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本科毕业论文.doc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1102班学号 : xxx 江西xxxxx本科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 摘 要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9月,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指出,2002年到2006年的5年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人数4,387万人,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日益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7.5年,民营企业寿命为2.9岁,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必须研究对策来完善其激励机制才是长久之计,所以研究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成为每一个民企业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当前民营企业在员工的激机制方面存在着那些问题,然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也是本论文的目的所在。【关键词 】民营企业;企业激励;激励机制;问题;对策Abstract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develop very fast in our country as we know.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market economy.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offered 43.87 Million job opportunity from 2002 to 2006(from The China static on September, 2007). So,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field in our country. But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still face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the high employee turnover rate, and lack of talent. Some statics show that the average life of Chinese company is 7.5 years, but the average life of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is only 2.9 years. So, how to keep the employee is the key topic of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et up a workable motivation policy and regular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ase on these problem, herein focus on the employee motivation topic in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 in terms of motivation policy in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And put out some good idea and find out some workable solution to handle these problem which existed in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this is what the goal of this paper.【Keywords 】Motivation; Privately-run businesses;motivation policy; problem;solutio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绪 论1一、 激励机制的概述2(一)激励机制的定义2(二)激励机制的组成部分2(三)现如今激励机制的内涵3二、激励机制的现状4(二)民营企业的发展5(三)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6三、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改进对策和建议9(一)有效建立公司的监督和考核制度10(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10(三)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11(四)有效实施激励政策的关键是“三位一体”11四、激励机制的作用13 (一)正激励与负激励的含义13(二)正负激励的相辅相承14结 论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绪 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1978市场取向改革的初期,民营企业大多是依靠辛苦打拼,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起来的,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入WTO后“国民待遇”的实施,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激励机制是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使民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而竞争力的提升与否,都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对激励理论和实践的回顾,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很有必要。民营企业激励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包含了有关管理学中一般激励理论,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论,经济学里的企业理论,对问题研究有利于拓展民营企业激励理论思路,对民营企业激励研究还远远不够完善,还没有全面,系统理论结合实践的论述。本文着重以我国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结合理论和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针对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和要求。一、 激励机制的概述企业没有行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很难提升现有人才的进取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工作潜能,甚至在管理制度有缺陷的情况下,会形成员工对企业麻木不仁的极端松散现象。 (一)激励机制的定义“激励”在英文中为“motivation”,就是领导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根据激励理论,运用精神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也是企业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二)激励机制的组成部分激励机制由“激励”与“机制”两个词组成。“激励”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是指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在心理学上,激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从诱因和强化的观点看,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强化(增强或减弱)人的行为;从内部状态来看,激励即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起来,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对行为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1l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原理,用于对有机体的研究时,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用于经济管理的研究时,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根据系统学的观点,所谓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三)现如今激励机制的内涵现在在企业人力管理中应用比较多的是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叫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也叫“双因素激励理论”。