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原则探讨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58343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原则探讨毕业论文.doc
【标题】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原则探讨 【作者】霍 莎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利与弊 使用原则 【指导老师】何举春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引 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日渐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正显示威力。执教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无疑,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给过去枯燥沉寂的课堂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多媒体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对语文教学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何扬长避短,是语文教学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试图用抽象、刻板的语言,即用“条款化的语言”来描述具有形象生动的、审美载体的文学语言。不言而喻,这样的教学手段,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人识别一种东西所用的方法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语言描述需 2.8 秒,线条图画需 1.5 秒,黑白照片需 1.2 秒,彩色照片 0.9 秒,而直接观看物体的原状则只需 0.4 秒。这几组数据清楚地表明,人的感官越接近实物的原状,接收信号所花的时间就越少,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就越快,也就是说表象信号易于接受。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表象信号,辅助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可以动用视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语言实践,从而有利于学生识记所学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言语操练和开展课外讨论活动;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全面补充语文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依靠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来教学,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非常小。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语文教学,为课堂中师生互动提供多元化的语言集合体,通过教师一多媒体一学生的交互关系传递接受信息,这种大容量、高密度、多元化的媒体信息以及生动丰富的课堂交互作用,能刺激学生思维,保持大脑的兴奋,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教项链一文,课文的三个教学目标“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形象,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在一节课完成。又如学习长江三峡一文,借用多媒体技术有很大的发挥余地,我们可以利用景物点评,欣赏画面,我们还可以配乐朗诵,或者理解吟诵,用一节课时间,使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畅游祖国大好河山,真正融入到多媒体教学所创设的美妙意境之中。“文章不是无情物” 要使学生感知作者的感情,首先要让学生动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动情, 入情呢?如石钟山记的课件,石钟山的图片配上汩汩滔滔的河水吞吐之声, 石钟山的命名还用得着讲吗?诗歌鉴赏时,制作秦观的鹊桥仙,牛郎织女隔着那长长的天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动人之情,使人备感真挚的情感, 就是如此的高尚。课堂教学要突出重、难点,就应千方百计地将形式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到高度集中的最佳状态。使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难点更为方便,我们可以采用加大或变化字体;变换字体颜色;设置动画等多种手段突出重、难点内容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直观、省时、明了,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致橡树一课时,给学生播放配乐朗读,辅之以 FLASH动画,配合课文文字现实在屏幕上,图像中那挺拔如剑的橡树,那丰腴独立的木棉,那险峰、日光、虹霓、春雨,那根叶的相连,那相互的致意,让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有了形象的感受,再理解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就水到渠成了。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语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难度,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多媒体走进课堂,是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件大事,它在某些方面确实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但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地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以录像代讲解,以录音代范读,以屏显代板书等等毛病浮出了水面,多媒体俨然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失去了应有的教学辅助价值,成了束缚师生思维、限制师生互动的桎梏。广大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 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注重视听,削弱朗读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比如,有的教师执教泰坦尼克号(节选)时,对杰克与罗斯在冰海上漂浮的情景,没有让学生品读文本,取而代之的是九分钟时间播放了电影中的这一片段。不可否认,电影片段中的声像效果确实极具感染力,但是,学生不潜心阅读,不能进入角色品味人物的对话、品味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难感受到杰克面对死亡时将生的希望留给罗斯的高贵灵魂,很难感受到一对恋人生离死别时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很难看到罗斯为了爱情信守了一生承诺的美德的。因此,只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才能使学生得到浸染与文字间的力透纸背的文学价值。阅读文本、感受语言的过程,是学生体验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从而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绝不是任何高科技的技术可以替代的。(二)注重技术,忽视情感不少人过高地估计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认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甚至完全可以取代教师。国外就有这样的实验,完全取消教师的教学而代之以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其创设的教学情景毕竟也只是虚拟的。多媒体的演示通常会借助一些相关的录象资料进行,教师需要靠录象的生动、有趣、惟妙惟肖来充斥学生的大脑,进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印象,在有效时间内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于是,有的老师片面去追求这样的效果,找到了一些并不是和本节课十分贴切的资料展示,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在观看完相关资料后,不知道用处何在,只是觉得挺乐和而已,老师的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使学生摸不到头脑。实际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因为教学是需要主动交流的,是双向的,既有知识传授与反馈,更有情感的交流。而多媒体技术与人的交流是被动的,缺乏情感的。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上,需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理上的相互感染共鸣。如果一个老师在讲台上只是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注意深入浅出,以情动人,也不针对学生存在问题作重点难点的讲解,这样就会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向不良方向转变,造成学生只见机器不见教师的情况。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情感教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激起学生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而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不能被多媒体技术所代替的。 比如有的教师上雷雨这一课,就给学生播放影碟雷雨,上背影就用图片展示父亲的背影或是用动画来演示父亲去买橘子的过程,上林黛玉进贾府就让学生看电视剧红楼梦里的相关章节,上小石潭记就选用优美的图片来展示其中的意境。我们姑且不说这些图片、电影和动画是否能真实表现其意境和还原其风貌,就算它是经典,能很好的表现意境和还原其风貌,这样做也是欠妥的,因为这些现成的东西都是经过艺术再加工和再创造的,再去引录,就像喝纯净水一样,不利于学生思考。