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s及其改进算法研究毕业论文.doc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LMS及其改进算法研究作 者:潘松伟学 号:06250423专 业:通信工程班 级:通信4班指导教师:王维芳答辩时间:2010年6月LMS及其改进算法研究The study of LMS algorithm and its improve algorithms摘 要 因LMS算法具有低计算复杂度、在平稳环境中的收敛性好、其均值无偏地收敛到wiener解和利用有限精度实现算法时的稳定性等特性,使LMS算法成为自适应算法中应用最广泛的算法。对LMS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步长因子对各种算法收敛性、稳定性的影响。并用MATLAB对其学习曲线、收敛速度等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变步长的取值尤为重要,如果(n)取较大值则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如果(n)取值很小,则MLMS算法近似等效于LMS算法。它们的自适应过程较快,性能有了很大改进。AbstractBecause of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stable environment in the convergence of good, unbiased and its mean converges to the wiener solu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lgorithms using finite precision st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LMS algorithm as adaptive algorithm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st a wide range of algorithms.We have a detailed study on LMS algotithm and its complementary algotithm,disscused the step-sizes influent for the algorithms convergence speed and stability. And using MATLAB simulated the learning curve, convergence speed of LMS algotithm.The result observed that the value of variable step-size (n)is very important,if it is a bigger may have a fast convergence speed,but if not ,the NLMS algotithm can instead the LMS algotithm in the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 they have a fast adaptive course and greatly progress in performance. Keywords:LMS algorithm,Adaptive,NLMS algorithm,Variable step,MATLAB simulation.1.1 自适应滤波理论的发展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对平稳随即信号建立了维纳滤波理论。根据有用信号和干扰噪声的统计特性(自相关函数或功率谱),以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所设计的最佳滤波器,称为维纳滤波器。这种滤波器能最大程度地滤除干扰噪声,提取有用信号。但是,当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偏离设计条件,则它就不再是最佳的了,这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到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卡尔曼滤波理论,即利用状态变量模型对非平稳、多输入多输出随机序列作最优估计。现在,卡尔曼滤波器已成功地应用到许多领域,它既可对平稳的和非平稳的随机信号作线性最佳滤波,也可作非线性滤波。实质上,维纳滤波器是卡尔曼滤波器的一个特例。