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总复习未打印.doc

    • 资源ID:4079040       资源大小:14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总复习未打印.doc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一、工作程序: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应有仪态包括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保持正常社交距离1.5米)2礼貌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3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7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二、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不仅涉及咨询内容,也涉及心理诊断。对求助者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也属于保密范围。试述心理咨询中保密原则的要点。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求助者的隐私和秘密可能就是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求助者只有认为自己所说的一切都能得到保密的承诺时,才能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向咨询师倾诉,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咨询内容,同样也涉及心理诊断。在心理诊断中,咨询人员收集到的所有有关求助者的资料,包括个人生活、思想状况、个人成长过程、个人恋爱、婚姻、交友、工作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咨询人员未经求助者同意,绝不可将这些资料泄露给别人。另外,对求助者的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也属保密范围之内,都要受职业道德中保密原则的制约。反复说明保密原则,承诺咨询人员的责任,并说明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如发现求助者很可能自杀、很可能危害他人生命等属于保密例外。三、危机的处理: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作虚假陈述或报告。)四、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咨询时的仪态,不抽烟,不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一、会谈法的种类:收集资料的“摄入性会谈”:通过会谈了解病史,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等。最常用的摄入法是病史采集法。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咨询性会谈:会谈内容不是病人而是涉及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等等。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突然遭受精神创伤时,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二、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 (注意与一区别)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讲题外话。4扭转会谈内容: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5不给绝对结论: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6诚恳结束会谈:不能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三、摄入性会谈切入点确定会谈目标、内容与范围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内容。2根据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根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根据上级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5根据许多求助内容分别谈话。四、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最常用的是“释义”,征得求助者同意后,把求助者的话重复一下并做解释,解释完以后,立即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使求助者感到很自然,感到心理咨询师的问题提得合理。中断,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当求助者因情绪激动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时,不能够硬行迫使他停止会谈,这时可以请他抽支烟,替他倒一杯水,请他取一样东西过来,或者建议他换一个地方再继续谈。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建议暂时停止会谈,下次再来。情感的反射作用,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激一下求助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初次会谈尽量不用,往往会引起求助者的情绪紊乱,一时难以控制。引导,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五、了解求助者思想和行为的工作提纲:(马隆和沃德于是976年总结出12个题目,以下是六点)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六、问题提得过多的原因:1、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2、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缺乏基本理解。3、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七、不恰当的问题所带来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八、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凯利)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why-question)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or-question)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and-question)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tag-question)避免责备性问题。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what for-question)避免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is it because-question)九、会谈内容选择原则:符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对求助者病因有直接或间接针对性。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有助于鉴别诊断症状。(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有利于帮助改善认知。(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有利于个性发展或矫正。(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会谈法的有效性。(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十、会谈内容归类:在咨询交谈中,一般情况下,不能做笔录,更不能做录音和录像,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交谈中,只可按以下项目做极简单笔录: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等)。现实生活状况。婚姻状况。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主观症状)。情绪体验、生活态度。其他。十一、确定摄入性会谈的提问方式:根据会谈目标、收集资料的性质和内容来确定提问方式。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但是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半开放式提问(或称为限制性开放式提问)。有时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闭式提问。十二、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心地听。在听的过程中,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的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摄入性会谈规定不能在交谈中加入咨询人员评论)。倾听,不单是听,还要注意思考,要及时而迅速地判断求助者的谈话是否合乎常理,是否合乎逻辑。要及时把握“关键点”。十三、中立性态度的概念: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是中性的,可以说:“你所谈的情况,从心理学角度完全可以理解”或“我十分理解你的情况(或心情)”等等。“理解”是态度中最中性化的和非评判性的,它可以使求助者得到知己,但并非是支持者或反对者。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只说明对他的行为或情绪发生的规律或必然性有了肯定的看法,而对其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然是一种保留态度。这种态度既不破坏会谈气氛,又对后来的帮助指导留有余地。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一、工作程序: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求助者有权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心理测量和为什么选用这种而不是其他测量手段。只有当求助者表示同意并愿意密切配合时,才可以实施测评工作。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SCL-90,SDS,SAS);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择病因探索性量表,可以查找两年以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或是否有应激的叠加效应发生等等。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若怀疑有精神疾病,可使用MMPI;若觉得有智力问题,可用智力量表;若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等等。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二、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焦虑情绪用SAS量表。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应启用人格问卷EPQ、16PF。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SCL-90。