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运气理论与相关学科研究课件.ppt
关于运气学的现代研究进展从天文角度进行研究 从古文化角度来追索运气学说的学术渊源从气象变化规律方面进行探讨从人体胎儿期角度探讨运气学说的病理定位律从运气学说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结合现代科学、边缘学科进行研究 文献理论探讨,一、从天文角度进行研究郝保华:陕西中医学院学报,(5):12-24,1984。从天文学角度认为:五星即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对气候的影响,认为天体的变化是“象见高下,其应一也,故人亦应之也。”宇宙万物都是物质的,人也是宇宙中的一分子,所以天体,尤其是太阳系的天体,不能不给予人类以深刻的影响。,赵明锐:上海中医药杂志,(11):64-44,1981。探索岁火太过与太阳黑子间的关系,认为太阳黑子多的年份和极盛年,大部分和岁火太过相吻合,有的则很相近,只有少数毫不相干。岁火太过所包括的内容,和太阳黑子活动、对地球上所产生的各方面影响是十分相似的。并且设想岁火太过的理论,很可能就是起源于太阳黑子多的年份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刘杰:中国运气学,90年6月,黄河出版社。天文星宿:运气学说的自然基础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医学都没有像中国医学这样如此紧密地和天文学联系在一起。有人把运气学说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医学,这是毫不奇怪的;并把古天文学称为打开运气学说殿堂大门的钥匙,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宇宙间日月星辰的运动,给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地球生机的源泉、变化的动力、生杀的本始。,地球的位置:古代天文学分为三派:盖天派是人立于地面之上观测天象,依靠个人感觉体验,提出了“天圆地方”的观点。浑天派是人站在地球之外观测天象,依靠理性推理,提出“天包地外,地居于中”的观点。张衡所制浑天仪,是这个学说的生动体现。宣夜派乃是夜间在地面上观测天象,以日月五星为基准,提出“七曜或游或往,或顺或逆,伏见不常,进退不一,由乎无所根系”的观点。,内经的天文学思想,可以说是博取三家之长,以盖天而观天象,以浑天而观地球,以宣夜而主章法。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岐伯曰: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大气举之。”仰观其象,是立地观察。俯观地球,是居天而视。其结论是地球为大气托举,悬浮在太虚之中。这与当代天文学的观测,没有两样。,附:美国针灸杂志,1988年第1期,有评:在计算机下控制的中医 在中国东方的山东省,一位年轻的医生已经解决了按照传统的中医标准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推断诊治。他叫刘杰,198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1983年开始他的计算机工作,许多医学界和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们,在广泛的评议了这个系统之后,认为这是把计算机科学应用于传统医学方面的突破。总之,从天文学角度探讨,不仅论证了运气学说“天人相应”的科学理论,而且还从物质上探索了运气学说的成因基础。,二、从古文化角度来追索运气学说的学术渊源 运气学说中六十年一个周期性的甲子年历,并不单纯是一个纪年的序数,而是具有生物学含义。追溯运气学形成的时代背景,那时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当惊人。,数学上相当发达,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成书的世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它的许多成就居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此后中国数学居世界前列千余年的基础。(分数四则运算、比例算法,面积、体积的算法及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各种问题,开平方和开立方,一元二次方程、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等。),在天文学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天文星占、天文,大约在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齐国的甘德写了天文星占,魏国的石申写了天文,后人将这两部书合称为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虽然这两部著作早已佚传,但是从史记、汉书等史书记载中,可以证明这两部书记载了一些领先世界的发现。如行星的逆行现象、列出了140多颗星的星表,发现了木星的最亮的一颗卫星木卫二,比欧洲发现它早2000年。对五大行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计算相当精确:火星为1.9年(现为1.88年),木星为12年(现为11.86年)。,1973年,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天文资料五星占,是甘、石工作的继续,写在帛书上,约八千字。书中主要内容是关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天空中的方位、运动情况以及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金星的会合周期是584.4日,比现代测定值只多0.48日;土星的会合周期是377日,比现代测定值只少1.09日,这在2200年前测得,在世界上是无可比拟的。),历法:中国古代对历法的研究、应用,都是世界闻名的。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帝尧时代,就已经规定一年为366天,精确度与现在相差无几。到了商代,创造了10天干和12地支的60干支记日法,沿用了三千多年,直至今天。春秋末年,我国将一年分为365.25日,比西方早100多年,还规定一个月为29.53085日,也很精密。南北朝时,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规定一年取365.2428日,沿用了近700年。南宋,1199年开始采用统天历又将一年修正为365.2425日,它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阳历(格里高利历)完全相同,但要早大约400年。,中国古代最早最有名的历法是大衍历(公元722年,唐玄宗开元年间)问世,作者一行和尚(张遂),博通经史,尤其擅长天文学和数学。因不愿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交往而出家为僧。公元717年,玄宗令其编写历法。为使新历法与天象相符,一行亲自制作观测仪器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进行天文测量。在全国设十二个观站,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是第一个发现恒星运动的中国人,比英国人提出恒星自行的观点大约要早1000年。,结论:正确认识古代文化,有利于对整个运气学说理论体系的继承、发掘和提高。,三、从气象变化规律方面进行探讨 认为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门医学气象学。运用运气学说古今气象分析验证,符合率较高。预测气候: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宋杰出的科学家。