若设计卡尔曼滤波器时,必须知道产生输入过程的系统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即要求对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有先验知识。但在实际中,往往难以预知这些统计特性,因此实现不了真正的最佳滤波。Widrow B.等于1967年提出的自适应滤波理论,可使自适应滤波系统的参数自动地调整而达到最佳状况,而且在设计时,只需要很少的或是根本不需要任何关于信号与噪声的先验统计知识。这种滤波器的实现差不多像维纳滤波器那样简单,而滤波性能几乎如卡尔曼滤波器一样好。因此,近十年来,自适应滤波理论的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图1-1 自适应滤波器原理图图1-1描述的是一个通用的自适应滤波估计问题,图中离散时间线性系统表示一个可编程滤波器,它的冲击响应为h(n),或称其为滤波参数6。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信号为y(n),所期望的响应信号为d(n),误差信号e(n)为d(n) 与y(n)之差。这里,期望响应信号d(n) 是根据不同用途来选择的,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y(n)是对期望响应信号d(n)进行估计的,滤波参数受误差信号e(n)的控制并自动调整,使y(n)得估计值等于所期望的响应d(n).因此,自适应滤波器与普通滤波器不同,它的冲击响应或滤波参数是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经过一段自动调整的收敛时间达到最佳滤波的要求。但是,自适应滤波器本身有一个重要的自适应算法,这个算法可以根据输入、输出及原参数量值,按照一定准则改变滤波参量,以使它本身能有效地跟踪外部环境的变化。通常,自适应滤波器是线性的,因而也是一种线性移变滤波器。当然,它可推广到自适应非线性滤波器。在图1-1中,离散时间线性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基本结构,其中一类为非递归型横向结构的数字滤波器,它具有有限的记忆,因而称之为有限冲激响应(FIR)系统,即自适应FIR滤波器。另一类为递归型数字滤波器结构,理论上,它具有无限的记忆,因而称之为无限冲激响应(IIR)系统,即自适应IIR滤波器。对于上述两类自适应滤波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滤波理论和算法,分为结构不同的自适应滤波器,它们的滤波器性能也不完全相同。1.2 自适应LMS算法的发展1.2.1 LMS算法历史 1955-1966年期间美国通用公司在研制天线的过程中,为抑制旁瓣,由windows和hoff在60年代初提出了基本LMS算法6。随后又发展出了归一化算法和加遗忘因子LMS算法。1977年,makjoul提出了格型滤波器,并由此发展出LMS自适应格型滤波器算法。Herzberg、cohen和beery提出了延时LMS(DLMS)算法。2002年,尚勇,吴顺君,项海格提出了并行延时LMS算法。此外,还有复数LMS算法、数据块LMS算法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1.2.2 LMS算法的现状 因LMS算法具有低计算复杂度、在平稳环境中的收敛性好、其均值无偏地收敛到wiener解和利用有限精度实现算法时的稳定性等特性,使LMS算法成为自适应算法中应用最广泛的算法。由于LMS算法的广泛应用,以及在实际条件下,为解决实际问题,基于LMS算法的新LMS类算法不断出现。1.2.3 LMS算法的发展前景 因LMS算法是自适应滤波器中应用最广泛的算法,所以可以说,自适应滤波的发展前景也就是LMS算法的发展前景。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系统辨识和建模(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Modeling)。自适应滤波器作为估计未知系统特性的模型。2、自适应信道均衡(Adaptive Channel Equlization)。在数字通信中采用自适应信道均衡器,可以减小传输失真,以及尽可能地利用信道带宽。3、回波消除(Echo Cancellation)。在2线和4线环路电话系统中,线路间存在杂散电路耦合,这些杂散导致阻抗不匹配,从而形成了信号的反射,也就是我们在线路两端听到的回声。这种回波能对高速数据传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回波消除就是预先估计一个回波,然后用返回信号来减此回波,从而达到回波消除的目的。消除心电图中的电源干扰就是它的一个具体应用。4、线性预测编码(Linear Predictive Coding)。