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精华版).doc
-
资源ID:4079961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精华版).doc
名词解释行政组织: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厉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团体意识: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经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试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有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系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棱柱模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则是过渡社会。棱柱社会概念的提出,既是里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组织环境: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的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集权式组织结构: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有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分权式组织结构: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了完成一定的认为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置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总理负责制: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群体: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群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的归属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行政组织领导:指行政组织总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非权利性影响力:非权利性影响力又称为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行政组织决策: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行政组织决策体制: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他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政组织决策任务的 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冲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组织沟通: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情感、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正式沟通: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非正式沟通: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行政组织学习:行政组织学习以行政组织为主体,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而进行的系统化,持续的集体学习过程,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多方面改善以及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双环学习: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双环学习也被称为“变革型学习”三环学习:指组织应该学习如何学习,并将之命名为在学习或次级学习。这是最深程度的学习行政组织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时间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和绩效管理:是通过对行政组织绩效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对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管理绩效评估:是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情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组织变革:指组织系统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调整,改变就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形态,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并借此提高组织效能的一个过程或行为组织发展: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的设计组织的结构体系,妥善的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工作再设计: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在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简答题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正式组织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形成的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简述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分工2严格的层级节制3严明的组织纪律4规范的录用制度5实行任命制6固定的薪俸制度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1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2组织成员不单纯时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而且受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激励3在正式组织之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分正式组织对组织效率起着重要影响4考虑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应对传统观念中的以组织正式结构和职能为基础的领导模式做实质性修正5领导不仅需要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具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技能。简述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3法律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环境简述组织结构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1执掌明确,机能一致2单一指挥3从属关系明确4合理竞争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简析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1目标手段2政策手段3组织手段4信息沟通手段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1明确组织目标2决定达成目标所需的计划与配置单位3决定实施计划的作业与配置职位4权责区分5制定组织规程和规章制度简述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具体表现:1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2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3国务院规定中央何省级行政机关的职务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畅通4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内容:1行政执行权2行政提案权3行政领导与管理权4行政监督权5人事行政权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资绩效;如果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3群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的关系。群体凝聚力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一件利弊参半的事情,从有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使人产生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不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凝聚力强的群体中的员工有时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缺少独立性和创造性。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领导影响力是整个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2领导影响力影响着组织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3领导影响力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哪些:1扬长避短原则2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3诚信不移原则4明责授权原则5用养并用原则拟定方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方案本身要有可行性2方案要有多样性3方案要有完备性4方案要有突破性5方案要尽可能定量化简述冲突处理的模式:1回避型2争斗型3克制型4妥协型5协作型简述非正式沟通及其优缺点: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与正式沟通相比,非正式沟通具有迅速、灵活、程序简便的特点,并且往往能够提供大量的、通过正式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往往反映了组织中成员较真实思想、态度、动机。其缺点是难以控制,信息易于失真,意见易被歪曲,各种小道消息及流言蜚语易于传播,容易导致小集团意识,如不加以有效的诱导和控制,则可能影响人际关系,瓦解组织的内聚力。