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火把节之歌》ppt课件讲义.ppt
火把节之歌,王允閭,火把节有关知识,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h)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充闾,笔名汪聪,1935年2月5日出生于辽宁盘锦。中国作协委员。作品柳荫絮语获1989年辽宁省文学创作“丰收奖”一等奖;散文长岛诗踪、情满菊花岛;散文集春宽梦窄。,作者介绍:,读准下列词语,头 帕()披毡()淬水()矫()健 摔 跤()嫉妒()攒聚()蒿()枝 吞噬()五道箐()彝()族 犄()角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 不屈不挠,p,pzhn,cu,jio,jio,j d,cun,ho,sh,qng,y,j,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火把节之歌”具有双重含义,既指火把节上所唱的歌曲,又是对彝族人民淳朴的民风和热烈奔放、充满活力的民族精神的歌颂。,整体感知:,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之歌,写火在彝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交代火把节的来历()介绍火把节活动之歌舞表演、选美活动()揭示彝族人的精神特质()介绍火把节活动之游行、祝福(),一、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三、揭示火把节的精神内涵。,二、介绍火在彝族人心中的神圣地位、火把节的来历及活动(310),3.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4.第3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火在彝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年节祭品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严禁人畜践踏与跨越火塘;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在家要挂在屋壁上方,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沫淹灭。,5.第6段描写火把节的场面有什么作用?,渲染了节日的热烈氛围;为下文表现彝族人民的精神作铺垫。,6.第7段中选美的标准能否调换顺序?,不能。因为选美的标准是递进的关系,越往后越显得重要。,7.第8段的最后一句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议论,揭示火把节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彝族人民生命力的旺盛,表达了作者对彝族人民的热情歌颂。,8.第9段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引用歌词表达了彝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祈求和向往,也表现了火把节的象征意义。,9.第10段引用古诗句有什么作用?,引用元朝诗人文璋甫的火节中的诗句,既照应了文章标题“火把节之歌”,又诗化了彝族人民的民族精神。,10.第12段狂欢精神指什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又指什么?,狂欢精神指欢乐、豪放、激情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指平安、快乐、积极向上,品味语言,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1歌声美,舞步轻,织成了一条情韵绵绵的女儿河,又好似一朵朵太阳花在蓝天下缓缓滚动。,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彝家女儿打着黄的油伞,相互牵着三角彩巾载歌载舞的情态之美。,2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照应了上文“人们仿佛置身于火的世界”,渲染了火把节活动场面的壮大,为下文揭示火把节的精神内涵作了铺垫。,作者通过对火把节来历的介绍和对火把节壮观场面的描写,揭示了火把节的精神内涵,热烈赞颂了彝族人民的狂欢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彝族火把节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总结(主旨),彩衣 头帕,姑娘们,披毡 花包,小伙们,赶赴,盛会,准备节日饭菜,斗 牛,斗 牛,摔跤,火龙穿行,欢快的舞蹈,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3.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跟同学交流你的感受。,拓展练习,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