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学科能力.doc

    • 资源ID:4061045       资源大小:69.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学科能力.doc

    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学科能力 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和谐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适应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大家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学科能力、当前语文教师在学科能力上的不足、以及提高语文学科能力应采取的措施,谈点个人的看法,以引起老师们的思考和讨论,欢迎批评指正。第一部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学科能力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我认为需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第二、实施语文课程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三、教学监控和评价能力。一、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更是语文教学的依据,语文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和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并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地贯彻执行。这里所说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不仅仅是解读语文课程目标的能力,而是对语文课程的全面理解。特别重要的是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掌握语文教学的方法,全面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学生语文能力。(一)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初高中的新课程标准都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尖锐的批评。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三)语文教学应掌握哪些策略和方法?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四)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学的目标因学生的年龄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初中阶段以基础知识为主,在学习知识中培养能力。高阶段以训练语文能力为重,在能力训练中继续积累知识。1初中阶段的目标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价值目标。包括思想品德、审美意识和学习习惯。思想品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审美意识:初步理解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初步具有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学习习惯:养成主动认真学习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积极专注听讲的习惯、工整书写的习惯、练笔写作的习惯、文必加标点和分段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等: (2)科学文化目标。知识目标:牢固掌握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并进一步扩大识字量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了解词、短语和句子等语法以及标点、修辞知识;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等文体知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体裁和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等基本文学常识。知道根据文体特点抓住中心和要点的一般方法;知道怎样根据不同对象和场合说话;知道如何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初步掌握默读、精读、速读和圈点、批注、摘录、制作卡片的要领;初步掌握收集积累语言材料、选材、组材、安捧详略、常见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等要领,掌握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等作文训练方式的要领。能力目标: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读:能熟练默读,每分钟500字左右,能领会语言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思路,具有分析、概括、欣赏和语言感受能力。能读简易的文言文,了解内容,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名篇和精彩片断。写:能写600-800字的记叙、说明和议论文字,能写一般的应用文。有创新意识,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不写错别字。口语交际:听课、听报告、听别人说话不遗漏主要内容,会做记录,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意见分歧。听别人说话能明白其主要意图,能听出一般的弦外之音。口语表达说普通话,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态度自然、文明得体,注意对象和场合,流畅、简洁,不罗嗦,无口头语病。 (3)综合实践技能目标。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与社会活动、生活实践相结合,语文学习的外廷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学语文中学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语文处处与生活相关联。 (4)身体心理目标。在学语文中培养健康坚强的心理素质,学语文中学做人,陶冶性情,乐观、开朗、活泼、向上、拼搏、进取、做社会有用人才。2高中阶段的目标已与初中阶段的目标在侧重点上有了明显的区别。能力要求更高,知识层次更深入,综合性更强。    (1)积累·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2)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3)思考·领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4)应用·拓展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5)发现·创新注意观察文学文化现象,从习以为常的事实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敢于探异求新,尝试新的方法,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二、实施语文课程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教育教学能力)(一)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提高教师实施语文课程能力的首要条件和必备条件。语文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难度大、要求高、周期长、工作艰辛,却见效缓慢。所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付出艰巨而繁重的创造性的劳动。语文教师只有具备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排除障碍,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语文教师务必严谨治学,锐意创新,确保科学性,努力去拓宽自己知识领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扎扎实实地提高业务水平。(二)全面的知识素养。这是语文教师实施语文课程能力的基本保证。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它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厚的专业知识。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综合。文学又是语言的艺术,语文处处蕴含着文学的因素。因此,语言和文学便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基本的专业知识。具体地说,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系列的专业知识:语言学系列(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知识)、文学系列(包括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知识)、文章学系列(包括文章写作理论、常用文本知识、文章赏析知识等)、文艺理论系列(包括文学概论、古代文论、马列文论、美学知识等)。以上专业知识,是构成一个合格语文教师的知识网络的核心。     