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采油测试工初级理论复习题.doc

    • 资源ID:4081132       资源大小:320.5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采油测试工初级理论复习题.doc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采油测试工初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90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一二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分人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49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649分。)1. 岩石根据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A、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B、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 C、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D、碎屑岩、粘土岩、变质岩2. 岩石根据()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A、岩性 B、成因 C、成分 D、特征3. 下列属于沉积岩的是()。 A、岩浆岩、碎屑岩 B、碎屑岩、变质岩 C、碎屑岩、粘土岩 D、岩浆岩、变质岩4. ()构成储集层的三种类型。 A、砂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变质岩及泥页岩等 B、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C、碎屑岩、变质岩和其他类型 D、石灰岩、粘土岩和碎屑岩5. 具有生油条件且能生成一定数量石油的地层称为()。 A、油源条件 B、油源层 C、储油层 D、隔层6. 油气一般储集在()。 A、背斜的顶部 B、背斜的底部 C、背斜腹部 D、褶曲构造的顶部7. 断层是指岩石发生了()的部位。 A、破裂 B、变形 C、断裂变形 D、破裂且两断面发生位移8. 岩石发生断裂所形成的地质构造称为()。 A、断裂构造 B、圈闭构造 C、地层构造 D、破裂构造9. 圈闭的类型根据成因和形状特征分为()。 A、三大类 B、四大类 C、五大类 D、六大类10. 把一个内部聚集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圈闭称为()。 A、油气藏 B、工业油气藏 C、油藏或气藏 D、油气田11.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油源运移和()。 A、储油层 B、盖层 C、圈闭 D、遮挡条件12. 油气藏的地质含义是指()的油气聚集。 A、不同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 B、同一圈闭内具有同一压力系统 C、同一圈闭内具有不同压力系统 D、不同圈闭内具有不同压力系统13. 石油是以不同结构的()为主的复杂混合物。 A、碳氢化合物 B、氢氧化合物 C、碳氧化合物 D、氧硫氢化合物14. 石油一般存在于()。 A、地下岩石孔隙中 B、地下岩洞中 C、地下泥沙中 D、地下河中15.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其中氢约占()。 A、83.87% B、90% C、50%60% D、10%14%16. 石油主要由油质、胶质及()四种成分组成。 A、碳和氢 B、沥青质和碳质 C、沥青质和氢 D、氢和氧17. 原油的密度是指在()条件下每立方厘米原油的质量。 A、地表 B、20、0.101MPa C、20、0.01MPa D、20、0.10MPa18. 原油的粘度是指原油流动时()间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 A、原油分子 B、原油与地层 C、原油与管壁 D、不同液体19. 原油的凝固点是指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 A、压力 B、温度 C、状态 D、特点20.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那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 A、甲烷乙烷 B、二氧化碳 C、碳氢化合物 D、一氧化碳21. 衡量地层孔隙性()的指标称为孔隙度。 A、松紧 B、好坏 C、密度 D、渗透状况22. 用一种流体通过岩石时测出的渗透率称为()。 A、总孔隙度 B、相对渗透率 C、孔隙度 D、绝对渗透率23. 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液体通过能力的大小称为()。 A、流量 B、孔隙度 C、渗透率 D、相对渗透率24.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为()。 