赫兹伯格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需要,他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赫兹伯格提出,主要由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保护。这类因素处理的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的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激励因素: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叫做激励因素。综上所述,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对象(或称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换句话说,即指组织中用于调动其成员积极性的所有制度的总和。激励机制的实质,是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使其有一股内在动力,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奋斗与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民营企业激励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包含了有关管理学中一般激励理论,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论,经济学里的企业理论,对问题研究有利于拓展民营企业激励理论思路,对民营企业激励研究还远远不够完善,还没有全面,系统理论结合实践的论述。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一个人可能同时有多种需要和动机,但是人的行为却是由最强烈的动机引发和决定的。因此,要使员工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就要根据员工的需要设置目标,并通过目标导向激发出员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行动。也可以说,激励就是通过对员工动机的激发、强化、改造,改进员工行为,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而激励机制始终贯穿于组织的制度安排中。 二、 激励机制的现状 国内学者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早期对激励问题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研究范围延伸到民营企业。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激励问题的研究由单一的激励研究到对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研究并重;如何实施激励到对激励效果的评价;激励方式方法上,由对单一的或综合激励方式的研究,上升到通过经济机制(公司治理、控制权等)的设计进行人力资本激励,日益重视经验研究,尤其是通过调查数据进行的统计和实证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一方面表现为更注重激励方式方法的可操作性。国内研究起步晚,发展迅速,虽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中存在几个问题:(1)在激励机制设计研究方面,多数研究或运用委托代理模型,或运用管理学激励理论,而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对激励机制研究的不多;(2)在经验研究方面,多为简单的调查统计分析,进行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不多;(3)针对创新激励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少,且主要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从微观层面进行的研究很少见;(4)还没有从我国现实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的激励机制理论创新研究。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的中高层大部分是创业元老。在创业之初,他们往往都满怀创业激情,常常是自觉自愿地,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到了企业的成长和高速发展阶段,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部分创业元老的创业激情很难和过去相提并论,尤其是思维观念和管理方式逐渐落户于企业的发展速度。根据我国无锡年调查显示,无锡市民营企业家对自身队伍整体素质的评价是,“较高”或“很高”的占35.4%,“较差”的占2%,评价“一般”的占62.6%。 总体上看,民营企业家文化程度与以往比有提高,但综合素质仍不容乐观,尤其是掌握现代可惜管理知识,善于捕捉市场机遇,能够凝聚各方人才,诚实守信的高素质民营企业家还真不多。企业家素质问题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经营上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同时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激励员工的激励机制,挫伤了员工参与管理、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要求,严重影响了激励机制的实施和效果。以某机械制造企业为例,从年起,该企业的销售额节节攀升,企业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但是,随着企业的速发展,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开始明显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员工的构成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企业的许多管理者往往还是沿用早期创业时期的粗放纲领办法,单纯采用物质方式,如提高薪酬,提高住房等方式来对员工进行激励。久而久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下降,员工流失率远超过正常水平,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企业上下之间难以就共同目标达成共识。长此以往,基层员工感觉自觉没有自主性、积极性。 (三)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激励机制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对企业吸引、保留优秀人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所采纳。但是,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最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因为起步较晚,资源匮乏,管理不规范等因素,是否能够很好地使用好这个管理手段?1.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必须吸引并留住更多具有丰富人力资本并且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但是人力资本最根本的特性是可以激励,但不可以强迫。其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只能是有效激励。 生存的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获得情感上的释放或满足等。但在民营企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方面,大多数民营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2.激励形式单一我国民营企业有的主要是物资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产生激励与需要的错位。有的民营企业以空洞的精神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更难以产生真正的持续激励。民营企业形成了以物质激励,主要是员工资和奖金为主,辅之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但这种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与员工的付出、要求有所差距,引起了员工的不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忽视了精神激励、情感激励。 3.激励措施结构性不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工资开始与市场接轨,经过加薪,我国民营企业员工的收入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执行物质激励的时候,缺乏更多的有效手段选择,更多的时候加薪似乎成为唯一选择。