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在21世纪的今天,学习教育理论显得尤为重要,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的指导,教育教学就会陷入盲目性。它主要包括一般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一般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等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指导教师了解学生成长过程的心理发展特征,遵循其发展规律施教。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学论、中学语文教学法、素质教育理论,以及历史名人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些理论既研究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又研究语文教学过程中特殊规律和方法。它们可以具体指导教师去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式方法,帮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合符科学而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工作。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3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着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古今中外,包罗万象,无所不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科学的新成就、新兴学科的知识,伴随语言材料不断地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中,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丰富、更广泛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成为一个杂家。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知识、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等等。同时,还必须具备必要的艺术素养,如影视、戏剧、音乐、美术等。欲达此目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语文教师务必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做到知识广博,视野开阔,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中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对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教思横溢,妙语泉涌”,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学习越来越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应是教师从教的基本条件。只精通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只有善于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科学知识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上海语文学习杂志的封面每期都印着同样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表明了语文学科及其广泛的综合性,又说明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就语文教材来说,无论是选取什么题材,用什么体裁来表现的课文,总是以现实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它们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生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做到点上深入,重视生活;面上拓展,开阔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对教材信息进行理解吸收、加工、处理,教得生动,教得真切,才能真正揭示教材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是语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地对待生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既做学生语文学习的老师,又当学生生活的导师。(三)娴熟完备的教学技能。这是语文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技能呢? 1要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才能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语文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思考辨析能力。(1)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实际出发,准确地辨文字、释词语、析句子、解句群、分段落、理篇章、归主旨、探手法,能运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恰如其分地对文章思想内容、艺术形式、风格特点等进行鉴赏和评价。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具有熟练地掌握各种阅读方式的能力。能作朗读示范,声调、重音、停顿语气都能很好地掌握;能灵活地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具有较高的分析文章的能力。能分析内容较深的、形式复杂的各类文章。具有熟练地查阅各种语文工具书和参考书的能力。语文教师要求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准确无误,但又不可能都记下来,因此需要常查工具书和常翻各种参考书,迅速而准确地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高级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评价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文艺修养。指导学生作文时,能帮助他们鉴别好坏、美丑,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作到勤思考、勤记录、勤查、勤写、勤问。(2)语文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说普通话,力求标准、熟练,这是最基本的。对语文教师的语言还应该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启发性: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循循善诱,激发兴趣,语言精辟,能举一反三,言简意赅,留有思考余地。科学性: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求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符合逻辑、能简明地表达客观事物。流畅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流畅,抑扬顿挫,不结巴,不重复,没有口头禅,没有累赘语,不说半截话,口齿清楚,不吃音。生动性:语文教师应有演员的某些气质和本领,能自如地运用语音、语调、语气来表达思想感情。能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时而用朴实的说明性语言,时而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性语言,有时还要用演说家的雄辨性语言和相声艺术家的风趣、诙谐的语言,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错落有致,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才能上好语文课。自控性:教师要有语言的自控能力。说话要掌握分寸,程度深浅,语量多少,声音高低,音量大小,语速快慢,都要适当。在表达过程中自己边说、边想、边听,随时调整此外,除有声语言外,语文教师还要特别重视“体态语言”的作用。表情、手势,常常能起到有声语言起不到的作用。语文教师要锤炼“三语”,即导入语、转换语、总结语。课堂开头的导入语要简洁明白,语言优美,紧扣课文,激发兴趣。教学环节的转换语要承上启下,逻辑清晰,衔接自然,引起悬念。课堂结束的总结语要突出重点,概括性强,梳理脉络,加深印象。(3)语文教师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要教学生写作文,自身必须具有丰厚的写作素养,掌握写作规律,通晓训练程序。会写下水作文,用自己的写带动学生的写,才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才能在批改、讲评学生作文时,抓住关键,批在点子上,改在关键处。同时,语文教师要作到书写格式正确,字迹工整美观、合乎规范,堪为学生效仿。因此,写字也是语文教师的书面表达能力之一。尽管语文教师不是书法家,语文课也不是书法课,但是,语文教师天天在写字,特别是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汉字书写正确美观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如果能写得一手好字,板书字体清秀隽永,有章有法,学生跟着这样的教师上课,自然受到教师的感染熏陶,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字也会写得好,作文成绩就会“更上一层楼”了。    