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4081900       资源大小:770.50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

    第 一 章 解 表 药【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表邪:即在表的邪气,外感六淫之邪。【主治】外感表证(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使用注意】1.中病即止,不宜发汗太过,以免耗伤气阴(大汗亡阳,多汗伤阴)。2.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血汗同源)患者慎用。§1 发散风寒药本类药物多属辛温,发汗力强,以发散风寒发汗、发汗解表、发表散寒、解表散寒、散风寒、辛温解表为主要作用,主治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麻 黄 桂 枝 紫 苏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对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肠胃型感冒)较为适宜。2.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脘胀满,恶心呕吐。3.行气安胎气滞之胎动不安。4.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苏叶:长于发散风寒;苏梗:偏于行气宽中、安胎。 生 姜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2.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宜。3.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香 薷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1.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外散表寒,内化湿浊,为祛暑解表之要药。2.利水消肿水肿而有表证者。力弱,少用。 荆芥 防风 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 羌 活 1.解表散寒止痛风寒感冒。 解表散寒力强,又能祛风胜湿,止痛,对于外感风寒夹湿的表证尤为适宜; 本品长于散太阳经之风寒而止痛,对于风寒感冒兼太阳头痛(后头痛)者较为适宜。2.祛风胜湿止痛ª风寒湿痹。 本品其性上行,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 白 芷 治鼻渊之要药。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力较温和。2.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入足阳明胃经,故善治头面诸疾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尤以阳明经头痛前额头痛、眉棱骨痛、牙龈肿痛为多用。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 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4.燥湿止带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止带,用于寒湿带下。也可用于湿热带下。5.消肿排脓为外科常用药物,对于疮痈肿毒,无论破溃与否皆宜。 细 辛 治鼻渊之要药1.解表散寒本品既散在表之风寒,又除在里之寒邪(能祛表里之寒),用于风寒感冒、阳虚外感之证2.祛风止痛本品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可用于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4.温肺化饮肺寒咳喘。藁 本 藁本治头痛于巅顶之上1.祛风散寒止痛风寒感冒,头痛。2.祛风胜湿风湿痹痛。苍耳子 辛 夷§2 发散风热药本类药物多属辛凉,辛以发散疏散、宣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又称“辛凉解表药”。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薄荷 牛蒡子 蝉蜕桑叶 菊花桑叶:以霜降后采集者为佳,名“冬桑叶、霜桑叶”。菊花:黄菊花:又名“杭菊花”(主产于杭州),长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又名“甘菊花、滁菊花”(味甘,主产于安徽滁县),长于平肝、清肝;野菊花:系野生者,长于清热解毒。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本品轻浮上行,解表之力较弱,长于疏散头面之风热而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昏头痛,目赤肿痛。柴 胡 1.解表退热善于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用于表证(无论风热、风寒表证)发热及少阳寒热往来.2.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证。 如逍遥散(和剂局方)。3.升举阳气升阳举陷¡ª¡ª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使用注意: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 升 麻 1.