A、总孔隙度 B、饱和度 C、孔隙度 D、相对渗透率25. 试井是以()为基础的作业。 A、渗流力学 B、测试仪器设备 C、油藏工程 D、测试工程26. 试井工作的要素主要由测试仪器、()和试井资料的解释与研究三项内容组成。 A、测试设备 B、工艺操作 C、测试人员 D、技术27. ()要进行示功图和液面的测试。 A、电泵井 B、自喷井 C、抽油机井 D、注水井28. 试井的基本方法有稳定试井法和()。 A、不稳定试井法 B、脉冲试井 C、压降试井 D、恢复试井29. 岩层受挤压而产生的弯曲形态称为()。 A、褶皱构造 B、变动 C、褶曲 D、变态30. 岩层变形后形成一个()凹的弯曲称为向斜构造。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31. 岩层变形后形成一个()拱起的弯曲称为背斜构造。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D、向下32. 地质构造中将一个弯曲称为(),许多弯曲连在一起称为()。 A、褶皱;褶曲 B、背斜;向斜 C、向斜;背斜 D、褶曲;褶皱33. 断裂构造按其两侧岩体沿着断裂面有无明显位移而分为()和断层两种类型。 A、沉积 B、断层面 C、节理 D、构造34. 把成因相同、彼此呈有规律结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称为()。 A、节理系 B、穹隆 C、褶曲系 D、裂缝35. 断层要素包括()、断层线、断层的两盘和断距四项内容。 A、断层面 B、裂缝 C、逆断层 D、正断层36. 生长断层也称为(),它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 A、枢转断层 B、逆掩断层 C、平移断层 D、同生断层37. 河床沉积以()为主,有时也有砾岩及砂质砾岩。 A、粘土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砂岩38. 一定的()与化石组合反映一定的沉积环境。 A、岩石 B、化石 C、成分 D、构造39. 不同的()所形成的岩石和化石组合不同。 A、沉积相 B、浅滩相 C、沉积环境 D、陆上环境40. 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所形成的岩石和()的组合称为沉积相。 A、结构 B、化石 C、构造 D、成分41. 含有()油气藏的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 A、凝聚性 B、挥发性 C、工业性 D、实用性42. 含油气盆地是地壳构造中的一种()构造。 A、隆起 B、凹陷 C、沉积 D、断裂43. 在含油气盆地中,()是最有利于生油的油源区。 A、沉积中心 B、沉降中心 C、沉积 D、沉降44. 含油气盆地的基底是由含油气盆地产生前的所有()组成的。 A、盖层 B、储层 C、构造 D、地层45. 自喷井采油的原理可以简述为()。 A、油层流入井底的油,直接从油管抽到地面 B、油层流入井底的油,直接从套管抽到地面 C、油层流入井底的油,由喇叭口或配产管柱进入油管,再经井口油嘴喷出 D、油层流入井底的油,靠自身能量由喇叭口或配产管柱进入油管,再经井口油嘴喷出46. 自喷井采油时,井筒中的原油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井筒压力()。 A、不断升高 B、不断降低 C、保持不变 D、经常波动47. 自喷井采油的动力来源于()。 A、渗滤阻力 B、饱和压力 C、油层压力 D、油层气48. 自喷井采油就是把()中的油通过自然能量采出地面。 A、套管 B、油管 C、配产器 D、油层49. 1in=()。 A、24.5 mm B、25 mm C、10 mm D、25.4 mm50. 1mm=()in。 A、1/24.5 B、1/25.4 C、1/10 D、1/2551. 内径为63mm的油管在英制单位中为()油管。 A、2 in B、1.5in C、2.5in D、3in52. 1ft()。 A、0.3048 m B、0.5247 m C、2.544 m D、0.4328 m53. 1m2=()。 A、104mm2 B、105mm2 C、106mm2 D、103mm2 54. 1in2=()。 A、10cm2 B、4cm2 C、6.45cm2 D、5.65cm2 55. 1km2=()。 A、10 hm2(公顷) B、100 hm2(公顷) C、15 hm2(公顷) D、20 hm2(公顷) 56. 1ft2()。 A、6.450 B、0.0929 C、0.00297 D、0.1029757. 1m3=()。 A、35.31ft3 B、36.31ft3 C、37.25ft3 D、38.25ft3 58. 1L=()。 A、1cm3 B、10cm3 C、100cm3 D、1000cm3 59. 1L=()。 A、10 mL B、100 mL C、1000 mL D、10000 mL60. 1cm3 ()。 A、0.001mL B、0.01mL C、0.1mL D、1mL61. 1两=()。 A、20g B、50g C、100g D、10g62. 1lb(磅)=()。 A、0.5 kg B、1 kg C、0.4536 kg D、0.9842 kg63. 1t=()。 A、1000lb(磅) B、2205lb(磅) C、9842lb(磅) D、2000lb(磅)64. 1t ()。 A、500 kg B、1000 kg C、1500 kg D、2000 kg65.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A、开尔文 B、摄氏度 C、华氏度 D、以上全部66.