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北盘江大桥下部构造施工组织设计.doc
-
资源ID:4079985
资源大小:1.87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北盘江大桥下部构造施工组织设计.doc
第一章、前言北盘江大桥桥位区地处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大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乡都格村与云南宣威普利乡腊龙村交界的北盘江大峡谷,为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段的一个控制性工程。桥位区有乡村路连通,便道较窄,大车通行较困难,u交通运输不方便。桥区地处贵州高原西部北盘江上游,由于流水长期侵蚀,地面溶岩较发育,河谷起伏陡峭。桥轴线通过的地面高程为1406.401503.35m之间,相对高差96.95m。我部组织有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北盘江大桥(云南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此指导施工。由于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度较大且受施工环境干扰的制约,再加上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难免有错漏之处,希望观者提出宝贵意见,便于更确切地指导施工。第二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一)、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 第十八合同段北盘江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四)、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五)、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六)、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八)、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九)、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十)、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手册、施工标准化建设管理文件;(十一)、第十八合同段(云南岸)现场施工地形、气候条件;依据以上规范、标准、文件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高原地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科学管理、先进技术、信守合同、优良品质、顾客满意”为质量方针,“工程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为质量目标,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二、编制原则(一)、响应业主创精品工程的号召,强化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执行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建立、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监测和分析,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创精品工程。(二)、合理安排,满足业主工期要求。本特大桥合同工期工期为45个月,下部构造计划在2014年8月完成。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要周密组织,精心策划,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加强重点及关键工程的施工,并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调整人员及增加机械设备,确保工程按期完成。(三)、重视生态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做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噪音、扬尘,处理好污水、弃碴、弃土,尊重当地民族习惯和风土民情,保障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和财产不因施工而受到损害。(四)、科学部署、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缩短工期。