解表外感表证。力弱,一般表证少用,或作辅药。2.透疹麻疹不透。3.清热解毒多种热毒证。 本品善清解阳明热毒,故胃火炽盛成毒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肿喉痛以及皮肤疮毒等尤为多用。4.升举阳气气虚下陷,脏器脱垂。*使用注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炙用。 葛 根1.解肌退热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 本品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故对表证兼有项背强痛者尤宜。2.透疹麻疹不透。3.生津止渴热病口渴,消渴证。4.升阳止泻本品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主治脾虚泄泻 。 *使用注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淡豆豉 1.解表有宣散之性,性质平和,解表力弱,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配伍使用。2.宣发郁热,除烦本品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邪热而除烦,用治热病烦闷,*本品与麻黄、苏叶同制,其性偏温;与桑叶、青蒿同制,其性偏凉,湖北地区所用者多为温性。【学习要点】3.综合比较:麻黄:发汗解表,力强,风寒表实证;桂枝:发汗解表,力缓,风寒表实、表虚证皆宜;紫苏:发表、行气,外感风寒,内有气滞之证;荆芥、防风:祛风解表,寒、热表证皆宜;香薷:发表、化湿,外感风寒,内有湿阻之证;生姜:力弱,风寒感冒之轻证;细辛:祛表里之寒,风寒感冒及阳虚外感之证;柴胡:善于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用于表证(无论风热、风寒表证)发热及少阳寒热往来之证。葛根:解肌退热,长于疗颈背强痛,对表证兼有项背强痛者尤宜。4.品种:菊花:黄菊花:又名“杭菊花”(主产于杭州),长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又名“甘菊花、滁菊花”(味甘,主产于安徽滁县),长于平肝、清肝;野菊花:系野生者,长于清热解毒。5.特殊用法:香薷冷服;薄荷后下;辛夷包煎 6.处方用名:辛夷迎春花、木笔花 牛蒡子牛子7.炮制:麻黄发汗生用,平喘炙用。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第二章 清 热 药【含义】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功效】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清虚热。【主治】里热证(外无表邪,内无积滞,纯属火热的里证)。热证:是指阳邪亢盛的病证。卫、气、营、血:代表温热病在病变过程中,疾病浅深轻重各异的四个阶段。其中,卫分证代表着温热病的初期,邪在肌表的证候,不属于里热证的范畴。里热证:包括气、营、血分证,各脏腑热证,虚热证(即除表热证以外的一切热证)。【配伍】1.里热兼有表证,治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解表药用,以达到表里双解;2.气血两燔者,当气血两清。【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虚,食少便溏者慎用。§1 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多属于寒或甘寒,入气分,清热力强,以清泄气分邪热和各脏腑之热为主要作用。适用于:1.气分证(温热病的化热阶段):高热大热、口渴大渴、汗出大汗出、脉洪大。简称“四大证”。2.各脏腑热证:如肺热咳喘,胃热炽盛之牙龈肿痛,心火亢盛之口舌生疮、神昏谵语,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等。芦 根1.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热病伤津,烦热口渴。2.清胃止呕胃热呕哕。3.清肺止咳肺热咳嗽,肺痈吐脓。4.清热利尿热淋涩痛。特点:上清肺热以止咳 , 中清胃热以止呕 , 下能利尿以通淋,清热泻火之力不及石膏、知母,但清热不碍胃,生津不敛邪为其所长。天花粉 (瓜蒌根)1.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热病烦渴及消渴证。清热不及芦根,生津较优。2.清肺润燥肺热燥咳。3.消肿排脓疮疡肿毒。 二者名称、功用相似,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决非一物。栀 子 1.清热泻火除烦热病心烦,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2 . 清热利湿退黄、通淋湿热黄疸、血淋涩痛,如茵陈蒿汤(伤寒论)、八正散(和剂局方)。3.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焦栀子功专凉血止血)。4.清热凉血解毒火毒疮疡。5.消种止痛研末(水调或醋调)外敷,用于外伤性肿痛。*使用注意:特点:本品既入气分,又入血分,为“气血两清”之品;清热之中又能利湿,为“清利”之品。生用偏于清热泻火,炒焦偏于止血。 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主治肝经病变,为“清散”之品。§2 清热燥湿药本类药物多属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故称为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湿热证。