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语文教学“读”的反思》 .doc
-
资源ID:4058961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语文教学“读”的反思》 .doc
把文脉, 觅契机,重策略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语文教学“读”的反思目前,语文教学领域的一些现象令人担忧:一个初中生,书读了七、八年,有的说起话来还吭吭哧哧,前言不搭后语;动笔写作文,拼拼凑凑,也表达不清。课堂上教师不敢多提问中等以下的“潜能生”,因为他们站起来言语讷讷,不知所云,费时费力影响教学进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根本谈不上面向全体学生,更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哪里还称得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峡谷,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教改天地呢?笔者认为,应遵循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把文脉,觅契机,重策略,做足做好“读”字大文章。 一、实施整体阅读教学, 强化“读”的容量教育观念的革命一书中告诉我们:“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只有阅读实践,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而实施整体阅读教学,是学生从事阅读实践的先导,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课文的整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品味人物语言、体验生活情境来领悟作品内涵,并且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构建学案,使学生读后既对课文有整体感受,又能重点把握,潜移默化,在积累、感悟、运用中学有所得,以此来强化读的容量,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把课文从字、词、句、段、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方面逐一肢解,将其进行干巴巴地理性分析,或者编造一些或浅显或空洞或艰涩的习题,把学生推进题海中任其沉浮、挣扎,以至把一篇好文章折腾得支离破碎,使学生上语文课味同嚼蜡,兴味索然。实施整体阅读教学,是语文走进新课改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 例如在教学鲁讯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可以从整体上这样设计:提出能使学生产生兴趣的两个问题1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会,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百草园有哪些乐趣?2百草园的生活是这样情趣盎然,那么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请你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这样两个问题串联起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用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的过程,教师进行点拨,让学生通过文中字里行间体验“看景乐”、“听神话乐”、“捕鸟乐”等乐趣。至于三味书屋的生活,粗看文字的表面是写读书之枯燥无味,但仔细品来也不缺乏一种读书之乐,因为文中所不满的是那种陈旧腐朽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不是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学生可以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自由发挥,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创设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习情景。教师同时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辩论,展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把阅读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都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然,在整体把握课文的施教中,教师还应该重视“读”的技巧训练,可以散读、齐读、 跟读,也可以跳读、默读、分角色读,形式要多种多样,并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情况,适当进行调控运用,这样效果会更好。二、扩大阅读范围,增加“读”的数量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 从扩大阅读中,我们可以领受别人的经验, 接触别人的心境”。的确,语文教学不应拘泥于课本这个小圈子,教师在学习精读课文的同时,应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适当扩大阅读范围,推荐给学生一些课外美文或名著,并引导学生用心去读,让学生通过比较、赏析、体验、领悟,来生动地学习,以期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是可以针对学习目标,适当扩大阅读范围。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百草园有趣的生活”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或刘绍棠的思,在百草园等文章,来训练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二是学习一篇(首),可以扩读其全集。 如学习饮酒一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陶渊明集等相关资料,同时要求学生选出最喜爱的几首反复诵读,体会其思想艺术特色,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其能主动求知。三是学习一些节选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扩读全部书。如学习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学习威尼斯商人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莎士比亚全集等等。引导学生把课文上的节选部分作为阅读中外古今名著的金钥匙, 帮助学生走进名著的大门。 另外,扩大阅读课可以设计下列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定位目标。 2.师生共同研习,引导学生掌握自读的方法,解决“读什么”,“如何读”,“为什么读”的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写读书笔记。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5.让学生接受实践能力的训练。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精读、泛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达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目标。三、指导阅读方法,提高“读”的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并且强调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规范性地阅读指导,所谓规范性的阅读指导,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读什么如何读为什么这样读,克服学生只读不思、囫囵吞枣的不良习惯。根据新教材的编排特点,笔者认为 ,学生阅读时应注重突破“三关”:一是基础知识关,学生能根据文下注释, 辅之以工具书, 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及重点句子的运用;二是理解关,根据预习提示和文中的提示及相关的资料,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品析语言特色;三是练习关,根据学习目标和文后练习,明确课文所要把握的重点以及所应突破的难点,来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探讨,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另外, 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 还应设计一些问题进行拓展训练。如1.写阅读启示,即对所学课文 ,或从情节内容,或从中心思想,或从写作特点等方面入手,写出自己的体验、收获、感悟和认知;2.自提问题,自己研讨,即学生从所学课文中提出来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然后再给这个问题写出一个推理性的答案;3.想象和创造, 即学生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自身的生活积累,进行再创作,写一篇短文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从“读”字抓起,把文脉,觅契机,重策略,以读促教,以读促学,用心写好“读”字这篇大文章,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读写听说能力方面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