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论文企业的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doc
-
资源ID:4074219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会计研究论文企业的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doc
企业的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的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程慧丽(中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摘要:本文首先明确了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接着结合建筑行业的腐败案例阐述了当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紧接着分别从内外部两方面指出了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环境因素,最后提出了改善会计环境,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职业道德;影响;建筑业 一、会计环境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会计环境既包括外部环境又包括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即存在于企业外部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产生影响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历史等因素的总和,而内部环境是指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一些内部因素,包括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管理者或领导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以及企业的治理结构等等。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共同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起作用。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所应达到的基本职业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环境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会计职业道德受会计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会计环境有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发扬。反过来,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也有助于良好会计环境的形成。因此,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必须跟上会计环境变化的步伐,同时,会计人员要努力改善不良会计环境以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相比于以往,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实务操作能力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例如,有些会计人员为了迎合领导的意愿,当企业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置职业道德于不顾,不再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有的时候甚至冒着违反法律规定的风险,为企业出谋划策,直接参与到会计舞弊活动中去。还有些会计人员经不住金钱的诱惑,为了一时的升官发财,利用职务之便故意伪造凭证、隐匿会计信息,设置小金库,挪用公款,完全丧失了一名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另外,在信息技术为会计人员进行业务操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它也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造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近几年,会计人员的造假技术在不断提高,会计造假手段变得越来越隐蔽,会计造假已从单纯的财务事项转向其他非财务领域。 近年来,建筑行业腐败案例接连不断,事实上,每个腐败案例的背后都蕴藏着会计造假这一猫腻。一位在多家不尽相同的建筑单位工作过多年的大学生曾向记者透露过这样一个事实,建筑行业的腐败涉及行业的各个环节,而每个环节的背后势必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财务舞弊。有些建筑业为了少交或者不交税,想尽一切办法采用种种手段不计或少计营业收入,以收款收据代替发票入账,这大大助长了个人腐败贪污行为的滋生,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建筑行业的这一现状在一定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已是当前我国各个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将会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完全归咎于会计人员自身显然有失公平,很多时候会计人员的很多行为是受环境因素的驱使不得已而为之的。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服从于单位负责人的意愿,不得不屈从于社会这个大背景。 三、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会计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第一,内部控制制度。一套完善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使和保障会计人员履行职业道德规范,遵守会计准则和财务规章制度。如果一个企业的内控制度较为健全,其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在进行业务操作时会受到彼此的监督和约束,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在试图违规操作时往往会有所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减少部分人员利用制度缺陷钻空子的机会,有效避免贪污挪用等严重职业道德问题的发生。 第二,内部组织机构。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单位中所处的地位越高,其独立性就会越强,会计人员受单位领导意愿指使的几率就会越小。为了增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前些年兴起的会计委派制就是一典型例证。在会计委派制度下,被委派会计人员的报酬、业绩等与会计主体相脱离,会计人员只负责单位的财务工作,其个人利益与单位的利益不挂钩,会计人员可以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而不需讨好领导。另外,为了集中核算各单各地纷纷建立了会计核算中心,这些会计核算中心与企业主体相独立,对改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环境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会计主体的性质。同一会计人员在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中可能会面临截然不同的境地,这是因为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所追求的利益目标不同。私营企业希望少计收入多列支出以达到避税的目的,而上市公司则更侧重于虚增收入,粉饰业绩以达到融资和避免退市的目的。不同的会计主体对会计人员的制约是不同的,会计主体的性质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 外部环境因素 第一,经济环境因素。在所有可能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外部环境因素中,经济环境因素是一项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体制建设得如何都会对会计工作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史就是他们国家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良好的经济环境可大大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法律制度因素。同样是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有着明显的区别。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自律,它没有任何强迫性。而将会计人员的道德规范上升到法律层面,意义就截然不同了,它具有很强的他律性和阶级性。为了更好地规范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我国一直在不断加强法律建设,这为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第三,政治环境因素。政府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者,其出台的政策得当与否会对整个国家的会计工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对其管辖的企业下达死命令,为了完成任务,这些企业不得不篡改财务数据,违背职业道德规范。有些政府即使知道企业的财务信息不真实,也睁只眼闭只眼放纵他们的这种不道德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风气。 第四,教育因素。课程体系设置得合理与否以及会计人员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准。长期以来,我国注重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其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这种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致使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面临道德冲突时往往不知所措。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对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四、改善会计环境,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为了更好地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可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轮换,加强岗位交接的内部稽查力度,督促会计人员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将他们执业行为的随意性降到最低。另外,为了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得到充分地展现,企业还要加大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独立性,使他们的行为尽量摆脱单位领导负责人的控制。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第一,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行为往往会相对比较规范,财务人员发生徇私舞弊的可能性会相 对小些。因此,国家要尽力排除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创造一种良好的经济氛围。另外,政府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不能为了一时的政绩而出台一些不利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政策,要积极为企业的会计工作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 第二,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为了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国家要不断修改和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使会计人员的执法行为始终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同时,企业要加大对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对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会计人员要严加惩罚,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 第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当前,我国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度还不够,企业应试图将会计专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在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职业道德素质的强化。为了保障会计人员的学习效果,企业可委托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其会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纳入其晋升的条件,以促使会计人员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