近年来,对语音波形进行编码,它可以大大降低数据传输率。在接收端使用LPC分析得到的参数,通过话音合成器重构话音。合成器实际上是一个离散的随时间变化的时变线性滤波器。时变线性滤波器既当作预测器使用,又当作合成器使用。分析语音波形时作预测器使用,合成语音时作话音生成模型使用。5、自适应波束形成(Adaptive Beaamforming)。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利用现有频谱资源进一步扩展容量成为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智能天线技术利用阵列天线替代常规天线,它能够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因此智能天线技术受到广泛关注。自适应束波形成通过调节天线各阵元的加权幅度和相位,来改变阵列的方向图,使阵列天线的主瓣对准期望用户,从而提高接收信噪比,满足某一准则下的最佳接收。在雷达与声纳的波束形成中,自适应滤波器用于波束方向控制,并可在方向图中提供一个零点以便消除不希望的干扰。其应用还有噪声中信号的滤波、跟踪、谱线增强以及预测等。第二章 自适应LMS算法的研究2.1 概述自适应算法中使用最广的是下降算法,下降算法的实现方式有两种:自适应梯度算法和自适应高斯-牛顿算法。自适应高斯-牛顿算法包括RLS算法及其变型和改进型,自适应梯度算法包括LMS算法及其变型和改进型2,6。 滤波器设计准则是使滤波器实际输出y(n)与期望响应d(n)之间的均方误差J(n)为最小,这称为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图2-1FIR滤波器的自适应实现 图2.1为FIR滤波器的自适应实现的原理图。所谓自适应实现是指;M阶FIR滤波器的抽头权系数w0,w1,wm-1可以根据估计误差e(n)的大小自动调节,使得某个代价函数最小6,7。 定义均方误差J(n)为代价函数,因为滤波器在n时刻的估计误差 e(n)=d(n)-wHx(n) (2-1)所以代价函数 J(n)=E|e(n)|2=E|d(n)-wH(n)|2 (2-2)由此可得J(n)的梯度 J(n)=2 Ex(n) H(n)w(n)-2Ex(n)d(n) (2-3)2.2 LMS算法最陡下降算法不需要知道误差特性曲面的先验知识,其算法就能收敛到最佳维纳解,且与起始条件无关6。但是最陡下降算法的主要限制是它需要准确测得每次迭代的梯度矢量,这妨碍了它的应用。为了减少计算复杂度和缩短自适应收敛时间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新算法进行了研究。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Windrow等提出了最小均方(LMS)算法,这是一种用瞬时值估计梯度矢量的方法,即 (2-4)可见,这种瞬时估计法是无偏的,因为它的期望值E确实等于矢量。所以,按照自适应滤波器滤波系数矢量的变化与梯度矢量估计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先写出LMS算法的公式如下: (2-5a) (2-5b)将式e(n)=d(n)-y(n)和式(2-1)代入到上式中,可得到 = (2-6)图2-2 自适应LMS算法信号流图由上式可以得到自适应LMS算法的信号流图,这是一个具有反馈形式的模型,如图2-2所示。如同最陡下降法,我们利用时间n=0的滤波系数矢量为任意的起始值w(0),然后开始LMS算法的计算,其步骤如下。(1) 由现在时刻n的滤波器滤波系数矢量估值,输入信号矢量x(n)以及期望信号d(n),计算误差信号:e(n)=d(n)- (2-7)(2) 利用递归法计算滤波器系数矢量的更新估值: (2-8) 将时间指数n增加1,回到步骤(1),重复上述计算步骤,一直到达稳态为止。由此可见,自适应LMS算法简单,它既不要计算输入信号的相关函数,又不要求矩阵之逆,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LMS算法采用梯度矢量的瞬时估计,它有大的方差,以致不能获得最优滤波性能3。下面我们来分析LMS算法的性能。2.2.1自适应收敛性自适应滤波器系数矢量的起始值w(0)是任意的常数,应用LMS算法调节滤波器系数具有随机性而使系数矢量w(n)带来非平稳过程。通常为了简化LMS算法的统计分析,往往假设算法连续迭代之间存在以下的充分条件:(1) 每个输入信号样本矢量x(n)与过去全部样本矢量x(k),k=0,1,n-1是统计独立的,不相关的,即有Ex(n)xH(k)=0; k=0,1,n-1 (2-9) (2) 每个输入信号样本矢量x(n)与全部过去的期望信号d(k), k=0,1,n-1也是统计独立的,即有 Ex(n)d(k)=0; k=0,1,n-1 (2-10) (3) 期望信号样本d(n)依赖于输入过程样本矢量x(n),但全部过去的期望信号样本是独立的。 (4)滤波器抽头输入信号矢量x(n)与期望信号d(n)包含着全部n的共同的高斯分布随即变量。通常,将基于上述基本假设的LMS算法的统计分析称为独立理论(Gendependence Theory)6.由式(2-6)可知,自适应滤波器在n+1时刻的滤波系数矢量 依赖与三个输入:(1) 输入过程的过去样本矢量x(k), k=n,n-1,0;(2) 期望信号的以前样本值d(k), k=n,n-1,0;(3) 滤波器系数矢量的起始值。 从上述基本假设(1)和(2)的观点来看,我们可发现滤波器系数矢量是与x(n+1)和d(n+1)独立无关。这点是很有用的,而且在后续分析中将被重复使用。当然,有许多实际问题对于输入过程与期望信号并不满足上述基本假设。尽管如此,LMS算法的实践经验证明,在有足够的关于自适应过程结构信息的条件下,基于这些假设所分析的结果仍可用作可靠的设计指导准则,技术某些问题带有依赖的数据样本。为了分析问题,现在我们将系数误差矢量w(n)代入式(2-6)的右边,得到 =式中,是最佳滤波系数矢量,w(n)是误差矢量。如将移至等式左边,则-等于系数误差的跟新值,于是上式可写成w(n+1)= (2-11)对于上式两边取数学期望,得到 = (2-12)显然,上式中R为输入信号矢量x(n)的相关矩阵,而P为输入信号矢量x(n)与期望信号d(n)的互相关矩阵。根据自适应滤波的正则方程的矩阵式,上式右边第二项应等于零。由此可简写成 (2-13)我们可以看出,LMS算法与前述最陡下降算法有相同的精确数学表达式。因此,要使LMS算法收敛于均值,必须使步长参数满足下列条件: (2-14)这里是相关矩阵R的最大特征值。在此条件下,当迭代计算次数n接近于时,自适应滤波系数w(n)近似等于最佳维纳解w0.2.2.2平均MSE学习曲线如前节所述,最陡下降算法每次迭代都要精确计算梯度矢量,使自适应横向滤波器权矢量或滤波系数矢量w(n)能达到最佳维纳解w0 ,这时滤波器均方误差(MSE)为最小,即式中,是期望信号d(n)的方差。 (2-15)学习曲线定义为均方误差随迭代计算次数n的变化关系,如式(2-16)所描述的包含指数项之和: (2-16)图2-3单条学习曲线式中每个指数项对应于算法的固有模式,模式的数目等于滤波器加权数。显而易见,由于上式中,故当n,最陡下降算法均方误差()=min.但LMS算法用瞬时值估计梯度存在误差的噪声估计,结果使滤波器权矢量估值只能近似于最佳维纳解,这意味着滤波均方误差随着迭代次数n的增加而出现小波动地减少,最后,()不是等于min而是稍大于其值,如图2-3所示。如果步长参数选用得越少,则这种噪化指数衰减曲线上的波动幅度将减小,即学习曲线的平滑度越好6。但是,对于自适应横向滤波器总体来说,假设每个滤波器LMS算法用相同的步长和同等的起始系数矢量w(0),并从同一统计群体随机地选取各个平稳的各态历经的输入信号,由此计算自适应滤波器总体平均学习曲线。滤波器的均方误差 (2-17)式中,称为滤波系数的误差矢量。为了求总体平均RMS,对式(2-17)两边取数学期望值,有 由矩阵理论中等式,上式右边第二项可以可写成 (2-18)式中K(n)=,称之为滤波权系数误差的相关矩阵,因此,平均RMS可以写出 (2-19)式中,K(n)可以递归地进行计算。下面我们推导这个递归公式。首先把式(2-11)递归计算式写成这里,。将上式与其共轭转置矩阵右乘,得到对上式两边取数学期望,由于与x(n)不相关,且认为与x(n)也不相关,又,于是得到的递归计算公式: (2-20)利用酉矩阵相似性变换法,有 (2-21a)这里,是对角线矩阵所含的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矩阵Q是由这些特征值相关联的特征矢量所确定的酉矩阵。注意到矩阵是实值,并且令 (2-21b)注意,这里X(n)是一个对角线矩阵。加上酉矩阵性质,由式(2-21)得到 (2-22)因为是对角线矩阵,矩阵X(n)的对角元素是,i=1,2,M,上式又可写成 (2-23)其次,我们利用式(2-21)所描述的变换关系,将式(2-20)递归计算公式重新写成 (2-24)上式表明,只需要计算其对角线项元素,就可得到 , i=1,2,M当n趋于时,则与的极限相等,于是由上式与式(2-23)得到 (2-25)我们定义超量均方误差等于总体平均的均方误差E()与最小均方误差之差值,即 = trRK() = (2-26)显然,如果能使总体平均E(n)收敛于最终稳定值,当且仅当步长参数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2-27a)或 (2-27b)这里,i=1,2,M是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M是自适应滤波器横向抽头数或阶数。当此条件被满足时,LMS算法是绝对收敛的,这是从均方值域保证稳定的条件。