他所著的梦溪笔谈26卷,涉及军事、法律、文学艺术、考古、音乐、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生物、农业、医药等十分广阔的领域。,西方科学史家李约瑟称梦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记载了沈括运用运气学说预测气候变化的情况,可见其精通运气学说并注重实际应用。,在推测气候变化方面,一些学者从大量的气象资料中回顾验证运气学说,从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青岛、吉林省双辽县、沈阳、安徽(蚌埠)、郑州、福建、成都、江西省抚州、兰州、开封、厦门的调查情况看,用运气学说推衍的气象与过去年份的实际气象资料比,其符合率在50%以上,最高为郑州,达98.3%。对公元前193年-公元4年间各类灾害与运气理论对照,符合率达86%。(北京中医学院学报86,1,石可镂),测定流年病种 综合分析每年运气变化,才能推测出每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免疫、基础代谢、激素分泌、致病因子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已为现代科学所证明。为此,学者们对运气学说推测疾病的科学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李自然:天津中医1985,3 据1953年防疫站建站以来的几种主要流行病发病高峰年,对照该年运气的主病,其中确有不少证候是符合的。如1966年(丙午)为“流脑”流行高峰年,其证候表现与运气推测的多数证候是符合的,依此类推,有较高的符合率。,何其昌:临床资料选编1985,5 对厦门市二十八年发病率较高的三种流行病调查发现,运气所得八十四个指标相比,其符合率达83.3%。类似资料表明,运气学说推测疾病,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这对于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预测灾变何裕民:上海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第8卷第4期 撰文“从地震的历史记载管窥运气学说”,指出地震与五运内在联系(依次为木、土、火、水、金),木运最多为32.9%,土郁之发与五运太过不及之发有关。,四、从人体胎儿期角度探讨运气学说的病理定位律汪德云:中医药学报1985,3 撰文“从人体胚胎发育期看运气学说”,总结为“人体胚胎发育期学说”,为研究运气学说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某年某运某脏易患病,对照人体胎儿期经过的该运期间,就不难发现其后天所患疾病与其胎儿期所感受的自然环境,存在着因果关系。从胎儿期角度探讨运气学说病理定位律及其特征的遗传,对于探讨生命的起源,疾病的起源,人体思维特征,及自然优生方法等等,有着广阔的前景。,汪德云: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在四川中医1990年第8期,发表运气学说临床应用验案选介:胎经戊年岁火太过,口腔炎症治验 李某,男,38岁,1948年12月出生(戊子年),1985年7月15日(乙丑年)诊。近三年来反复发作口腔炎症或溃疡,每次需用庆大霉素等治疗一周,方能控制症状。此次舌下腺体肿胀,舌系带处有溃疡2处,约11.5cm大小。冷热饮食,疼痛较剧,心烦易怒,大便干燥难。此由郁火上炎所致。拟以咸寒清火。玄明粉10克,开水冲服,三天即愈。,按:此患者胎儿期经过戊子年“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的运气环境,火热太过,故表现心火上炎症状。肺主皮毛,口腔粘膜层同属皮毛之地,溃疡为火克金所致,故用玄明粉咸寒水质之品,直清心火。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玄明粉:芒硝风化去结晶水,即硫酸钠,功效同芒硝。苦、咸,大寒。软坚泻下,清热泻火。,五、从运气学说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运气学说的临床意义、运用其辨证论治的医案、临床上运气学说应用举要、运气学说在某类病治疗上的实际应用、运气学说与某病的关系探讨、运气学说在制方用药中的应用等。,六、结合现代科学、边缘学科进行研究 医学气象学(张焱、胡亚男)时间医学(时间病理节律)(都晓春)物候学(苏颖)生物钟学说(陈心智)人文学 计算机服务系统(刘杰、王昆赤、于晓强)。,七、文献理论探讨 针对历代研究运气学说的文献进行研究探讨。任应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1 撰文“历代医家对运气学说的评价及近代的研究”,指出:“我们必须强调运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来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在当时历法、天文、气候、气象、物候等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阴阳五行说为支架的,并用以说明了气象、气候运动的一个基本规律动态平衡。运气学说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天体仪,古称“浑象”,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我国古人很早就会制造这种仪器,它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辰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直接祖先。北京古观象台上安置的天体仪(如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重3850公斤。,木星的卫星,木卫二的表面,一行(683-727),俗名张遂,唐代高僧和杰出的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天象,一行与机械制造家梁令瓒合作,创制出了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起,一行主持了规模宏大的天文大地测量,全国十二个观测站中,以南宫说等人在河南所作的一组观测最有成就,经一行归算,得到了子午线一度的长,这是世界上首次子午线实测。,一行还编写了开元大衍历、七政长历、易论、心机算术、宿曜仪轨、七曜星辰别行法、北斗七星护摩法等。为了纪念一行的功绩,人们将小行星1972命名为“一行小行星”。,李约瑟先生,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著名专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英中友谊协会会长。李约瑟博士主编的七卷本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从1954年开始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之一,是欧洲人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李约瑟博士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证据,全面而又系统地阐明了四千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中国在古代和中世纪科技方面的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李约瑟博士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巨大成就享誉国际学术界,1968年在巴黎第12届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上被授予乔治萨顿奖章,1974-1977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的科学史分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