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doc

    • 资源ID:4097109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doc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从核准制到注册制 【摘要】本文从从证券市场的发行成本、上市效率、资源配置等角度阐述了IPO注册制相对于核准制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从核准制到注册制新股发行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认为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同时对IPO发行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证券市场 核准制 注册制 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启了我国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到注册制过渡的进程,也为我国证券市场迈向全面市场化、高度国际化打开了一扇机会之门。证券业和企业界都欢欣鼓舞,开始翘首企盼注册制的实施。在业内人士看来,证券发行制度从审核制过渡到注册制是IPO彻底的市场化,也是IPO改革的终极目标。实施注册制后,发行人的权利是自然取得,无需管理层的特别授权,同时,监管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审核机构只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强调事后控制。因此业内普遍预期,注册制实施后将打破中国股市顽疾,中国股市的格局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然而,目前中国证券发行实行的是沿用了十多年的核准制,有些专家甚至认为自2000年实施以来就“走样”了,与西方规范的核准制相比,实质上是挂核准制之名,行审批制之实。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笔者认为,应当立足于现状,循序渐进、逐步进行注册制的推行工作。 一、IPO注册制的比较优势 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形成法律文件,送交主观机构审查,主观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如果公开方式适当,证券管理机构不得以发行证券价格或其他条件非公平或发行者提出的公司前景不明朗等理由拒绝其注册。注册制主张事后控制。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即使该证券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证券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因为自愿上当被认为是投资者不可剥夺的权利。 核准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禁止质量差的证券公开发行。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新股发行改革方向完全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转型,抓住信息披露这一精髓,而不是以审核的公司本身质量为准,让投资者根据所披露的信息判断公司的质量。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初衷和终极目标,均在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融资、资源配置等三大基础功能。过去核准制对定价、交易干预过多,不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发行节奏由行政手段控制,不利于融资功能的实现;上市门槛过高,审核过严,则不利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 注册制与核准制相比,发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对社会资源耗费更少,资本市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配置功能。而且,注册制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发行风险交给了主承销商,把合规要求的实现交给了中介机构,把信息披露真实性的实现交给了发行人。 二、IPO注册制施行现实挑战 注册制在中国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法规制度、监管者的权利和执法能力、投资者成熟度这类市场软指标。在学习借鉴美国的注册制时,我们不能忽视美国IPO注册制实施背后的强大而严厉的立法保障、高度诚信的企业文化精神和高度敬畏的社会法治精神,而这些,都保证了注册制在美国成功推行。 反观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和成绩,中国的投资者也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批值得信任的上市公司群。但我们依然要面对中国的投资者多不理性,新股炒作屡见不鲜,有的股票甚至是越垃圾越被爆炒的现实。这一点与成熟的欧美市场迥异。另外,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缺乏诚信与专业素养,法制意识也比较淡薄,当前中国的信用体系、自律精神、道德约束和违法成本远远没有到可自动约束造假行为的程度。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是前所未有的,违规违法成本又非常低,从而纵容了资本市场虚假信息披露、欺诈上市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IPO注册制实施需循序渐进 如前所述,我国证券市场IPO 实行注册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改革路径并非一马平川,改革道路上依然密布荆棘,注册制不能一蹴而就,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目前首先要积极做好基础工作,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一步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相关的问责制,保障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正确性;上市公司必须明确其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证券中介服务机构必须明确其承担的客观、公正的监督责任;证券市场建设的其他方面,包括证券法律制度建设、证券法律诉讼制度建设等都应当逐步完善。证券监管的重心应当从判断拟上市公司是否是“好”公司上转变到确保上市公司的信息如实反映、更加专注于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不断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抑制包装和粉饰业绩,切实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实行注册制的改革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台湾向注册制的过渡,最初只是引入注册制的成分,随后逐渐增加注册制的比重,最终完全采用注册制。我国也可以采用渐进式的改革路径,可以对规模较小、筹资额不大的企业(例如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率先实行注册制;对于规模较大、筹资额较大的企业实行核准制。待运行状况趋于稳定、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时,最终完全过渡到注册制。 参考文献: 1陈胜蓝.财务会计信息与IPO抑价J.金融研究,2010,(5). 2顾连书,王宏利,王海霞.我国新股发行审核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型的路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1).-最新【精品】范文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