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原则:1明确性原则2准确性原则3需要原则4计划原则5反馈原则6在战略上使用非正式沟通原则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1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2行政组织学习时一种体统化、持续的过程3行政组织学习是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行政组织治理能力的学习过程4行政组织学习可以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多方面的改善,5行政组织学习有助于促进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1提升行政组织成员素质2促进学习型政府建设3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对行政组织环境的置换4有利于创造面向民众、公务员和世界的“生态政府”5促进行政组织系统开放化和行为的社会整合能力简析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走向:1由封闭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开放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2由人治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3由集权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参与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4由全能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分化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5由管制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选取怎样的途径: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应该遵循的原则1目标原则2价值原则3创新原则4参与原则5以人为中心原则构建行政组织文化的途径1加强行政组织人员道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2培养具有核心文化素质的领导,发挥领导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业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压力感的组织文化氛围4开展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5创造文明的办公环境绩效管理有哪些主要活动:1计划绩效2监控绩效3评价绩效4反馈绩效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成三种:独权、分权和授权。这三种权力分配可以有七种不同的变革方式。格雷纳变革模式的侧重点在变革的权力方式方面。他认为,组织变革的成功方式是采用分权式的变革,非法是独权方式或授权方式。与传统的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1知识是组织根本的生产要素2符号商品增加3生产的去密集化与协作4虚拟工作场所5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6即时型与变革的加速7知识工作者的兴起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2民主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的权利,这是非民主制度不会去做也不可能做到的3民主较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广泛的自由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够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6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7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机会8只有民主政治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程度的政治平等9现代代议制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10民主的国家,一般会比非民主的国家更为繁荣论述题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大量的社会危机和公共问题,使政府面临和处理的问题日趋复杂,与此同时,也促成了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政府活动的范围的扩大,管辖事务的增多,管理对象的复杂,管理手段的多元化,使行政组织的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随着整个社会分化程度的提高,随着行政管理对象的复杂化和专门化,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政府行政管理日趋专业化,分工也日趋精细4组织间的相互储存和协调的加强;现代行政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巨大分化,使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职能的分离与专业化,固然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但对组织整合与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众所周知,支撑现代行政组织的基础是理性法律的权威,在理性法律框架下的行政组织,则显示出程式化和法制化的特征6重视社会的目的;现在行政强调国民福利、社会服务、政府行政的目的就在于为最大多数的人谋取最大的幸福。作为政府行政的构成体系,现代行政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把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公共福祉作为其重要的使命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众所周知,国际化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政府要解决和回应国际化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动,以应对这一变化和挑战。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政治秩序意味着既反对无政府状态,也反对专制政体,它意味着权威的存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独立。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行政组织的职责在于(1)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保护公民的自由、财产和权利,使之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侵害(2)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3)通过军队、警察、官僚机构等“暴力机器”防御外来的攻击。保障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政府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调节利益冲突的行为过程,作为利益的调节者,行政组织在政治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调节和整合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即通过妥协、沟通、协商、法律、经济等途径和手段,实现多方利益的生存和发展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社会发展并不是毫无目的的,社会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模式均取决于社会选择,特别是政府权威体系的决策和选择。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行政组织的职责与作用在于:(1)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社会发展选择目标,引导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2)通过政策工具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标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政治一体化是维系政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行政组织在实现和维持政治共同体方面发挥这十分重要的作用:(1)作为政治治理的工具,维系统一的政体(2)吸收各种需求并加以规范(3)规范和制定竞争规则,解决潜在的和已经出现的社会冲突(4)作为政策的执行工具,是统治者能有效实施其政策(5)执行政治社会化的工作,促进公民对政治目标的认同和合法性的认同(6)作为政治沟通的渠道,听取公众的批评和建议(7)作为政治参与的场所,实现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现代经济社会也是政治社会,没有政治体系为其提供的游戏规则和经济生活的框架,经济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转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是政府的职责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共享性和非排他性也使得私人部门很少有诱因去生产公共产品,这些就需要政府来承担。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公共服务并提供公共用品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共有的资源,这些共有的资源与我们生活甚至生命息息相关,共有资源与公共资源一样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因此,行政组织可通过制定相应的管制性措施来保护共有资源和环境,以减轻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出现,相反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经济会为长期的持续失业与通货膨胀所困,更为糟糕的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往往是并存的,政府的职责便在于通过制定有关的公共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缓解这种波动,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行政组织正是借用各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政府的经济目的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市场经济产生不平等的结果,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需要社会有一种公平再分配的机制。政府在进行再分配方面显然处于有利地位,因为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该项权力使得政府能够大规模介入再分配工资,并且能够通过税制解决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与垄断定价产生的收入分配问题评析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1.