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4061102       资源大小:292.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北方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李小燕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对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生活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信息技术对教育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探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影响,我们寻找切入点,探索教师、教材、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为他们学会学习创造条件。我们选择“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的成果。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自主学习一、问题的提出(一)时代的要求据报导截止到2001年美国已有95%的中小学和72%的教室联上了因特网;法国的所有中学都已联入因特网,预计今年实现小学全部上网;德国也准备在2002年底前让所有学校联上因特网;英国计划在2003年以前使国内3.2万所中小学全部联上因特网。即使像巴西、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在为各自的中小学在2003年前实现全部上网而忙碌着。可见教育的信息化已表现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初中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中,是否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其最终能力素质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状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中小学教学中急待解决的课题,而多媒体网络以其结构的非线性,人机的交互性,资源的集成性;学习的个别化,信息的多维化,教学的多样化这“三性三化”的明显优势为我们冲破传统教育教学时代的某些弊端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这“三性三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选择的能力和较强的网络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知识自我建构能力以及自主的、积极地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生存新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坚持性;增强学生的各种交往能力,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文字课本为主要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二)我校的具体情况: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的缺失现行教学体系在教学目的上是直接实现教学的外在社会目的,即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具有文化知识、能力和品德的人,而不是实现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建构主体这种内在教学目的,教学的外在目的代替了教学的内在目的,不是通过内在目的实现进而达到外在目的的实现,因而教师教的活动掩盖了学生学的活动,满堂灌是其典型表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等都是从教师如何教来设计,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是所有学生一起跟着教师的步骤走,学生的学习、发展被牵着走,似乎成了他人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活动,而不是主动的自主活动。有人对我国小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 的行为次数在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总次数中占为,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它类行为的比重均微乎其微,分别占、与。在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言语交往行为基本上是一个非自主的过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是“听师由命”,即便将主动回答视为学生课堂上参与积极性的标志,这种积极性相当程度上只是更多体现在少数学生(“干部”学生、人际地位高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这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失缺了自主性活动。从学生在校的整体活动总量来看,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也是不够的 。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学生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始终控制着自己的学习。正如常言所说:“别人可以驯服你的身体(如行为)但是不能驯服你的精神(如学习、态度和思想)。”有的教师有时这么想:因为是教师在指导课堂活动、控制学习时间和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判决学生行为的后果,所以控制学习的应该是教师而非学生。然而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学习还是自始至终都在学生的掌握之中。如果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根本无法辅助学生的学习。即便学生保持安静、听从安排、规规矩矩的时候,也不能保证是教师在控制学生的学习。教师只有放弃一些想当然的控制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和学生分享一些对课程内容、授课时间、教学和评价方法的决策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分配学生的活动时间,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从而达到乐学、会学。(三)信息技术的发展概述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整合?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都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将如何迎接这些挑战呢?1. 整合概念的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抓,例如美国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工程,欧盟发布了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新加坡在1996年推出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2000年马来西亚实施了多媒体走廊计划,我们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等等。2003年初教育部召开首次“校校通”工程评估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教育应用,实现“大投入下的大产出、高投资下的高效益”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许多教育理论专家都提出了整合的概念。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博士):从我们国家的宏观政策与各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概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宏观目标为:带动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其具体目标可以概述为: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概念的发展阶段: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大约从20世界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只提计算机教育,还没有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大约是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逐步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u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此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CAI的本质区别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从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分析,部分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学习不知努力,怕吃苦,缺乏自觉性,老师留的作业都不爱完成,更不愿自己主动学习。老师们要花大量时间督促、检查学生作业。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觉得学习负担重,自主精神与自主能力都较薄弱。显然,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现实社会,大家感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相结合,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研究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究这些问题。