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分析课件.ppt
血液制剂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血液制品: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201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血液制品的定义: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统称为血液制品。,1生产的严格管理2血浆来源的短缺3临床用量的增加,供不应求,血液制品供不应求的现状,为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改善血液制品短缺现状,促进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开展血液制品相关的处方点评具有重要意义。我院现有的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收录的血液制品品种,结合我院的临床实际常用的品种,确定点评范围是:人血白蛋白,二、点评依据,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3、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 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5、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医政司),三、点评方案,1、抽样频率:1次/月;2、抽样范围:上一月所有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剂的处方。3、抽样方法:全样本或随机抽取;4、点评方法:根据指南点评所抽取患者的处方,按照要求填写 血液制品处方点评登记表和药学部临床用药评价反馈记录,四、点评要点,点评标准1 适应证不适宜的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5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6 重复给药的7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8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点评细则-1 适应证不适宜的,人血白蛋白的适应证:1、失血、创伤及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7、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 的辅助治疗。,点评细则-2 遴选的药品不合适,人血白蛋白的禁忌人群:1、急性肺水肿患者;2、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3、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衰患者;4、严重贫血患者;5、肾功能不全者。,血液制品通常以注射剂或冻干粉针形式应用于临床,给药途径常为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当出现以下情况,可判定为给药途径不适宜:1、能肌内注射给药的,选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2、只可肌内注射的,开成静脉注射;3、只可静脉注射的,开成肌内注射;4、只可缓慢滴注的,开成快速推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点评细则-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要点:选用溶媒: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可降低药物稳定性;输注浓度:溶媒量过多或不足,导致输液浓度过高或过低;单次剂量:过大或不足,超出允许范围;给药频次:过多或过少,超出允许范围或导致单日用量超出允许范围;输注速率:速度过快;特殊人群:需要调整用法用量的未调整,点评细则-4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1)冻干粉+5%GS或H2O溶液稀释(常为10%)直接静脉滴注;+5%GS或0.9%NS适当稀释后静脉滴注。(2)5%、10%、20%、25%溶液 直接静脉滴注;+5%GS或0.9%NS适当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速度:2ml/min为宜,开始15min缓慢输注。,给药剂量:,Add Your Text,严重烧伤或失血所致休克,直接注射5-10g,隔4-6h重复一次,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每日注射5-10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点评要点:1不需要或可避免联合用药时,采用联合用药。2联合使用功效相似的药物。3未调整剂量联合使用可影响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的药物,点评细则-5 联合用药不适宜,1两种药品的成分相同或为同一类物质:两种药品成分相同但剂型或商品名不同或两种药品成分相似,为同一类物质。例如: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与冻干人血白蛋白。2两种药品含有的成分相同或为同一类物质:复方制剂中含有的成分,与另一制剂的成分或主要成分相同,或为同一类物质。,点评细则-6 重复给药的,1两种药物配伍使用时,可出现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变色等现象2两种药物联用后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3药品联用后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承受的能力,引起不良反应4药品联用后可产生拮抗作用,药效降低人血白蛋白,禁忌:禁与血管收缩药、蛋白水解酶、蛋白水解产物、氨基酸溶液、含酒精溶剂的注射液混合使用。,点评细则-7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