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复习课件.ppt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本单元的重难点,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CO2的实验室制法 CO2的性质和用途 CO的性质和用途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探究,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深灰色、有金属色泽,细鳞片状固体,很高,高、耐高温,不导电,导电,装饰品;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钻头,作电极;作润滑剂;作铅笔芯,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矿物,天然物质中最软的矿物之一,碳,碳,1、金刚石和石墨:,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这么大差异呢?,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思考,可见: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新的碳单质:,C70,C240,C540,C60,每一个C60分子都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1、将以下左例和右例有关项目用线连接起来。石墨 冰箱去味剂、防毒面具 炭黑 导电 金刚石 新型催化剂 C60 制油墨 活性炭 切割坚硬金属,石墨、金刚石、C60、活性炭等,2、填空由碳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主要有:,练一练,3、继发现C60后C70也已经制得,下列有关C70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化合物B.它是一种单质,并且它是由C70分子构成的。C.它是一种混合物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B、D,练一练,4、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有色、有毒的气体B.铅笔把字迹留在纸上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石墨在空气中燃烧,D,1、稳定性:,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例如】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色。这是为什么呢?,2、可燃性:,【思考】怎样证明纯净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答:高温下将纯净的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得到的唯一产物都是CO2。证明纯净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3、还原性:(与某些氧化物反应),(1)木炭还原氧化铜:,(3)木碳与CO2反应:,C+2 CuO 2 Cu+CO2,高温,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木碳还原氧化铁:,【思考】在上述反应中有什么共同点?,4、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1)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得氧的物质),,(2)氧化剂:,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失氧的物质),,常用还原剂:,C、CO、H2,【例如】在还原反应 CuO+CO=Cu+CO2中,还原剂是-,氧化剂是-,,CuO,CO,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被氧化;,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被还原;,5、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C)二氧化锰(D)碳粉和氧化铜6、在3H2+Fe2O3=2Fe+3H2O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被氧化,是氧化剂 B、水被氧化,是还原剂C、Fe2O3失去氧被还原 D、Fe2O3失去氧具有还原性,D,C,练一练,、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行不行?,答:不行,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的HCl气体,导致CO2不纯。,、实验室为何不用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答: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能生成CO2,但反应速度太快,利于收集,因此不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气体。,答:不能用。因为开始时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薄膜,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它不能接触到稀硫酸,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可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为什么?,三、CO2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 H2O CO2,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点燃、加催化剂等),固体和固体反应,固体和液体反应,液体和液体反应,排空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密度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向下排空气法,气体收集装置,3、实验装置:,固液不加热型,(1)发生装置:,(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知识回顾,2023/4/3,研修班,14,7、选用右图所示的代号(A、B、C、D、E)填入下表,A,D或E,A,D或E,B,D或E,B,D,A,B,D,E,C,C,练一练,8.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装置,收集装置应选择()装置。,A,C,练一练,4、检验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5、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CO2Ca(OH)2 CaCO3 H2O,CO2的工业制法:,知识拓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高温,四、CO2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2)密度比空气的大;,(3)能溶于水;,(4)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2、化学性质:,(1)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2)CO2能与水反应:,CO2 H2O H2CO3,【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H2CO3 H2O CO2,(3)CO2能与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CO2Ca(OH)2 CaCO3 H2O,【利用此反来检验或鉴定CO2的存在】,CO22NaOH Na2CO3 H2O,【利用此反来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注意,(4)CO2能与还原性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反应:,与镁带反应:,CO2+2Mg=2MgO+C,与碳反应:,CO2+C=2CO,点燃,高温,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3、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3)作制冷剂;人工降雨;,(5)作气体肥料。,(4)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等;,(2)制碳酸饮料;,(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化合物反应),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c、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3、防治措施:,2、温室效应的危害:,a、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五、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1、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CO2、O3、CH4、氟利昂,(1)可燃性:,【现 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1、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六、CO的性质和用途,2、化学性质:,(2)还原性:(CO还原CuO),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CO+CuO=Cu+CO2,原理:,步骤:,a、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后加热;,b、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到冷却。,【目的: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目的: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尾气处理:,【归纳】:CO“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点燃或收集起来。,【目的:防止CO污染空气】,(3)毒性:,CO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而窒息,甚至死亡。,中毒原因:,防治措施:,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通风;发生CO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3、CO的用途:,(1)作燃料(可燃性),(2)冶炼金属(还原性),(1)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2)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3)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4)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4、CO2与CO的鉴别方法:,知识拓展,除杂-括号中的为杂质,CO CO2,CO2 CO,CaO CaCO3,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高温煅烧,10、除去CO中混入的少量CO2方法是();除去CO2中少量CO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B,C,9、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方法是()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点燃,练一练,C,1.如图所示的装置,一个广口瓶中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另一个广口瓶中放一小烧杯,烧杯中盛有足量的浓NaOH溶液,并漂浮着一个小球(小球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温度、压强变化对实验的影响)。数小时后小球会()A.上浮一些 B.下沉一些 C.仍在原处 D.沉到杯底,A,直击中考,2、下图是用干燥、纯净的CO气体还原CuO的性质实验 装置(假设各步试剂是足量的),A、洗气瓶甲中盛有的溶液是_;B.洗气瓶乙中盛有的溶液是_;C.最后一步的操作目的是;D.在气体从乙进入丙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 操作是-。,NaOH溶液,浓硫酸,防止有毒气体CO污染环境。,检验CO的纯度,直击中考,3、有CO、CO2、H2、H2O(蒸气)四种气体的混合物,请用下图所给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每种装置限用一次),验证上述气体中确有CO和H2。,(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有()()()()(),A,B,C,D,E,直击中考,D,(2)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CuO由黑色变为红色,并且无水CuSO4变蓝,(3)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CO的理由是(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CO2Ca(OH)2 CaCO3 H2O,CO、CO2H2、H2O,愿同学们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