严格遵守合同条款,确保工期(运用网络计划排出最佳施工计划)。强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快速施工、平行作业达到优质高效。严格执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推行新工艺、新技术。第三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北盘江大桥桥型方案采用主跨720米钢桁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80+88×2+720+88×2+34×3=1334米,桥梁起点桩号K218+903.406,终点桩号K220+224.806米,桥梁全长1341.4米。云南岸4号索塔桩基采用24根直径2.8m嵌岩桩;5、6号辅助墩桩基均采用8根直径为2m的嵌岩桩;7号过渡墩桩基采用16根直径2m的嵌岩桩;引桥8、9号半幅墩柱桩基础采用2根2.2m的嵌岩桩;半幅桥台桩基采用4根2m按摩擦桩设计。桩基按端承桩设计的要求桩底进入中风化灰岩不小于3倍桩径。5号、6号辅助墩为薄壁空心墩,尺寸为5.0m×7.0m;7号过渡墩为薄壁实体墩,截面尺寸为5.5m×15.1m;8号、9号墩采用薄壁实体墩,截面尺寸为2m×5.2m实心墩;桥台按U型台设计,与道路挡墙相接。墩身混凝土表面采用长效型(防腐寿命不小于20年)防腐涂层体系。二、气象桥址区年平均气温1115,年平均最低气温04;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9.8,极端最高气温31.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低温度-11.7。平均相对湿度为85%。1. 降水与蒸发桥址区年内平均降水量为1141.9mm,最大年降水量为1353.1mm(1997年),最小年降水量为945.88mm(1988年),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1500mm。每年6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77%左右,雨季降水多为阵雨、中雨、大雨、暴雨。沿线年平均蒸发量在1000mm1400mm之间,7月平均蒸发量最大,约为167.5mm,1月平均蒸发量最小,平均蒸发量约为31.4mm。受云贵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影响,风向具明显的季节性,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其余各季以东南偏东风为主。平均风速0.8m/s2.5m/s,较大的风力相当于8级风力。桥址区地形起伏较大,高差悬殊,垂直温差大,加之降雨量及蒸发量大,山间沟谷易形成浓雾。桥位处,路线设计标高较高,在冬季地势较陡的山坡路段,易受凌冻影响。三、水文本项目桥位区在区域上属珠江水系,地处北盘江的支流。北盘江的流向自西北向东南迳流,流速快,雨季流量充沛,洪水暴涨暴落。地下水以裂隙、溶洞方式渗流或潜流到河中。北盘江两岸的地下水以北盘江为排泄基准面。根据桥位区地质特点和含水岩组情况,桥位区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云南岸地表的第四系松散层中,含水层薄,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岩溶裂隙水分布于桥轴线附近的碳酸盐岩层中,受大气降雨和侧向迳流补给。由于两岸均以陡谷地形存在,岩溶水埋深大,冲探过程中冲孔中均未见地下水位,在调查中仅在近江边发现泉水出露,高程1200m以上未见地下水。因此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甚微。四、地质桥位区揭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物(Q3el+dl)和二迭系茅口组下统灰岩(Plm)。第四系松散层分布于坡表,分为两个亚层:1层粉质黏土(Q3el+dl)和2层碎石土(Q3el+dl);下伏岩层分为两个亚层,1层燧石灰岩(Plm2)和2层泥质灰岩(Plm1)。桥址区云南侧边坡在自然状态下整体是稳定的。边坡土层厚度较大,部分土体表面胶结差或由于水流冲刷,可能发生局部坍塌破坏,但不会影响桥址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云南侧边坡在桥梁荷载+地震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均满足偶然工况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满足要求。桥址区各墩位的岩溶发育具体情况如下:4号索塔范围内岩溶较发育,在钻孔SZK14、SZK15中均发现溶洞,其中SZK14孔溶洞高6.3m,充填物以角砾混黏性土、砂为主。SZK15孔发现的为一孤立的小溶洞,电磁波CT剖面无明显反应。在初勘ZK16孔及详勘SZK38孔附近,覆盖层较厚,推断该处为古岩溶塌陷后经坡积物长期堆积而成。59号墩区段范围内岩溶发育程度一般,详勘有两孔揭露溶洞:SZK19孔在孔深12.515.3m有一高2.8米得充填溶洞,SZK30孔在孔深12.814.9m有一高2.1m的充填溶洞。