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分章节练习题答案120.doc

    • 资源ID:4071776       资源大小:103.50KB        全文页数:7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分章节练习题答案120.doc

    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1)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互补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成反方向变化,即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增加。参见教材P12答案:C解析:需求曲线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参见教材P23答案:A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价格上升,供给将增加。参见教材P24答案:B解析:在我国,保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参见教材P45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参见教材P66答案:B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时,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增加。参见教材P87答案:B解析:两种商品为替代品,Eij>0,这时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参见教材P8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需求弹性系数的概念。参见教材P8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需求收入弹性的掌握。收入弹性小于1,则称为“必需品”。参见教材P910答案:B解析: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参见教材P9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BC解析: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的欲望;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参见教材P12答案:ADE解析: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选项BC则属于互补品。参见教材P13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参见教材P14答案:BCE解析:本题是对最低限价的全面考查。实施最低限价,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生产过剩。选项A说法有误。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而最高限价才低于均衡价格,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55答案:CDE解析: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参见教材P8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2)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22答案:B解析: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的数值无法知道,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所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以加总。参见教材P123答案:A解析: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4答案:B解析: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参见教材P165答案:C解析: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或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选项C说法错误。参见教材P166答案:A解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参见教材P187答案:A解析: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参见教材P19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BC解析: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参见教材P122答案:ABC解析: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完备性、可传递性和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参见教材P133答案:ACD解析:无差异曲线具有的特征如下(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参见教材P14154答案:BC解析: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或预算空间。参见教材P165答案:BE解析: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所以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就是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参见教材P166答案:AC解析: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见教材P19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3)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企业的特点。参见教材P212答案:A解析:公司制企业是依照公司法所规定的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参见教材P213答案:B解析: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参见教材P224答案:D解析: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参见教材P225答案:A解析: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参见教材P226答案:B解析: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P23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边际产量的概念。参见教材P24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机会成本的概念。参见教材P269答案:A解析: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参见教材P2710答案:D解析: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参见教材P2711答案:D解析:平均总成本=总成本/产量=(1400+800)/4=550元。参见教材P2712答案:A解析:总可变成本是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只有A正确。参见教材P2813答案:B解析: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可变成本处于最低点。参见教材P29的图1-1814答案:D解析: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参见教材P28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公司制企业的特点,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选项ACE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212答案:BDE解析:本题考查合伙制企业的特点。参见教材P213答案:ABCE解析:选项D属于产出。参见教材P234答案:ACE解析:参见教材P25的图1-165答案:CDE解析:本题考查规模报酬的分类。参见教材P266答案:ABD解析: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选项CE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277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短期总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参见教材P278答案:AB解析: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参见教材P279答案:BD解析: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平均总成本曲线一样都是U型曲线。参见教材P28-29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4)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是本行业内产品的差别程度。参见教材P322答案:B解析:某些农产品如玉米、小麦等的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333答案:A解析: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参见教材P324答案:A解析: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参见教材P335答案:A解析: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而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市场,又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336答案:C解析:垄断竞争市场又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337答案:D解析: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338答案:C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参见教材P349答案:D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参见教材P3410答案:D解析: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参见教材P3611答案:C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记忆。参见教材P3712答案:A解析: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参见教材P3813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价格歧视的含义。参见教材P3814答案:B解析:企业实现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参见教材P38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DE解析:划分市场类型的主要依据(1)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3)进入障碍的大小。参见教材P322答案:ACDE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参见教材P323答案:ABDE解析: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1)政府垄断(2)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3)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4)自然垄断。参见教材P334答案:ABE解析: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选项C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335答案:ABCE解析:寡头垄断市场上,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参见教材P336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寡头垄断的市场。在美国,汽车工业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在其他国家,汽车、钢铁等工业部门可划入寡头垄断市场。