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MMPI。量表选择的原则: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 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MMPI病理性人格特征和严重程度;病前人格,用在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偏执、神经症以上;EPQ了解人格特征及认知;神经症及以下用;SCL90了解其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咨询效果;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因素;SAS 神经症 焦虑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SDS神经症 抑郁情绪及程度。评定效果三、注意事项一是不得乱用心理测验,是指: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地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在临床上使用。4、在诊断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二是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1、在不理解各种心理测验本身独有的功能,便将各种测验工具一齐实施,抛弃摄入性会谈法、调查法、观察法,只依靠测验法的方式不可取。2、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目的性不强地使用心理测验,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第四单元、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一、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模式:1一般资料:该求助者人口学资料、生活居住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对未来的看法、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现在)生活事件与原因,现状与过去比较。(过去)该求助者对未来的愿望及相应依据。(将来)2个人成长史:(1)婴幼儿期、童年生活、少年期生活、青年期生活、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2)该求助者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3)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相关情况。(4)该求助者以往解决相应问题的行为模式。3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心理的:知、情、意、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身体状态(生理的:有无躯体异常感、近期体检报告)。(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动机、考勤状态;社会交往状况)。4心理测量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目的及测量结果。二、面对庞杂的资料时,首先考虑的一般是与处置方案和治疗有密切关联的资料。三、归纳和解释资料,都有一个先决条件资料的可靠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进行验证。1、补充提问。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办法。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四、验证资料的可靠性的方法:就事论事、寻找相关、迹象分析。所谓分析迹象的做法,就是把事实作为一种结果,作为一种症状,而进一步去寻找原因。五、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我们可能犯的错误)1、过分随意地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求助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2、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是后来的决策者,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如果收集人与决策人不同,往往发生对资料的理解错误。3、资料收集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咨询时如不考虑求助者的处境,不能灵活做出交谈计划,不知道何进何地了解求助者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是否适宜,收集资料十有八九要失败。4、对初期印象和后来的新资料之间的矛盾,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六、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1、非专业的观察者,依据日常生活概念,从自然的角度看问题。2、从医疗或病理学的角度看问题,倾向于求助者有病。3、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强调求助者是学习、行为或认知方面的障碍。4、生物学家,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看问题,认为关键是自我发展上受到阻碍。这种观点和人本主义思想一致,多采用会谈法去收集资料。5、生态学家或持生态学观点的人,觉得当事人的问题是与环境失去了平衡。七、综合使用各种观点来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的益处:1、既可以用学习的观点提示求助者的学习需要。2、又可以用发展观点鼓励他们的自我发展。3、既可以用病理学观点发现求助者的变态心理。4、又可以用生态学的观点帮助求助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使人格更完善。八、归类解释与验证临床资料应考虑因素:1整理归纳首先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2个体情况: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情况。3环境条件:求助者人际、工作、生活环境条件。4他人评价:对求助者一般印象、治疗情况评价。第五单元、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1、了解当时咨询师的诊断以及进行过何种治疗。2、分析当时去医院就诊的原因哪些是躯体方面的,哪些是心量方面的。3、求助者过去曾经历过心理咨询,很可能由于咨询效果不好而来。4、有的求助者原来确实患有精神病,但这次的问题不是原来的精神疾病,而是另外的问题。5、有的求助者经过以往的心理咨询后,问题非旦没有解决,反而更重。第二节 初步诊断一、心理咨询工作范围:1、通常一般心理问题适合于心理咨询。2、某些类型严重的心理问题,单独使用心理咨询或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也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3、人格障碍及心理疾病边缘状态者,心理咨询的作用很有限。4、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不是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二、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引发临床表现):引发求助者心理和行为临床表现的关键点”的内涵:1、该因素多数是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其本身性质不变。三、对临床来说,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四、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1、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2、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行为表现进行定性。周期性发作的抑郁或抑郁与躁狂交替发作,诊断为“躁郁症”。3、从求助者“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神经症有强烈的求治愿望,重性精神现很少主动求医。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神经症对自己有自知力,重性精神症对自己的症状无自知力。五、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相应的刺激物,这个人产生了幻觉,精神活动不正常。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性时便形成妄想。这就是同一性(或统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求助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成为自我认知统一性原则的丧失。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如果一个人遇到愉快的事情感到痛苦,或是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他的心理过程就失去了协调一致性,转为异常状态。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他的精神活动就不正常了。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如:周期性发作的抑郁或抑郁与躁狂的交替发作,有助于“躁郁症”的诊断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神经症夸大,害怕转成-精神病坚持妄想是真的,对明显伤害自己的行为不感到痛苦,对别人说自己精神病特别敏感坚决否认,对症状毫无“自知力”。六、自知: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七、初步印象:心理咨询人员对资料整理分析后,必须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八、正确理解初步印象步骤:初步印象即初步诊断涉及三方面内容:1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2行为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3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按三步进行: 1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2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3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九、心理诊断概念:鉴定和区别各种情绪障碍的手段。广义的心理诊断:以正常成人和儿童为对象的心理测量工作;狭义的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作为精神病辅助诊断手段和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确诊的测量工作。临床心理学中专门用于咨询和治疗的测量方法应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诊断。十、心理诊断的方法: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验法、量表法。十一、如何评定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质:1、任何单项测定均应有可比较的常模,信度和效度可靠。2、诊断只能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单项测定之间必须有内在逻辑性。