与规则(一)比赛内容竞赛采取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实行百分制。理论部分采用书面闭卷考试的方式,占总成绩的30%;技能部分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外业操作,占总成绩的70%。1.理论考试理论笔试,答题时间限120分钟,考试内容为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和测绘规范,满分100分。竞赛主要参考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地质矿产勘察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地质测量工和工程测量员(全国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教材)等相关内容,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设备使用维护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2.水准路线测量1)考核内容 (1)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完成由4个转点组成的水准路线测量工作; (2)完成该段水准路线的记录并计算高差和闭合差。 2)考核标准 (1)以时间系数T ,闭合差M为评分主要依据,总分S=T*M。(2)根据卷面整洁情况。(记录修改1处,总分扣5分。记录表有缺失“0”占位符扣2分,不重复扣分),详见附表:水准路线测量评分表闭合差得分Mfh±6 mm50±6mmfh±10 mm45±10mmfh±14 mm40±14mmfh±18 mm35±22mmfh±24 mm30fh±24 mm0T时间系数以完成操作时间20分钟为2,操作时间每减少或增加10秒加减系数0.053)考核说明 (1)考核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提示,各人应独立完成仪器操作、记录; (2)若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一律按零分处理; (3)考核前考生应准备好2H铅笔、计算器,考核者应提前找好扶尺人; (4)考核时间自裁判发出开始指令,至读完并记录完最后一个读数由选手报告操作完毕后终止计时(此时不能动仪器,读数窗保持最后显示值,必须等裁判复核最后一个数据); (5)考核仪器水准仪为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度与 DSZ2 型相当); (6)数据记录均填写在相应记录表中、不能转抄,记录表以外的数据不作为考核结果。 3.地质勘查工程全站仪导线测量1)考核内容 (1)按一级导线的要求,测量一条闭合路线,路线长约0.8km左右。外业观测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处理现场进行。(2)现场完成必要记录;(3)内业数据室内统一进行计算; 2)考核要求 (1)记录、字体工整,无错误;(2)每测站记录完成后方可搬站;每一搬站时仪器必须装箱并扣好;第一测回度盘配置需要手动输入且稍大于零度。提交测量成果同时计时结束。(3)角度测量,用测回法,同一测回上下半测回互差:18(4)距离测量,距离往返读数互差:10mm(5)附合导线计算要求坐标方位角闭合差限差:±10()(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允许值:1/150003)考核标准 (1)以时间系数T和闭合差M为评分主要依据,表中 M闭合差,总分S=T*M。(2)时间系数以完成操作时间20分钟为2,操作时间每减少或增加10秒加减系数0.05(3)外业观测质量。满分为40分,成果全部符合限差和无违反规定者得满分。(4)计算成果。满分20分,根据计算成果的正确性和准确度进行评分。由裁判根据每小组观测记录进行计算,如导线方位角闭合差或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合格,为不合格成果,小组此项得分为0分;如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合格,但是小组成员的各项计算成果不正确,此项得分仅为10分;如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合格,且小组成员的各项计算成果正确,此项得分为12分另加成果准确度得分;成果准确度得分满分为8分,根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值来确定,如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小于1/5万得满分,在1/5万与1/2万之间得6分,在1/2万与1/15000之间得4分。(5)内、外业两项成绩和记总分。单项不得分。(6)根据卷面整洁情况。(记录修改 1 处,总分扣 5分) 4)考核说明 (1)考核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提示,各人应独立完成仪器操作、记录; (2)若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一律按零分处理; (3)考前考生应准备好2H铅笔、计算器,考核者应提前找好帮忙人; (4)考核时间自裁判发出开始指令,至读完并记录完最后一个读数由选手报告操作完毕后终止计时(此时不能动仪器,读数窗保持最后显示值,必须等裁判复核最后一个数据);(5)数据记录均填写在相应记录表中、不得转抄,记录表以外的数据不作为考核结果。(二)比赛规则(1)参加竞赛者必须先组队报名,获得批准后方能参加比赛。(2)参赛人员凭准考证参加比赛,比赛过程中不得更换参赛人员。(3)赛前更换参赛选手必须经竞赛组委会批准。(4)根据抽签决定的比赛顺序参加比赛。(5)参赛团队必须提前30分钟进入赛场,到检录处检录,抽签决定比赛号位。(6)各队根据自己的比赛号位,在大赛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到现场熟悉比赛场地,同时做好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7)开赛前30分钟停止检录,未能检录者取消比赛资格。(8)开赛前仪器必须装箱,脚架收拢置地,队员列队待命,整齐着装。(9)技能竞赛开始。