10号桥台区段岩溶较发育,覆盖层厚度大,该处为古岩溶塌陷后经坡积物长期堆积而成,该段南面为古岩溶塌陷区,并以SZK37孔最深,塌陷物以中密状含黏土碎石为主,局部为碎石、块石。桥位区岩溶较发育,地表裸露形态以溶沟、溶槽、小溶洞为主,其中走向315°的节理最发育,溶洞多充填棕黄、棕红色碎石土,黏结状,部分半胶结状。桥址区岩溶发育程度如下:云南岸辅助墩、过渡墩岩溶发育程度较低,北盘江及其两岸基岩裸露区岩溶发育程度较高,云南岸10桥台及索塔区为古岩溶塌陷区,岩溶发育程度最高。桥位区溶蚀裂隙多为垂向发育,水平向主要沿层面发育。综上所述,桥址区岩溶较发育,溶蚀裂隙多为垂直发育,水平向主要沿层面发育。墩号孔号顶板高程(m)底板高程(m)高度发育特征4号索塔SZK141394.541388.246.3溶洞,半填充含黏土角砾SZK151380.531379.031.5溶洞,半至全填充含黏土角砾SZK38-11367.821365.971.85溶洞,掉钻SZK381373.761373.160.6溶洞,掉钻SZK7-11421.651421.050.6溶洞,全填充含黏土角砾5号辅助墩SZK191432.971430.172.8溶洞,全填充粉质黏土6号辅助墩SZK181452.091446.695.4溶洞,全填充含黏土角砾SZK231444.681443.780.9溶洞,全填充粉质黏土8号辅助墩SZK301485.431483.332.1溶洞,全填充含黏土角砾SZK311456.681456.180.5溶洞,掉钻10号桥台SZK341489.391487.292.1土洞,掉钻五、地震根据资料收集,场区地震烈度小于VI度。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规图(GB18306-2001),场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六、主要设计技术指标(一)、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二)、桥梁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三)、设计速度:80km/h(四)、桥梁纵坡:1.0%;桥面横坡:2.0%(五)、荷载标准:公路-I级(六)、设计洪水频率:1/300(七)、基本风速:V10=26.03m/s(1/100)(八)、地震设防烈度度,地震动水平峰值加速度0.067g(主桥采用50年10%和100年5%两阶段标准设防)。七、主要工程数量(一)、级钢筋:878.2 T(二)、级钢筋:14084 T(三)、其它钢材:1900.6 T(四)、桩基础混凝土:18853 m3(五)、承台混凝土:14816 m3(六)、墩柱混凝土:56221 m3(七)、盖梁混凝土:1312 m3八、工程特点(一)、工程设计要点如下:1、索塔为塔柱、横梁组成的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索塔总高246.5m(云南岸4号),其中塔座高21m(云南岸4号),上、中、下塔柱高度及构造均相同。塔柱断面为矩形空心截面(倒角R50圆角),塔座底为14m(顺桥向)×12m(横桥向),塔座顶设置厚度为4.5m的连接段,下塔柱底面断面尺寸12m(顺桥向)×10m(横桥向),底部2.5m范围设置实心段。下横梁位置截面尺寸11m(顺桥向)×6m(横桥向),上横梁位置截面尺寸7.5m(顺桥向) ×6m(横桥向),上塔柱为等截面,截面尺寸为7.5m(顺桥向)×6m(横桥向)。塔柱壁厚自上而下分别为1.0m、1.0m、1.2m(顺桥向),1.2m、1.2m、1.5m(横桥向),与横梁交接范围设置横隔板并局部加厚。2、索塔共设上、下两道横梁,下横梁梁高8.0m,宽9.8m,壁厚1.0m。上横梁梁高7m,宽6.3m,壁厚1m。3、斜拉索锚固于上塔柱内,13号斜拉索锚固于锚块上,其余均采用钢锚梁形式锚固。4、塔柱横桥向外侧塔壁沿中线设置通风管,上下横梁底板设置通风管(兼具排水孔作用),通风采用160×6.2mm的PVC管,间距5m布置。5、主桥4号索塔桩基采用24根直径2.8钻孔桩,5、6、7号墩基采用6根直径2m钻孔桩,引桥8和9号墩桩基础采用2根2.2m钻孔桩,按嵌岩桩设计。6、10号桥台桩基按摩擦桩设计,采用4根2m钻孔桩。主桥5、6号辅助墩采用薄壁空心墩,截面尺寸为5.0m×7.0m;7号过渡墩采用薄壁实体墩,截面尺寸为5.5m×15.1m。7、引桥8和9号墩采用薄壁实体墩,截面尺寸为2m×5.2m;10号桥台按U型台设计,与道路挡土墙相接。8、主桥5、6号辅助墩墩身强度根据主梁顶推施工时单墩墩顶承受1500KN水平力进行设计,施工时若单墩墩顶水平力超过1500KN,应采取辅助措施确保结构安全。9、5和6号墩墩身横桥向两侧沿中线间隔5m设置通风管,通风管采用160mm×6.2mm的PVC管。所有通风管均由里朝外向下倾斜3°设置,若与钢筋发生干扰,位置可适当调整。(二)、本工程桥位区地形落差较大、山体起伏坡面较陡,且交通运输不便利,场地的布置安排比较困难。桥位区地处腊龙村,相邻的耕地面积较大,环境保护要求高,对建筑垃圾、孔桩施工的碴石废弃堆放、冲孔泥浆拌和站的排污排放必须统一规划管理。