今天的语文教学已不能再追求所谓统一的标准答案了,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一千个读者,就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多媒体演示的课件中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观刺激很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老师就走进了一个误区,忽略了自己的一张嘴,更忽略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而这些语言所起的作用是多媒体演示远所不及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是对多媒体演示的重复,而是升华、深化的过程,教师课堂语言的丰富多彩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师生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死盯屏幕的机械运作,本应是师生情感交流调控者的教师,成了“放映员”,“人机对话”代替了“人际对话”,这必将影响师生真实的情感交流,削弱教师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模范行为的潜移默化作用,殊不知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都会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多媒体已经充当了“第三者”插足与教师与学生之间。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三)注重形式,忽视内容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几乎在每一张幻灯片的边缘都镶嵌了许多花花绿绿的画,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有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满足于感官的刺激,把注意力集中在动听的声音、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动画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重视程度, 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课件在运行中,切换不断,不同的效果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看起来活泼、生动,却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视频、图片过多,学生光顾着看影片和图片了,很难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课件中有声音的出现,会更增添一份吸引力,但声音的过分刺激,会喧宾夺主,容易打断或干扰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知觉具有选择性,选择的过程就是区分对象和背景的过程,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就越容易被优先选择。而有些课件在设计时,没有注意字体的大小、字体的颜色是否与背景形成足够的反差,致使在电脑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内容,投到屏幕上却“模模糊糊”,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因此,在课件的制作和屏幕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和界面友好、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音乐和配音要注意艺术性,要优美、轻松、恰当。 (四)注重容量忽视质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课堂的信息容量增多了。但如果不加以控制,一味追求信息容量以及教学密度,反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不到任何的帮助。因为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接受的东西没有足够时间让其思考化,甚至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其结果必然会造成信息的堆砌,成为无效的信息。信息量大、展示方便快捷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之一是。但是,有些教师唯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在制作课件时,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在授课时,因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本来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优势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结果却相反,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了学生,信息呈现的速度无法让学生完整地做笔记,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观光客”,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控制把握好信息展示的速度和节奏。上课时,不要切换过快,要有一定的停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理解和做笔记。另外,还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对演示内容和时间随时作调整,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效用。同时,运用多媒体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适当注意课件的美观或结构新颖是必要的,但如果过于追求课件界面的美观或结构新颖,忽视对教材的钻研,忽视对学生的研究,忽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忽视教学过程的灵活应变,仅仅强调了形式而轻视了内容,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这么多弊端和不足,但它的优势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也是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切忌适可而止。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其它教学媒体的应用一样,不是盲目的,无原则的,杂乱无章的,而应该十分注意这种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若使用得当,会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结果。反之,则可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恰到好处的使用多媒体,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特别是根据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特点选择时机适量的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在实践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原则中小学教学软件审查标准中规定,对于课件要从教学性、技术性和文档性要求三个方面进行审查。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如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涉及到花儿变色的化学原理部分的演示,再如小学语文课爬山虎的脚中对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爬山虎攀爬的过程的展示,又如林黛玉进贾府对中,对贾府复杂的建筑结构的介绍等;还可运用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特点,营造氛围,烘托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如雷雨一课,用沉闷的雷声和阴沉的画面来制造低沉压抑的氛围;也可运用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的内容。然而,当前有不少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只注重花俏的表现形式,如: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声音太多、显示窗口太多等。注重大容量,注重课件中内容的全面性,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多、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这样既淡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及性质上看,选用多媒体,首要原则就是多媒体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只有适时使用,才能恰到好处获得最佳效果。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虽有众多优势,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表情姿势、板书始终是连接各种教学媒体最活跃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信息技术适时的辅导,创设丰富的情境,发挥最佳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热情。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教师主导作用具体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正确面对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对主导作用的驾驭能力,既立足传统教育,又要冲破传统教育的陈旧观念,发扬传统教育中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全面深刻掌握教学内容“以本为本,抓差补缺”等优点,摒弃“纯学科课”、“教室教本黑板”等单一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变课型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教学现象,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学科知识,发挥学生主体的真正作用,激发在求知中的创造性、创新性。(二)多媒体教学与处理教师、学生、教材的原则教育哲学家赫斯特认为,学习是行为的变化。因此,反映到有效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考虑怎样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的知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主导,他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是主体,他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这时若能穿插教师的讲解,随点随讲,随讲随映,这时会因教师语速、语气的不同,使学生有新的收获。