本类药物苦能燥湿,过服易伐胃伤阴,凡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应慎用。1.黄芩: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龙 胆 1.清热燥湿湿热证。其性沉降,尤善清下焦湿热,常用治下焦湿热所致诸证。2.泻肝胆火本品以清泻肝胆实火见长。 用于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及肝经热盛,热极生风之高热、惊风抽搐。本品大苦大寒,纯泻无补,以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见长。秦 皮 1.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湿热泻痢、带下。2.清肝明目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苦 参 1.清热燥湿湿热证。 治湿热泄痢,功似黄连; 治湿热带下、阴肿阴痒、黄疸,功似黄柏、龙胆草。2.杀虫止痒为治疗皮肤病之要药,可用于多种皮肤病。如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3.清热利尿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白鲜皮 1.清热燥湿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2.祛风解毒止痒湿热疮毒、湿疹,疥癣。§3 清热解毒药本类药物性质寒凉,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具有清解火热毒邪的作用。主要适用于热火毒证:如痈肿疮毒、丹毒、瘟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等。火热之毒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来势猛,证情重,热势高;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 3.特殊证候: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大青叶为菘蓝叶;板蓝根为菘蓝或马蓝的根;青黛为马蓝、蓼蓝或菘蓝的茎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未。三者大体同出一源,功效亦相近,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作用。穿心莲 (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1.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火热毒邪诸证。 如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2.清热燥湿湿热诸证。尤善止痢,治湿热泻痢脓。贯 众 1.清热解毒风热感冒,温毒发斑。 2.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3.杀虫多种肠寄生虫病。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 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适量。蒲公英:简称“公英”。因其开黄花,主根圆锥形,似钉状,又名“黄花地丁”。蚤休 1.清热解毒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2.凉肝定惊小儿热极生风,手足抽搐。3.消肿止痛跌打损伤。释名:本品疗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能早休,故名“蚤休”。 “其苗一茎直上,每层七叶,至顶而花”,名“七叶一枝花”。凡二、三层,名“重楼”。又名“草河车”。谚语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拟手拈拿”土茯苓 (解汞毒,为治梅毒的要药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本品既解梅毒,又解汞毒,为治梅毒的要药。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服药时忌茶,饮茶能致脱发; 鱼腥草:本品全草入药,因其鲜茎叶有浓烈的鱼腥气,故名。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之要药。白花蛇舌草1.清热解毒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近年利用本品清热解毒消肿之功,已广泛用于各种癌证的治疗。2.利湿通淋热淋涩痛。熊 胆 (宜用胶囊剂。)1.清热解毒热毒疮痈。2.清热息风止痉热极生风,惊痫抽搐。3.清肝明目肝热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及目生障翳等。 使用注意:本品为熊的干燥胆汁。产于云南者称“云胆”,品质最优;产于黑龙江、吉林者称“东胆”,产量最大。现多以活熊导管引流的熊胆汁干燥后入药,称为“熊胆粉”。脾胃虚寒者忌服。虚寒证当禁用。§4 清热凉血药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苦寒或咸寒,入血分,以清解营分、血分热邪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营、血分证出血斑疹紫暗、各种出血,神志病变躁扰不安、神昏谵语、舌绛。