2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1)研读教材的能力。一个教师,能否深入地钻研教材,直接影响着他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研读教材,就是要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整套教材,剖析各类课文,做到明确大纲要求,掌握教材体系,吃透每篇课文。具体地说,应该做到“了解整套”、“熟悉当册”、“把握单元”、吃透课文。接到教学任务以后,就要抓紧时间,浏览乃至通读整个学段的语文教材,明了整套教材的体系,各册教材的重点,单元设置的特点,文体安排的规律,各类范文的特色,语文知识的系统和语言训练的序列。这样,才能清醒地把握所教一册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的任务。怎样研读整套教材的体系呢?大致思路如下:首先,应认知和把握教学目标及具体要求。它体现在各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各篇课文的“训练重点”中。例如,单元有“单元提示”,课文有“训练重点”,自读课有“自读提示”。其次,应认知和把握训练程序及练习安排。全册的练习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程序,题量丰富,题型多样,角度灵活,加强了语言实践活动,既注重语文训练,又重视思想内容的理解。教师要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对教材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数量、单元组合的方式,读讲课文与自读课文的配合、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比重、重点基本篇目与写作听说活动的联系了如指掌。第三、教师教学时多以单篇课文为单位,单元教学也多以单篇课文为基础,因此离开了认知单篇课文这个基础,教学时就会“搁浅”。为此,还必须逐一认知和把握每篇课文,从整体到局部熟悉教材,从现象到本质吃透教材。认真通读,扫除阅读中的一切障碍,能顺利地读课文,弄清课文的结构脉络,弄懂课文中每一个语言材料所包含的观点。对内容要了如指掌,对注释要全面掌握,对重要语句和段落要能熟读成诵;弄清教材用什么样的语言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容,弄清教材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的思路,弄清教材用什么样的材料表现了什么样的观点,既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又能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这就为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有可能正确地处理教材,编制教案,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的能力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对一单元或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的预设,它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化。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度技巧的创造性活动。“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切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一篇课文,一堂课的最佳教学方案,应该是教师创造力的最大发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既不可简单地模仿和重复别人的做法,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又要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程序,组合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等。总原则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课型新颖,提问精要,品读细腻,评点精彩,活动充分,积累丰富。(3)组织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需要多种能力,不可能逐一列举,这里仅举数例。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能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课堂实施控制,使课堂上的形势朝着有利于教学的方向发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对每一位语文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重要检验。教师要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节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气氛等进行不断的调节,达到有效的控制。课堂激励的能力。要十分注重课堂激励艺术,用信念激励。信念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它能产生强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使人主动地克服困难奋发向上。巧设情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念。民主与信任也是一种激励,师生的言论权始终平等,教学过程处于民主、宽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师生互相信赖,交流融洽。目标激励,目的性是动机和意志的源泉。目标明确也是一种课堂激励。善用小组比赛,男女比赛,趣味激励,寓教于乐,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创设高潮的能力。在教师精心的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之下,课堂上出现的学习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课堂教学中有了高潮,就有了意境,有了激情,有了力量,有了波澜。它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倍为关注、着力设计的内容。高潮的设置应该是课文教学的主体部分,它的着眼点应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生的思维点,兴奋点,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这就要求从纷繁的知识点和学生多种多样的知识需求中,经过筛选、提炼,找出主攻点,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的推进中,因势利导,逐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机智应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组合体,在教学进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教师与教材的矛盾,学生与教材的矛盾,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等等时有发生,语文教师要善于调控,妥善处理多种矛盾,使教学秩序井然,教学目的实现。其中尤以教与学的矛盾为多,教师须具有教育机智,善于应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思想高度集中,会对教材的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提出种种疑难,会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看法持不同意见。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是课堂教学中闪光的所在,应把握时机,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把学生组织到讨论的热潮之中,促使学习深入,促使课的质量提高。应变能力强不强,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教材熟悉的程度,理解的程度;二是反应的灵敏度,能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及时综合来自众多学生的正确意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能及时调整或修正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信服;三是有相当的知识储存,并能信手拈来为我教学所用。摆脱照本宣科的死板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取决于教师应变能力发挥得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日益普及和发展,语文教师决不能站在一边当旁观者,应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适应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学习,认真提高自己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制作课件、教具的能力。拓展总结的能力。拓展,是通过教师的导引,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升华或迁移。