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复习资料.doc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一章知识点:财务管理目标第一节 财务管理目标一、财务管理目标理论(一)利润最大化含义就是假定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为目标。优点有利于讲求经济核算,有利于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缺点(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2)没有考虑风险;(3)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4)可能导致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二)股东财富最大化含义指企业财务管理以股东财富最大为目标。在上市公司中,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价格两方面决定的,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优点(1)考虑了风险因素;(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3)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缺点(1)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3)更多强调的是股东利益,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三)企业价值最大化含义指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为目标。企业价值可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优点(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3)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4)用价值替代价格,可避免过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有效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缺点(1)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2)对非上市公司,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不易做到客观公正。(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含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然后是企业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等,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为目标。具体内容(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2)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3)强调对企业代理人即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4)关心本企业一般职工的利益;(5)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6)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7)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8)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优点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的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4)体现了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缺点过于理想化二、利益冲突的协调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首要要求就是协调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协调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要把握的原则是:尽可能使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关系冲突表现协调方式 所有者和经营者(1)经营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报酬;(2)所有者和股东则希望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更多的财富。1、解聘: 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2、接收: 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3、激励: 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1)"股票期权"方式。它是允许经营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企业股票,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约定价格的部分就是经营者所得的报酬。(2)"绩效股"形式。它是公司运用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绩效大小给予经营者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如果经营者绩效未能达到规定目标,经营者将丧失原先持有的部分绩效股。所有者和债权人(1)所有者要求经营者改变借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将其用于风险更高的项目;(2)所有者或股东可能未征得现有债权人同意,而要求经营者发行新债券或借入新债。(1)限制性借债:事先规定借债用途限制、借债担保条款和借债信用条件(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一章知识点:财务管理环节第二节 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工作程序。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一章知识点:财务管理体制第三节 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企业各财务层级的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含义 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特点优点:1、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2、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等。缺点:1、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2、面对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可能会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3、会产生信息传递及过程控制成本。条件1、管理高层必须具备高度的素质能力;2、有一个能及时、准确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并通过信息传递过程的严格控制保障信息的质量。(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含义 将财务决策权和管理权完全下放到所属单位,所属单位只需将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企业内部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特点优点:1、有利于各所属单位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成长。 2、可以缩短信息传递时间,减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控制问题,从而使信息传递与过程控制等相关成本得以节约,并能提高信息的决策价值与利用效率。