水牛角 (先煎3小时以上。)清热凉血止血血热妄行斑疹、吐衄。 清热凉血定惊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抽搐。解毒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紫 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5 清虚热药本类药物药性寒凉,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虚热证。 阴虚内热之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温热病后期,邪热未尽,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青 蒿 1.清虚热,除骨蒸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劳热骨蒸,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2.解暑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3.截疟疟疾寒热。白 薇1.清热凉血本品既清实热,又以退虚热见长。用于外感发热,阴虚发热,产后虚热等一切虚性发热。2.利尿通淋热淋,血淋。 3.解毒疗疮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地骨皮1.凉血除蒸阴虚发热,盗汗骨蒸。 2.清肺降火肺热咳嗽。如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银柴胡与柴胡:名称相似且均有退热之功。 然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 而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 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学习要点】2.功效比较:石膏与知母,胡黄连与黄连,银柴胡与柴胡,黄连、黄柏与黄芩,生地与玄参,丹皮与赤芍,金银花与连翘第三章 泻 下 药【含义】 引起腹泻(润滑大肠)促进排便【功效】泻下通便排除:胃肠积滞泻下攻积 体内积水逐水退肿 有害物质。使实热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清热泻火。【主治】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2.体内积水水肿停饮。【配伍】1.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2.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邪而不伤正。【使用注意】1.中病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2.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3. 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1 攻下药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以通便、泻火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1.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证。 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2.火热病证 火热上炎之头痛、目赤、咽痛、牙痛;血热之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均可应用。配伍: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大 黄 1.泻下攻积攻积导滞、泻热通便、苦寒攻下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对热便秘尤为适宜。2.清热泻火、解毒止血热毒疮疡,烧烫伤;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牙龈肿痛。3.逐瘀通经瘀血证。 4.清泄湿热湿热痢疾、黄疸。如茵陈蒿汤(伤寒论)。炮制:生大黄泻下力强;酒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芒硝 (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1.泻下攻积,润燥软坚为治疗里热燥结之要药。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2.清热消肿外用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痛。番泻叶 (多单用泡服)泻下通便热结便秘。芦 荟 1.泻下通便热结便秘。2.清肝肝经热盛之头晕头痛、烦燥易怒、惊痫抽搐等证。 3.杀虫疗疳小儿疳积。 §2 润下药 (凡仁皆润)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火麻仁 郁李仁§3 峻下逐水药本类药攻伐力强,副作用大,非形证俱实者忌用;孕妇忌用;“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注意本类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甘 遂 京大戟 芫 花 运用:用量用法:入丸散服,每次0.51g。