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等式为()。 A、T(K)=t()+100 B、T(K)=t()+270 C、T(K)=t()+273 D、t()= T(K)+27367. 水的沸点华氏温度是()。 A、100°F B、202°F C、320°F D、212°F68. 地面标准条件规定20,此时相对的热力学温度为()。 A、252K B、282K C、283K D、293K69. 下列式子中()是错误的。 A、1MPa=1000000Pa B、1MPa=1000atm C、1MPa=9.869atm(标准大气压) D、1MPa=10.19 atm(工程大气压)70. 1MPa的压力约等于()水柱产生的压力。 A、10m B、9.8m C、1000m D、100m71.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1atm约等于0.1MPa B、1atm等于0.1MPa C、1atm约等于0.98MPa D、1atm等于9.8MPa72. 1Pa()。 A、1.34038×104 lbf/in2 B、1.45038×104 lbf/in2 C、1.46039×104 lbf/in2 D、1.02×104 lbf/in2 73. 下列不属于力的单位是()。 A、MPa B、N C、kN D、dyn74. 1kgf=()。 A、9.80665N B、98N C、10N D、0.138N75. 1N=()。 A、105dyn B、1000dyn C、106dyn D、100dyn 76. 1tf()。 A、9.80665×103 N B、9.32477×103 N C、1.02×103 N D、1000 N 77. 渗透率的单位是()。 A、m2 B、2 C、2 D、m2 78. 1mD()()。 A、101 D,101 m2 B、103 D,103m2 C、106 D,106m2 D、102 D,102m2 79. 1m2()()。 A、1D,1mD B、1D,10 mD C、1D,100mD D、1D,1000mD80. 1m2()。 A、1.01325D B、1.25325D C、0.95325D D、0.85325D81. 1Pa·s()。 A、10mPa·s B、102mPa·s C、103mPa·s D、104mPa·s 82. 12/ s()。 A、105m2/s B、106m2/s C、107m2/s D、108m2/s83. 1cP()。 A、0.25Pa·s B、0.5Pa·s C、1Pa·s D、2Pa·s84. 1m2/ s()x。 A、106Pa·s B、107Pa·s C、108Pa·s D、109Pa·s 85. 1()。 A、24 B、48 C、72 D、1286. 2.5()。 A、30 min B、60 min C、120 min D、150 min87. 1 min()。 A、60 B、120 C、180 D、21088. 1800s()。 A、0.5h B、0.8h C、1.1h D、1.5h89. 电流的标准单位是()。 A、安培,用“A”表示 B、安培,用“mA”表示 C、毫安,用“mA”表示 D、微安,用“A”表示9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一定,大小不变 B、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一定,大小随时间改变 C、交流电的电流大小、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改变 D、电子在金属导线中有规则的流动称为电流91. 下列换算错误的是()。 A、1A=1000mA B、1mA=1000A C、1A=1000 mA D、1A=1000000A92. ()在导体中作定向移动产生电流。 A、电场 B、电涌 C、分子 D、自由电子93. 电压的单位是()。 A、伏(V) B、毫伏(mV) C、千伏(kV) D、微伏(V)9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电位、低电位之间的电位差值称电压 B、电流是电压在导体中流动时产生的压力 C、电压是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产生的压力 D、照明用电的电压一般为220V95. 下列换算错误的是()。 A、1kV=1000V B、1V=1000mV C、1kV =1000 mV D、1000000mV=1kV96. 促使电流从电位高的点向电位低的点流动的()称为电压。 A、电力 B、电子 C、分子 D、压力97. 下列单位中,()不是电阻的单位。 A、毫安(mA) B、欧() C、千欧(k) D、兆欧(M)9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B、导线越细、电阻越大 C、导线越热、电阻越大 D、电阻与电线截面积成正比99. 下列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 A、1M=1000k B、1 k=1000 C、1M=1000000 D、最大单位是k100. 计算电阻的正确公式是()。 A、R=S /L B、R=L/S C、R=S/L D、R=L/L101. 电功率的单位是()。 A、安培 B、伏特 C、马力 D、瓦特102. 1度电等于()。 A、1kW·h B、0.1kW·h C、10kW·h D、100kW·h103. 