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相对一致。3、心理诊断的提出和方法设计应以各基础学科的规律的操作原则为依据。4、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十二、心理诊断的目标:以个体为目标,探求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试述对心理诊断目标的理解。心理诊断的目标与一般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极不相同的。一般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寻找人类总体或某一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心理诊断则是以个体为目标,探求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比如,一般心理学研究受暗示性问题时是为了探求受暗示性的自然分布状况,而心理诊断则是研究某一个人受暗示性的程度以及这种程度在自然分布中的位置,从而由此判断是不是治病因素。怎样处理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问题?有些问题即使和心理有关也不是心理咨询所能解决的,有些问题心理咨询可能只是部分地起作用。对此心理咨询师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包揽一切。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咨询师应建议及时地转到有关科室(机构)解决。十三、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分类和鉴别,是依据心理诊断的标准。十四、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在近期(1-2个月)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指影响到其它方面),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由现实因素激发,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主导症状-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十五、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十六、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1)因:经历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通常对青年人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大致都属于高强度刺激。)(2)时:症状持续在2-6个月之间。(3)度: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4)泛化:是否影响到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5)分析是否有器质性病变。(6)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及其他精神病鉴别。怎样把握诊断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的工作程序是:(一)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刺激。(二)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知的愿望。(三)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四)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五)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关系到青年人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属于高强度刺激;泛化-与原刺激相类似或相关联的刺激也能引起心理冲突,或把个别结论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十七、心理评估报告的内容: 1、求助者需解决的问题。2、自我体验、行为表现。3、问题严重程度。4、相关资料。5、资料可靠性的验证。6、心理问题的关键点。7、求助者问题的性质。8、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十八、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过程:1、核实临床资料(用调查法,向其父母、朋友、老师等)。2、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3、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4、在综合以上三项的内容,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写出分析评估报告。不同学派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观点: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潜意识中的冲突,童年时期的情结;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条件反射的形成;认知理论则强调不正当的认知评价方式。教材主张融会贯通、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十九、怎样评估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1)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2)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3)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郭念锋关于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1)周期节律性;(2)意识水平;(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5)心理活动耐受力;(6)心理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能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即:心理活动的效率指标、注意力品质好坏、受暗示的水平程度、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经常水平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正常与人交往的能力、对环境主动或消极适应能力)二十、如何评估求助者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在评估求助者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时,咨询员通常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求助者的行为品质及其解决问题的技巧;求助者认知性的应对技巧;求助者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技巧;求助者自己对问题的感受和理解。罗杰斯关于心理健康者的5个特征:乐于接受一切经验;时刻保持生活充实;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有较强的自由感;有高度的创造性。心理咨询包括建立关系、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实施咨询、评估效果。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需要咨询师如何去做?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要求咨询师正确理解和使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充分尊重求助者;(罗杰斯:无条件尊重。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关切理解求助者;采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强调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的重要性。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1、尊重:要求:完整接纳、一视同仁、以礼待人、信任对方、保护隐私、以真诚为基础。(尊重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2、热情:要求:适当询问,表示关切;注意倾听叙述;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热情是一个优秀咨询师的必备素质。)3、真诚:需注意的问题:真诚不等于说实话,不是自我发泄,应实事求是、应适度。4、共情:需注意的问题: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要善于把握角色;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5、积极关注(看到闪光点):需注意的问题: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咨询师如何表达尊重、温暖与真诚?恰当地表达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意味着一视同仁;意味着以礼待人;意味着信任对方;意味着保护隐私;应以真诚为基础。热情体现在: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示关切;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表达真诚要注意: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以“真正的我”出现,表里一致,真实可信)三、共情(罗杰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括三方面含义: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四、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有很多中文译法,如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五、共情在咨询中的重要性:1、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2、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3、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六、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询出现障碍:1、求助者感到失望。2、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3、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七、咨询师表达共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表达共情要因为而异。共情应适时适度。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咨询师的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肋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八、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促进求助者自我发现与开发潜能,达到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是咨询的最高目标。