裁判宣布开始,竞赛开始,同时开始计时,计时精确到秒。参赛队不得在记录手薄上填写任何关于参赛队及队员信息,参赛队上交测量及计算成果,由裁判长对成果编号。(10)技能竞赛结束。各参赛团队在完成外业、内业及检查工作后,由队长携成果资料向裁判报告,此时裁判计时结束,比赛结束。(11)成果一旦提交就不能再继续参赛。(12)规定参赛个人应独立完成的工作任务不能由别人替代完成,违规者取消该团队参赛资格。(13)参赛团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比赛内容,比赛过程中不能和外界交换信息(包括手机通讯)。(14)参赛者提交的资料、成果必须内容齐全,应包括参赛团队名称、编号、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等信息及观测资料、观测略图、计算成果表、数字地形图等。(15)竞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竞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队竞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参赛者必须尊重裁判,服从裁判指挥。(16)裁判必须熟悉竞赛规则,公平裁判,参赛团队对裁判有意见可以赛后向仲裁组申诉。十、赛项简介(一)理论考试以地质测量工和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资源环境类专业的教学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的实际进行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时间为120分钟。(二)技能操作竞赛操作技能竞赛采取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竞赛内容包括“四等水准测量”和“全站仪导线”。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上交合格成果。并按照成果质量和比赛用时作为竞赛的计分内容。十一、比赛样题20*年全国国土资源职业教育教指委技能大赛中职组地质测量赛项四等水准测量(样卷)参赛院校: 抽签序号: (一)竞赛时间:90分钟(二)竞赛试题:如下图所示闭合水准路线,已知A01点高程为69.803m,请将各测段高差、路线长度标示图中,平差计算各点的高程。C01B04D03A01(三)上交成果:(1)抽签试卷。(2)四等水准测量手薄。(3)高程误差配赋表。说明:起点及各个待求点均在现场抽签,各组抽签得到的点决定路线。十二、比赛方式竞赛采用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成绩不计入技能竞赛的决赛成绩,但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作为申请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依据。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比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在比赛场地之外,不得对参赛队员现场指导。参赛选手的座位、批次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组织抽签决定。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赛场开放,允许观众按照规定,在不影响选手比赛的前提下现场参观和体验。十三、比赛时间安排与流程时间:2014年08月考试流程(操作技能):(1)参赛选手抽签确定考试顺序号。由引导工作人员将其带至竞赛区。(2)参赛选手按考试顺序号依次进入赛位。参赛选手进入赛位准备工作完成后,举手示意,竞赛项目裁判宣布竞赛开始并计时。(3)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手完成竞赛项目,举手示意,裁判停止计时。经裁判同意后,选手退出赛位。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手未完成竞赛项目,到达规定时间,裁判立即通知选手停止操作。十四、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操作技能)(一)评分标准与方法(1)成果全部符合限差要求和无违反记录规定者按竞赛评分成绩确定名次。水准测量中超限或违反记录规定的成果为二类成果,二类成果的名次在一类成果之后。(2)竞赛成绩主要从参赛队的作业速度、成果质量等方面考虑,采用百分制。其中成果质量按下文的实施细则,作业速度按各组用时统一计算,裁判宣布竞赛开始计时,到上交成果计时结束,时间以秒为单位。得分计算方法:式中:为所有参赛队中用时最少的时间,所有参赛队中不超过最大时长的队伍中用时最多的时间,第i组实际用时为。测量最大时长限制:数字测图(内外业)为3小时,水准测量和测绘计算器编程各为1.5小时。凡超过最大时长的小组,终止操作。(3)团体总分按照各组单项成绩按比例计算,其中理论考试、四等水准测量和地质勘查工程全站仪导线测量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0.2、0.3和0.5。(4)在各赛项过程中,对于恶意造假或伪造原始数据者,直接取消该赛项比赛资格,不计该赛项成绩。(二) 评分实施细则1.地质勘查工程全站仪导线测量1)执行规范参照GB/T18341-200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和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2)导线形式23三个未知点和一个已知点及已知方向组成的闭合导线(如图1),四条边总长约800米。图1 闭合导线示意图3)具体内容(1)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闭合导线中的一个连接角和四个转折角测量(五个角度采用测回法进行观测,A点处的两个角按测回法、单个角分别进行测量);(2)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闭合导线中的四条导线边测量;(3)参赛小组根据已知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3个指定未知点的平面坐标计算。