100W的电器用电1h所消耗的电量为()。 A、1kW·h B、0.1kW·h C、10kW·h D、100kW·h104. ()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A、电子 B、电涌 C、电势 D、电流105. 下列等式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A、I总=I1+I2+I3 B、I总=I1=I2 =I3 C、R总=R1+R2+R3 D、V总=V1+V2+V3106. 下列等式中不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A、R总=R1+R2+R3 B、I总=I1=I2=I3 C、V总=V1=V2=V3 D、V总=V1+V2+V310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各分电压相等 B、串联电路中各分电流都相等 C、并联电路中各分电流都相等 D、并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108. 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总电阻越小,而且其值()任意一个支路的电阻值。 A、少,小于 B、多,大于 C、多,大于 D、多,小于109. 选用熔断丝时应注意其额定电流应()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A、大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或等于 D、接近110. 通常使用开关时应注意两项指标:一是开关的(),二是开关的分断能力。 A、额定电流 B、额定电压 C、额定电阻 D、电容量111. 闸刀开关一般用于()以下的电路中使用。 A、220V B、380V C、500V D、1000V112. 漏电保护器对()触电不能进行保护,对()短路也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A、单相, 相间 B、两相, 相间 C、两相, 单相 D、单相, 两相1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相触电是人体接触到一根火线而发生触电 B、两相触电是人体同时接触到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 C、两相触电是人体同时接触到两根火线而发生触电 D、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更危险1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体通过50mA以上的电流,不会有生命危险 B、触电的危险程度与电压的高低无关 C、触电的危险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持续时间无关 D、触电的危险程度与人体绝缘情况有关115. 下列说法(做法)错误的是()。 A、人手潮湿不能接触带电设备和电源线 B、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上地线 C、开关安装在零线上 D、换熔断丝前,先切断电源116. 电伤分为电弧烧伤、()和皮肤金属化三种情况。 A、电烙印 B、电离 C、电击 D、电流117. ()的危险温度或电火花会酿成电气火灾和爆炸。 A、爆炸物 B、木材 C、电脑 D、电气设备118. 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既是重大()事故又是重大()事故。 A、隐患,安全 B、责任,伤亡 C、责任,设备 D、设备,人身119. ()是一种自然灾害,既能毁坏建筑物,也可以直接伤人。 A、电流 B、雷击 C、激光 D、电击120. 在电火花中,()火花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安全因素。 A、静电 B、动电 C、开关 D、断路121. 人皮肤角质层的电阻在正常情况下有()。 A、3×101 B、3×102 C、3×103 D、3×104122. 在较短时间内,()的电流是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A、0.3A B、0.1A C、0.05A D、0.09A123. 当人体接触的电压超过()时,角质层就会被击穿。 A、50V B、30V C、36V D、40V124. 角质层击穿的人体电阻会急剧下降到()。 A、600 B、800 C、1000 D、1200125. 人体触电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触电四种情况。 A、接触电压 B、多相触电 C、三相触电 D、接触触电126. 触电方式中()是最危险的触电。 A、跨步触电 B、接触电压 C、两相触电 D、单相触电127. 人体触电后电流()时,出现心脏和呼吸骤停。 A、100mA B、火线接地 C、零线接地 D、接触接地128. 设备漏电导致附近地面(),当人体步入带电地面时触电称为跨步触电。 A、电离 B、电化 C、磁化 D、带电129. 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外面应包裹绝缘物,并达到一定的()标准。 A、绝缘 B、绝热 C、质量 D、数量130. 