传统的、古典的组织理论比较偏重于对组织静态的研究,即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组织。他们的组织理论具有的特点是:(1)组织是一个分工的系统;(2)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系统;(3)组织是一个权责分配的系统;(4)组织是一套法令和规章的体系;(5)组织是有目标的系统。从上述组织观念出发,他们所强调的追求的组织管理原则为:(1)组织结构的体系化;(2)组织工作的计划化;(3)组织化运行的规范化;(4)组织管理的效率化。古典管理理论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建构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石,提供了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揭示了组织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传统的组织理论,虽然有上述贡献,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1、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了组织的动态面。们们只研究结构,研究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层级控制、如何订立法律规则,忽视了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忽视对组织当中人的行为的研究。2、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机械的“效率”观念,强调组织的整体需求和利益,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忽视了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需要和个体的利益。3、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法律、制度、规范、规则的作用,强调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趋向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压抑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在研究取向上,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系统来看待,未能涉及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联系实际,试论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外策略:一、.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部策略主要包括;1资源的储备;资源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防止市场波动给生产和服务带来的负面影响,组织可以将那些因环境的因素的变化导致不能有效供给的关键性资源先储备一部分。对于那些价格波动幅度大、对生产和服务影响很大的资源进行储备,以防止这些资源供应波动对组织生产和服务过程造成影响2平衡策略;如果资源的储备策略主要被用来吸收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那么,平衡策略则是着眼于如何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如果组织环境在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上呈现一种近似于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的话,那么运用平衡策略,则可以防止或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运作的影响3预测和计划策略;预测和计划策略是指组织通过理性、科学的方法,发展精确的预测能力来达到较少不确定性的目的。如果环境的影响能够被预测出来,组织就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及早采取措施,以限制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影响4平抑以及定量配给的策略;为了缓解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冲击,政府可以采取限制性的措施来防止环境因素对组织生产和服务的冲击。如政府可以通过限制价格的措施,防止某些商品暂时短缺造成的价格暴涨,以此来缓解给市场以及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5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当组织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不确定性增大的时候,行政组织也可以通过机构、人员和组织管理方式的调整和改革来化解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二、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外部策略主要包括;1竞争策略;在竞争的市场中,组织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吸引或者影响这些第三者的决策。组织处于竞争性的环境使组织的决策趋于复杂,因为,组织要考虑是否能够获取第三者的支持,这本身也不是组织单方面能够决定的2合作策略;考虑到竞争可能导致组织之间的利益损失,在环境日益动荡和不稳定的今天,无论公私组织,都更倾向于在保持竞争的同时,利用合作的方式,以期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模式3参与管理;如果在组织的环境中,存在着对组织的发展和成长有威胁的成员或者群体,那么将其吸收到组织中,参与组织的决策与管理,这便能够将外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使其失去不利影响4公共关系;组织也可以利用公共关系活动,改变公众、其他组织和政府其他部门对组织的印象。公共关系的核心是促进社会公众对行政组织的政策、决策和行为的了解,消除误解,增强社会对行政组织的理解和支持。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1.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导是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来讲,其优点在于:(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彻执行。弊病在于:(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毛糙公事、消极处事之工作作风,容易制衡积极创新精神;(3)下下控制严密,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同“各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2.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备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分权式组织结构在精神方面是符合民主要求的,它的好处在于:(1)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层专断和个人独裁;(2)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3)尊重各层利益,收因地制宜的功效;(4)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作作风。从管理上看,分权式组织结构也有其固有的弊病,主要表现在:(1)单纯强调分权,忽视合适的集权,这会损害统一,甚至会导致分裂;(2)过分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政邮多门,不易达成组织目标;(3)过分分权政使各机着彼此独立,无上级的监控,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相互制肘与摩擦。试论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1组织的环境;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易变性对组织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组织环境决定着组织目标的设立,当环境变化时,组织的目标也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环境的需要(2)组织环境影响着组织的价值观(3)组织环境关系着组织结构的形式,在面对较为确定的环境下的组织结构设计,可采用较为稳定的机械式结构;相反,面对较为不确定环境下的组织的结构应采用适应性较强的、具有弹性的有机结构2组织战略;组织战略是指决定组织活动性质和根本方向的目标规划,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提出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以企业组织为例,企业组织一般经历4种战略发展阶段,在这四个不同的阶段中,组织结构也不相同3组织的技术;技术是组织把材料转换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机械的或智力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者相互发生的这些社会关系,他们借以互相交换其活动和参与共同生产的条件,当然依照生产资料的性质而有所不同4组织规模;组织规模的大小也影响着组织设计,规模庞大的组织层次多、机构庞大,这便需要实行分权式组织结构。因为在组织过分庞大、层次过多的情况下,集权过多就容易使组织系统负担过重,并且出现信息流通的阻塞,导致组织的无序和混乱,同时,在组织规模扩大的情况下,需要设立一定的委员会或协调控制部门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5组织成员的因素;组织结构是人类分工协作的形式,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文化素质、个性特征也影响着组织结构的形式。如果组织成员系做得意愿较强,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趋于一致,工作能力较强,则不需要过分的监控和约束应给成员以较大的自主权。同时,在组织人员的配备上,也要讲求组织成员之间的智能、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有机配合,追求整体效应试述国务院的法律地位:1.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在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国务院由于全国人大组织产生;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负责并报告工作。