选项AE属于垄断竞争市场,选项C属于完全垄断市场。参见教材P347答案:ABD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同一条线。参见教材P358答案:AB解析: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既可称作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也可称作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参见教材P359答案:ADE解析: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选项BC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36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5)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所有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参见教材P402答案:D解析: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换言之,社会已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那么社会就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参见教材P403答案:C解析:一般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参见教材P414答案:C解析: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参见教材P4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纯公共物品的理解。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参见教材P426答案:D解析: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这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参见教材P427答案:B解析:国防属于纯公共物品。参见教材P42-438答案:D解析: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参见教材P44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逆向选择的概念。逆向选择就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参见教材P44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道德风险的有关内容。购买汽车保险后不认真驾驶汽车,购买财产险后不注意防盗,这属于道德风险问题,即“败德行为”。参见教材P4411答案:B解析:选项ACD属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只有选项B正确。参见教材P4412答案:B解析: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参见教材P45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参见教材P402答案:ABCD解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参见教材P403答案:AB解析:公共物品具有的特点就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参见教材P424答案:AB解析:纯公共物品就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参见教材P425答案:ABE解析: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纵向相加得到的。选项C说法有误。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436答案:ABE解析: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是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优化资源配置。参见教材P447答案:BD解析:选项ACE属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参见教材P448答案:BCD解析:选项AE属于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的措施。参见教材P44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6)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参见教材P472答案:D解析: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是支出法和收入法。参见教材P47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支出法是指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参见教材P474答案:C解析: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参见教材P475答案:D解析:S代表私人储蓄,(T-G)代表政府储蓄,I=S+(T-G)也就是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参见教材P496答案:D解析: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参见教材P50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边际储蓄倾向的概念。参见教材P518答案:A解析:边际储蓄倾向的取值范围是大于0小于1。参见教材P51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投资乘数的公式,投资乘数K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10答案:B解析:k=1/(1-)=1/(1-0.6)=2.5。参见教材P5311答案:A解析:投资乘数K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参见教材P52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CE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参见教材P472答案:ABE解析: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参见教材P473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核算GDP的主要方法。参见教材P474答案:ABCE解析:选项D属于收入法中的非生产要素收入。参见教材P475答案:AC解析: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涉及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参见教材P486答案:AC解析: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通称为私人储蓄。参见教材P497答案:AC解析: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C+I+G+(X-M)=C+S+T两边同时消去C,通过简化变为:I=S+(T-G)+(M-X),就代表了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参见教材P498答案:ABC解析: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参见教材P49-50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7)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索罗余值=10%-4%=6%。参见教材P57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增长型周期的概念。参见教材P57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典型周期的概念。参见教材P574答案:B解析:扩张阶段可以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参见教材P575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征的考查。通货膨胀是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参见教材P576答案:D解析:价格指数有很多种类,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参见教材P587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参见教材P588答案:A解析: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成反比。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参见教材P599答案:D解析: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名义利率不变,而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利率为正。参见教材P5910答案:C解析: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参见教材P5911答案:A解析:在调查期间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或自我雇佣的称为没有工作。参见教材P6012答案:C解析: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交换而引起的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参见教材P6113答案:D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引起的失业。参见教材P6114答案:A解析:资本的效率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表示。参见教材P5615答案:A解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处于繁荣与高涨时期,失业率比较低。参见教材P61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E解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效率。参见教材P552答案:ABC解析: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类型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参见教材P573答案:ABCE解析: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成正比,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584答案:BDE解析:就业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就业者条件、时间条件和收入条件。参见教材P605答案:ABCD解析: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特征就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参见教材P62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8)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参见教材P67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政府各职能含义的掌握情况。市场监管职能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参见教材P653答案:A解析: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参见教材P664答案:D解析:实行双紧政策,会抑制总需求,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下降,并引致失业率的上升。参见教材P665答案:B解析: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参见教材P666答案:D解析:税收属于财政政策措施。