保护接零适用于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或220V三相四线制电网。 A、380V B、5000V C、1000V D、500V131. 不允许随意更换(),不准私接乱接照明线及电气设备线。 A、物品 B、位置 C、熔断丝 D、金属丝132. ()就是将正常运行的电器设备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或导体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 A、保护接零 B、保护接地 C、中性接地 D、中性接零133. 触电事故可分为()触电和高压触电。 A、接触 B、单相 C、低压 D、跨步134. 发现人员触电后,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座的应立即()。 A、更换插座 B、关断电源 C、更换电源 D、报警135. ()触电时,应采用放电解救。 A、电容器 B、荧光灯 C、单相 D、两相136. 人员触电后,必须迅速用()工具拉开或断开电源。 A、金属 B、湿木 C、麻绳 D、绝缘137. 触电后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 A、胸外心脏挤压 B、人工呼吸 C、手术 D、隔离138. 触电后心脏跳动停止,应立即施行()。 A、胸外心脏挤压 B、人工呼吸 C、手术 D、隔离139. 触电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拨打(),同时进行抢救。 A、114 B、110 C、120 D、119140. 触电者需要救治时,伤势()者优先。 A、严重 B、较重 C、较轻 D、不重141.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 B、消除为主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D、教育为主、防消结合142. 消防工作要求做到的三会是()。 A、会报火警、会扑灭初期火灾、会用报警器 B、会报火警、会扑灭初期火灾、会用灭火器 C、会灭火方法、会扑灭初期火灾、会用灭火器 D、会用灭火器、会用灭火机、会火场逃离143. 油田防火的“四无”是()。 A、无油污、无杂草、无明火、无其他易燃物 B、无油污、无漏水、无漏电、无明火 C、无漏油、无漏气、无漏电、无明火 D、无油污、无树木、无明火、无易燃物144. 消防工作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责任制。 A、领导 B、防火员 C、防火安全 D、领导防火145. 防火四项基本措施是()。 A、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灭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B、控制温度、隔绝可燃物、消灭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C、控制火势、关掉电源、消灭火源、防火势蔓延 D、控制水源、隔绝空气、消灭火源、防人来往146. 灭火的方法有()。 A、降温法、隔离法、窒息法 B、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C、泼水法、压土法、扑打法 D、喷水法、喷药法、隔离法147. 干粉灭火机灭火的原理是()。 A、降低火源温度 B、隔离可燃物 C、使火源隔绝空气 D、控制可燃物148. 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采用的是()。 A、窒息法 B、隔离法 C、隔绝法 D、冷却法149.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不可用()灭火。 A、泡沫灭火机 B、干粉灭火机 C、二氧化碳灭火机 D、1211灭火机150. 使用灭火机灭火时()。 A、人应站在下风头 B、人应站在上风头 C、人应侧风站 D、人应迎风站151. 灭火时,需要倒置机身的灭火机是() A、干粉灭火机 B、二氧化碳灭火机 C、泡沫灭火机 D、1211灭火机152. 常见灭火机的种类有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及1211灭火机等五种。 A、氯气 B、四氯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153. 从井中产生出的易燃易爆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甲烷、乙烷 C、二氧化硫 D、硫化氢154. 物质燃烧应具备()个条件,缺一不可。 A、三 B、四 C、五 D、二155. 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产生的爆炸称为()。 A、化学爆炸 B、气体爆炸 C、火药爆炸 D、物理爆炸156. 天然气的爆炸浓度上、下限分别为()。 A、5,10 B、10,15 C、10,20 D、5,15157. 燃烧反应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应。 A、氧化 B、氧化还原 C、还原 D、电化15

    注意事项

    本文(采油测试工初级理论复习题.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