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说课稿.docx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城关初级中学刘珍一、教材分析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中的第二节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知识之后,进一步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为后续学习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构建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生命观念)2 .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从而掌握科学的实验思路。(科学思维)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整体思维及归纳总结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探究实践)4 .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念。(态度责任)三、教学内容L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5 .生活应用。四、实验原理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氧气具有助燃的作用。五、实验器材保温杯,烧杯,注射器,燃烧匙,矿泉水瓶,二氧化碳传感器等。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科学吗?学生在前置性研究的学习过程中,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基本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不科学的原因,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板书课题: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环节二探究实验,合作交流实验1探究“植物呼吸时的温度变化”请课前参与实验准备的小实验员上台读数,并分析实验数据。重点引导学生思考甲保温杯内温度升高的原因。结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热量。设计意图:请学生上台互动实验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验体会种子萌发时的能量变化。实验2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用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甲、乙两瓶中的气体,分别注入两个装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小烧杯中进行对比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甲瓶中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瓶中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实验3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结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环节三再次深究,知识升华质疑:是否只有萌发种子才进行呼吸作用?干燥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吗?播放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干种子呼吸作用的一段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结论:科学研究证明,不仅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干种子也能进行微弱的呼吸作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严谨性和说服力。归纳呼吸作用1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2 .鼓励学生尝试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3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4 .意义: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呼吸作用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学习能力;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知道呼吸作用的实质及意义。环节四实践应用,解决问题【过渡】通过多媒体展示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道理。如:1.为什么农田要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要排水?2.为什么在贮藏粮食时要保持干燥或低温,在贮藏水果、蔬菜时,要降低温度或氧的浓度?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环节五前后联系,知识提升L有人说,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堆放时间较长的蔬菜会因为受热而腐烂,堆积在一起的蔬菜为什么能生热呢?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呼吸作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达成“生活实践”一“生物知识”一“服务生活”的态度责任目标。环节六巩固新知,课堂小结【小结】畅谈收获。最后将收获记下,完善本节课的知识树。设计意图:小结本节主要内容,强化学生认知知识点,从而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七、创新要点1 .实验材料创新用多种植物器官代替单一的实验材料,弥补教材中材料单一、认识单一的现象。2 .实验装置创新智能保温杯(杯盖能显示杯子里的温度)代替保温瓶,智能保温杯气密性好、操作简单、读数方便,可以减少读数上的误差。塑料瓶代替广口瓶既简化了实验装置,又体现了“生活废物可利用”的价值观。3 .实验方法创新教材采用的是注水排气法,器材多,组装复杂,操作繁琐,也没有设计对照实验,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缺乏严谨性。改进为注射器抽气法,操作简单,并且抽取的气体量少,短时间内还可以重复使用,也设置了对照实验,更有说服力。另外本实验增加了数字化实验探究干种子的呼吸作用使实验结果信息化。4 .实验方式创新本节实验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成了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从设计方案到学生动手实验及实验结果的表达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生物学科素养。5 .实验手段创新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融合(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与平板电脑相结合),使实验现象更直观可视化,方便学生展示、交流。八、反思评价1 .实现了实验装置的整体性。矿泉水瓶这组装置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连续完成测二氧化碳与测氧气这两个实验。2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使实验操作更简单,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且携带方便,学生还可以独立在课后继续探究。3 .重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创新精神、动手和实践能力。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全体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轻松和谐。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了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总之,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