主桥主索塔结构形式复杂,高度较大,施工测量放线精度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且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项目能否按期并安全地完成,主塔的施工速度及模板体系显得至关重要,为满足高塔的施工需要,必须采用大起重吨位的塔吊和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承台基础、塔柱及主塔塔座墩顶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对由内外温度差引起的混凝土开裂进行有效控制。第四章、生产要素配置计划一、组织机构配置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公司抽调具有施工特大桥经验的技术及管理人员组建毕节至都格高速公路第十八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技术、工程质量、施工生产、计划与进度、设备与材料、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对外协调等各方面的管理。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项目书记、工程技术科、工程计量科、质量检验科、技术安全科、工地试验室、机料科、财务科和行政后勤等部门。各部门按照业主、监理和项目经理部的指示和要求完成各自的任务。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如下:二、各组织机构的职能(一)、项目经理1、职责认真贯彻执行业主的各项指令,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监督,自觉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保证本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完成。对本项目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进行管理,组织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制定项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权限和各种规章制度,指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确保项目的质量、工期和效益等目标的完成。组织制定项目总体规划及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定期向业主、监理工程师及总公司报告工作。2、权限有权以合法代理人的身份履行总公司与业主所签订合同中所承担的义务和权限,执行合同条款。对本工程项目有经营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对项目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有统一调配使用权。有聘任项目管理班子及劳务队伍的权力。有权决定本项目员工的工作报酬及其分配方案,有权按合同有关规定对本项目人员进行奖惩或辞退。(二)、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分管工程技术科、工程计量科、质量检验科及工地试验室。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学习、培训。(三)、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分管机料科,认真组织和实施施工计划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抓好生产的同时抓安全,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四)、项目书记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分管技术安全科,财务科、行政后勤办。抓好项目部党风廉政建设,对项目部人员进行廉洁自律教育,抓好项目生产安全工作。(五)、工程技术科负责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进行各项工程部位的测量放样工作;负责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存档及竣工图纸编制等工作。(六)、工程计量科负责生产计划编制、计量回收及工程计价工作,定期填报工程进度报表,经营报表及计量回收报表。(七)、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工程施工中各项工程的质量检查、质量验收,对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监控;负责竣工质检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八)、技术安全科负责合同段内安全生产及治安工作。(九)、工地试验室负责项目所有试验工作,包括各种原材料试验、土工试验、混凝土及砂浆的配合比试验、强度试验以及各种质量检测试验,做出试验报告并收集整理。