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课堂中学生间互动的小组.doc
论英语课堂中学生间互动的小组.学生间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的前提学生的课堂互动很重要,要多确立合作性目标学习任务而不是竞争性目标学习任务。而为了顺利进行这种教学,就要求教师这一课堂主导角色应努力备好课,努力上好课。2.1 教师的课前准备要上一堂有质量的英语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积极准备,既要备教学内容,又要备教学方法,也要备学生。那么应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呢?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希望学生能掌握的一种能力,不单是了解一个概念或理论,还可以是掌握某种技能、态度或价值。所以,要求教师应熟悉教材。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有关情态动词must时,教师应理解清楚must的用法,即其表示的是责任,义务;之后要接动词原形,才能在讲课时让学生清楚其用法,采取有效的小组活动,如要求学生用must表达作为学生必须怎样做才能遵守学校规则或课堂纪律等。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情景法,任务型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等等,这些教学法可以相互结合运用。它们的运用要根据教学的目的与任务要求;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以及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授表达患病的对话中,可以运用情景法与交际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一个场景,医生和牙疼病人的对话,可以让两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医生手拿钳子做出要拔牙的动作,然后问What is wrong with you?病人手捂着下巴做痛苦状回答I have a toothache.通过这种情景辅助性的交际语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备学生是课前准备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个性特点,应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备课,才能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内容产生兴趣,学生乐于听课,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一般情况下,学生分视觉型、听觉型、或视觉听觉型,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因素或是生活条件的不同,会出现学习能力差异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备学生时,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法,如图片展示,听故事,听歌曲,看视频,情景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各种学习型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授动词过去式时,可以列举几个动词进行对比教学,study-studied,tidy-tidied,clean-cleaned,stay-stayed,use-used,take-took,make-made,bring-brought,build-built等,并用例句进行讲解,如I study English today./I studied English yesterday. 通过时间状语today 和 yesterday 的区别帮助学生理解时态上的差别以及动词何时用过去式。然后用一首歌“Yesterday once more”进行听填信息练习,练习过去式的听力。这样,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理解运用动词过去式。2.2 教师的引导课堂活动的进行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如何有效引导离不开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按一定要求将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如作动作,展示图片来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比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实物辨别之前,可以手拿实物,口中介绍该实物是什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然后告诉学生你放学后要去商店买这个物品,可以这样开始,手拿草莓,口说I like strawberry. Its delicious. Em, I want to buy some after school. Do you like it? 学生回答Yes,I am./No, I am not.把实物发给学生,每四人一组,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介绍各个实物,运用I like It is . 这样的形象化展示,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理解教师要表达的句子的意思。.学生间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的教学法与要求英语课堂学生间小组互动活动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多英语教师常常忽略了语言的特点,即交流交际的作用,以至于课堂上极少给学生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小组活动的机会也就少之又少,学生参与性不高。导致大多数学生学到的英语变成了哑巴英语,会看不会说,这是很可悲的结果。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接受了交际大纲的优点,更强调语言的运用,重视学生对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英语课堂要求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根据交际性原则,即涉及真正交际行为的活动来促进语言学习;任务性原则,即使用语言来进行有意义任务的活动;以及意义原则,即进行对学习者有意义的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也就离不开对学生活动进行小组活动设计。应如何使交际法在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有效的运用,本文将结合初二英语上册中的一课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部分进行实例分析,帮助理解交际法的使用必要性。3.1交际法中活动设计要有趣味性英国教育学家斯宾赛说过“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天性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严肃的氛围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的教学实践时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前提,创设情景,采用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不害怕开口,勇于通过口头交际彼此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当我们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1b,此部分作为导入新课的练习。可以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然后教师出示take a shower, wash clothes, read books, play the piano, clean the windows, sleep in bed, skate 的图片让该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其他同学试着说出图片相应的英语表达,教师针对take a shower 这一新短语可以直接引出,写上黑板,学生即可一目了然,结合学生做的动作形象的理解该短语意思;接着,让这位同学再做两遍图片中的动作,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即What is he doing ?He is taking a shower. 引导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态作答,完成这几个图片的英语问答。接下来,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场景,在黑板上画一个房间的背景图,然后写上时间at this time yesterday ,教师先看着墙上的时钟问学生“What time is it now?” ”Its two twenty.” 然后告诉学生,at this time means now, for example, now its two twenty. So at this time yesterday means at two twenty yesterday.解决了这个短语的意思后,接着,教师在讲台前做看书的动作,然后说I was reading books at this time yesterday. 