缺点:产生企业管理目标换位问题,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单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三)集权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含义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具体内容(教材11页):(1) 集权的内容:制度制定权、筹资、融资、投资、用资、担保权、固定资产购置权、财务机构设置权、收益分配权。(2) 分散的内容:经营自主权、人员管理权、业务定价权、费用开支审批权。特点1、在制度上,制定统一的的内部管理制度,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特点加以补充;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二、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与分权,需要考虑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1、业务关系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2、资本关系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是企业能否采取相对集中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条件。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企业才有可能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3、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的差异(1)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2)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成体财务目标的背离和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4、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1)企业财务管理总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如果企业的财务活动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各所属单位距离分散,所处行业不同,就很难实行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2)企业规模越大信息源距企业总部传递信息所经过的环节就越多,传递信息的耗时就越长,就越难以保证信息的质量,也就很难实行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3)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越高,就越有助于更多的集中财权。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财务制度”为依据,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管理的思想。(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三)明确财务管理的综合管理与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四)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企业组织体制大体上有U型组织、H型组织和M型组织三种形式。1、 U型组织仅存在于产品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2、H型组织实质上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形成,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分公司则是独立的利润中心。3、M型组织是目前国际上大的企业管理体制的主流形式。M型结构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由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组成的总部,它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它既不同于U型结构那样直接从事各所属单位的日常管理,又不同于H型结构那样基本上是一个空壳,它的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和关系协调。第二个层次是由职能和支持、服务部门组成的。第三个层次是围绕企业的主导和核心业务,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各所属单位,每个所属单位又是一个U型结构。四、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内容 集中内容1、集中制度制定权:是指企业总部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全企业范围内统一施行。各所属单位只有制度执行权,而无制度制定和解释权。但各所属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2、集中筹资、融资权:资金筹集应由企业总部统一筹集资金,各所属单位有偿使用。企业内部应严禁各所属单位之间放贷,如需临时拆借资金,在规定金额之上的,应报企业总部批准。3、集中投资权:(1)企业对外投资必须遵守的原则为:效益性、分散风险性、安全性、整体性及合理性。(2)企业内对外投资应实行限额管理,超过限额的投资其决策权属企业总部。4、集中用资、担保权:集中用资是指企业总部对大额资金拨付要严格监督,建立审批手续,并严格执行;集中担保权是指企业内部对外担保权应归企业总部管理,未经批准,各所属单位不得为外企业提供担保,企业内部各所属单位相互担保,应经企业总部同意。5、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各所属单位需要购置固定资产必须说明理由,提出申请报企业总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购置。各所属单位资金不得自行用于资本性支出。6、集中财务机构设置权:各所属单位财务机构设置必须报企业总部批准,财务人员由企业总部统一招聘,财务负责人或财务主管人员由企业总部统一委派。7、集中收益分配权:是指各所属单位收益的分配,属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分配,剩余部分由企业总部本着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分留比例。各所属单位留存的收益原则上可自行分配,但应报企业总部备案。 分散内容1、分散经营自主权: 各所属单位负责人主持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决定生产和销售,研究和考虑市场周围的环境,了解和注意同行业的经营情况和战略措施,按所规定时间向企业总部汇报生产管理工作情况。凡是突发的重大事件,要迅速向企业总部汇报。2、分散人员管理权: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任免下属管理人员,有权决定员工的聘用与辞退,企业总部原则上不应干预,但其财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报经企业总部批准或由企业总部统一委派。一般财务人员必须获得“上岗证”,才能从事财会工作。3、分散业务定价权:各所属单位所经营的业务均不相同,因此业务的定价,应由各所属单位经营部门自行拟订,但必须遵守加速资金流转,保证经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4、分散费用开支审批权:各所属单位在经营中必然发生各种费用,企业总部没必要进行集中管理,各所属单位在遵守财务制度的原则下,由其负责人批准各种合理的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费用开支。