配合质检部门严把现场施工质量关。(十)、机料科负责材料的采购、供应及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十一)、财务科负责合同段财务管理,做好专款专用,定期填制财务报表,进行成本核算。(十二)、行政后勤办负责对外联络与协调、后勤保障等工作。(十三)、施工班组具体实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和现场生产指挥,积极配合质检部门对各分项工程、各道工序严格进行现场管理和质量把关。三、施工劳动力组织专业施工劳务队伍设有:电工班、钳工班、机修班、支架(模板)班、钢筋制安班、混凝土浇筑班等。该劳务队伍是长期跟随并有多年桥梁施工技术经验的班组。选择劳动队伍时,优先选择有施工经验的、熟练的队伍和持劳动部门培训并颁发各种证书的队伍。所有技术工人都持有国家相关部门培训、认可的相应资格证书。所有劳务工人要持项目部签发的工作证上岗。为避免因劳务纠纷影响工程进度或工程质量,在引进施工队伍时,积极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为不受劳务纠纷的影响和响应国家的号召,确保农民工的收入,项目部将对每一个劳务人员造工资册,由项目部财务直接发放到每个建安工人的手上。四、施工材料组织地材:砂、碎石、块石选址料场,自行开采加工生产。主材:永久性材料(钢材、水泥、减水剂、粉煤灰及其它永久性工程材料),在业主监督和指定下,在中标单位采购。一般材料在六盘水市、贵阳市、宣威市采购。对进场材料分批次或一定数量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第五章、施工规划平面布置一、项目部临建设施及施工场地布置按照项目办和总监理办公室管理的要求,根据工地建设施工标准化管理细则,为充分体现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部认真组织编写规化,严格执行项目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以确保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根据地形条件、施工和细则要求,项目经理部选止于大桥4号索塔左侧一百米远的位置,自修建办公区、住宿区以及施工设施工(见附后平面布置图)。临时房屋设施:项目经理部总建面积为4050,分别修建办公楼2栋、工地试验室一栋、食堂一栋、职工住宿楼3栋、民工房3栋、钳工班住房一栋、五金库房一栋、钢筋加工房、拌和站、堆料仓各建一大棚等(见下数量表)。驻地及施工设施数量表项目经理室40宿舍1(10个房间)200总工程师室40宿舍2(10个房间)200项目副经理室40宿舍3(8个房间)170项目书记室40浴 室30工程技术科40厕 所30工程计量科40钳工班住房200质量检验科40五金库房200技术安全科40民工房1200工地试验室150民工房2200机料科40民工房3200财务科40民工房4200行政后勤办40钢筋加工房2200会议室100拌和站200食 堂160堆料仓1100合 计6180二、“三通一平”设施电力设施:在4号主塔至5号过渡墩左侧50米设两台500KVA变压器,另外设配备250KW、120KW发电机各1台,以供紧急情况使用。供水设施:在5号过渡墩和10号桥台左侧处各修建左侧360立方米水池蓄水供生产使用,另外修建一个200立方米水池蓄水池供项目部及工人生活用水。施工用水可从北盘江大峡谷底多级抽水至桥位施工点,生活用水可接当地村民自来水用。施工便道:本合同段施工便道途经腊嘎村和腊龙村,全长约6公里,部份便道弯道较小,需加宽、加固处理。从腊龙村至桥位区4号墩施工点约800米需重新修建。便道宽度按4.5米宽,大碴铺筑细碴填隙整平碾压,路基两侧设硬路肩及排水沟。三、拌和场、钢筋加工场及料场拌合场:4号索塔主墩左侧附近设一个拌合场,建1000型强制式拌和机两台,拌合场生产能力为60m3/小时。供所有桩基、下构及引桥上构混凝土。拌合场用自动秤量的自动拌合楼。配混凝土输送泵两台。钢筋加工场:在4号索塔主墩左侧布设大型钢筋加工场,集中钢筋半成品生产,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制作,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场内安装小型龙门吊装卸吊运材料,顶外搭雨棚。料场:可同普宣一标合作,建生产加工料场。第六章、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一、施工技术准备施工人员进场后立即开展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分为内业技术准备和外业技术准备。由项目总工对大桥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对参与该大桥施工的所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现场主管技术员对各施工班组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具体来讲,施工技术准备分为以下两点:(一)、内业准备项目部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核,根据施工顺序负责对基础下构的质量管理计划、施工工序及工艺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措施、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的制定,已完成基础部份,其它部份也将陆续完成。