问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重复两遍,请两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I was washing my clothes. ” 然后再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把之前图片中的动作再做一遍,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一组问问题,二组回答,然后交换角色再做一次问答,“What was he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He was playing the piano.” 然后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每组4人(优秀生1人,中等生2人,后进生1人),以优秀生为组长,把之前操练的图片发给每个小组,让他们分角色合作问答,一个同学做动作,其他同学一个问两个答,然后交换角色再做问答,操练过去进行时态。这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了图片展示,情景创设以及角色扮演,能给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刺激,提起兴趣,同时进行的小组活动也能使学生的英语交际口语得到锻炼。3.2交际法中活动设计要有主体性英语是我国中小学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但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注重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教授,以填鸭式进行教学,使课堂单调乏味,学生没有发言权。所以作为教师只要摆好自己领路人的角色,适时引导并与学生不断保持交流,对于学生的集体成果进行总结就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的活动和发展,才能让英语课堂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才能使活动顺利流畅的进行。例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1a部分,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对话进行操练,达到真正理解对话内容,以及其使用环境的目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内容,认真听课文录音,然后思考该对话发生的环境如何,what is the situation in the conversation?以及对话中的人物有几个,分别是谁,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conversation?并思考对话的内容大概是什么,what about the content?然后请几个同学举手发言,或者全体同学集体回答,Its a conversation on the phone./ There are three people, and they are Janes mother, Jane and Maria. / Maria called Jane yesterday but nobody answered and Jane was taking a shower.;接着,让学生打开课文,一起再听一遍录音,然后一起跟着录音读两遍课文,之后再给学生4分钟时间在小组中和同伴进行对话操练,然后每个小组派三个学生上讲台进行角色表演,要求学生同时做出听电话的动作,当三位学生上讲台表演时,其他学生做评委,给表演相对较好的小组投票,最后票数最高的小组获胜。这主要采用的是交际法与情景法相结合,用评价的方式,抓住了学生竞争性心理,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就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原则。3.3交际法中活动设计要有有效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快乐式、动作手势式、对话问答式、角色互换式、直观式及分组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法组织教学,对课文的处理和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积极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争取做到当堂巩固消化,使学生乐于上英语课。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1a 和1b 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1a 这段对话的表演,并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优胜者,就是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以及做1b的对话时,用图片展示的方法,要求学生把图片中的动作做出来,小组中其他同学进行问答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在玩中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轻松接受。所以,在任何英语课程中,只要理解课文内容以及重难点知识,合理的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是可以达到活动设计有效性的。3.4交际法中活动设计要有平等性教师应融于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学生有被尊重感,有与他人平等的地位,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尤其在英语课堂上,由于英语这门语言毕竟是第二语言,在农村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又加上所任教的学校在农村,学校教室有限,但学生人数却很多,平均每个班都有七八十人,课堂45分钟要让全体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确实有一定难度,所以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进行英语口语操练是很有难度的。作为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英语口语,而且要多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才能使学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不怕在英语学习中犯错误,敢于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1a 和1b 时,都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表达过去某时在做某事,而且在表演对话时能够为各自小组争取荣誉,这种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体现活动设计平等性的原则。3.5交际法中活动设计要有冶情性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学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寓教于情”就是教师要以自身强烈而真实的情感,关心、体贴的话语,和蔼可亲的笑容,赢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学的内容产生共振和共鸣。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1b 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房间的背景图,然后在讲台上做出看书的动作,并说I was reading books at this time yesterday. 问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重复两遍,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动作的意思,教师这种以身示范的方式,给学生讲自己的生活,既满足了学生对教师的好奇心,也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再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错觉,这很好的体现了活动设计的冶情性。.学生间英语课堂小组互动的有效策略小组互动合作的方式多样,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完成。它的开展要求发扬民主,引进竞争,激励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体会。这样,在小组互动中学生个体会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这种积极学习的表现能够使小组的互动活动具有有效性。4.1相互倾听策略倾听,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去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把想说的话说完,让学生把正在操作的步骤进行到一个阶段,经过仔细周密思考和梳理,听出一点门道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英语课堂上,倾听在交际法的使用中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英语毕竟是第二语言,平时很少接触,学生得以锻炼的机会只是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所以从语音方面而言,学生很容易出现发音不标准的现象;从语法方面而言,学生则容易出现乱用句子的现象;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也时不时会出现不能理解的语言表达,会寻根究底的问个为什么,怎么用等等。