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一章知识点:财务管理环境第四节财务管理环境一、技术环境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是指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二、经济环境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经济环境包括:(一) 经济体制(二)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中的财务管理战略 复苏 繁荣 衰退 萧条1增加厂房设备1扩充厂房设备1停止扩张1建立投资标准2实行长期租赁2继续建立存货2出售多余设备2保持市场份额3建立存货3提高产品价格3停产不利产品3压缩管理费用4开发新产品4开展营销规划4停止长期采购4放弃次要利益5增加劳动力5增加劳动力5削减存货5削减存货 6停止扩招雇员6裁减雇员(三) 经济发展水平(四)宏观经济政策(五) 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流失。(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2、应对措施所处阶段措施通货膨胀初期(1)进行投资可以避免货币贬值风险,实现资本保值;(2)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3)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稳定。通货膨胀持续期(1)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减少企业债权;(2)调整财务政策,防止和减少企业资本流失等等。三、金融环境(一)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工具1. 基本金融工具: 货币、票据、债券、股票等。2. 衍生金融工具: 各种远期合约、互换、掉期、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市场1、构成要素: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金融工具、交易价格、组织方式。2、作用:(1)为企业融资和投资提供了场所;(2)帮助企业实现长短期资金转换;(3)提高资本效率。(二)金融市场的分类以期限为标准(1)货币市场:主要功能是调节短期资金融通。特点是期限短;交易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具有流动性强,价格平稳,风险较小等特性。 货币市场主要有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2)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长期资本融通。主要特点是融资期限较长、融资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本的需要、资本借贷量大、收益较高但风险较大。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融资租赁市场等。以功能为标准(1) 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它主要处理金融工具的发行与最初购买者之间的交易;(2) 流通市场又称为二级市场,它主要处理现有金融工具转让和变现的交易。 以融资对象为标准分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按所交易金融工具的属性标准(1)基础性金融市场: 如商业票据、企业债券、企业股票的交易市场;(2)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如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以及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以地理范围为标准地方性金融市场、全国性金融市场和国际性金融市场。四、法律环境1、影响企业筹资的各种法律法规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合同法。2、影响企业投资的各种法规证券交易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3、影响企业收益分配的各种法规税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4、法律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范围包括企业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结构、投融资活动、日常经营、收益分配。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第二章知识点汇总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预算概述预算概述一、预算的概念1.预算的概念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的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的详细安排。2.预算的特征首先,编制预算的目的是促成企业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预定目标【预算必须与企业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其次,预算作为一种数量化的详细计划,它是对未来活动的细致、周密安排,是未来经营活动的依据,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二、预算的作用1.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2.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3.预算可以作为各目标业绩考核的标准。三、预算的分类与预算体系1.根据预算内容不同分类(形成的整体叫做全面预算体系)类别含义具体内容辅助(分)预算业务预算(经营预算)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1)销售预算;(2)生产预算;(3)材料采购预算;(4)直接材料消耗预算(5)直接人工预算;(6)制造费用预算;(7)产品生产成本预算;(8)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专门决策预算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的重要决策预算。如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总预算)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算。在全面预算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含(1)现金预算;(2)预计财务报表(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2.从预算指标覆盖的时间长短划分类 别特点长期预算预算期在一年以上短期预算预算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预算称为短期预算四、预算工作的组织(2010新增内容)预算工作的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考核层,具体如下:负责机构具体任务、权利和职责董事会、经理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根据情况设立预算委员会或指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管理事宜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拟订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预算目标。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与建议。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与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企业所属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业的检查、考核。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程序负责机构具体内容下达目标董事会、经理办公会或类似机构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企业预算目标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将预算目标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编制上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提出详细的本单位预算方案报财务管理部门企业所属基层单位提出详细的本单位预算方案报财务管理部门审查平衡财务管理部门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充分协调“审查平衡”,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予以修正。