4)比赛要求 (1)参赛小组必须为4人,编号为1、2、3、4号(比赛报名表中参赛选手序号即为选手编号),按规范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导线的全部观测; (2)各组独立观测一条导线,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大赛组委会事先确定,抽签确定各组所观测的路线; (3)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和计算,具体方案如下:A号测站点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1号测站点由本组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2号测站点由本组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3号测站点由本组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 (4)记录使用大赛组委会发的有盖章的记录手薄(如表1),在比赛时领取此记录手簿;表1 导线测量观测记录手簿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º 半测回角值º 一测回平均角值各测回平均角值备注A左3 0 00 0085 35 1285 35 0985 35 061 85 35 12右3180 00 1685 35 061265 35 22A左3 90 00 0085 35 0685 35 031175 35 06右3270 00 1185 35 001355 35 11边 名第一测回平距读数(m)第二测回平距读数(m)两测回平距平均值(m)A1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89.50089.50289.50189.50189.50389.50289.502注:角度取位至1秒,距离取位至1mm。 (5)各组由1号和2号参赛选手进行导线计算; (6)计算所用的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由大赛组委会提供(见表2),表中附有已知坐标方位角(BA边坐标方位角)和已知点坐标(A点坐标),B点为后视定向点,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表2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点号观测角( º ´ ")角度改正数(")改正后角度值( º ´ ") 坐标方位角( º ´ ") 距离(m)坐标增量x(m)坐标增量y(m)纵坐标x(m)横坐标y(m)计算值(m)改正值(mm)改正后的值(m) 计算值(m)改正值(mm)改正后的值 (m)B160 35 42A120 01 18120 01 18667.079867.097100 37 0089.500-16.489-14-16.50387.968+1887.986184 23 27-9 84 23 18650.576955.083 5 00 18137.712137.187-22137.16512.014+2612.040278 51 15-9 78 51 06787.741967.123263 51 2487.581-9.373-14-9.387-87.078+16-87.0623102 48 09-9102 48 00778.354880.061186 39 24112.012-111.257-18-111.275-12.984+20-12.964A 93 57 45-993 57 36667.079867.097100 37 00(检核)1360 00 36-36426.800.068-680-0.080+800辅助计算+36 0.068m -0.080m 0.105m 注:角度及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1秒,距离、坐标及相关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1mm。 (7)外业观测时间为50分钟,内业成果计算时间为30分钟,超出规定时间将终止比赛,整个导线测量比赛成绩无效; (8)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全站仪主机必须装箱(棱镜可不装箱,棱镜箱要带着,若采用三联脚架法,全站仪基座和棱镜基座可不装箱),手簿应记录完整,并标明参赛组号,在一个测站观测结束后将记录手簿上缴给裁判;是否采用三联脚架法由选手决定; (9)外业观测时间为四个测站观测时间总和,每个测站的观测时间为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架棱镜的两位选手到达指定位置时),到最后一站仪器装箱、上缴观测成果时结束;最后需将仪器、棱镜装箱、把所有物品放回原处后结束; (10)外业观测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带领到指定地点进行内业计算,从领取内业成果计算表和本组外业观测记录手簿后开始计时,到上缴成果计算表和本组外业观测记录手簿后结束,计算所用计算器等必要工具由大赛组委会提供; (11)各小组独立作业,不得妨碍或阻挡其他小组的观测,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比赛资格。5)技术要求 (1)导线测量中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观测2个测回,距离观测2个测回,距离每个测回观测2次读数(2次读数可以通过盘左、盘右分别观测得到,也可以只通过盘左或盘右观测得到),距离观测只进行往测,不进行返测。角度及距离观测和计算的各项限差见表3、表4。表3 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水平角距离测回数上下半测回较差同一角两测回较差测回数同一测回两次读数较差两测回间读数较差22412210mm15mm表4 导线测量成果技术要求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1/15000注:表中n为转折角的个数。 (2)每测站起始观测应从盘左开始,测回间按规则变换度盘位置,第一测回:0°附近;第二测回:90°附近; (3)光学对中误差小于或等于2mm;水准管气泡整平偏差小于或等于1格,对中、整平、平移仪器后,应拧紧中心连接螺旋; (4)盘左照准目标是先起始目标后终始目标,盘右照准目标是先终始目标后起始目标;即盘左顺时针旋转,盘右逆时针旋转; (5)记录字迹工整、清晰,不得任意修改,记录者必须回报读数; (6)角度、距离的计算采用“奇进偶舍”的原则;角度闭合差分配采取“整数分配,大角分大,小角分小”的原则;记录、计算时的占位“0”必须填写。6)评分规则各项目比赛,以参赛队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观测质量评定成绩,其中速度占40%,外业观测质量占40%,内业计算成果质量占20%。 (1)外业观测速度。满分为40分,以完成时间为准(以分钟计)计分,计算方法如下:设该项成绩满分为40分,所有参赛组中最先完成的时间为,最晚完成的时间为,各组成绩(时间计为)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小数点后两位): (2)外业观测质量。满分为40分,外业观测成果全部符合限差要求和无违反规定者得满分,有一项限差超限,为不合格成果,整个导线测量比赛成绩无效(在提交观测成果前自己发现超限不算成绩无效,能重新进行观测,但要算累计观测时间,水准测量和个人比赛类同)。观测质量由裁判根据技术要求和比赛要求对外业操作规范性和记录规范性进行评判,具体见观测质量评分过程和标准。 (3)内业计算成果质量。满分为20分,根据计算成果的正确性和准确度进行评分。a.由裁判根据每小组观测记录进行计算,如导线方位角闭合差或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合格,为不合格成果,整个导线测量比赛成绩无效;b.如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合格,但是小组成员的各项计算成果不正确,此项得分仅为10分;c.如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合格,且小组成员的各项计算成果正确,此项得分为12分另加成果准确度得分;d.成果准确度得分满分为8分,根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值来确定,如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小于1/5万得8分,在1/5万与1/2万之间得6分,在1/2万与1/15000之间得4分。7)外业观测质量评分过程和标准 (1)评分过程。外业观测质量评分由每个测站上的裁判进行,架棱镜的两位选手到达指定位置时裁判开始计时,在选手操作过程中,按比赛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按评分表(见表5)进行评分,在选手上缴观测记录、仪器装箱后,结束计时。 (2)评分标准。表5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质量评分表评测内容评分标准次数扣分操作规范性(30分),扣完为止观测结果中,上、下半测回角度差,两测回角度差,测回内两次距离差,两测回距离差,只要有一项超限,整个导线测量比赛成绩无效每组成员每个测站应按规定编号进行观测和记录。违反扣4分每测回起始观测应从盘左开始。违反扣2分测回间按规则变换度盘位置,第一测回:0°附近;第二测回:90°附近。违反扣2分照准目标顺序应满足要求。违反扣1分对中误差大于2mm。一次扣1分水准管气泡整平偏差大于1格。一次扣1分迁站时仪器未装箱。一次扣3分以上操作规范性以外的违规情况,请酌情扣分。一次扣1-3分记录规范性(10分),扣完为止记录数据有就字改字、橡皮擦,刀片刮等现象。违反一处扣1分记录者有无回报读数,未回报扣1分记录数据有连环涂改。违反一处扣4分每测站记录表格没有填写完整,扣4分记录、计算时的占位“0”须填写,违反一处扣0.5分以上记录规范性以外的违规情况,请酌情扣分。一次扣1-3分注:本部分仅是一个测站的扣分,小组总扣分应为四个测站扣分之和。22、四等水准测量1)执行规范参照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地质矿产勘察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A12)水准路线形式三个未知点和一个已知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见图2),水准路线总长约为700米。图2 闭合水准路3)具体内容 (1)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路线的四等水准测量; (2)根据观测高差和已知值在规定时间内独立计算出水准路线上3个指定水准点的高程。4)比赛要求 (1)参赛小组必须为4人,编号为1、2、3、4号,按规范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的全部观测; (2)各组独立观测一条路线,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竞赛委员会事先确定,抽签确定各组所观测的路线; (3)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点之间的路线)的观测、记录和计算,具体方案如下:1号测段(已知点A到1号未知点)由本组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放置2号测段(1号未知点到2号未知点)由本组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放置3号测段(2号未知点到3号未知点)由本组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水准尺放置4号测段(3号未知点到已知点A)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水准尺放置 (4)记录必须用大赛组委会发的有盖章的记录手薄(见表6),在比赛时领取此记录手薄;表6 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 向及尺 号标尺读数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下丝下丝后视距离前视距离黑面红面视距差(m)累积差(m)A|115870755后 视140061870+0.83251#标尺的常数K=4687 2#标尺的常数K=478712130379前 视05675255-137.437.6后-前+0833+0932+1-0.2-0.2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0.1mm。 (5)各组由3号和4号参赛选手进行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6)计算所用的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由大赛组委会提供(见表7),表中附有已知数据(A点高程),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表7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点 号路线长度(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备注A0.60+1.220+2 +1.22210.500已知点111.7222.00-1.418+8-1.410210.3121.60+1.781+7+1.788312.1002.05-1.608+8-1.600A10.500已知点6.25-0.025+25辅助计算:fh-25mm +4mm/km注:距离取位至0.01km,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1mm。 (7)外业观测时间为40分钟,内业计算时间为15分钟,超出规定时间将终止比赛,整个水准测量比赛成绩无效; (8)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搬动须正确,仪器在迁站过程中不必装箱、但要带箱;手簿记录须规范、完整,并标明参赛组号,全部测站观测结束后将记录手簿上缴给裁判; (9)外业观测采用所有测站连续计时的方法,即外业观测时间为裁判宣布比赛开始(选手拿到仪器时),到选手将仪器装箱、上缴观测成果、把所有物品放回原处后结束; (10)外业观测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带领到指定地点进行内业计算,从领取成果计算表和本组外业观测记录手簿后开始计时,到上缴成果计算表和本组外业观测记录手簿后结束。闭合差分配采用与路线长度成比例的近似平差,计算所用计算器等必要工具由大赛组委会提供; (11)换站时,不允许出现不顾安全的狂跑现象,以观测人员行走速度为标准,最快速度大约为每小时7公里; (12)各小组独立作业,不得妨碍或阻挡其他小组的观测,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比赛资格。5)技术要求 (1)根据规范,水准观测和计算限差见表8:表8 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项目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任一测站前后视累积差 (m)黑红面读数之差(mm)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闭合路线闭合差(mm)四等1005.010.03.05.0注: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2)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上、下丝读数应记录在手薄中; (3)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进行,在没有换站时,后视尺不得移动; (4)记录字迹工整、清晰,不得任意修改,记录者必须回报读数; (5)水准测量各测段设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6)高差的计算采用“奇进偶舍”的原则;记录、计算时的占位“0”必须填写。6)评分规则各项目比赛,以参赛队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观测质量评定成绩,其中速度占40%,外业观测质量占40%,内业计算成果质量占20%。 (1)外业观测速度。满分成绩为40分,以完成时间为准(以分钟计)计分,计算方法如下:设该项成绩满分为40分,所有参赛组中最先完成的时间为,最晚完成的时间为,各组成绩(时间计为)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小数点后两位): (2)外业观测质量。满分为40分,外业观测成果全部符合限差要求和无违反规定者得满分,有一项限差超限,为不合格成果,整个水准测量比赛成绩无效。观测质量由裁判根据技术要求和比赛要求对外业操作规范性和记录规范性进行评判,具体见观测质量评分过程和标准。 (3)内业计算成果质量。满分20分,根据计算成果的正确性和准确度进行评分。a.由裁判根据每小组观测记录进行计算,如高差闭合差不合格,为不合格成果,整个水准测量比赛成绩无效;b.如高差闭合差合格,但是小组成员的各项计算成果不正确,此项得分仅为10分;c.如高差闭合差合格,且小组成员的各项计算成果正确,此项得分为12分,另加成果准确度得分;d.成果准确度得分满分为8分,根据高差闭合差的值来确定,如果高差闭合差得满分,在与之间得6分,在与之间得4分。7)外业观测质量评分过程和标准 (1)评分过程。外业观测质量评分由一个裁判跟踪一个小组进行评定。裁判允许选手领取仪器时开始计时,在选手操作过程中,裁判按比赛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按评分表(如表9)进行评分,在选手上缴观测记录、并将仪器放回原处后,结束计时。 (2)评分标准。表9 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质量评分表评测内容评分标准次数扣分操作规范性(30分),扣完为止观测结果中,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红黑面读数的差、红黑面所测高差的差,只要有一项超限,整个水准测量比赛成绩无效每组成员每个测段应按规定编号进行观测和记录,违反扣4分圆水准气泡没有居中,扣2分换站时,搬动仪器方式不正确,扣2分每测段测站数不是偶数站,扣4分每测站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上、下丝读数应记录在手薄中,违反扣1分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

    注意事项

    本文(地质与测量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