从理论上,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个的指导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同化理论、主导主体教学理论、多远智能理论;从实践上,通过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基本操作模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注意收集、整理教学实践案例。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二、研究的理论依据:(一)“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状态下的自主能动学习过程和教育理念,自主学习更适合于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习;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理论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能动性的发展主体,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的综合发展,自主学习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主体结构功能的特性,是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相结合的稳固行为方式的统一体,主体的素质结构决定主体性的水平发展。(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与自主学习理论是共通的,也可以说自主学习理论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抛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及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 (三)自我调控理论教师如何才能最好地满足学生的控制要求,我们的回答是:“给予学生决策权,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做自主的选择。”然而,应该先教导学生如何有效的决定和行使其权利。从目前来看,素质教育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人的发展为本。教育工作者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如何才能最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回答是:“给予学生决策权,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做自主的选择、自主学习。”教导学生如何有效的决定和行使其权利就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重新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自主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有机的结合为建构自主学习体系提供了较充分的理论依据。而自我调控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保障。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改革传统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为数字化自主学习方式。我们知道,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设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正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这里,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数字化自主学习方式绘图对比如右图:因此,本课题实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创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信息环境,促进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新型数字化自主学习方式,不求人人成为精英,但求人人走向成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2.为形成新型数字化自主学习方式创造一个比较合理、比较成功的信息环境(平台和资源库)。要想形成新型的数字化自主学习方式,必须有相应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这一学习环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我们将充分运用电脑和网络,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创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的网络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我们将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库)、互动学习网站这三个方面来建设这个学习环境。3.我们将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有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展示教学内容,更加高效地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向理性飞跃,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优化学习过程,并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4.我们将探索在运用电脑和网络进行教学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 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的需要。5.我们将探索在网络学习情境下,如何有效地加强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并通过交流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活动。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本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1.多媒体网络技术:我们这儿所说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就是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等实现联网而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学生网上自学和教师监控、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或学生请教、协商、合作。2.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3.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要,设计解决教学步骤,并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上世纪80年代“移植”入我国。现在比较流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国际上正在广泛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国外已研究多年,建立起的ID模型已达数百个。但有突破性进展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之后,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普及之后。它的教学原则包括:(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 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 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这一结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4.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年来已为人们认识并应用的硬、软教育技术,还有计算机网络环境以及富源知识库。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两个层次,既自主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指的是会不会学习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而自主学习能力则强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构包括以下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结构心理维度任务条件自主的实质自主学习的过程为什么学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自我目标、自我效能价值观、归因观如何学方法选择、运用方法有计划的或自动化的策略使用、放松等何时学时间控制时限定时而有效时间计划和管理学什么学习内容与结果选择学习内容选择有利于发展的学习内容;对学习结构的自我意识会选择学习内容;自我监控、自我判断、行为控制等教师活动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设置情景引出问题创设情景提出质疑进入情景明确问题自主探究指导检查信息搜寻组织协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协作交流归纳总结反馈测试完善知识结构检测学习效果形成知识体系反思(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建构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框架从教学过程来看包括:设置情景、引出问题自主探究 协作交流归纳总结、反馈测试。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情景的设置,将教学的内容转化为研究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如信息的搜集、重组。教师在其中起到指导检查的作用。