已整理好的复核结果及编制好的各种计划经项目总工审核后,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二)、外业准备进行现场交接桩、复测工作已经完成,结果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施工便道、临时房屋建设、材料库房等的修建,临时电力线路布设,生产、生活用水等设施等均已完成。现场施工技术交底内容有:1、熟悉图纸。主要是设计图纸上标注的结构物的平面位置、设计标高、轮廓尺寸以及钢筋构造。2、技术交底。采用的施工方法、操作工艺及其关键工序、工艺质检控制要求等。3、材料交底。所用材料的来源、规格、品种、质量、数量、保管、安全使用等要求。4、技术管理交底。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工作等。5、措施交底。保证质量、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文明施工和工程产品保护等技术要求。施工技术交底均已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各级技术负责人向其分管部门、班组及主要人员面对面的交底,并已作了记录。二、测量控制准备组建测量组对桥位区各墩结构物及相应进场的地段地形进行复测,收集整理作便道选线和施工场地布置设计的依据。采用全站仪和GPS测绘仪器进行下构墩台的放样,并以纵、横向护桩形式引出施工点外,便于施工中对各墩墩位的平面位置进行检查。桥轴控制桩应用水泥标桩形式建立并给予保护,施工过程中随时用全站仪对全桥轴线进行检查,确保全桥平面位置及跨径的准确。三、机械设备配置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专职的操作手,已按施工需求全部到场,对主要设备(如混凝土搅拌站、工程平板冲机、备用发电机组)已进行现场组装、调试、试运行,确认各项状态良好,可投入施工生产。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开始时间完成时间12拌和楼80m3/h套13拌和楼80m3/h套24发电机200kv台25吊车25吨台26砼导管35cm米507料斗10 m3个28输送泵2台49泵管60m3/h米250010内外模板m2m2400011钢管支架吨20012挖掘机台113装载机台214电梯250米台115塔吊6020台216龙门吊吊重60吨套117钢轨米200018贝雷桁架片150019枕木条300020测量仪器套121吊车25吨台1第七章、施工安排进度计划一、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大桥下部构造施工进度总体计划工期以4# 索塔主墩为主要关健控制工期,5# 过渡墩10# 桥台为次要施工点。完成4# 索塔主墩计工期为516天。北盘江大桥下构(云南岸)工期计划4号索塔主墩516 天2013-3-1 开始2014-8-9 完成5号辅助墩105 天2013-5-17 开始2013-8-29 完成6号辅助墩124 天2013-6-11 开始2013-10-12 完成7号过渡墩123 天2013-7-6 开始2013-11-5 完成8号引桥墩114 天2013-7-31 开始2013-11-21 完成9号引桥墩130 天2013-7-31 开始2013-12-7 完成10号桥台85 天2013-8-20 开始2013-11-12 完成二、施工工期横道图及网络图(见后图)第八章、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一、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大桥总体以4# 索塔主墩为关健工程控制进度工期,过程中以施工4# 索塔主墩为关健工期,同步进行5# 墩10# 台依次施工。桥位区所有桩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施工。承台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施工。4# 索塔主墩在横向各安装一台6020型塔吊施工左右塔柱,安装一台施工电梯供人员上下使用,主塔塔柱采用外滑架翻模工艺施工,上、下横梁采用预埋钢牛腿斜拉支架现浇,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串筒下料。5# 和6# 墩均安装塔吊施工,采用外滑架翻模施工。7# 墩10# 台采用灯笼脚手架配合吊车施工。二、分部(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一)、桩基础施工方案4# 墩10# 台桩基础均按冲孔桩设计,施工时采用机械成孔,按水下浇筑桩工艺组织施工。冲机机型采用平板式冲机,冲锤单锤重量要求最小达十吨以上,除碴清孔采用反循环工艺。 (二)、承台施工方案承台采用大面积组合钢模一次性按设计尺寸拼装立模,泵送入模分层浇筑,在温控方面,除采用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掺加级粉灰、高效缓凝剂,在承台内布设冷却管的方式外。在承台内顶底面钢筋层之间,四根桩位基位置之间设块石柱,利用高流动性、高和易性的自密实混凝土自行填充块石之间空隙,以达到少用混凝土量,减少水化热量,块石自身吸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能等效果,桩位与桩位之间的纵横向空隙依然按设计布设架立钢筋,同时在该空隙之间布设冷却水管。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示意图(三)、主桥薄壁空心辅助墩施工方案根据施工设计图,5# 和6# 墩采用塔吊施工,墩身混凝土采用钢管外滑架翻升模板工艺施工。外滑架采用预埋钢棒孔,穿50mm钢棒支承滑架,人工手拉葫芦提升滑架。模板采用大面积定型钢模,由钢模厂加工制作。塔吊主要用于模板装拆和钢筋垂直运输。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串筒下料、人工振捣、墩身采用塑料布包裹、人工浇水养生。(四)、主桥薄壁实体过渡墩、引桥薄壁实体墩及桥台施工方案8# 和9# 薄壁实体墩施工总体采用钢管灯笼架为外部操作平台,相邻墩柱钢管脚手架搭设将其相互连接成整体,并拉浪风绳子,以提高脚手架稳定性。主桥7# 薄壁实体过渡墩和引桥10# 桥台左右幅外围采用钢管脚手架为作业操作平台,钢筋和模板安装采用汽车吊提升。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送料,串筒下料,人工振捣。墩身采用塑料布包裹、人工浇水养生。(五)、索塔施工方案1、索塔主塔设计要点塔身设计参数: (1)、索塔为塔柱、横梁组成的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索塔总高246.5m(云南岸4号),其中塔座高21m(云南岸4号)。 (2)、塔柱断面为矩形空心截面(倒角R50圆角),塔座底为14m(顺桥向)×12m(横桥向),塔座顶设置厚度为4.5m的连接段。下塔柱底面断面尺寸12m(顺桥向)×10m(横桥向),底部2.5m范围设置实心段。下横梁位置截面尺寸11m(顺桥向)×6m(横桥向),上横梁位置截面尺寸7.5m(顺桥向)×6m(横桥向),上塔柱为等截面,截面尺寸为7.5m(顺桥向)×6m(横桥向)。塔柱壁厚自上而下分别为1.0m、1.0m、1.2m(顺桥向),1.2m、1.2m、1.5m(横桥向),与横梁交接范围设置横隔板并局部加厚。 (3)、索塔共设上、下两道横梁,下横梁梁高8.0m,宽9.8m,壁厚1.0m。上横梁梁高7m,宽6.3m,壁厚1m。 (4)、斜拉索锚固于上塔柱内,13号斜拉索锚固于锚块上,其余均采用钢锚梁形式锚固。 (5)、塔柱横桥向外侧塔壁沿中线设置通风管,上下横梁底板设置通风管(兼具排水孔作用),通风采用160×6.2mm的PVC管,间距5m布置。横梁和上塔柱预应力设计参数: (1)、横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及构造横梁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采用15-22的预应力钢束,两端张拉。预应力钢束设计张拉控制应力为0.75Rby=1395MPa,张控制力4297KN。 (2)、上塔柱预应力构造及参数预应力粗钢筋采用JL32精轧螺纹钢筋,单端张拉,设计张拉控制应力为0.85 Rby=837MPa,张拉控制力为639KN。(3)、预应力钢束计算参数钢绞线计算弹性模量E=1.95×105MPa;管道摩阻系数为0.17,管道偏差系数为0.0015,一端锚具变形及回缩值为6mm。粗钢筋计算弹性模量E=2×105MPa;管道摩阻系数为0.25,管道偏差系数为0.0015,一端锚具变形及回缩值为1mm。引伸量根据上述参数计算,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实测的E直及钢绞线面积进行修正。钢锚梁及钢牛腿设计参数:全桥钢锚梁共计100套,每套钢锚梁锚固1对斜拉索,具体如下: (1)、索塔内壁预埋钢板,钢板塔壁侧焊接剪力钉及斜拉索套筒,另一侧焊接钢牛腿及挡块。 (2)、钢锚梁与钢牛腿之间的接触面采用不锈钢板和四氯板组成滑动副,钢锚梁可沿其轴向移动,确保斜拉索水平水平分力由钢锚梁承受的受力模式。 (3)、钢锚梁吊装时应确保全部高强度螺栓按规范预紧力预紧。斜拉索张拉前应释放钢锚梁全部高强螺栓的预紧力为0.斜拉索全部张拉结束后,螺栓端头插入开口消防止螺母脱落。高强度螺栓接触面按钢结构防腐统一考虑,不需喷涂防滑防锈漆,在工地整体组装前,应确保接触面的平整及清洁。 (4)、为避免斜拉索不平衡水平力对索塔的不利影响,要求边、中跨斜拉索同步对称张拉,张拉时边、中跨斜拉索不平衡索力不大于50KN。 (5)、相邻两块塔壁预埋钢板上下的间隙为15mm,施工时可采用临时垫块保证预埋钢板间15mm缝隙的横向连续性,施工完毕应将垫块去除。北盘江大桥云南岸4# 索塔主塔塔柱施工总体方案:4# 索塔主墩塔身,在索塔左右两侧布设两台塔吊,各分管索塔的左右两根墩柱施工,塔吊主要用于模板装拆和钢筋垂直运输。