咨询的本质是给人以支持、鼓励和帮助,促使求助者在困境中崛起,消除迷茫,减轻或消除痛苦。咨询师应始终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与力量,这就是积极关注的实质。九、使用积极关注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盲目乐观(不泛泛而谈,针对实际问题,客观地分析其不足和拥有的资源)2、反对过分消极(咨询师应始终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与力量,这就是积极关注的实质)3、立足实事求是(在求助者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发掘其闪光点。促进其自我发现与开发潜能,达到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是咨询的最高目标)十、如何确定咨询目标: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全部问题:who.what.when.where.why.which.how。(要考虑求助者的年龄、性格、文化和心理问题的类型)2、判断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3、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找出主要问题-求助者最关心、最捆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最重要的、最想解决的,主要的-次要的,容易的、次要的-困难的,以求助者的目标为主)4、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5、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大目标(终极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十一、与求助者会谈时,应考虑到求助者以下因素:1、年龄特征。2、性格特征。对富有暗示性者,语言要明确坚定;对于抑郁个性者,语气要温和,充满同情关切;对强迫个性者,论述要严密,推理要合乎逻辑;对于内向拘谨者,要多给予理解、鼓励;对敏感多疑者,交谈应诚实恳切;对依赖过重者,不宜过分迁就或提供较多的支持;对被动个性者,应多让对方发表看法。3、问题特征。4、文化特征。十二、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参照如下思路: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了解求助者有关资料有哪几点要求?收集资料要围绕七个问题进行:他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与哪些人相关?事情是如何演变的?会谈应采用热情、诚恳、平等、负责的态度,同时应考虑到求助者以下因素:年龄特征、性格特征、问题特征、文化特征。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参照如下思路: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十三、主要问题: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四、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1、具体。2、可行。3、积极。4、双方可以接受。若无法协调,应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5、属于心理学性质(心理障碍问题、心理适应问题、心理发展问题)。6、可以评估。7、多层次统一。十五、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的几种错误观念:1、认为咨询师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2、认为咨询中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3、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4、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十六、不同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1、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目标。罗杰斯认为心理健康者的5个特征:(1)、乐于接受一切经验。(2)、时刻保持生活充实。(3)、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4)、有较强的自由感。(5)、有高度的创造性。2、行为主义学派期望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3、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4、完形学派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外在支持的依赖。5、理性情绪学派的目标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不理性的生活。6、交互分析学派希望帮助求助者能有脚本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助他偿检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作新的决定。7、现实治疗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十七、基本咨询阶段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澄清问题、确立目标、制订方案、实施行动、检查反馈、结束巩固。十八、咨询阶段的划分:诊断阶段(初期)-咨询阶段(中期):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巩固阶段(后期)十九、制定咨询方案的意义:必需的,可以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使咨询双方明确行动方向和目标,便于操作,便于检查,便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二十、咨询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的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二十一、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有哪些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求助者:1.向咨询师提供心理问题有关真实资料。2.主动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咨询师:1.遵守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强制规定)。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求助者:1.了解咨询师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了解咨询具体方案、过程和原理。3.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1.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个人资料。2.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态度,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 :求助者:1.不与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任何关系。2.遵守咨询机构相关规定(不是责任)。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内容。4.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 。咨询师:1.介绍自己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何制定咨询方案?(工作程序):(一)划分咨询阶段: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咨询阶段(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巩固阶段(一次咨询的结束做好此次咨询的小结和下次咨询的准备,布置家庭作业,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间和主题;整个咨询的结束做好回顾总结,追踪研究)。(二)制定咨询方案:1、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2、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3、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内容:咨询目标应符合有效性的七个要素:具体,可行,可接受,积极,属于心理学。可评估,多层次统一。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咨询次数和时间安排:一般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具体视求助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咨询的费用,执行国家标准。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4、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5、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6、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个体心理咨询学习运用参与性技术(倾听、开放式与封闭式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学会运用影响性技术(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对求助者实施干预。二十二、参与性技术(8种):1、倾听:倾听时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不仅用耳,更要用心。要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要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初学者容易出现的倾听错误有哪些?急于下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可问可不问少问,可说可不说少说,有时点头比说话更好);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最常用、最简便的动作是点头,最常用的言语是和点头动作连在一起的“嗯”。2、开放式询问和封闭式询问。(扩大范围与缩小范围)开放式询问,带“什么”的询问往往能获得一些事实、资料;带“如何”往往牵涉到某一件事的过程、次序或情绪性的事物;用“愿不愿”“能不能”起始的询问句促进求助者自我剖析。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回答简单,常用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当求助者的叙述偏离正题时,用来适当地中止其叙述,并避免会谈过分个人化。如过分使用封闭式询问,会使求助者限于被动,使之沉默有压抑感和被讯问感。3、鼓励和重复技术。4、内容反应(释义或说明):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反馈给求助者。咨询师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最好是引用求助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总复习未打印.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