在信息搜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提高,相互补充,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教师从中组织协调、引导学生围绕教学核心(主题)谈论,在归纳总结阶段,较好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学生围绕教学核心谈论,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反馈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完善。2. 探究问题本质探究:即对未知领域的尝试性探索,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人们的探究行为可以概括成以下图式: (+成功)探究轨迹动 机 探 究 心 理 指 向 目 标 (失误)由图可见,探究行为的心理指向十分明确直指目标。但是人们对每步探究活动的结果却不能预知,所以,行为轨迹是曲折的。由此可以概括探究行为特征:发现问题,尝试错误,体验成功,逼近目标。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是探究问题的主体。(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学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因此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意在借助信息技术更好的构建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2.实践意义:从学生角度来看,“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如果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优化学习过程,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能成为“聪明的学习者”。未来社会是实施“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学习化社会。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成为21世纪社会的主人。现代化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够与信息进行交互的自我管理的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由使用者自己确定他们的问题,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认为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有关时,才会对它感兴趣,能深入到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才是最重要、最根本、最持久的兴趣。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从教师角度来看,面临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巨大变化,教师的主要职能应从“教”变为“导”,由教师向“导师”转变,向学生的“协作者”、“学生学习的顾问”转变,作为网络时代的教师,还要做一个“学习者”不断的充实自己,做一个“研究者、课程开发者、意义建构的促使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 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法,重新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资助学习,才能符合新时期教师的需要。通过研究达到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四)本课题研究的特色信息技术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学生的学习,我区也已率先建好了班班通工程,并投入了教学,如何在先进的设备下更好的开展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完美的结合,是我区教师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我校在全区属于生源较差的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学习了有关建构主义、学生学习心理学等理论,并学习了相关的教育信息技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意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找出一套适合我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五、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1. 研究内容:理论研究:通过资料查寻,从理论上确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支撑实践研究:1)开展课堂教学整合实践,收集整合案例;2)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模式、方法、途径2. 研究假设: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以其视觉、听觉等方面营造出全新的学科教学氛围,用声音、图像乃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因此技术对于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作用。但就目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来看,我们只是做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良与补充,并没有改变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帮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进一步认识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合理整合资源,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是以校本为基本的研究,研究假设包括: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将促进教师、教材、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关系的重大变革;2 借助信息技术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大胆质疑六、实验研究的过程及研究方法:(一)实验对象采用随机选择法,选择初一(2)和初一(4)班为实验班和初一(5)和(6)对照班, 我们在初一年级随机抽出两班,这样做,第一,有利于实验结果的统计学方法使用,可保障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使得实验班和对照班具有可比性;第二,有利于实验结果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跟踪分析。实验班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对照班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的方法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班对教师进行理论与技术的培训;通过公开课、研究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整合实践,收集、整理课堂教学案例。教师在理论学习与课堂整合实践之后,及时进行反思,写出论文或教学设计案例,形成论文集与案例集,同时完成主题网站的建设,及时发布研究成果。通过参加各种专题研讨会,检验课题的研究成果。(二) 开展课堂教学整合实践:案例1: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通过小组协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本案例由李小燕老师设计,获石景山区主题资源大赛双项一等奖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第一步,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欲望:非同寻常的法律纠纷:黑猩猩状告人类谋杀了他的弟弟,黑猩猩认为他与人类是近亲,人类是由黑猩猩演化来的,所以应该判处人类一级谋杀罪!但是人为自己申辩:人是猴变的,与黑猩猩没有关系,所以自己是无罪的!最为法官,我们应该怎样裁判呢?在这一步中学生会被教师创设的情景吸引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想要知道人和黑猩猩到底有没有关系,究竟人是哪来的?第二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自主学习:学生两人为一组借助教师所提供的相关网站,搜索相关信息,合作性自主学习传染病的相关内容:人类起源的时间、地点、原因;人类发展个阶段的特征学生把学到的内容填在表格中归纳出有古代类人猿演化到人的过程。在这里,教师主要起到个别指导作用。在这一步中,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中对信息的搜集能力特别是在大信息量中搜集有用信息的方法。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网站在教师的引导下搜集信息,完成任务。2.合作交流、重新整合信息:表格完成后,学生的任务是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对信息进行重新整合,最终找到人类从古代类人猿演变到今天的途径。归纳研究人类起源演化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3.解决问题:学习了人类起源、演化的相关知识,借助相同的研究方法,比较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差异,最终解决人猿之争。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对还未掌握的知识加以矫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实效性。第三步,发散思维,拓展学习的领域:最后,借助一首诗曹植的七步诗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猿同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与其他类人猿的关系,进而引申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个问题提醒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其它生物的关系。