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类药材GAP技术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ppt
药材种植与GAP规范,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6年9月,第七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1.药用植物病害概念:植物或中药材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和干扰,从生理机能到形态构造上发生一系列反常的病变现象。,一、药用植物的病害,2.病害的类型,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的病原寄生在植物上引起的病害。由生物性的病原寄生在植物上引起的,这些寄生物叫病原物,被寄生的植物叫寄主。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是可以在田间传播、扩散、蔓延,因而又叫传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非生物性病原包括各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这类病害不能相互传染,也不表现病症,因此,又叫生理性病害。,3.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是指植物生病后外表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包括病征和病状。病状是指生病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病症是指病原物在受害部位形成的特殊结构。,4.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病状:变色、坏死、腐烂、萎焉、畸形病征:霉状物、锈粉状物、颗粒状物、菌核菌索、菌脓,二、,1、出发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2、指导思想:预防为主3、原则:安全、有效、经济、简便4、效果:把病虫害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5、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解决的思路,消灭病虫害的来源;切断病虫的传播途径;利用和提高药用植物的抗病、抗虫性;控制田间环境条件;直接消灭病原和害虫,或直接进行治疗。,具体措施,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 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和利用,植物检疫 预防性和保护性措施,根据农发199510号文公布的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中药材被明确列入植物检疫对象。,农业防治,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具预防作用。合理轮作和间作 深耕细作 除草、修剪和清洁田园 其他农业措施,合理轮作和间作,1、白术的根腐病和白绢病病菌能存活34年,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四年以上,就会使其死亡。2、浙贝母与水稻隔年轮作,分别可大大减轻根腐病和灰霉病的危害。3、地黄和花生、珊瑚菜都有枯萎病和根线虫病,不能彼此互相轮作。,深耕细作,冬耕晒土、耕耙 1、促进根系的发育2、增强吸肥能力 3、直接杀灭病虫,其他农业措施,1、调节播种期北方薏苡适期晚播,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发生;红花适期早播,可避过炭疽病和红花实蝇的危害;黄芪夏播,可以避免春季苗期害虫的危害;地黄适期育苗移栽,可有效地防止斑枯病的发生。,其他农业措施,2、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偏施氮肥对病害发生影响最大。白术 有机肥、磷、钾肥 减轻花叶病红花 氮肥过多或偏晚 诱发炭疽病 延胡索 后期施氮肥 霜霉病和菌核病,其他农业措施,3、利用植物抗性,选育抗病、虫品种 地黄 金状元对斑枯病较敏感,小黑英较抗病;有刺型红花比无刺型红花抗炭疽病和红花实蝇。,生物防治,以虫治虫 利用步行虫、食蚜瓢虫、食蚜蝇等捕食性益虫防治蚜虫等;利用小茧蜂、赤眼蜂等防治菜青虫;微生物治虫 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寄生性细菌和真菌防治菜青虫、食心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多种害虫,生物防治,抗生素和交叉保护 抗生素,又称抗菌素,指微生物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等)的代谢产物或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的和类似的物质。放线菌及若干真菌和细菌等,生物防治,性诱剂 无毒,对天敌无杀伤力,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性外激素。目前尚处于刚起步阶段已合成了几十种昆虫性诱剂用于防治害虫。小地老虎性诱剂、橘小实蝇性诱剂、瓜实蝇性诱剂等。,化学防治,作用快、效果好、应用方便 长期使用,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同时杀伤天敌,往往造成害虫猖獗;有机农药毒性较大,残毒,污染环境,影响人畜健康。严格掌握施药时期,防止污染植物。禁止使用降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农药。,物理机械防治,大量发生之前,或作为急救措施 物理因子:光、电、声、温度、放射能、激光、红外线辐射等;机械作用:人力扑打、简单的器具器械装置,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等。,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和利用,对昆虫生长有抑制、干扰作用的植物次生物质大约有1100余种。害虫及病原微生物一般难以产生抗药性,这类农药也极易和其他生物措施协调。苦参碱制剂、蛔蒿素制剂、川楝素制剂植物性农药是非常庞大的生物农药类群,其类型之多,性质之特殊,足以应付各类有害生物。,四、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农药安全使用,(一)农药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2、农药有哪些种类农药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防治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瞒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鼠剂等。,(二)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农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使用者大多选用广谱,高效的农药品种。杀死了大量病虫草害的同时也对有益生物群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使田间生态系统失衡,田间自然调控系统失效,反而更加容易引起病虫草害再猖撅和大流行,提高了用药风险。2、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泛滥 相对于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而言,高毒农药具有价格低、用量少、防治效果好等优点,易被使用者接受和使用,为此促使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泛滥。,3、农药施用技术落后无视病虫害发生规律,盲目施药,忽略了用药的最佳时 期;病虫害发生时,无视病虫害发生的部位,多盲目采用全田施药,而难以做到隐蔽施药和局部施药;无视不同农药的性能的不同,防治对象的差异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随意复配混用农药,意识不到合理搭配农药的重要性,更有甚者将好几种杀菌、杀虫机制不同的农药一股脑儿的全部加在一起稀释,引起好多药害,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4、农药使用剂量及次数严重超标使用者大多无农药残留概念,不注意防治最佳时期,随意加大用药量,任意增加施药次数,加快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三)农药安全使用1、科学试验提出安全用药技术2、安全用药基本技术规则(1)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严格禁止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在中药材生产上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甲胺磷、甲墓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眯、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尽可能选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如多抗霉素、春蕾霉素、bt乳剂、农抗120,菌克毒克等。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允许限量使用某些低毒化学农药,但要求在产品体内有毒残留物质不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2)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产品前的时间、也就是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至最大允许残留量时所需要的时间。一般要求采收根、叶的应在30天以上。采收中药材花、中药材果酱的需在采收前20天,禁止喷施农药。(3)剩余废弃农药及器具安全处理集中安全处理,不得随意泼洒。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不能随便丢弃,以免使作物产生药害,或是使人畜中毒。应妥善收集和处理空容器。应将空容器安全存放,加以标识并集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