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方法:规划和区域开发规划类.doc

    • 资源ID:4096953       资源大小:81.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方法:规划和区域开发规划类.doc

    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 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10.1复习要点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开发规划(一地三域和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有关专项规划(十个专项)。在规划编制阶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环境影响报告书。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不同,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是综台性的全局的深远影响。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单单关注污染和生态影响,更注重规划的协调和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要特别从区域的角度,从环境容量或者环境承载力,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规划产生的影响进行识别、预测,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10.1.1规划10.1.1.1规划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 规划分析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规划的描述、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和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识别。 规划分析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类似,都是对所要评价的人类活动的分析,从活动本身出发识别预测其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但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般只关注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和产生的生态破坏不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更关注宏观全局层次的影响,如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总体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等。 (1)规划分析 规划分析首先要阐明并简要分析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的目标、规划对象、规划内容和实施方案。理清规划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说明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并按拟定的规划目标,比较分析规划与所在区域、行业其他规划特别是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 (2)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 根据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一般说来士地利用和流域区域开发规划的影响比较综台全面,其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规划对于区域整体的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而专项规划则根据其内容有所不同侧重,评价范围上与建设项目评价中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的不同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来确定不同。规划的环评范围确定要考虑地域因素、法律、行政权限、减缓或补偿要求,以及公众和相关团体意见等限制因素。地域因素一般有两个: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3)评价指标体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因子类似,主要是用来表征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可以计量评估的指标。一般污染型建设项目的评价因子以污染指标(污染物含量,如SO2、重金属含量等)为评价因子,生态影响型项目以表征生态系统稳定性或多样性的指标(如生物量、生产力等)为评价因子。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其评价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其评价的指标一般选择表征受规划影响的下类指标为评价指标:污染影响因子(水污染、COD、BOD等,大气的S02、N02等)、生态系统指标、资源消耗或可恢复量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等。10.1.1.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规划环评中的现状调查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现状调查有类似的一面,就是对受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现状的调查和评价。但规划环评由于其涉及的范围广,影响的要素多,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全面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用性的原则,有重点的进行。 现状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2)生态敏感区(点)分析,如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退化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其他自然生态敏感点等,确定评价范围内对被评价规划反应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 3)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 (2)环境限制因素分析 在对规划影响区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还应该对规划实施和规划目标实现产生限制的环境、资源条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跨界环境因素分析; 2)经济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分析; 3)社会因素与生态压力;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5)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3)环境发展趋势分析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零方案”影响分析)。10.1.1.3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预测 规划的影响预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不同,很难从规划的内容和实施方案中确定出准确的污染物产生量或者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量也没有那么多具体的预测模式或者相关的信息数据。因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影响预测较之具体的建设项目来说不确定性要大得多。一般的规划都应该有多个规划目标或为达到规划目标的多个规划方案,预测应对所有的规划方案进行,而不能只针对推荐的规划方案,对于规划来说预测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 1)环境影响预测,包括其直接的、间接的环境影响,特别是规划的累积影响(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累积影响);2)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预测方法一般有类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分析、环境数学模型、情景分析法等。(2)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对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2)规划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10.1.1.4减缓措施与跟踪评价(1)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相容性分析 对于规划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其提出应和建设项目一样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 1)预防措施,用以消除拟议规划的环境缺陷。 2)最小化措施。限制和约束行为的规模、强度或范围使环境影响最小化。 3)减量化措施。通过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技术方法等降低不良环境影响。 4)修复补救措施。对已经受到影响的环境进行修复或补救。 5)重建措施。对于无法恢复的环境通过重建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环境。 (2)监测与跟踪评价 不是所有的规划都需要监测和跟踪评价,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在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拟定环境监测和跟踪评价计划和实施方案。 对于需要开展监测和跟踪评价的规划,应该列出需要进行监测的环境因子或指标,环境监测方案与监测方案的实施,及对下一层次规划或推荐的规划方案所含具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跟踪评价主要的内容是:评价规划实施后的实际环境影响;检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建议的减缓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确定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环境效益所需的改进措施;总结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开展同类型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支持。10.1.1.5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法。 (1)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类别:综合性规划、专项性规划。 