这是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次的思考。案例分析: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与讨论,学生体验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解决问题方法与途径的过程。而网络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好帮手之一,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大量信息,来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网络教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容量,这样一来可以满足不同学层次学生的要求:当教师布置任务后,能力强的学生在老师规定的时间里可以提前完成任务,这样他还有时间浏览其它网页内容,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而那些动作较慢的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完成相应的内容,获取必要的知识。在网络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性学习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书本上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知识要活学活用,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下基础。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突出了“问题解决”对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信息素养的作用。同时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引向“开放”、“多元”,特别是引向实践的方向。案例2:精神的三间小屋本案例由李淑敏老师设计,获石景山区主题资源大赛双项一等奖第一步:课前准备,重在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课前在网上进行调查:1、升入初三以来,你快乐吗?2、快乐或不快乐的理由:结果统计:共调查92人快乐有时快乐,有时不快乐不快乐17人14人61人第二步:师生互动,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培养创造性思维。1、导入:又是一节语文课,很高兴与大家共同在文学的殿堂漫游、采撷。今天我先请大家听一段乐曲(放乐曲望江南)乐曲欣赏完了,大家听过以后的心情如何?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两、三个即可)我为什么要先让同学们欣赏乐曲呢?因为课前就同学们的心情曾在网上进行了调查,从同学们在心灵氧吧里的心声可以看出来生活、学习的压力和枯燥让我们苦闷彷徨。但听了这首曲子后,我们心里感觉到了一种平和与愉悦。是音乐给了我们释放的空间,音乐可以说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之一,那还有没有其它能让我们的精神空间充实起来的方式呢?有,一些富有的哲理文章早就为我们打通了通往我们精神家园的道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精神的三间小屋,看看作者在三间小屋里都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精神营养。2、赏析课文(1)整体感知本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快速提取语言信息的能力。)速读717段。看看作者在三间小屋里分别盛放了什么。各小组展开竞赛,哪组找的快,就派一个代表写在黑板上。教师小结:作者在三间小屋里分别盛放了爱和恨、事业、自身。(2)通过鉴赏哲理性散文的语言,逐步深入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过渡语: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递给我们的呢?)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大声朗读。想一想你喜欢的理由,然后与同学交流。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在学生欣赏句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和对比、假设的写法,就使得语言有力度、有气势、生动、形象,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如临其境,从而轻而易举地理解了深刻的哲理。在这一过程中,如学生不能很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作一示范,先说一说自己最欣赏句子。教师小结:作者用亲切的语气、一句句有分量有气势的排比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假设句,让读者通过感性形象很自然地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3)请同学们就文章哲理和语言进行质疑。(4)展示作家风采(过渡语:作者用精美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那么作者是何许人也呢?)老师用一网页展示作者的择业历程。学生浏览教师小结:正因为作者有如此的经历,如此的心路历程,才能构建出这样的三间小屋作为自己精神的寄托,我们每个人与作者的经历都有所不同,前面咱们的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不少同学都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现在我们学习了精神的三间小屋,你们能不能也搭建一间或几间自己的精神小屋呢?(5)学生模仿作者的语言搭建自己的精神小屋。学生如果搭建不出来,教师可以把自己读完这篇文章后,搭建的精神小屋告诉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搭建自己的精神小屋。第三步:课后反馈和课后作业的安排,促使学生继续利用主题资源网去阅读哲理文章,获得精神的享受,形成健康的人格。做拓展练习。课下阅读网上提供的一些哲理文章,同时欢迎同学们能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在“心灵氧吧”终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案例分析:1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学习任务的选择到分组学习,再到小组交流,完全遵照学生的自主选择,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2主动探索。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3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真正成为了学习的组织者与帮助者,通过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学生自己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培养了科学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培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了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四、研究结果及分析:(一)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课题经历了几年的研究,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条件 ,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会了学生探求知识 ,拓展知识,掌握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培养了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好转,提高了中学生的综合能力。课题研究前,我们对所选择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从“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独立思考、自控学习过程、自评学习结果、提高创新能力”等6个方面进行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见下表: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实验班55人 对比班50人)一 、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选项/班级/数量/题号ABC实验班对比班实验班对比班实验班对比班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11121.41120.93564.33469.8714.349.333666.73469.81323.81425.659.524.61517311734.92647.62755.81121.449.3161833.32755.83259.51632.637.1511.6192852.43060.517311632.6916.636.97222240.52958.12342.91632.6916.649.3计13240.9 1485014644.8512341.54414.25228.5 二 、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选项/班级/数量/题号ABC实验班对比班实验班对比班实验班对比班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41023.81944.22559.52148.8716.736.9781433.32046.521502251.2716.712.3102661.93581.4921.4716.3716.712.3172559.52148.88192046.5921.424.7计7544.639555.236337.487040.73017.8874.068三、独立思考能力选项/班级/数量/题号ABC实验班对比班实验班对比班实验班对比班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51740.52455.82047.61637.2511.9

    注意事项

    本文(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