炮制: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配伍:与大枣同用。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不宜与甘草同用。牵牛子 泻下逐水水肿臌胀,二便不利者。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去积杀虫:虫积腹痛。 巴豆1.峻下冷积温通寒积寒积便秘。药性猛烈,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2.逐水退肿泻水逐饮腹水臌胀。本品峻泻,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3.祛痰利咽喉痹痰阻。本品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治喉痹涎壅塞气道,呼吸困难,甚则窒息欲死者。4.蚀疮外用痈肿未溃、疥癣恶疮。运用: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不宜与牵牛子同用。第四章 袪风湿药【含义】袪除风寒湿邪 治疗风湿痹证【功效】 袪风湿(袪风除湿、袪风胜湿):袪除留着于筋骨、肌肉、关节的风湿之邪。【主治】风湿痹证痹证的产生:病因:风、寒、湿、热(多兼挟致病) 病位:筋骨、肌肉、关节 肝肾 病理:气血阻闭不通 病状:肢体疼痛、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筋脉拘挛等。痹证的分类:行痹(风痹):疼痛游走不定 痛痹(寒痹):痛有定处,遇寒则甚,遇热则减 着痹(湿痹):疼痛有重着感 热痹:疼痛兼有热象(如发热,关节红肿热痛)【配伍】行痹:选善能袪风的袪风湿药,佐以活血养营之品;痛痹:当选用温性较强的袪风湿药,佐以通阳温经之品;着痹:选用温燥的袪风湿药,佐以健脾渗湿之品;热痹:选用寒凉的袪风湿药,酌情配伍凉血清热解毒药; 久病体虚,肝肾不足:选用强筋骨的袪风湿药,配伍补肝肾、益气血的药物。【使用注意】1. 袪风湿药,易伤阴耗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2. 多入酒或丸散剂(服用方便;慢病缓治;酒能增强袪风湿药的功效)。§1 袪风湿散寒药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苦温,入肝脾肾经。有较好的袪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点,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独 活 1.袪风湿,止痛风寒湿痹。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2.解表散寒风寒挟湿表证。 羌活与独活羌活与独活:均能袪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上半身之风寒湿痹;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弱,多用于下半身之风寒湿痹。二者主要区别点:燥性的强弱、发散力的大小和作用的部位。威灵仙 1.袪风湿,通络止痛风湿痹证。其性善走,长于治行痹。2.消骨鲠骨鲠咽喉。对于体积小,而在食道中、下端者,疗效较好。谚语云:“铁脚威灵仙,糖醋一起煎,慢慢咽下去,铁针软绵绵”。川 乌 1.袪风湿风寒湿痹。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尤宜于痛痹。2.温经散寒止痛本品辛散温通,散寒止痛之功显著,又有麻醉止痛之效,可用于心腹冷痛,寒疝疼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本品有大毒,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用量宜小,1.53g; 宜先煎、久煎。 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 蕲 蛇 1.袪风,通络本品性善走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无处不到,为祛风要药。可用于多种风病: 风湿顽痹,尤善治行痹、顽痹; 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麻风,疥癣。 2.袪风止痉小儿惊风,破伤风。雷公藤 1.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风湿痹痛(顽痹、热痹)。本品有较强的袪风湿,活血通络之功,为治风湿顽痹要药;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尤宜于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僵、功能受限,2.杀虫解毒麻风、顽癣、湿疹、疥疮、疔疮肿毒等。木 瓜 (治湿痹、脚气、转筋腿痛之要药) (舒筋活络之要药。)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本品善祛经络中湿邪,主要用于:1.风湿痹证。尤善治湿痹,筋脉拘挛。 2.脚气水肿。 3.吐泻转筋。§2 袪风湿清热药本节药物多为辛苦寒,入肝脾肾经。以袪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风湿热痹。秦 艽1. 袪风湿,通络止痛风湿痹证。本品苦而不燥,药性平和,为风药中之润剂。无论寒痹、热痹均可应用。其性偏寒,故对热痹尤为适宜。2. 退虚热骨蒸潮热,疳积发热,如秦艽鳖甲散。 3. 清湿热湿热黄疸。防 己 1. 袪风湿,止痛风湿痹证。因其行寒清热,以治热痹为宜。2.