审议批准财务管理部门预算执行单位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企业预算方案,报财务预算委员会讨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预算草案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进一步修订、调整不合理之处。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年度预算下达执行财务管理部门将审议批准的年度总预算,在次年3月底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执行。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财务预算编制方法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按业务量基础数量特征不同分)1.成本性态与本量利之间的关系【补充】(1)成本性态【详细讲解在第六章第三节】指在相关范围(一般指的是在特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混合成本和变动成本,而混合成本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从而全部的成本最终就分为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从而存在成本总额(Y或TC)=固定成本(a或F)+单位变动成本(b或Vc)×业务量(X或Q)(2)本量利分析式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本量利的关系式:息税前利润(EBIT)=【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b或Vc)】×销售量(X或Q)-固定成本(a或F)【注意】(1)这里的成本中不含利息及所得税(2)这里的业务量可能是生产量、销售量、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等。2.固定预算方法与弹性预算方法的比较定义优缺点适用于固定预算(静态预算)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作为基础编制的预算。适应性和可比性差;固定费用或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弹性预算(变/滑动预算)按成本(费用)习性分类基础上,据本量利之间依存关系,考虑计划期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预算范围宽;预算可比性强。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于是项目。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按编制的数据基础不同分)1.增量预算(1)本方法要点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增量预算假定企业现有活动和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2)缺点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2.零基预算(以零为基础的编制预算)(1)本方法要点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一切以零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2)优点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限制;不受现有预算的束缚;能够调动各方面节约费用的积极性;有利于促使各基层单位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3)零基预算的编制程序相关员工讨论出每一项费用支出目的及数额;划分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和可避免费用项目; 资金优先安排不可避免项目,属于不可避免的约束性固定成本,全额满足要求。 属可避免项目的,对于剩余的资金,按照成本效益比例进行分配。划分不可延缓费用项目和可延缓费用项目。优先安排不可延缓费用项目的支出,然后根据需要和可能,按照费用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可延缓项目的开支。三、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按预算期时间特征不同分)1.定期预算以不变的会计期间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优点: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缺点:这种方法固定以1年为预算期,在执行一段时期之后,往往使管理人员只考虑剩下来的几个月的业务量,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2.滚动预算(连续预算、永续预算)(1)特点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补充预算,逐步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的一种预算方法。滚动预算的基本做法是使预算期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1个月或者1个季度,立即在期末增列1个月或者1个季度的预算,逐期往后滚动。(2)优点及时性强;连续性好;完整性和稳定性突出。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二章:预算编制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与目标利润预算一、年度预算目标1.预算目标含义预算目标源于战略规划、受制于年度经营计划,是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及下属单位预算年度经营活动目标的全面、综合表述。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预算目标是预算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2.预算目标的作用通过预算目标,高层管理者可将战略和计划传达给整个组织;每个部门也可以明确在实现战略与计划中需要履行的预算方针与目标责任。高质量的目标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利于日常管理的协调开展和有序进行。3.企业年度预算目标的确定必须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建立预算目标的指标体系建立预算目标的指标体系,主要应解决以何种指标作为预算导向、核心指标如何量化、指标间的权重如何确定等问题。从内容上说,预算目标指标体系应包括盈利指标、规模增长指标、投资与研发指标、风险控制(资本结构)指标、融资安排等。预算目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预计目标利润。(2)测算并确定预算目标的指标值确定预算目标,从根本上说是协调公司股东、董事会、经营者等各方利益的过程。预算目标各指标的指标值是企业的预算标杆,它应当具有挑战性,并且必须保证企业及其各部门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二、目标利润预算方法1.目标利润的测算基本要求目标利润的测算,应在考虑企业出资人盈利要求及战略安排、企业发展对利润的需求等基础上;全面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生产经营上的可能性;同时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的分项指标,根据总体指标和分项指标的关系进行综合平衡;充分评判主客观条件,进而根据预算年度生产经营、财务活动进行确定。2.目标利润预算方法为了简便起见,本书只考虑在有关产品的销售价格、经营成本、产销结构等条件明确的情况下,产品销售利润预算问题,不涉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项目,而且以利润总额为分析对象。