不同地区的民营企业员工收入存在较大的区别,但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民营企业员工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差别,以通过工资来体现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激励能干的、高效的、有才干的,调动民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民营企业对员工的最佳需要的捕捉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粗略估计上,没有科学的需要分析为基础,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因此有些激励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及时性,激励空挡现激措施不当的错位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比如,个人绩效是企业奖惩的依据仍有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对员工的个人业绩考核仅仅取决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和主观评价。4.对激励机制理解不正确、机制不配套、不平衡一段时间内,人们曾简单地理解激励就是奖励,员工对物质激励兴趣较大,有一种向“钱”看的趋势。这与民营企业片面理解、执行激励机制有关系,与各种激励机制的不配套和不平衡有关系。一些企业以物质奖代替一切,个别经营者甚至举起百元券说:“只要有它,就好说。”忽视了对员工精神和情感的交流,致使干群关日渐疏远,甚至紧张。此外,很多民营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激励机制,但是执行不彻底,因而异,随意性强。这样失信于员工,往往容易造成员工积极性不高,甚至导致人才流失。5.负激励操作不规范负激励就是对民营企业员工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种行为不再出现,使犯错误的民营企业员工朝正确的方向转移。但在目前的负激励中,却存在着标准不一致,操作不规范的问题。6.“以人为本”思想缺乏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由于体制、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原因,我国行政组织的人事管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没有真正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以事为中心,讲究组织和人员的调配,多注重于事的管理而忽略了人的积极因素,因此多见“人浮于事”。它要求因事择人,过分强调人适应工作,而不重视员工潜能的开发和利用,更忽视了人是一种“资源”的战略意义,往往是对其短见而没有节制地利用,却没有为了合理地应用而持续地培养开发。同时,它只重视物质的奖惩,忽视了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忽视了人是管理之本。根据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人是有多种需要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的最终基本需要,只重视满足物质的需要,而忽视满足民营企业员工自我价值的需要,必然导致一批有才华、有抱负的民营企业员工离开队伍。7.未建立健全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组织的文化也对实现民主企业、提高企业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企业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在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对企业缺乏一种认同感,将自己视作为企业打工,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企业文化的不足,使企业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缺少凝聚力,企业部门人心涣散,遵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办事方针,部门之间互相推委、扯皮。很多工作不是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而是利用所掌握的企业资源谋取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置企业全局于不顾。8.沟通反馈渠道部畅通由于企业各种工作分工的固有特点,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同部门不同办公室之间的民营企业员工可能很少有经常见面的机会,而且上级与下级之间无法频繁交流。在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时,民营企业员工就很有可能将所发生的牢骚、抱怨、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沟通反馈渠道的不畅通,领导难以了解下面的情况,一些违规执行激励制度的行为难以被及时了解被制止;而管理层的意图也难以完全落实,传达的层级多,难免出现曲解,并且存在为别有用心者误传的可能。三、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改进对策和建议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是指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民营企业员工的行为,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和程序将企业资源分配给民营企业员工的过程。完善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不仅仅要完善其手段,更重要的是从思想、制度、组织等层面完善。 (一)有效建立公司的监督和考核制度 绩效评估也是企业的一个重要激励手段,但许多民营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民营企业建立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能与责任。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工作指派上的随意性,而且能克服招人用人的盲目性,也为员工业绩考核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依据,有利于充分发挥组织效率。不少企业的内部管理失效,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事实上,制度化和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将灵活的机制纳入制度之中。同时,制度必须有利于组织的协调,坚决摒弃“末位淘汰制”之类严重挫伤员工积极性的制度。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是一种现实人性,以正面的自然的激励和民营企业员工自发的愿望,促使他们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为假设,以人为中心,实施人本管理。因此,民营企业首先要在观念上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企业员工管理,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将民营企业员工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针对民营企业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在人事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努力做到适才适用。在管理中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重视对民营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同时,借助通讯技术的发达和日益完善,加强企业部门横向和纵向的沟通,鼓励公务员民营企业员工发表意见,使决策、计划透明化、民主化,扩大决策、计划的参与群体,调动其积极性。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一个所有民营企业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摸索建立起一套适合民营企业员工队伍的企业文化,以此提高公务员民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民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企业部门的凝聚力,使民营企业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种企业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这就需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为企业文化注入、法治意识、民主意识、高效企业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将政治宣传教育归于人性化,基于物质基础上倡导新的民营企业员工道德,通过潜移默化真正发挥企业文化强大的激励功能。 (三)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从个体行为的角度来考察,员工有一种及时了解上级对自己工作评价的需求。当这种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员工时,他们一方面会迷失行动方向,即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方法究竟是否正确,从而彷徨不前,另一方面,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工作不被组织重视,从而失去工作动力。由此可见,建立一种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相结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十分重要。机制上的灵活性是民营企业的优势,但同时,规范化不足又是民营企业的最大欠缺。规范有序,可以减少组织“能量”的浪费,灵活、人性化可以增强组织的内在动力。规范与灵活的结合,应当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工作的追求目标。 (四)有效实施激励政策的关键是“三位一体”众所周知,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有着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欲望。一旦需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立即转化为动机,从而激发人们去行动。所以说需要是人的行为之源,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原动力,也是激励的依据。在实施激励政策时,有效利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运用这一理论时关键还要善于“换位、定位、到位”,而且要善于“三位一体”。换位:就是站在员工或下属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员工的工作动机以及付出的劳动的艰辛程度,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个人的劳动或付出汗水以及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多大的作用。站在他的角度想:“我为企业作出了如此的成绩,企业或上级应该给予我什么样的相应奖励”。一个特定岗位上的员工在一件事情上做出了成绩,他的动机决定了他的行为,他的行为目标除了完成岗位上的职责外,一定还有另一种或几种潜藏在内心的愿望,如他可能想通过完成一件自己一个时期阶段的任务,而达到职务的晋升,或物质奖励,或是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给全企业的员工看,或是给自己找女朋友看,或积累恋爱、成家的“资本”,等等。定位:是指通过换位思考、与员工及其周围人士的沟通(沟通除了与一个特定的员工沟通外,还要注意与其周围的员工沟通,通过与其周围员工或他的朋友的沟通,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他的心底的愿望),观察其工作与生活言行(观察他工作中精神状态和工作质量以及业余生活中的注意力,观察他的爱好),综合这些方面从而准确把握他的现实内在需求、或价值(希望企业给以奖励的价值)或奖励的形式、时间等;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一个特定的员工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也是有不同需求的,这些需求主要是受自身的愿望变化、自身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时尚的变迁或引导,家庭(原有随父母的家庭和自己希望建立的小家庭)的直接或间接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的,由于影响员工需求的因素很多,而且是可以独立变化,有可以是交叉影响变化的,而且现代社会里员工的单一层次的内容越来越少,综合层次的内容越来越多,有时也需要企业规避他的不合理的需要或引导他的需求向高一层次提高,所以定位就必须是动态的定位,而且是综合各种因素的定位(只能适度超前,切忌丝毫滞后)。到位:是指根据员工的岗位奉献,确定并及时实施相对应的奖励的金额、内容、方式等。一方面是要将激励真正激励到员工的心里去,也就是说:在综合考虑企业成本或正面影响关联员工积极性的基础上奖励到他内在的需求水准上;另一方面,经常存在企业给以的激励,可能会因为员工的先期需求判断在本企业属于偏高的水准或因为员工的上级判断不准而偏地等,激励没有到位,这时要辅之以说到位,切忌激励完就了事的做法。这里的到位是相对的,而且是对特定员工、关联员工、企业成本等来讲的,是综合的到位。是政策实施与阐释的到位,尤其是对于员工存有不合理的需求时,一定讲到位,而不是一味的迁就奖到位。四、 激励机制的作用 正激励是从正方向予以鼓励、负激励是从 反方向予以刺激,它们是激励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俗话说:“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才能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受到鞭策,真正调动起人们的工作热情,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如果良莠不分、是非不明,势必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局面,使激励无的放矢,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只有坚持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方针,才会形成一种激励合力。 (一)正激励与负激励的含义正激励和负激励是依据“强化理论”的原理而采取的激励制度。正激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需要时,通过奖赏的方式来鼓励这种行为,以达到持续和发扬这种行为的目的。负激励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需要时,通过制裁的方式来抑制这种行为,以达到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的目的。 (二)正负激励的相辅相承 正激励是主动性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激励,就二者的作用而言,正激励是第一位的,负激励是第二位的,所以在激励中应孩坚持以正激励为主、以负激励为辅的原则。结 论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1 张翼翔.浅议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J.经济师.2004.(1). 2 陈俊峰.论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05.3 匀晓瑞.中小企业如何实施有效激励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6 4 马立强.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商论.2007 .5 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 张翼翔.浅议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J.经济师.2004.(1). 7 陈俊峰.论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05 .8 匀晓瑞.中小企业如何实施有效激励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 马立强.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商论.2007. 10 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y Robert L. Mathis and John H.Jackson Hardcover ,Sep 11, 2007.12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0th Edition) by Wayne Mondy Paperback ,Jun 2, 2007.致 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从选题、提纲的拟定、到整体设计及反复修改,都得到了我的导师魏丽红老师的认真指导。魏丽红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平易近人,深受同学们的爱戴。师恩难忘,终生铭记。非常感谢魏丽红老师对我的帮助及鼓励。在求学的几年来,我得到了学校领导及老师们的关爱和培养,在我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我的朋友们对我的帮助与鼓励,是他们在我想退缩的时候鼓励我,是他们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竭尽所能的帮助我。还要感谢为我一直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的父母! 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我、支持我的师长、家人、亲朋和好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