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本品苦寒下行,降泄力大,尤宜于下肢水肿,小便不利者。豨莶草 1. 袪风湿,利关节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可单用,或与臭梧桐合用,如豨桐丸。2.清热解毒热毒疮痈。 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制用,治热毒疮痈宜生用。络石藤 1. 袪风通络风湿热痹。本品性寒,尤宜于热痹2.清热凉血利咽消肿喉痹,痈肿。 §3 袪风湿强筋骨药本节药物主入肝肾经,除袪风湿外,兼有一定的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桑寄生 五加皮 【学习要点】2. 掌握祛风湿药治疗痹证的特点行痹威灵仙、蕲蛇 痛痹川乌 着痹木瓜 热痹秦艽、防己、雷公藤、络石藤 顽痹蕲蛇、雷公藤 上半身痹痛羌活 下半身痹痛独活 肝肾不足兼有风湿者桑寄生、五加皮4 .品种:防己汉防己与木防己 5 .特殊功效:威灵仙消骨鲠6 .特殊用法:雷公藤先煎 7 .处方用名:白花蛇蕲蛇第五章 化湿药一、含义 化湿运脾 湿阻中焦证二、功效 芳香化湿醒脾化湿 燥湿健脾三、主治 1)湿浊中阻。 2)湿温、暑湿。四、配伍 1寒湿中阻者,配温里药;2里湿化热者,配清热燥湿药 3脾虚湿阻者,配补脾健胃药 4湿阻气机者,配行气药 5另外,配伍利水渗湿药、解暑药 五、使用注意 1不宜久煎,宜后下 2阴虚、气虚慎用苍 术1.燥湿健脾湿阻中焦证,如平胃散(和剂局方)。2.祛风湿风湿痹证。其性偏温燥,治痹以寒湿胜者尤宜。3.祛风散寒风寒挟湿表证。4.明目夜盲症及眼目昏涩(维生素A样物质可治疗夜盲及角膜软化症)。厚 朴 (消除胀满的要药)1. 燥湿行气、消积除满凡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皆宜,尤以治实胀为主。2. 下气消痰平喘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砂 仁 豆 蔻 【学习要点】2. 掌握化湿与燥湿的含义。凡气味芳香,能消除湿浊,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者,多称化湿,又称芳香化湿;凡味兼苦,性偏燥,或化湿作用较强者,多称燥湿。3.特殊用法:入汤剂宜后下,不应久煎。4.功效比较:藿香与佩兰、厚朴与苍术、白豆蔻与砂仁5.综合比较:麻黄、厚朴平喘 生姜、黄连、藿香止呕 砂仁、黄芩、桑寄生安胎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含义】 通利水道,渗泄水湿,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功效】 利尿(水)消肿、通淋、退黄【主治】 水湿病证水肿、淋证、黄疸【配伍】 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解表药; 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 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使用。【使用注意】 利水伤阴 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1 利水消肿药茯 苓 1.利水消肿渗湿可用各种水肿、痰饮。 2.健脾脾虚诸证。 3.安神肝血不足的心悸失眠。运用:特点:本品既扶正又祛邪,能补能泻。茯苓皮、赤茯苓利水 , 白茯苓健脾 茯神、茯神木安神薏苡仁1.利水消肿渗湿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健脾止泻脾虚泄泻。3.祛湿除痹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 4.清热排脓本品清肺肠之热,治疗肺痈,肠痈。运用:特点:本品药性平和,能补能泻。 猪 苓 泽 泻 §2 利尿通淋药 (主要用于淋证。) 淋证概要含义:淋证,通常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即尿频、尿急、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等。分类及其特点:石淋尿中有砂石,排尿突然中断; 血淋尿色紫红,或夹有血块; 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劳淋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气淋少腹胀满疼痛; 热淋小便短赤,兼有热象。 车前子 滑 石 关 木 通 1.利尿通淋热淋涩痛。 2.通乳产后乳汁不下。 3.清心火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常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心烦尿赤等。 金钱草 海金沙 石 韦 萆 薢(治膏淋、白浊要药。)1.利湿去浊本品“治湿最长”,善利湿而分清别浊,为 2.祛风湿除痹风湿痹痛。尤善治着痹。§3 利湿退黄药茵 陈 1.清热利湿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2.解毒疗疮湿疮瘙痒。内服、外洗均可。虎 杖 1.清热利湿退黄湿热黄疸。 2. 清热解毒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3.活血散瘀止痛经闭,癥瘕,跌打损伤。 4. 化痰止咳肺热咳嗽。 5. 泻热通便热结便秘。【学习要点】2.掌握治淋诸药的特点。热淋车前子、木通、通草 血淋石韦 石淋滑石、金钱草 膏淋萆薢 诸淋涩痛海金沙3.特殊用法:包煎车前子、海金沙 5.特殊功效:通乳木通、通草6.