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二节课件.ppt
1,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含义: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事物的普遍联系,3,联系的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案例:虽然地球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由于太阳对地球的巨大的吸引力,地球由于公转对太阳有巨大的排斥力,二者共同作用才使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旋转,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的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6,2、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7,西方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8,唇亡齿寒晋献公把一块垂棘出产的美玉送给了虞国的国君,目的是向虞国借一条路去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听到消息后,规劝虞国国君说:这事千万不能答应,因为虞国和虢国就好象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怎么能保得住?虞、虢两国应该永远相互救援,这不是讲什么恩德,而是相互间的利益决定的,今天我们借给晋国道路把虢国打败了,明天,晋国就会吞掉我们虞国。尽管宫之奇把道理说得非常明白,但虞国的国君就是听不进去,最后,他还是接受了晋国的美玉,同意了借路给晋国。晋国很快就攻取了虢国,之后,回师途中又把虞国吞掉了。,9,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在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分析课后思考题第四题,11,(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就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1 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12,三层含义:,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新生事物不可战胜:(1)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2)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社会领域里新生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14,2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15,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Why,How,Where,1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7,矛盾:表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8,注意区分辩证矛盾,逻辑矛盾和诡辩,材料一:辩证矛盾“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19,材料二:逻辑矛盾 古希腊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一条鳄鱼从一位年轻母亲怀中抢走了她的小孩。它对万分悲伤的母亲说:“我问你一个问题,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答对了,我就会把孩子归还给你。”妇人思考了一会儿说:“你想吃掉我的孩子!”鳄鱼兴高采烈地说:“如果我把孩子还给你,你就说错了,所以我可以吃掉你的孩子。”孩子的妈妈立刻说:“不!不!如果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就表示我说对了,你该信守诺言将孩子还给我。”母亲的回答令鳄鱼左右为难。交回孩子,母亲的话就说错,它可以吃掉小孩,可吃掉他却又证明母亲的话对了,这又得让它把孩子无伤害地交出来,唯一的选择只能交还孩子。,20,材料三:诡辩 两个15岁的学生找到他们的希腊老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稍作考虑了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不对,是干净人。”老师反驳道,“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先洗澡了呢?”“干净人。”两个学生改口道。“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又反驳说。然后再次问道:“如此看来,两个客人中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老师说,“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怎么样,到底是谁洗澡了呢?”“那看来就是两个人都洗了。”两个学生犹豫不决地回答。“不对,两个人都没洗澡,”老师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不满意地说:“你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总是对的!”“正是如此。你们看,这就是诡辩!”,21,黑格尔:“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辨证的矛盾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事物否定的理解,如实的反映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又统一的辨证本性,22,同一性,斗争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相互对立,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23,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它包含两种情形: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24,N,S,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磁铁有南北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25,2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传说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到老子那里去请教。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垂手站立在一旁。老子那时已经很老了,正在闭目静养,大概听到响动,抬起眼皮来望了望。孔子赶忙再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了?”孔子回答,“还好。”然后,老子又合上眼皮,重新开始静养起来。孔子便立即率领学生告退出来,吩咐学生套车回家。学生们都感到很奇怪,问孔子道:“老师不是来求教的吗?怎么没有问什么问题就忙着回家呢?”孔子说:“老子指出: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这不是教给我了吗!”强和弱,这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转化。这个故事就形象他说明了这个哲学道理。,26,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有着无限多样性。,27,市场竞争,战场厮杀,学术争鸣,批评与自我批评,2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的。,29,事例:1、北京和平解放(同一离不开斗争)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过两次国共合作(斗争离不开同一),30,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31,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力量。斗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于是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斗争性起决定性作用。,3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33,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34,要正确理解与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矛盾与和谐既有不同的含义,不能等同,又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深。和谐的本质就是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35,(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36,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2、时间:时时有矛盾,1、空间:事事有矛盾,3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联系,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白马非马”,公孙龙,3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39,40,“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的原则,我们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原则,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41,另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穷国,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多,底子薄,现代化建设起点低等等,就是我国的国情的基本特点,即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模式,只能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国情结合起来。于是便有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一国两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这些大政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它是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指导下制定的。,42,因此,贯彻这一方针要克服和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以特殊性去否认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否定社会主义共性,用各种形式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共产主义方向;另一种只抽象承认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的特殊性,只讲社会主义的共性,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看成僵死的教条、抽象的公式,无视我国的基本国情,否定党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践证明,这两种倾向对于我们的事业都是十分有害的,应该注意防止和克服。,43,(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质、量和度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44,质: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规定性。量: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度: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限度、范围。,1、质、量和度,45,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实践)的高级动物。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46,事物的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0和100就是水的关节点或临界点。,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在实践活动中,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度的方法论意义,47,适度的原则 所谓适度,是指人的认识和行动要和事物的度相适应。比如,积累和消费。首先要注意把握关节点。其次要注意寻求最佳适度。所谓最佳适度,是指在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范围内,能够最好地满足人们实践需要的量。