参见教材P67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CDE解析:参见教材P652答案:AE解析:经济调节运用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参见教材P653答案:BCDE解析: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参见教材P654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选择原则,(1)不能只追求单一目标,顾此失彼,而应综合考虑(2)要遵循适度原则,以免对经济运行形成较大冲击和引起社会震荡(3)既要掌握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又要注意政策的相互配合,同时还要把握好实施政策的时机,以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参见教材P665答案:AB解析: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参见教材P666答案:AB解析: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参见教材P67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9)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参见教材P692答案:C解析: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大卫?李嘉图。参见教材P693答案:B解析: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对外贬值,会增加出口,同时有利于本国旅游收入及其他劳务收入的增加;相反,汇率上升,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即减少出口。参见教材P714答案:C解析:关税壁垒是指国家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外贸政策。选项ABD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参见教材P715答案:D解析: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参见教材P726答案:A解析:间接补贴是对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参见教材P727答案:B解析:外贸依存度是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其GDP的比重。参见教材P728答案:D解析: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主要动因是追求利润。参见教材P72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CD解析: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参见教材P692答案:BCDE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参见教材P69-703答案:ACDE解析: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有: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选项B是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参见教材P714答案:ABCD解析:该题考查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汇率水平的高低;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变动。选项D是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参见教材P715答案:ABD解析: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参见教材P716答案:ABDE解析:非关税壁垒是指采用关税以外的手段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障碍的各种措施,如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参见教材P717答案:BCDE解析: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主要采取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除此之外,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还有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间接补贴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参见教材P71-728答案:ABD解析:对资本输入国来说,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缓解本国资本的不足,促使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参见教材P73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10)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理财活动或经济活动。参见教材P752答案:A解析: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参见教材P753答案:B解析:生产建设性财政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公共财政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形态。参见教材P754答案:C解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参见教材P765答案:C解析: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参见教材P766答案:C解析: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参见教材P777答案:C解析: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参见教材P778答案:B解析:公共财政应发挥职能作用的范围主要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参见教材P779答案:D解析: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参见教材P7810答案:D解析:加大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体现。参见教材P78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解析: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参见教材P772答案:ABD解析: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参见教材P773答案:ABCE解析:公共财政的配置范围主要是市场配置无效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参见教材P774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参见教材P785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参见教材P786答案:CDE解析: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参见教材P78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11)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财政支出。参见教材P812答案:B解析:遵循市场效率准则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社会效益,体现了财政支出的效益原则。参见教材P813答案:A解析:在财政支出分类中,按政府职能分类是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参见教材P82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的意义。参见教材P825答案:C解析: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等到全面、具体、清晰地反映。参见教材P836答案:A解析:体现政府非市场性分配活动的支出是转移性支出。参见教材P837答案:C解析: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参见教材P848答案:A解析: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决定于国家的制度安排。参见教材P849答案:A解析:财政支出规模的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参见教材P8410答案:B解析:“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提出者是瓦格纳。参见教材P8411答案:D解析:非均衡增长理论的提出者是鲍莫尔。参见教材P85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E解析:财政支出的原则包括公平分配原则、效益原则和稳定与发展原则。参见教材P812答案:BE解析:坚持公平分配原则就是通过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参见教材P813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查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参见教材P83(按财政资金使用的最终结果分类,财政支出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4答案:ADE解析: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参见教材P835答案:AE解析:财政转移性支出具有的特点是无偿性和非等价性。参见教材P836答案:ABD解析: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选项C说法有误。如果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表明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较强,选项E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837答案:CE解析:本题考查“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内容。参见教材P84-858答案:BC解析:19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在对英国18901955年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参见教材P859答案:BCDE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越位的后果。选项A是财政支出缺位的消极影响。所以不选A。10答案:ACDE解析: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科学规范原则。参见教材P89201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单元自测题(12)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确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的多少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参见教材P922答案:A解析: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参见教材P933答案:A解析:税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参见教材P954答案:B解析: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参见教材P955答案:B解析: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参见教材P976答案:D解析:混转方式实践中比较常见。参见教材P987答案:B解析:旁转也称“侧转”,是指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参见教材P988答案:A解析:最典型的短期国债形式是国库券。参见教材P999答案:B解析:以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对经济可能产生的事作用比较小。参见教材P10010答案:B解析: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参见教材P10

    注意事项

    本文(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分章节练习题答案120.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