综合比较:利水消肿药与峻下逐水药水肿 利水消肿药力弱,利小便,一般水湿病证,常用; 峻下逐水药力峻,通大便,胸腹积水实证,不常用。第七章 温里药【含义】 温里祛寒 治疗里寒证 又名祛寒药【功效】 温里祛寒温里散寒 部分药物尚能助阳、回阳【主治】 里寒证(寒邪直中脏腑,或阳气虚弱之证)【配伍】外寒已入里,表寒仍未解者,当与辛温解表药同用;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配以行气活血药;脾肾阳虚者,宜配温补脾肾药;亡阳气脱者,宜与大补元气药同用。【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动火,凡热证、阴虚证忌用; 孕妇慎用。附 子 1.回阳救逆亡阳证。2.补火助阳阳虚证,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散寒,下补肾阳益火。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用。3.散寒止痛寒凝疼痛之证。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干 姜 1.温中散寒为温中散寒之至药。用于脾胃寒证(无论外寒内侵之寒实证,或阳气不足之虚寒证)。 2.回阳救逆通脉亡阳证。 3.温肺化饮寒饮喘咳。生姜、干姜同出一物,均能温中、温肺。生姜偏于发散风寒,长于走表;干姜优于回阳救逆,偏于走里。干姜、附子均能回阳救逆、温里散寒。附子主要作用于心、脾、肾,以温肾为主;干姜主要作用于肺、脾,以温中为主。肉 桂 1.补火助阳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用治肾阳不足证。 2.散寒止痛寒凝疼痛之证。无论寒凝气滞或寒凝血瘀疼痛借宜。3.温经通脉用于血寒经闭、痛经、阴疽。4.引火归元用治元阳亏虚,虚阳上浮的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脉微弱等(本品能使因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故曰引火归源)。5.鼓舞气血生长气血亏虚的病证(本品无补气补血作用;能温化阳气,助气血生化之源;在补气血方中作佐使药用)。运用:肉桂与桂枝同出一物,能散寒止痛、温经通脉。桂枝长于散表寒,又能助阳化气;肉桂长于温里寒,又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鼓舞气血生长。 吴茱萸 1.散寒止痛长于散厥阴肝经上行巅顶,下绕阴器之寒邪而止痛,善治寒凝肝脉诸痛。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等。2.降逆止呕长于疏肝降逆而止呕,兼能制酸止痛。主治肝寒犯胃之呕吐吞酸。3.助阳止泻脾肾阳虚之五更泻。 黄连、生姜、吴茱萸均能止呕。黄连清胃,主治胃中湿热之呕苦;生姜温中,主治胃寒上逆之呕水苦;吴茱萸下气,主治肝寒犯胃之呕酸。高良姜 丁 香 小茴香1.散寒止痛长于暖肝温肾而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2理气和胃中焦虚寒气滞证。【学习要点】2.功效比较:附子与肉桂、附子与干姜、干姜与生姜、肉桂与桂枝3.掌握温里药的特点。附子心、脾、肾 肉桂肾 干姜肺、脾 吴茱萸肝3.特殊用法:肉桂后下 附子先煎(与石膏意义不同)4.特殊功效:肉桂引火归元、鼓舞气血生长5.配伍禁忌: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 肉官桂畏赤石脂 。 丁香畏郁金第八章 理 气 药一、含义: 疏理调畅气机 治疗气滞或气逆证 又名行气药。 气机:指气的运动。二、功效: 作用部位: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 理气力量强弱:行气、破气三、主治: 气滞证(气逆证)。1.病位:肝、脾(胃)、肺 2.病因:寒温失调、饮食不节、情志抑郁等3.病机:气机运行不畅 共性:胀满痛痞块 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大便不利;4.表现 个性 肝气郁滞: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肺气壅滞:胸闷胸痛、咳嗽气喘。四、配伍原则:使用本类药物,应根据导致气机不畅的原因选择相应功效的药物,并进行必要的配伍。脾胃气滞,要选用调理脾胃气机的药物;因于饮食积滞者,配伍消导药;因于脾胃气虚者,配伍补中益气药;肝气郁滞,应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因于肝血不足者,配伍养血柔肝药;由于肝经受寒者,配伍暖肝散寒药;肺气壅滞,应选用理气宽胸的药物;因于外邪客肺者,配伍宣肺解表药;因于痰饮阻肺者,配伍祛痰化饮药。 五、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橘皮 (李时珍云:“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1.理气健脾脾胃气滞证。2.降逆止呕痰湿中阻,胃气不降之呕吐、呃逆。3.燥湿化痰为治痰之要药,用于湿痰、寒痰咳嗽,。青 皮 (青皮,有滞气则破滞气,无滞气则损真气)1.疏肝破气肝郁气滞证。2.消积化滞食积腹痛、癥瘕、痞块。 橘皮青皮理气脾胃气滞证力缓,功在脾肺善治寒湿中阻的脾胃气滞证,还能燥湿化痰,治疗湿痰、寒痰咳嗽力猛,功在肝胆可治肝郁气滞证。还能消积化滞,用于食积腹痛、癥瘕、痞块枳 实: 药物功效鉴别:枳实、青皮均能破气。枳实性寒,长于破气胃肠之结气;青皮性温,善于破肝经之郁滞。木 香 :脾胃气滞,脘腹胀痛;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学 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