如果将其与均方值域所讨论的稳定条件式(2-14)相比较看,由于仅是 中的一个最大值,所以,由式(2-27)所表示的稳定条件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2.2.3 失调在自适应滤波器中,失调(Misnadjustment)M是衡量其滤波性能的一个技术指标,它被定义为总体平均超量均方误差值与最小均方误差值之比,即M= (2-28)把式(2-26)代入上式中,得到 M= (2-29) 通常所用值很小,因此,失调又可近似表示为 M= (2-30)显而易见,自适应滤波器LMS算法的稳态失调与步长成正比。把算法的总体平均学习曲线的时间常数写成的逆数,而平均特征值应等于 ,则滤波器稳定失调M又可由式(2-29)写成M= (2-31)上面诸式表明:(1)失调为自适应LMS算法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测度,比如10失调意味着自适应算法所产生的总体平均MSE高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增量值为10;(2)失调是随滤波系数数目线性增加的;(3)失调可以做的任意小,只要选用大的时间常数,也就是小的步长值即可。但是,滤波器自适应收敛过程需要长的时间,影响了滤波器自学习、自训练的速度,所以,自适应滤波器LMS算法的失调与自适应收敛过程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缩短收敛过程,而且有很小的失调,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2.2.4 缩短收敛过程的方法根据自适应滤波器权系数调节的递归计算公式可以看出,LMS算法的迭代公式为 为了缩短收敛过程,概括起来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采用不同的梯度估值,如LMS牛顿算法,它估计时采用了输入矢量相关函数的估值,使得收敛速度大大快于上述经典的LMS算法,因为它在迭代过程中采用了更多的有关输入信号矢量的信息。第二,对收敛因子步长选用不同方法。步长的大小决定着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达到稳态的失调量的大小。对于常数的值来说,收敛速度和失调量是一对矛盾,要想得到较快的收敛速度可选用大的值,这将导致较大的失调量;如果要满足失调量的要求,则收敛速度受到制约。因此,人们研究了采用变步长的方法来克服这一矛盾。自适应过程开始时,取用较大的值以保证较快的收敛速度,然后让值逐渐减小,以保证收敛后得到较小的失调量。现在已有不同准则来调整步长,如归一化LMS算法、时域正交化LMS算法等。第三,采用变换域分块处理技术。对由滤波器权系数矢量调整的修正项中的乘积用变换域快速算法与分块处理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且能改善收敛特性,如频域LMS算法、分块LMS算法等。第三章LMS自适应滤波器的改进形式文献中已经提出了许多基于LMS算法的改进的自适应算法。这些算法的共同特点是从LMS算法出发,试图改进LMS算法的某些性能,包括LMS算法的收敛特性,减小稳态均方误差,减小计算复杂度。3.1归一化LMS算法如果不希望用与估计输入信号矢量有关的相关矩阵来加快LMS算法的收敛速度,那么可用变步长方法来缩短其自适应收敛过程,其中一个主要的方法是归一化LMS(Normalized LMS,缩写为NLMS)算法6-8,变步长(n)的更新公式由式(2-8)写成 (3-1)式中,表示滤波权系数矢量迭代更新的调整量。为了达到快速收敛的目的,必须合适地选择变步长(n)的值,一个可能的策略是尽可能多的减小瞬时平方误差,即用瞬时平方误差作为均方误差MSE的简单估计,这也是LMS算法的基本思想6。瞬时平方误差可以写成 (3-2)如果滤波权系数矢量的变化量,则对应的平方误差可以由上式得到(3-3)在此情况下,瞬时平方误差的变化量定义为 (3-4)把 的关系代入式(3-4)中,得到 (3-5)为了增加收敛速度,合适地选取(n)使平方误差最小化,故将式(3-5)对变系数(n)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求得 (3-6)这个步长值(n)导致出现负的值,这对应于的最小点,相当于平方误差等于零。为了控制失调量,考虑到基于瞬时平方误差的导数不等于均方误差MSE求导数值,所以对LMS算法的更新迭代公式作如下修正: (3-7)式中,为控制失调的固定收敛因子,参数是为避免过小导致步长值太大而设置的。通常称式(3-7)为归一化LMS算法的迭代公式。为了保证自适应滤波器的工作稳定,固定收敛因子的选取应满足一定的数值范围。现在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考虑到下列关系: (3-8a) (3-8b)然后对收敛因子的平均值应用更新LMS的方向是 ,最后,将归一化LMS算法的更新公式与经典LMS算法更新公式相比较,可以得到收敛因子的上界不等式条件,如下: (3-9)或 显然,由式(3-7)与(3-9)可构成归一化LMS算法,其中,选择不同的值可以得到不同的算法,当时,由式(3-7)可以写成 (3-10)这种算法是NLMS算法的泛化形式,其中随机梯度估计是除以输入信号矢量元素平方之和。