在塔柱大桩号侧左侧布设一台专供人员上下的施工电梯。 墩身混凝土采用钢管外滑架翻升模板工艺施工。外滑架采用预埋钢棒孔,穿50mm钢棒支承滑架,人工手拉葫芦提升滑架。模板采用大面积定型钢模,在钢模外侧设计独立加固支架,由钢模厂加工制作。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串筒下料、人工振捣、墩身采用塑料布包裹、人工浇水养生。2、塔座施工方案索塔塔座底面截面尺寸为14m(顺桥向)×12m(横桥向),塔座顶设置厚度为4.5m的连接段,总高21m,高度不大。向内倾斜渐变矩形截面空心墩柱。采用钢管灯笼架为外部操作平台,塔座相邻四周钢管脚手架搭设将其相互连接成整体,以提高脚手架稳定性。内箱采用内滑升支架作操作平台,随墩柱的施工升高而提升滑架。塔座塔身采用翻升模板工艺施工。塔座封顶实心段采用预埋牛腿支承贝雷架,贝雷架跨中部位设落地钢管支墩,搭设支架平台。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送料,串筒下料,人工振捣。墩身采用塑料布包裹、人工浇水养生。索塔塔座实心段支架施工示意图3、下塔柱施工方案下塔柱底面截面尺寸12m(顺桥向)×10m(横桥向),顶面截面尺寸11m(顺桥向)×6m(横桥向),底部2.5m范围设置实心段。下塔柱成“Y”形分布,墩身向外倾斜渐变矩形截面空心墩柱,高38.6m,塔柱壁厚分别为1.5m(顺桥向),1.2m (横桥向)。采用外围滑架施工,滑架根据墩柱倾斜面倾斜,下部托架为穿心可收缩型钢架,滑架体用钢管搭设连接。下塔身采用翻升模板工艺施工,滑架随混凝土施工升高而升高,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送料,串筒下料,人工振捣。墩身采用塑料布包裹、人工浇水养生。索塔下塔柱滑架施工示意图4、中塔柱施工方案中塔柱底面断面尺寸11m(顺桥向)×6m(横桥向),顶部断面尺寸7.5m(顺桥向)×6m(横桥向),向内倾斜渐变矩形截面空心墩柱,塔柱壁厚分别为1.0m(顺桥向),1.2m (横桥向),与横梁交接范围设置横隔板并局部加厚。采用外围滑架施工,滑架根据墩柱倾斜而适当倾斜,下部托架为穿心可收缩型钢架,滑架体用钢管搭设连接。下塔身采用翻升模板工艺施工,滑架随混凝土施工升高而升高,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送料,串筒下料,人工振捣。墩身采用塑料布包裹、人工浇水养生。索塔中塔柱滑架施工示意图5、上塔柱施工方案上塔柱为垂直等截面,截面尺寸为7.5m(顺桥向)×6m(横桥向)。采用外围滑架施工,滑架体用钢管搭设连接。下塔身采用翻升模板工艺施工,滑架随混凝土施工升高而升高,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送料,串筒下料,人工振捣。墩身采用塑料布包裹、人工浇水养生。索塔上塔柱滑架施工示意图6、下横梁及上横梁施工方案索塔共设上、下两道横梁,下横梁梁高8.0m,宽9.8m,壁厚1.0m。上横梁梁高7m,宽6.3m,壁厚1m。在浇筑横梁底墩柱时提前预埋钢牛腿支撑构件,先将横梁顶面以上部份墩柱浇筑1012m,采用贝雷片支架作支撑平台,两端头搭于钢牛腿上,贝雷片支架上铺设钢模作底模,在贝雷片支架跨中部位斜拉钢索作加固支撑,端头拉于墩柱上。浇筑过程分两次浇,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送料,串筒下料,人工振捣。墩身采用塑料布包裹、人工浇水养生。索塔下横梁斜拉吊架施工示意图索塔上横梁斜拉吊架施工示意图三、分部(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一)、明挖承台基坑施工方法明挖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作业。根据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确定相应的开挖坡比,土方开挖边坡设1:0.75坡比,石方边坡开挖1:0.25坡比。若基坑为岩石的,采用浅眼松动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对坑壁预留一定的保护层。(二)、冲孔浇筑桩的施工方法由于地势起伏比较大,地形坡高山陡,路线方向坡面呈左高右低面坡形式,并且横坡较陡,落差较大,加之山体的软土覆盖层较厚,岩体本身均石灰岩为主。按设计要求本桥桥位区4#索塔主墩10#桥台桩基础采用冲孔浇筑桩。钢筋笼制作冲孔浇筑桩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安装钢筋笼冲机位置平整导管拼装试验安装导管护筒制作桩位放样二次清孔埋设护筒混凝土拌合运输泥浆准备冲机就位灌注水下砼冲击成孔桩头凿除清孔桩基检验1、冲孔(1)、冲机选择:根据本合同段工程地质情况、设计桩径及桩长,桥梁桩基成孔选用冲击实心锥冲孔设备,该种冲机适用于各类土层及280cm孔径桩基,冲孔深度可达100m,采用泥浆护壁。冲机选用提升速度快、起重能力较大的冲机和质量较大的冲锥;钢丝绳与冲击冲锥之间必须设置自动转向装置并连接牢靠,钢丝绳应选用同向捻制、纤维芯柔软、无死褶痕迹和断丝者,其抗拉安全系数不应12,锥径等于孔径。(2)、成孔顺序:初定位 场地平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