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教师应作必要的讲解和启发,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听什么,怎么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笔者也曾看到有些教师把多媒体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教学中,教师往讲台上一站,操作电脑一屏一屏地显示,学生在下面静悄悄地看,屏幕上光影闪烁、色彩斑斓,伴随着悦耳动听的声音,非常有趣,但却是华而不实,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听过这样一节课,讲授的是杜牧的山行,一上课教师就打出一幅山林秋色的国画,然后对着这幅画,逐步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诗句。教师用心良苦,诗画比照,让学生置身于声、像、色的氛围之中。遗憾的是学生被色彩绚丽的画面所吸引,而诗句所构成的深远意境,对学生想象力的开发,语言的醉人情韵,都被画面框住了。白云缭绕,山路绵长,枫叶流丹,层林如染,富于无限想象余地的活动着的美景,被多媒体制作成一幅静态的画框住,无形中削减了语言的魅力以及审美的教育、智力的开发,太可惜了。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恰如其分,不可为媒体而媒体,要切实树立一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观念。(三)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的原则谈到现代教学手段,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因其强烈的形象性、直观性、便于探微入里、揭示隐秘、引发想象、凸现知识本质、发展学生思维的特点,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教学,也是未来教学措施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有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认为有了多媒体,运用课件就一定能上好一堂精彩纷呈的课。运用多媒体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因而将多媒体技术当作教学的“万能药”;二是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条件好的学校、是年轻教师才能够开展的教学手段,离自己还太遥远。这两种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多媒体因其形象生动、音形兼备,吸引学生等优点,的确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能替代所有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有选择地进行运用,使它和我们传统教学手段中优秀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互补互进。1.整体把握、有机结合。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多媒体教学或传统教学方式,锐意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时表现在同一节课,要分阶段分别运用多媒体教学或传统教学方式;有时表现在同一章节教学内容的多课时中,要分不同的课时分别运用多媒体教学或传统教学方式,在一段教学时期中实现多媒体教学或传统教学方式优势互补。如开始学习某一章节时,教师应优先考虑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新的章节内容和学习要求有一个适应过程,并打下一定的基础;在中间小节用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又能很生动且较轻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在章节结束部分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系统地展现章节结构,巩固章节知识,也能较容易地完成拓展提高学习和补充学习的需要。 2、求同存异、相互补充。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我们不能忽略多媒体教学方法对当前教学方式改革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因为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片面刻意追求多媒体教学方法。一概而论否定其中某种教学方式,坚持固守另一种教学方式都将会导致停滞不前或得不偿失。要采用求同存异的策略,使两种教学方式相互补充,有益共存。例如,把多媒体课堂作业与传统作业相结合。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的作业具有传统作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形式更多样化,如文字题、表格题、图像题、通过编辑影视片段而设置的题等,而且容量比较大,适合学生当堂练习材料解析题。但是,传统作业依然必需,因为这种供批阅的作业,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课堂理解的程度和差异性、对学习方式和作题方式的掌握度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动等等,然后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式的针对性指导,才可以使教师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直观、形象、生动;切不可忽略语言的感悟,思维的训练。如:学习苏州园林时,课前让学生谈谈对苏州园林的看法,没去过的同学难以讲出其美之所在,去过的同学却也讲不出其精妙之处。他们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大家熟知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层面上。为了使学生在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基础上,能深切感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选用多媒体来教授此课。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苏州园林中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园林建筑的录像和图像资料,直观、形象、生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感知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点。然后再读课文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四个讲究,要求学生为图像配置解说词。让学生在图片、录像中流连,体悟苏州园林的布局美、自然美、图画美、层次美、意境美而分组的图像资料成为了引导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它引领学生置身于苏州园林中,感受特定空间范围所形成的气氛。学生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中文字的表述,而是有了具体的观察和美的感受。 “舍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的教学手段借助黑板、粉笔以及挂图、仪器、实物等直观教具,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传授知识的板书教学方法,有其不容抹灭的优点。教师和学生进行的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有机地、灵活地掌握教学分寸,随机作出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并且能够在教学中通过个人的教学风格,如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得体举止等,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能够发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使教师的思想 感情、道德情操、政治觉悟等在信息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结 语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多媒体做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代替一切,不能滥用,但有些教师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要么整节课全然不用,要么仅靠它来帮助板书而已,这都是不妥当的。 既不能滥用,又不能不用,传统教学法在思维开启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鞭长莫及,常常造成遗憾,但多媒体在这个方面却又显得得心应手,例如古诗教学,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难免挂一漏万,很难理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果让多媒体课件来处理,效果就会好得多,课件只提供与诗歌意境有关的画面,教师做一适当的提醒,任由学生据画面去联想想象。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的整合是必然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能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我们应该自觉地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机地整合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给我们的教学工作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为创新教育开辟了道路。但它仅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但不能代替教学内容,手段不能代替目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发挥传统教法和多媒体教法的优势互补,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扬长避短,从教育学和心理学出发,在充分掌握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的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创建现代语文课堂,教无定法,百川归海,最后的目的都是学生的最佳学习效果。我们应该多动脑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其为我们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服务。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探索实践的过程。语文教师只有清醒地认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深刻地领会两种教学方式优势发挥的具体途径,有策略地融合两种教学方式,开展优势互补教学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优势互补的效果和必要性,中学语文教学才能取得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