1)综合规划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2)专项规划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工业方面的规划;农业方面的规划;畜牧业方面的规划;林业方面的规划;能源方面的规划;水利方面的规划;交通方面的规划;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旅游方面的规划: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2)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者 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者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7条第1款的规定,谁组织编制规划,谁负责对该规划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该条款,组织编制规划的机关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上述国务院有关部门是指: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部、委、行、署),国务院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办事机构,国务院各直属事业单位和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上述设区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r通常为省辖市、州、盟)人民政府,及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特设机构及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2)规划评价的评价时机规划评价的评价时机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进行。所谓规划评价的评价时机,是指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的起始和终了的时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7条第1款的规定,综合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上报审批之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0.1.2开发区区域规划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介于建设项目和规划之间的一类环境影响评价,它兼具这两类环境影响评价的性质。因此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性很强。 一般说来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2)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4)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1、规划方案分析与评价范围确定(1)规划方案分析 规划方案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一是开发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选址问题和建设项目类似,需要从项目和所在地的环境制约条件两个方面考虑。对于开发区来说主要是结台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的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是指开发规划和所在地域的总体目标以及各相关规划的一致性和冲突性问题。一般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2)评价范围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按不同环境要素和区域开发建设可能影响的范围确定评价范围(表6)。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开发区周边地域以及开发建设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区域开发建设涉及的环境敏感区等重要区域必须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应保持环境功能区的完整性。开发区评价要素与评价范围对应关系表 表6评价要素 评价范围陆地生态 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域,参考HTJ19“非污染生态影响”空气 可能受到区内和区外大气污染影响的,根据所在区域现状大气污染源、拟建大气污染源和当地气象、地形等条件而定地表水(海域) 与开发区建设相关的重要水体水域(如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和水污染物受纳水体,根据废水特征、排放量、排放方式、受纳水体特征确定地下水 根据开发区所在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及其与开发区建设活动的关系确定声环境 开发区与相邻区域噪声适用区划固体废物管理 收集、贮存及处置场所周围2、开发状况与环境现状评价(1)开发现状开发区是在政策的引导下建立起来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区大部分都已经建立或者已经有实质性开发建设活动。一般来说应对有关开发现状回顾,包括:1)开发过程回顾;2)区内现有产业结构、重点项目;3)能源、水资源及其他主要物料消耗、弹性系数等变化情况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4)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5)区内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2)区域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1)区域环境概况主要包括开发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等主要特征,说明区域内重要自然资源及开采状况、环境敏感区和各类保护区及保护现状、历史文化遗产及保护现状。2)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除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所涉及的水环境、空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和生态外还应该特别关注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情况,各类土地面积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敏感区分布和保护现状。(3)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三级指标体系,选择对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影响最大的一组因素作为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指标。 根据不同指标对同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作用大小,进行指标加权。 进行单项指标(三级指标)分级评分,单项指标评分可分为4级:很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 在各单项指标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综合评价。 (4)开发区污染源分析 根据开发区规划的目标、规模、规划阶段、产业结构、行业构成等,分析预测开发区污染物来源、种类和数量。与建设项目不同,开发区的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入区项目的不确定、发展速度的不确定、布局的不确定等。根据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污染源分析预测以近期为主。 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应满足下列要求: 1)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 2)开发区规划中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 3)当地环境介质最为敏感的污染因子。 开发区污染源估算常常采用类别分析、排放因子系数等方法进行污染源估算。如:对于已形成主导产业和行业的开发区,应按主导产业的类别分别选择区内的典型企业,调查审核其实际的污染因子和现状污染物排放量,同时考虑科技进步和能源替代等因素,估算开发区污染物排放量。对规划中已明确建设集中供热系统的开发区,废气常规因子排放总量可依据集中供热电厂的能耗情况计算。对规划中已明确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开发区,可以根据受纳水体的功能确定排放标准级别和出水水质,依据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处理工艺,估算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未明确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开发区,可以根据开发区供水规划,通过分析需水量,估算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3、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开发区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涉及面广,但预测的详细程度受开发区性质和主要影响的要素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比建设项目的范围要广但详细程度差些。 (1)空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区能源结构及其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集中供热(汽)厂的位置、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预测与分析,工艺尾气排放方式、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控制措施及其环境影响分析,区内污染物排放对区内、外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和区外主要污染源对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等。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区水资源利用、污水收集与集中处理、尾水回用以及尾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水质预测的情景设计应包含不同的排水规模、不同的处理深度、不同的排污口位置和排放方式,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简易(快速)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当地水文地质调查资料,识别地下水的径流、补给、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通,评价包气带的防护特性;根据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核查开发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限制性(防护)措施。