所以,作为英语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疑问,勇于面对学生的质疑。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1a 和1b 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会出现一些学生个别单词发音不标准的现象,1a中单词shower为生词,而且该单词中有一个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发的摩擦音/,所以在学生表演时,教师要认真看学生的表演,认真听学生的发音,做到及时纠正错误;1b中的过去进行时态的形式中be动词之后用的是动词的-ing形式,由于此时态是新知识,能够预想到有部分学生会在做对话时忘记添加词尾的-ing形式,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也要认真听,指导学生注意使用-ing形式。针对对话中一些重难点知识的使用方法,如hold the line、answer the phone 、take a shower、at this time、while、when等,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在课文句子中的位置及前后句子成分是什么,让学生自行思考他们的用法,教师则对学生找出的规律、用法进行适当的补充。4.2彼此鼓励策略在交际法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课堂的互动活动若要顺利进行,不外乎要让学生勇于参与,乐于参与。鼓励,表扬的话语势必要经常挂在教师嘴上,也要求教师能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性,是乐观型还是忧郁型,并且运用恰当的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端正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在生生互动中,也要求学生要多注意小组中不同成员的优点,取长补短,彼此互相鼓励,勇于开口用英语做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地学习态度和评价态度。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2b时,该任务要求学生调查朋友或伙伴上周日早上九点时在做什么,要求用过去进行时态进行对话调查,可以在小组成员之中调查,即What were you doing at nine oclock last Sunday morning?- I was 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位成员进行调查报告,如Wang Jinjin was playing basketball with his partners at nine oclock last Sunday morning. 要求每个小组组长(优秀生)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和鼓励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结合自己周末的真实生活进行英语表达,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推荐合适的人选进行调查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则应认真听做报告的小组代表的发言,要求能够听出该小组成员分别作了什么事,并且能够帮助纠正该小组代表的发音或语法错误。 4.3团结合作策略合作,指双方平等相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完成某项任务,做好某项工作。小组活动中,讲究的就是合作精神,才能使英语交际免于陷入停滞和安静的状态,而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为该小组的整体成绩做出表现,只有这样,才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多维互动的信息传递活动。这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到自由、开放、理解、信任的情感体验,也能使学生形成互助、互爱的人际氛围。尤其是英语学习中,限于农村教学设备的落后,英语实用率低,学生对于是否已经正确实用英语还不胜理解,在小组互动中,可以从其小组成员的帮助下,知道其是否正确运用了英语。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2a时,教师请两位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对example中的对话进行演绎,然后给出几个时间和相应的图片,如7:00-9:00 a.m. play computer games /5:00-6:00 a.m. listen to the radio ,etc. 要求两位学生与教师进行对话练习,注意学生是否正确使用了过去进行时态;然后再请几位同学针对教师给出的这几个图片内容进行对话,之后,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2a中六个图片中的对话,7:00-9:00 a.m. play computer games /5:00-6:00 a.m. listen to the radio/ 9:00-12:00a.m. plant trees/ 2:00-4:00 p.m. visit a museum/ 4:30-6:00 p.m. practice English/ 6:30-7:00 p.m. eat Beijing Roast Duck.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两两进行对话,小组组长做监督,并且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做出正确的英语表达,接着每个小组推荐一对同学做图片中的对话,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该小组的对话,确定其是否表达正确,若不正确,把错误的地方登记下来,然后举手指出,可以得两分,而做对话的小组得一分;若正确,则做对话小组得两分,其他组不得分。所以要求各小组要团结合作,使英语表达准确,不至于输给其他小组。4.4相互沟通策略交际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中,注重口语,运用英语来表达学生的想法和感情是英语课堂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而能否顺利的沟通,对进行英语交流时是有要求的。沟通,是人与人情感体验、道德体验、审美体验的交流和人与人心理相容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与认知共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学生间互动可以说在沟通方面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学生间年龄相当,智力相当,兴趣爱好也相当,所以共同话语相对于师生之间会多很多,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性,适时调动学生间的共同兴趣爱好作为活动来源,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2a时,教师应要求各小组成员在做对话时应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给对话做出正确的英语表达,让小组自行推荐学生进行对话展示,目的是考验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以及相互沟通能力,只有沟通顺畅了,彼此相互才会信任,才能确保小组成绩优秀,所以,教师让学生自行对话时应强调学生要团结合作,真诚沟通。4.5结果的评价与反馈策略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其教学目的不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因此,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必须是全新的标准。主要体现为学生的互动行为的开展程度、学生互助精神的形成状况、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的高低、学生主动学习过程的体验、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的转变等。教师应该用一种特殊的标准来评价教学的成败得失。在教授仁爱版初二英语上册Unit 3 Topic 3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ection A 2a时,让学生在做对话时,其他小组进行纠错的任务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中的错漏知识,而且通过这种学生相互纠错的方式,比起教师单方面纠错更有效果,因为这种方式包含了竞争性质、比赛性质。学生这种好胜心理使得他们对结果的评价相当看重,所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赛性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总之,课堂互动教学是在交流中进行“教”与“学” , 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 , 为学生进一步的口语交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保证了口语交际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可能。重视并善于运用交际法构建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 , 充分发挥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作用 ,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