(1)量本利分析法目标利润【EBIT】=预计产品产销数量(X或Q)×【单位产品售价(p)一单位产品变动成本(b或Vc)】一固定成本费用(a或F)(2)比例预算法含义利用利润指标与其它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分类销售收入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确定:上期实际销售收入利润率(或前几期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确定:可按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投资资本回报率法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投资资本回报率确定:按要求的企业投资利润率测算利润增长百分比法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利润增长百分比确定:根据有关产品上一期间实际获得的利润额和过去连续若干期间的平均利润增长幅度(百分比),并全面考虑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的预期变动而确定。(3)上加法含义根据企业自身发展、不断积累和提高股东分红水平等需要,匡算企业净利润,再倒算利润总额(即目标利润)。计算公式企业留存收益(企业需要内部筹集资金额)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由于: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本年股利额股利分配率股利额/净利润所以: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率)(如例25)公式和的选择当以年度净利润为基础按一定百分比计算分配股利时,采用公式;当以股本为基础按一定百分比计算分配股利时,只能用第公式。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率)三、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各指标值的确定举例综合以上分析方法,确定目标利润的具体思路是: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费用按照这一思路,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各指标值的确定可具体化为如下步骤:1.根据销售预测,在假定产品售价和成本费用不变的情况下,确定可实现利润;2.根据企业投资总资本和同行业平均(或先进)投资资本回报率,确定期望目标利润,并与可实现利润比较,提出销售增长率、价格增长率或成本(费用)降低率目标;3.通过各分部及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最终落实实现目标利润的其他各项指标目标值。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二章:辅助预算辅助预算(业务预算与专门决策预算编制)一、业务预算1.销售预算(1)销售预算内容规划一定预算期内因组织销售活动而引起的预计销售收入以及相关的经营现金收入的预算。特别注意销售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因为其他预算都需要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或者大多与销售数据有关。(2)编制依据预计销售量、单价以及销售收款情况(3)编制思路2.生产预算(1)生产预算内容规划预算期内生产规模(预计生产量)水平【注意】生产预算是业务预算中惟一只使用实物量计量单位的预算(2)编制依据:预计的销售量,并考虑预计期初存货和预计期末存货等因素(3)编制思路某种产品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量-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量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3.材料采购预算(1)材料采购预算内容规划预算期内材料消耗情况及采购活动而编制的,反映预算期内各种材料消耗量、采购数量、材料采购成本以及采购付款等信息的预算(2)编制依据:以生产预算、材料单位耗用量和预计材料采购单价等信息为基础,并考虑期初、期末材料存货水平编制。(3)编制思路4.直接人工预算(1)直接人工预算内容规划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消耗水平和人工成本开支水平(2)编制依据:据生产预算中的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直接人工小时和单位小时工资了进行编制。(3)编制思路5.制造费用预算(1)制造费用预算内容反映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一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相关的现金支出(2)编制依据:编制中按照成本习性将制造费用划分为固定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变动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进行列示固定性制造费用在上年的基础上根据预期变动加以适当修正进行预计。并作为期间成本直接列入利润表内作为收入的扣除项目变动性制造费根据单位产品预定分配率和预计的业务量(教材例题按照人工工时量)进行预计;从制造费用总额中扣除非付现部分(如折旧、摊销等,一般仅指折旧,教材例题就只扣除了折旧)就得到制造费用的现金支出。(3)编制思路6.单位产品成本预算(1)单位产品成本预算内容反映预算期内每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期末存货(就本教材例题而言,严格来讲指的是产成品)成本的预算(2)编制依据:以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为基础进行编制。也为编制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提供数据(3)编制思路7.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1)销售费用预算内容以价值形式反映整个预算期内为销售产品和维持一般行政管理工作而发生的各项目费用支出计划的费用预算。该预算与制造费用预算一样,需要划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列示。在该项预算表下面也应附列计划期间预计销售和管理费用的现金支出计算表,以便编制现金收支预算。(2)编制依据:变动性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分配率和预计业务量(教材例题按照人工工时量)等(3)编制思路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非常接近,也可将其划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费用。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的现金支出等于该期各种产品的相应现金支出之和。某期某种产品预计的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现金支出=该种产品单位变动性销售及销售费用分配率×该期该产品预计销售量固定性销售费用,只需要按项目反映全年预计水平。对于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的现金支出根据全年固定性销售费用的预算总额扣除其中的非付现成本(如销售机构的折旧费)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二章: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总预算)一、现金预算(重点内容)1.现金预算内容将业务预算各表中反映的现金收支额和决策预算的现金投资额及筹资额汇总列出现金收入总额、现金支出总额、现金余缺数及投资、融资数额的预算。2.编制依据:以日常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基础3.编制思路可供支配现金合计=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合计=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经营现金余缺=可支配现金合计-现金支出合计经营现金余缺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资金筹集后的结果计算考虑计划筹资后的可使用资金总额=现金余缺+根据长期计划应该筹集的资金确定应该支付利息额(这个数据应该根据预算期期初的实际负债及利息率计算,不过教材例题没有进一步的数据)计算还本付息以及最低现金持有量所需要资金=还本付息需要的资金+最低现金持有量判断应该筹资还是需要投资剩余资金如果->0,则资金盈余,可以用于投资-0,则资金盈余,可以用于投资或者还款(不过这个例题还在继续筹资,不太合理)如-0,则资金盈余,可以用于投资或者还款,所以本例中利用多余资金,首先偿还上一季度短期借款5000,然后做短期投资2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