(4)同体废物处理处置方式及其影响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预测可能的固体废物的类型,确定相应分类处理方式;对于拟议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案,应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选址的合理性。(5)噪声影响分析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开发区规划布局方案,按有关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和方法,拟定开发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规划布局、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4、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鉴于区域开发规划的不确定性及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要贯彻预测为主的思想,评价要为环境管理提供基础,为将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在开展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时,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要求,并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到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固体废物分类处置的原则要求。 (1)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选择总量控制指标:烟尘、粉尘、S02。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确定开发区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2)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因子:COD、NH3、TN、TP等因子以及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如常年径流的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的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河流湖泊:水环境容量;河口海湾:水环境容量最小初始稀释度;(开敞的)近海水域:最小初始稀释度);对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基于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二类指标;中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5、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开发区规划的环境保护对策应当从宏观到微观分层次考虑,包括对开发区规划目标、规划布局、总体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整方案等。 首先,当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较低。或区域环境敏感性较高时,应考虑选址的大规模、大范围调整。 其次,当选址临近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地、重要和敏感的居住地,或周围环境中有重大污染源并对区域选址产生不利影响以及某类环境指标严重超标且难以短时期改善时,要建议提出调整;一般情况下,开发区边界应与外部较敏感地域保持一定的空间防护距离。 第三,开发区内各功能区除满足相互间的影响最小,并留有充足的空间防护距离外,还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各产业问的合理连接,以及适应建立循环经济和生态园区的布局条件来考虑开发区布局的调整。 第四,规模调整包括经济规模和土地开发规模的调整;在拟定规模的调整建议时应考虑开发区的最终规模和阶段性发展目标。 最后,当开发区发展目标受外部环境影响时(如受区外重大污染源影响较大时,在不能进行选址调整时,要提出对区外环境污染控制进行调整的计划方案,并建议将此计划纳入到开发区总体规划之中。(1)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应从改变能流系统及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是煤的集中转换以及煤的集中转换技术的多方案比较。重点考虑污水集中处理、深度处理与回用系统,以及废水排放的优化布局和排放方式的选择。如在选择更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同时,考虑增加土地处理系统、强化深度处理和中水回收系统。对典型工业行业,可根据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原理从原料输入、工艺流程、产品使用等进行分析,提出替代方案与减缓措施。 固体废物影响的减缓措施重点是固体废物的集中收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 对于可能导致对生态环境功能显著影响的开发区规划,根据生态影响特征制定可行的生态建设方案。 (2)提出限制人区的工业项目类型清单。6、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31条的规定,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发,编制建设规划时,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的基本内容中“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规定”有关认真做好项目的清理工作”一款,其中要求:“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未经审批或违规审批的项目,以及违法生产“地条钢”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用地(含各类开发区已征用土地)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核发排污许可证。”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有对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要求。10.1.3市政开发类项目公用工程、住宅小区市政开发类项目主要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此类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为施工期的噪声和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城市公用工程如供水、污水管道等建设项目,运行期基本没有环境影响,主要考虑其他项目的建设不要对此类项目产生影响。此类项目的建设要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发展规模等一致,项目运行过程中要注意泄漏等事故的影响。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要考虑运行过程中的生活污水、锅炉废气(取暖)、生括垃圾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其建设要与周围环境、景观等相协调,并考虑合理布局或其他合理的防护措施,以尽量减少运行期间周围环境(尤其是噪声)对项目的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包括: (1)建设期 建设期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施工噪声、施工扬尘,特别要加强施工管理,尽量减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2)运行期运行期的环境影响根据具体的项目有所不同,如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为生活污水、锅炉废气(取暖)、地下车库废气和生活垃圾。另外,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要注意小区的布局,尽量避免交通噪声、商业噪声等对小区居民的影响。10.1.4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1)熟悉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的有关规定(第十二条) 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2)了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防止或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的有关规定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 1)了解城市规划功能分区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市或者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第二十条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内各项建设作出具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应当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 2)了解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的有关要求 第三章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 第二十三条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园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定点,不得妨碍城市的发展,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 第二十四条新建铁路编组站、铁路货运干线、过境公路、机场和重要军事设施等应当避开市区。 港口建设应当兼顾城市岸线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保障城市生活岸线用地。 第二十五条城市新区开发应当具各水资源、能源、交通、防灾等建设条件,并应当避开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古迹。 第二十六条城市新区开发应当合理利用城市现有设施。 第二十七条城市旧区改建应当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并逐步改善居住和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 3)了解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建设项目的规定 第三十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设计任务书报请批准时,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 第三十二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决定。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和压占地下管线进行建设。 (3)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6月7日、 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各项建设,都应当与景观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机构。在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须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 3相关标准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3)(见噪声污染型建设项目) (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0)(见噪声污染型建设项目1 (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4001 1)熟悉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标准分年限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单台出力大于45 5MW(65th)发电锅炉阻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 使用甘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2)熟悉本标准的适用区域划分及年限划分 适用区域划分类别 本标准中的一类区和二、三类区是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区域。 本标准中的“两控区”是指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中所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范围。 年限划分 本标准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I时段: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 II时段:2001年1月1日起建成使用的锅炉(含在I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运行使用的锅炉和建成使用锅炉中需要扩建、改造的锅炉1。 3)熟悉一类区域禁止新建的锅炉类型 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 4)了解新建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 每个新建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按表5的规定执行。燃煤、燃油(燃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r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45m。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的规定 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8m。 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的任何一项规定时,其烟尘、S02、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的50执行。10.2典型案例10.2.1案例一(2006年考试题)A市拟在城市东南方向5km处C河右岸新建占地57km2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以电子、新型材料加工、机械加工、生物工程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C河由南向北流经A市东部,流量15立方秒,该河上游距A市15公里处为该市主要水源地。开发区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设定4个功能区划,分别布局4大类型产业。中部为商贸和管理区。开发区拟集中供热,在开发区的东南角建一个热电站,热电站规模为27OOMW,烟筒200m。开发区还要建一个污水集中处理厂。 经初步调查,热电站东南3km处为D镇,东南21km处有一国家级森林公园,东6km有区小学,本区主导风向为NW,C河开发区段及以下河段为类水域环境功能。1、报告书的开发区总体规划,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A、开发区的性质B、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指标C、开发区地理位置、边界,主要功能分区及土地利用规划D、优先发展项目拟采用的工艺、设备E、发区环保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2、在开发区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协调分析中,应包括主要内容( )A、开发区的规划布局方案与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性B、开发区环境敏感区与城市环境敏感区的协调性C、开发区功能区划与城市功能区划的协调性D、开发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分析3、从环保角度考虑,合理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可选在开发区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角4、据本区域特点,在开发区选址合理性分析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A、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B、原辅材料利用率分析 C、水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D、水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5、从环保角度,电子产业最适宜布置在开发区( ) A、东南区 B、东北区 C、西南区 D、西北区6、热电站建设环评中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必须包括( ) A、D镇 B、A城市 C、E小学 D森林公园7、该开发区废气常规因子(SO2、烟尘)排放量应采用( )进行估算。 A、经济与密度计算方法,按单位产值的排放量B、经济与密度计算方法,按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量C、按主导产业类别,审核、估算排放量D、集中供热电站的能耗8、估算开发区水污染排放总量需要获取( )资料 A、开发区需水量 B、污水厂处理能力、出水水质 C、纳污水体水环境容量形 D、开发区中水回用计划9、热电站冷却水可利用的水源有( ) A、河流水 B、地下水 C、开发区污染处理厂中水 D、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10、从总体上判断,该开发区规划的环境可行性论证重要的选项有( ) A、土地退化 B、污染物排放总量C、水资源保护 D、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10.2.2案例二城市公用商贸中心项目 某商贸中心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围是以商业、服务业为主体,以文化、教育、卫生和旅游事业为支柱的区域。已建成的一期工程用地面积约lO万m2。工程内容包括饭店、写字楼、公寓、会议厅、商场、行政楼和停车库等,总建筑面积50万m2。现拟建二期工程,位于已建成的一期工程东侧,建设内容包括2座公寓、l座写字楼、l座饭店和l座商场,地下二三层为大型停车场。二期总占地面积8万m2,建筑用地面积66721m2,新征用地面积56000m2。二期工程建成后与一期工程相连构成一个集办公、酒店、商业、餐饮、娱乐、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商贸中心二期工程选址区东侧为条交通干道;北侧隔马路是一个小学,小学北侧为一风景名胜古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lOOm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50m。项目周围水电设施齐全,供暖在期工程已建成的锅炉房基础上进行扩建,锅炉为天然气锅炉,现有烟筒高度为45m,制冷采刷中央空调系统。问题:1、预测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应收集哪些资料?2、项目工程分析时污染源应包括哪几部分?3、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高度应为多少?4、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5、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6、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预测指标和内容有哪些?参考答案: 1、预测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应收集哪些资料? 答:预测该项目环境影响时需要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水环境部分 污水排放去向,如果排放到污水处理厂需调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处理效率及管网布设等,若排向水体,需调查受纳水体水质、河流水文资料等。(2)大气影响部分当地污染气象资料,包括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项目周围污染源资料,当地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项目东侧交通干道的路宽、车流量、车型、设计车速。项目建设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坡度、坡长、开挖面积等。(3)噪声影响部分噪声敏感点分布与距离情况,建设施工各工程内容的噪声等级。项目东侧交通干道的路宽、车流量、车型、设计车速。2、项目工程分析时污染源应包括哪儿部分?答:工程分析时污染源应包括:(1)运营期的污染源应包括:锅炉废气、生活污水、汽车尾气、交通噪声、生活垃圾;建设期的污染源应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噪声、建筑垃圾及施丁人员生活垃圾。3、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高度应为多少?答:该烟囱高度设计不一定合理,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之规定。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3m以上。燃气锅炉烟囱高度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最低高度为8m。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本评价应根据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功能要求和本城市的总量控制要求,利用模型计算锅炉烟囱排放污染物对本地区环境空气的贡献和影响,并提出其合理的排放高度要求。4、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项目位于建成区,周边有小学、高级写字楼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属于环境

    注意事项

    本文(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方法:规划和区域开发规划类.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