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ppt课件-球囊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ppt
球囊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脊柱外科 1 放射科2,随着中国步入老年化社会,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明显增加,但一直没有较好的方法治疗.我院在2002年1月2004年6月期间,采用球囊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6例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60-86岁均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部位 T12 1例,L13例 L2 2例,压缩程度 大于1/3 2例 大于2/3 4例。6例均有腰背部疼痛,无明显神经症状,术前常规X线片、CT、MRI、EKG检查。,操作设备、材料1250X线机、心电监护仪 可膨胀骨成形设备,经椎弓根入路,操作方法,经椎弓根外侧入路,1.,2,3,术前准备,1.诊断: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骨折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2.体格检查:排除引起疼痛的其他原因 怀疑的椎体有无疼痛 疼痛是否和影像学一致 有些患者有多处疼痛,3.X线,CT,MRI,手术体位俯卧位,影像学的解剖标记1.椎弓根环,决定套管针的起始位置2.棘突,决定脊柱的旋转3.终板,决定进针的方向4.后方皮质的边缘,避免进入椎管的前方,手术操作,1 X线透视下,从椎弓根外缘10点或2点处开始,沿椎弓根向椎体穿刺2.在通过椎弓根的过程中,侧位像确认针头位置,前后位像确认针头位于椎弓根中间3.继续进针,直至针头通过椎体后缘1-2mm,并且没有突破椎弓根内缘.,4.应用转头及分离器,直至距椎体前缘骨皮质3mm,正位不超过棘突5.,插入球囊,充气,至球囊扩张至膨胀终点6.取出球囊,注入填充物(骨水泥),术后处理,1.卧床休息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3.密切观察下肢的感觉运动及循环情况4.4-7天后在适当外固定保护下下地活动,、结果 4例患者术后疼痛即消失,2例术后明显减轻。3例次日离床,3例3天后离床。住院7-14天。术后X线片后凸畸形矫正15-30度,平均18度。椎体高度: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丢失12.5mm,术后平均丢失5.2mm,伤椎周缘皮质完整,填充骨水泥于承重区,随访3-10月,6例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无并发症,影像学检查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讨论,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下降为特征性的骨骼疾病,老年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VCF),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症状,急性表现 突然出现的背痛,有轻微外伤史或没有慢性表现 身高减少 脊柱畸形 腹部隆起,VCF的力学到症状的演变,重心前移肌肉肌键负担加重椎体承受更大压力,行走缓慢平衡改变肌肉疲劳易并发其他骨折,功能削弱生活质量下降肺疾病增加死亡率上升,VCF的治疗目标1.解剖复位2.早期诊断以取得理想的结果3.特别针对老年患者特点(一般状况差,死亡率高)的特殊治疗,1.保守治疗 效果不佳,卧床可产生皮肤,呼吸。消化等系统并发症。2.手术治疗 因骨质疏松原因,复位效果差,同时可产生手术并发症。3.经皮椎体成型术 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在畸形位固定.,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4.球囊后凸成型术:利用穿刺针经椎弓根将球囊导入病变椎体,充气使求囊扩张,使病变椎体复位,再以骨水泥填充,获得稳定椎体 可缓解疼痛,减少及稳定骨折,恢复椎体高度,减少脊柱畸形,目前认为是理想的方法,手术并发症,球囊成形术是一项操作简易,安全性高的手术,并发症约0.5%,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很值得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借鉴.,1.前索综合症2.脊髓压迫3.硬膜外血肿 4.放射痛5.缺氧和发热6.单侧神经痛7.肠麻痹8.血胸9.肺水肿,栓塞10.死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1.医师操作不熟练2.影像系统或影像知识不足3.填充物调配或使用不当,球囊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良好方法,但设备过于昂贵,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项技术将逐步普及开来,复位于更多人群.,结束语,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