总结,是在教学将要结束时,对一篇课文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做出总结,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设计练习的能力。练习是学生把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的训练,也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练习包括问题和习题,设计质量较高的语文训练题,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练习,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乐于完成。要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和运用所学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四)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意识1要有课改意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课改意识已经普遍增强,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精神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三维教学目标如何落实,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都还没有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关键的一点是,只要有了课改意识,就能主动自觉地去探究好的方法,方向有了,方法就存在于努力实现目标的实践中。在校本教研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善于总结,就能上出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优质课来。所以,课改意识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思想素质。2要有调节教学意识。“调节教学”是根据郑州市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项具有郑州地方特色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至今已有15年历史。实践证明,它与课改的理念是相通的,所以郑州市教育局下文件要求,要把调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推进器。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调节教学意识,努力落实调节教学的四个环节和五个关键。3要有学科特点意识。语文课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上课时要注意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做到“四有”:即有目标,有自学,有讨论,有读写。(1)“有目标”指的是,上课前必须明确提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语文教学目标,让师生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那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自由散漫式的语文教学法,我们是不赞成的。(2)“有自学”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自学读书、整体感知的自主学习的环节,把一部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不能一上课就由老师分析讲解,甚至满堂灌,或者满堂问,把完整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剥夺了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权力。(3)“有讨论”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通过讨论而充分发表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和意见,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发挥群体优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作战的能力。讨论要深入,不能蜻蜓点水式地进行30秒的讨论。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有价值,不能钻牛角尖。(4)“有读写” 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有读、有写。首先,“读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不是好的语文课。语文课堂上,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读书,通过自读、齐读、品读、诵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精彩优美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甚至达到当堂会背。其次,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写一写,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讨论结果整理一下,理清思路,形成一段逻辑思维性很强的答案,用笔写在课堂笔记本上;或者进行片段写作,100字左右。如果这样,每节课都做到有读有写,天天练习,积少成多,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靠积累和感悟,只有多读多写才能见成效。当然,不是说语文课堂上只能出现这“四有”,而是说这四个方面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略,并且常常被忽略,需要重点进行强调。强调这四个方面并力求做到它,就会使语文课堂显得生动活泼,既体现出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又体现出课程改革和调节教学的原则精神,并有效地避免满堂讲解、架空分析的陈旧教学模式。其实,有训练,有反馈,有延伸,有探究等等做法也是我们提倡的,强调前四项,并不排斥这后四项。正像我们倡导调节教学,并不排斥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样,二者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关系。4要有课型模式意识。语文教学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模式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没有模式的课,不能算是好课,特别是语文课,最容易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自由散漫式课堂,天马行空,云天雾地,不着边际,随意挥洒,下课以后,学生不知所云。因此,语文课有必要形成一定的课型模式,只要注意避免僵硬的模式化就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要依据调节教学的四个环节去构建,但又要体现出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在总结老师们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这里提出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供老师们参考。(1)自学释疑,整体感知;通过自读课文,自查字典解决生字词,自己分段,自己归纳段意和中心,自己总结写作方法等等,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2)训练操作,重点探究;围绕教学重点,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重在方法思路的引导。(3)反馈矫正,读写巩固;通过做题,朗读,片断写作等等方式进行提问、抽查、学生互查、举手自查、演板等检查学习效果,用统一讲解矫正、同桌互相矫正、小组矫正、课堂矫正、课下矫正、作业批改矫正等等方式达到巩固目的。(4)延伸迁移,联系实际。方法上可以选取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建立语文学科兴趣小组,或把课外生活内容拿到课堂上来学习讨论,如学习分析课外同类文章,写电影、电视剧评论,搞文学创作等等。这个模式的四个环节只能是为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课堂思路和大体步骤,有模式而决不可“模式化”,它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清规戒律。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灵活运用,形成自己有个性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调节教学的学科化、课型化、个性化是我们教学改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百花齐放才是教学成功之母。当然,语文课还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形成不同的课型模式,如教读课,自读课,文言课,作文课,复习课,综合实践课等等。(五)严谨踏实的科研能力1刻苦扎实的治学精神 语文教师首先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者,同时应该是语文教育科学的研究者,科研,是语文教师修养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语文教师学者化的必由之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治学呢?