,48,量变,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必然导致质变结果,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相互渗透,49,量变的涵义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量变的两种形式(1)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2)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50,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矛盾一方,矛盾另一方,斗争、依存,力量上的增减,量变,(矛盾双方的斗争还在统一体内进行),51,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内部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斗争,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质变,(统一 体破裂)由该事物变成他事物,5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53,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5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荀子,5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5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5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58,“五四”运动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五四运动,59,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小结:,质量互变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然后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60,故事:保龄球与人生 思考:试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学生怎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61,1、学习、工作中注意量的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滴水穿石集叶成书集腋成裘,62,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升本考研就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63,(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1、肯定和否定2、辩证否定观3、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64,任何事物都存在肯定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肯定方面否定方面,遗传、同化,变异、否定,1、肯定和否定,65,社会,肌体,66,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第一 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第二 两个重要特点: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A,B,2、辩证否定观,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67,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68,3.否定之否定规律,肯 定,否 定,否定之否定,一般公式:,麦 粒,麦 粒,植 株,麦 粒,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中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6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的否定。马克思,70,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还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错误观点。,71,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 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7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73,主观辩证法,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决定,反映,74,(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请学生举例说明,75,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76,矛盾分析方法的应用:材料分析题: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了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其材料如下:,77,材料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78,材料2 在市场开发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79,材料3 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80,请回答: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81,五 大 范 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下面五对基本范畴的辩证关系,82,原因,结果,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现象A,现象B,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83,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二者相互区别。(2)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探究因果联系,把握事物规律性(1)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反对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和宿命论。(2)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是自觉实践活动的的必要条件。(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是科学认识的逻辑前提。,84,辩证关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服从于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和偶然,85,可能性与现实性,立足现实,把握可能(1)要使理想立足于现实;(2)可能向现实转化必须要一定的条件,要努力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能性,现实性,潜在的、未实现的,实现的东西,相互依存,相互转化,86,现象与本质,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现 象真相 假象,87,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导向;通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通过现象看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毛泽东,88,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要素)A、B、C、D,形式(结构)A,B、C、D,89,人的体形、外貌、衣着是形式,人的骨骼、肌肉、血液等是内容,衣着,体形,外貌,骨骼,肌肉,血液,对于人体而言,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事物所包含的内容是无限多样的,与之相适应,它所呈现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90,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形式,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根据内容的变化,及时正确的变革旧形式;既要重视内容的作用,又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既要重视形式的作用,又要反对夸大形式的形式主义;根据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利用多种形式为内容服务。,91,内容和形式的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容是主导的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另一方面,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内容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92,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 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语词。偶然性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愚昧无知造成的,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悉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93,材料2 毕尔生说,必然性只属于概念的世界,而不属于现实世界本身。因而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纯粹的偶然性。,94,材料3 黑格尔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环节。必然性根据于事物自身,偶然性根据于他物;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性中去认识必然性”。,95,请回答;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1)材料1的哲学观点和错误。(2)材料2的哲学观点和错误。(3)材料3的贡献和错误。,96,(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3)抽象与具体:(实践)感性具体理性抽象理性具体(实践)(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历史的东西逻辑的东西;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97,归纳和演绎,一般原理,个别结论,演绎,归纳,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另一方面,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98,分析与综合,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99,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抽象规定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但它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是向思维具体的接近。思维具体是在对感性具体和抽象规定双重否定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是否定的否定,是认识的结果。,抽象和具体,认识,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100,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历史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是指关于对象的认识成果或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范畴演化序列。,逻辑和历史是统一的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101,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辨证思维方法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102,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103,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第四,规律是客观的。,104,(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105,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都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二者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106,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07,表现,实现途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具有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能动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社会实践,(一),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的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108,案例:期待,过去,结核病是一时难以治愈的疾病,没有什么特效药。为了有效地大面积地治好这种病,在德国的一所治疗结核病医院里,一位颇有名望的叫马切的医生郑重而神秘地宣布:“德国发明了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不久就能运来。”患者果然大受鼓舞。几天后马切医生又宣称:药物已运到,并开始用于治疗。果然,没多久许多患者的精神和表情明显地好转了,有的人竟声称病已痊愈,出院了。接着奇迹出现了,该院久治无效的若干老病号自我感觉良好,都说已经康复。实际上,马切医生说的是谎话。他给患者注射的并不是什么特效药,而是普通的蒸馏水。但马切医生的谎话,确实使病人消除了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增强了病人的抵抗力。,109,(二)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110,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11,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112,社会规律与主体选择,“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113,社会规律与主体选择,“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114,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在这当中,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115,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116,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2 如何理解社会本质上是实践的?3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时期,又是矛盾凸显时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经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辨证发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4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117,5 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6 为什么说唯物辨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7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