(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它表现为: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畅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总之,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委、局、行、署、办等组成机关、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负责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它保证了国家行政权力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论述21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1胸有全球化战略;21世纪领导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他将促进全人类走向全球化和多极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相互之间的依存度也日益增加。这就要求领导者既要懂科学,又要有远见,善于抓战略和善于学习。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胸有全球化战略2在工作中善于保持平衡;这里的“平衡“,主旨是不仅要具有应付变化、适应变化的平衡艺术,而且更要求有求变防变的意识,且具备在千变万化中求得平衡的艺术,以便使组织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即使时代的需要,也是组织领导能使自己的领导艺术得以发挥的根本保证。因为通过组织学习,可以使组织成员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使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是富有挑战性价值的一名主人翁成员,而作为主人翁就不会处处被动的依赖组织,被动地听从领导的指挥,而是从主观意识上配合领导,主动为维护团体的利益去遵守共同的权力规则,从而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4以人为本,善待下属;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准则,也是搞好上下级关系的根本原则。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真正关心员工,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2)尊重员工,给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3)善于分权、授权,相信员工的能力;(4)奖惩要及时,真正实现奖优罚劣;(5)一视同仁,不要对员工存有不必要的人为主观偏见;(6)善于倾听下属的呼声,并做到及时反馈;(7)敢于为下属承担工作责任,使下属敢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潜能;(8)善于沟通,作风民主。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科学化:1.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要实现决策科学化:1建立健全组织决策系统;现代化的组织决策系统是由已决断子系统为核心,以信息、参谋、监控子系统为支持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建立健全决策系统,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合理设置子系统,其次要充实参谋咨询机构和信息工作机构。2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决策原则是决策过程中一些固有的运行规律的概括和反应,是决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原则主要有:(1)信息原则(2)预测原则(3)程序原则(4)可行性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3提高决策和参与者的素质;决策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决策的水平,提高决策人员素质是决策系统改进的重要内容之一(1)要加强决策者集体的班子建设。(2)提高参谋咨询人员的业务素质(3)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民主化:决策民主化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决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组织决策的过程,在决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及气氛。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目标民主化和决策过程民主化的统一。要实现决策民主化:1把民主机制引入决策系统,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决策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抉择行为,而是由信息情报活动、决策方案设计活动和抉择活动等多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所构成的完整过程。因此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形成平等、民主、协商的气氛,鼓励人人畅所欲言2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坚强专家学者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在高层次上民主化的体现,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1)保证参谋机构的相对独立性(2)在咨询机构内形成民主气氛,鼓励不同观点的自由讨论,既要有对决策者的顺向思维,也要有对决策者的逆向思维,鼓励思想交锋(3)参谋咨询人员要准确定位3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政治生活透明就是政务公开、政治民主,这包括(1)建立重大问题的通报制度(2)强化对决策的新闻舆论监督(3)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决策的意识水平。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决策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与组织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组织领导者的权力受到法律的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决策法制化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1理顺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特别是要理顺同级政权机关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这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理顺这三者的权限、范围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党组织对决策工作的领导,又要保证人大的最高决策权,以及保证和发挥政府在决策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具体措施有:(1)党政分开(2)理顺党委对决策的领导权与人大最高决策权的关系(3)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相互关系(4)人大在监督政府决策时,应切实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了解政府的实际工作情况,促使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2决策程序法制化;决策程序法制化,就是将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程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旨在防止少数决策者草率行事、滥用职权,或者有意把一些方案不经过审议而出台的行为。决策过程中应当加以规范的程序有(1)调查程序(2)方案设计程序(3)可行性论证程序(4)社会交流程序(5)决策合法化程序3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在我国当前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决策监控系统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考虑从一下两个方面强化监控作用(1)发挥内外两大监控体系的作用(2)依法保护监控子系统成员的权利,既要保护他们批评、监督政务的权力,也要保护他们不要因为监督政务而受到打击、报复。试分析引起群体产生冲突的因素:1目标因素;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目标追求,是导致冲突最内在的原因。价值观和目标冲突存在是有普遍性的,当然,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不同阶级和敌对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也是由价值观和目标因素引起的2资源因素;各群体及个人之间的冲突,绝大多数是由资源因素引起的,只是一种现实的利益冲突。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同样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只要资源匮乏存在,分配中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3责权因素;如果说资源因素是造成冲突的客观因素,那么责权因素就是最典型的造成冲突的主观因素。责权因素引起冲突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1)责权不分(2)权力不均(3)责权逆转4信息沟通因素;有相当数目的冲突是由误解造成的,虽然这种冲突与根本目标、利益的对立所引起的冲突有本质的不同,但是,这种冲突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使我们不能不重视对其起因的认识。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已越来越高,减少因信息沟通障碍所造成的损失既是必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5结构因素;有关研究表明,群体结构方面的因素与冲突有一定关系。群体规模越大,发生各种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原因可能在于,规模打了,层次就多了,分工也多,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交错复杂,这些都增加了冲突发生的机会,扩大下级人员对上级行为的参与也有可能使冲突增加。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1谈判;这是最常用、最便当的方式,再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总比两败俱伤的斗争更可取,谈判实质上是一种交易,一方先提出建议和要求,另一方做出评估和反应,反之亦然,直至达成协议。2设置超级目标;当对立双方的目标不可调和时,可以考虑有没有设置双方一致的、更高层次的目标的可能性。3第三方介入;在矛盾陷入僵持局面时,引入第三方力量有助于缓和紧张态势。第三方可以充当调停者、协调者或仲裁者的角色。仲裁者的作用类似法官,以判定是非的方式强制性地压制矛盾,但这种做法要求仲裁者具有较高的权威,所以一般都是行政组织的上级领导部门承担此任务4结构调整;一种办法是对个别人员实行调整,把在冲突中其关键作用的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