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要有钻研、思考、总结的习惯;要逐步系统地研究材料;要钻研一门拿手的“活”;要长期坚持订两本学术杂志;每年要发表12篇论文;每年要写23万的读书笔记;建立所教每篇课文的资料卡片。2科学严谨的治学方法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1) 勤读书。读点什么书?语、修、逻、文和听、说、读、写的知识;哲学的有关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知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其它方面的杂书。怎么个读法?一是平时利用业余时间见缝插针地读,二是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学习。三是要讲究“精读”、“略读”的配合。(2)勤积累。资料需要日积月累广采博撷逐渐掌握。积累资料没有什么固定的框框和路子,只要简便、实用,不管什么方法都可以。比如:归类存档,旁批剪贴,制作卡片等。(3)勤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是紧密相连的,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去读书,把读书和探索结合起来,慢慢地就会获得一种发现的喜悦,感到读书是一种乐趣。(4)勤总结。语文教师写总结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提高语文基本功、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更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写心得体会,一种教法成功了,把成功的原因写出来,作点概括,这对整体研究很有好处。写心得体会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一事多议。写教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学随笔,内容不求集中,只需紧扣教学,还要准确及时地记录实情。这些材料足以作为写科研论文的论证材料。      三、教学监控和评价能力教学监控与评价是相辅相成的,评价是监控的一种手段,但监控又不能完全依靠评价。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思考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三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矫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校本教研中的自我反思和调节教学中的反馈矫正是教学监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体现。关于评价,长期以来,我国总是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把一次考试、几张试卷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一把尺子,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考试仅仅是质量评价的一小部分,是不能反映出教学的全部质量的。因此,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语文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第二部分:语文教师学科能力的不足语文教师在学科能力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文职业的意识不足;第二、专业教育的基础不牢;第三、专业教育的手段不足。一、缺乏从事语文职业的意识语文教师本应该喜欢语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语文教师却大多不喜欢语文,不喜欢教,更不喜欢写。真的喜欢语文而当上语文教师的人不是很多。语文老师缺乏从事语文职业的意识。这是让局外人感到困惑而又不可思议的事,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不喜欢语文的语文教师可以教出好成绩的学生。因为教育的最终结果已经化为卷面成绩。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教师办公桌上,翻烂的语文课本、教参和小山一样的试卷及练习册。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喜欢语文。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然而课堂上很少见到“文”,至于“神韵”、“领悟”更是无从谈起。多少名篇为一个个语段分析所代替,采用肢解的方法,抠这个词,辨那个句,左一个层次,右一个句序;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少得很,师生很难沉浸在课文中创设的文情并茂的佳境中。多少作家用心血凝结成的篇章,被教师讲得平平淡淡,毫无滋味,使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不高,语文失却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自己必须对语文有热烈的兴趣。语文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然而,多数人上语文课,如工人做工一般机械;做语文教师,其职责就是完成所谓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肢解一篇篇有价值无价值的文章,应付一次次乏味得令人窒息的考试。乡村中学更是从一入学就瞄准高考,语文教师没有自由去进行有个性的语文教学,难以喜欢上所从事的语文职业,也就难以在语文职业上大有作为。二、缺乏专业教育的基础能力语文教师具有中文专业的基础知识,但是缺乏专长的语文教育能力。如果说,学生最不怕耽误的课是什么课?回答是语文课。学生课堂的认真程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最小的学科是什么?还是语文课。对学生高考成绩的预测最不准确的是哪个学科?仍然是语文科。学生家长在课业辅导上最不需要教师的是哪个学科?当然还是语文科。一直以来,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总是受到怀疑。教不成数理化的可以教语文,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对语文指手划脚。每年高考的数理化英试题没人评,语文却是关注的热点。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语文成绩差,请老师提建议,语文老师除了说多读多写,似乎再也没有其他良方。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语文教师没有独具特长的语文教育能力,这不是语文教师的错,是整个教育界缺乏语文教育理论的构建。如果语文教师要真正重建自身价值,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教育水平,而不是中文专业知识水平,加强自身的中文教育专业化建设。有位专家曾经说过: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其实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那么,语文教育理论的构建由谁去做?不能等别人做,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去探索,需要大量的魏书生、钱梦龙、宁鸿彬,需要大量的语文名师,当家长争相把孩子往你的班里送的时候,你的语文教学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教师可以超越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灵活地选取教材,其教学工作不只是局限在教材内容的传授,而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思考问题。根据母语学习的一般规律,为学生设计能力发展的培养方式,这时教师的教学已经开始具有了中文教育的专业性,而不是中文知识的专业性了。三、缺乏专业教育的方法手段(一)语文教师不擅长语文(写作),这已是很正常的事情了。语文教师会写、善写,应该是份内之事,如同美术教师画画,音乐教师唱歌。然而,不会写文章的人大可以去做一个说不定蛮称职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自己不能写,却去指导学生作文;自己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却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上海语文学习举办过一次教师、学生的同题作文竞赛,教师的作文,总体水平不及学生,令评委们瞠目结舌。语文教师因为没有写作的体验,更多的是对教材表层的理解,或依照教参的说法人云亦云,整堂课中没有“我”的主体意识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上课刻板,乏味。(二)语文教师读书少,或没有时间读书。教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有人对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看过“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其中一部的人不到10,至于国外的名著,如复活、红与黑、老人与海、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在100名问卷者中竟无一人涉猎。为什么会这样?只要看一看老师的情况就明白了。从对语文教师的调查来看,真正看过“四大名著”的仅占调查数的20,至于利用休息时间看现当代的中外文学作品的,更属凤毛麟角。不说获“诺贝尔文

    注意事项

    本文(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的学科能力.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