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第一章复习小结课件.ppt
,知识归纳,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气体摩尔体积,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复习,基础实验,实验安全,物质分离,溶液配制,辩认安全标识,规范实验操作,常见事故处理,试管预热、固体加热的大试管、液体加热时的容量,烧瓶加热时的容量、沸石、石棉网,气体实验防倒吸的方法,Cl2、SO2、NO2的尾气吸收,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可燃气体的验纯,H2还原氧化铜、气体制备中的操作顺序,钠的取用,酒精着火、活泼金属着火,浓硫酸、强碱溶液溅到皮肤上,酸、碱溶液溅到眼睛里,误食重金属盐,热的蒸发皿、坩埚的取用,离子检验,实验仪器,一贴二低三靠,实验仪器,搅拌、余热蒸干、液体体积不能超过2/3,实验仪器,石棉网、沸石、温度计、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实验仪器,萃取剂的选择、振荡及静置、玻璃塞和旋塞的开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烧瓶中的液体不超过2/3,上下层液体的处理、分液后的处理、检查漏水,基础实验,实验安全,物质分离,溶液配制,离子检验,不溶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粗盐提纯,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从液体中分离出可溶性溶质。用海水制盐,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用海水制纯水、蒸酒,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把溶质提取到萃取剂中。用海水制纯水、蒸酒,分离油和水,基础实验,实验安全,物质分离,溶液配制,用固体试剂配溶液,1.计算2.称量固体质量3.溶解、冷却4.转移、洗涤5.定容6.振荡,仪器,容 量 瓶烧 杯胶头滴管玻 璃 棒,规格、标记、查漏、用途,溶解时蒸馏水的用量,何时用胶头滴管,作用,误差分析,称量的误差,未冷却即转移,液体飞溅,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定容超过刻度线,定容没有平视读数,定容摇匀后又加水,离子检验,基础实验,实验安全,物质分离,溶液配制,离子检验,SO42-,向待测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BaCl2溶液后滴加稀盐酸,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后滴加Ba(NO3)2溶液,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后滴加BaCl2溶液,CO32-、SO32-、Ag+等,Ag+,Ag+,SO32-,SO2-,Cl-,向待测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后滴加AgNO3溶液,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后滴加稀硝酸,CO32-,Cl-,Cl-,Al3+,向待测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Fe3+,向待测溶液中滴加KSCN或NH4SCN溶液,Fe2+,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KSCN后滴加氯水或双氧水,NH4+,滴加NaOH溶液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CO32-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稀盐酸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产生气泡(无色无味),石灰水变浑浊,AgNO3溶液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AgNO3 HCl=AgCl+HNO3,Na2SO4+BaCl2=BaSO4+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CO2+Ca(OH)2=CaCO3+H2O,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单位是摩尔(mol)。摩尔质量(M)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单位是g/mol物质的量浓度(CB)是用来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其单位是mol/L,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的数值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的数值,摩尔含有约6.021023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常用单位有L/mol,符号为Vm,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记得吗,?,物质的量与质量、摩尔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之间存在 什么关系?,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溶质的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 及溶液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有什么关系?,C1V1=C2V2,微粒数(N),物质的量(n),NA,NA,质量(m),M(gmol),M(gmol),气体体积(V),Vm,Vm,物质的量浓度(c),V溶液,V溶液,1、NA6.021023 mol-1,2、标况时Vm=22.4L mol-1,3、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等,4、浓度计算时溶液体积以“升()”为单位,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3发展(1)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1)1872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握全局,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A,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