所以步长变化的范围比较大,可由较好的收敛性能。在此情况下,算法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可由式(3-10)得到 (3-11)得到最佳滤波权系数: (3-12)式中, (3-13a) (3-13b)所以,自相关矩阵和互相关量都含有归一化因子,在稳定状态x(n)和d(n)时,假定自相关矩阵存在可逆性。同时,我们由式(3-11)可以看出,当且仅当时,归一化LMS算法的均方误差可等于零。这需要对d(n)用输入信号矢量线性组合进行精确地建模。此时,最佳滤波权矢量变成合宜的线性权系数矢量。当=1时,NLMS算法更新公式可以写成 (3-14)由此可见NLMS算法的特殊形式: (3-15)或 (3-16)这也表明等效步长是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变量,它使变步长由大逐步变小了,加速了收敛过程。当然,NLMS算法的计算量较之LMS算法稍有些增加。下面我们介绍两个有趣的改进型LMS算法一为时域正交(Time-Domain Orthogonal)LMS算法,简称为TDO-LMS算法(MLMS),另一位修正LMS算法6。它们都属于可变步长的LMS算法,可以缩短自适应收敛过程的时间。3.1.1 TDO-LMS算法时域正交算法是基于对平方误差取时间上的平均,即对 (3-17)取最小值。按上式对权系数矢量取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得到时域正交准则下序列x(n)对d(n)进行线性估计的最佳权系数矢量,即 (3-18a)或 (3-18b)这意味着用时域正交LMS算法的权矢量更新运算公式,可对线性估计的权矢量作自适应调整,使其逐步趋于最佳值。Huffman的TDO-LMS算法的更新公式是 (3-19)当m取足够大的值时,上式又可近似成 (3-20)这与上面讨论的归一化LMS算法的权矢量更新公式相类似。3.1.2 MLMS算法修正LMS算法是在LMS算法中权矢量的校正量与梯度估计之间人为地引入一个时延,利用现时刻的梯度估计代替前一时刻的梯度估计,有 (3-21)称之为修正LMS算法。这种算法乍看起来似乎存在矛盾,因为本身就是的函数,其实,它还是可解得。式(3-21)用瞬时梯度信息可表示为 (3-22)将代入上式,有整理后,得到 (3-23)式中 (3-24a) (3-24b) 显然,自适应步长 是可变收敛因子,它随着输入信号功率的变化可加快收敛速度,从而使MLMS算法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在选用的值较大时。当然,如果只取很小,则MLMS算法近似等于LMS算法。比较式(3-15)与(3-23)可看出,MLMS算法与NLMS算法特殊形式的更新公式很相似,变步长都取决于输入信号功率,但不同的是信号和误差序列都差一个时延的相应值,随着迭代运算次数的增加而趋于一致。因此,归一化LMS算法、时域正交LMS算法及修正LMS算法都是以输入信号功率控制变步长LMS算法,利用梯度信息调整滤波器权系数使其达到最佳值这一点完全相同。但它们的自适应过程较快,性能有了很大改进。输入信号功率与其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 有关,设R的特征矢量矩阵为Q, 是R的m个特征矢量,则有 ,可写成 或 (3-25)式中, 这表明变步长受 控制,与前述概念相一致。3.2 泄露LMS算法 泄露LMS算法的迭代公式如式(3-26)所示: (3-26) 式中,为正值常数,需满足 (3-27) 通常取 近似为1。若=1,则泄露LMS算法变为LMS算法8。对于常规的LMS算法,当突然变为零时,权矢量系数将不再发生变化而保持变为零时的值。而对于泄露LMS算法,当值变为1之后,滤波器的权矢量将逐渐变化,并最终变为0矢量。这个过程称为泄露8。泄露LMS算法在通信系统的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中得到应用,被用来减小或消除通道误差。另一方面,泄露LMS算法也常用来在自适应阵列中消除旁瓣效应。实际上,在无噪声的条件下,泄露LMS算法的性能并没有常规LMS算法好,一下分析都可以说明这一点。由式(3-27),有 = (3-28) 假定输入信号与权矢量是相互独立的,则 (3-29) 或者 (3-30)若要保证上述算法的稳定,需要有 (3-31)显然,上式明显与最佳权矢量由偏差。因此,泄露LMS算法是一种有偏的LMS算法。越接近于1,偏差越小。可以证明,泄露LMS算法的稳定性条件为 (3-32)由于矩阵 是严格正定的,故没有零值的特征值。此外,泄露LMS算法的第i个权系数的时间常数为 (3-33)式中,表示泄露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