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级《时代的选择》教案教案.doc
-
资源ID:4057132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鲁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级《时代的选择》教案教案.doc
鲁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时代的选择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科技、教育对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观念,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2、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属于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个项目的内容。“关注国家的发展”是第三单元的生活主题,本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设置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科教兴则国兴”说明科学技术和教育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层次“面对竞争与差距”通过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作为本课第一个项目,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教育和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从而为下面内容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学习奠定思想认识和理论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科教观念和培养创新意识。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情景感悟等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事例、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生活案例等,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 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搜集我国发展科教的新政策、新成果,并整理资料卡片等。教师 调研学生的认知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师: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我们马上会想到什么?(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对!“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伟大的骄傲,下面让我们再去感受当时那激动人心的一瞬间:多媒体播放“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实况录像。(设计意图:通过实况录像,再次感受激动人心的一瞬间,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科学的责任感。)师:看了刚才的场景,你有什么感想?生:(1)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很自豪。 (2)我国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师归纳提升,引出话题:“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显示了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高科技事业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科技改变世界”、“科教引领未来”,来体会“科教兴则国兴”的道理。环节二、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一)科教兴则国兴活动一、自主探究自学教材7679作如下探究:(1)了解三次科技革命及英、美兴盛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据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由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和世界粮食问题作出的贡献,谈谈你对现代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3)科技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靠.(4)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5)当今世界,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活动二、翻开科技的历史 师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时 间标 志经济强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应用英国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80年代电力应用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应用美国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但到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在文化教育上仍顽固地坚持“八股取士”,而实用性的技术学问却被斥为“异端”、“邪说”,从而被排斥在外,中国的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世界。很快,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国门,耻辱的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比中外科技发展史,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出示参考答案:(结论:1每次科学技术革命性的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飞跃,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并由此引起国家的兴衰成败。 2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师)引导过渡: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今非昔比,让我们去感受现代科技的威力。活动三、走进科技的春天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20多年来,我国水稻增产5000多亿公斤, 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水稻项目突破亩产600公斤,我国每年因此增产粮食200亿公斤,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是一位赢得全世界尊重的农学家。请思考讨论:由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和世界粮食问题作出的贡献,谈谈你对现代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生)分组交流,发表见解。(师)评价学生回答,然后出示结论: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2、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师)引导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明确了科技的重要性,结合自学,谁能回答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什么?活动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3)科技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靠.(4)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5)当今世界,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生)思考,回答。(师)归纳总结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 人才 教育当今世界,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二)面对竞争与差距活动五、放眼世界阅读课本80页材料,了解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科技的国策,谈一谈:他们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启示: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和人才,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迅速提高科技教育水平。活动六:交流讨论课件展示讨论题:1、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状况如何?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我国发展科、教的新政策、新成果得出结论。重要结论1:为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重要结论2: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 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直观感受我国科技、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感受科教兴国的迫切性。)活动七:出谋划策怎样才能缩小这些差距?(设计意图:让学生出谋划策,体会发展科技、教育的必要,理解科教兴国是时代的正确选择。)环节三: 回归生活,拓展升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回归生活,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材料一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2%20%上升到90年代的70%80%。目前在世界品牌价值前20名排行榜中,属于计算机、电子、软件等高科技领域的品牌约占一半。美国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技术(IT)的迅猛发展。材料二 党中央、国务院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国家科学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的奖励。(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请你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通过本课学习,我知道了:_ 我今后会:_板书设计: 科技的重要性 科教兴则国兴 教育的重要性时代的选择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 面对竞争与差距 科教兴国战略课堂检测: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技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科教成就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变:从拨号上网热,到“宽带”进入寻常百姓家;从“纳米”材料的出现,到数码相机、等离子电视、彩信手机登堂人室;从上海磁悬浮列车线路落成,到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这些事实表明 ( )A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等观念深入人心 B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顶峰C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研究表明,航天科技领域每投入 1 元钱,将会产生 712 元 的回报。目前,我国每年的太空育种、太空制药等成果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这主要说明( )A.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我国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D.创新能力决定国际竞争力3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得到人类基因组30亿对碱基的顺序。美、英、日、法、德、中6国科学家经过长期合作,于2003年圆满完成该计划;2003年10月7日,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圆满完成后,“人类基因组外遗传计划”正式启动,它将帮助科学家建立人类遗传与疾病之间的关键联系。这说明 ( )A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B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C科学技术无国界之分,科学技术要发展只能通过国际合作D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4、在如何处理教育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要上,教育要让,应先把经济搞上去,在来发展教育。请对这一观点简要评析。拓展资料:放眼世界近年来,美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环境、卫生、教育、交通、空间科学、军用技术、城市发展等各个领域制定了很多具体的发展战略或计划。v日本和韩国也都提出了大目标。例如,韩国政府提出要跻身世界“七强”(G-7)。到2005年,韩国科技竞争力要进入世界前12名之列,超过日本之外的其他所有亚洲国家;v印度政府在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发展计划,如“天文卫星计划”、“无人月球探测计划”、“一体化导弹发展计划”、“生物信息研究计划”、“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等。v当时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准确的名字是“战略防御倡议”(SDI)或“ 多手段、多层次、以天基武器为主的反导计划”)、前苏联的战略防御研究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西欧高技术合作发展计划 ”,也就是“尤里卡”计划,包含5大计划(欧洲计算机、自动装置、通信联络、生物技术、新材料计划)与24个具体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计划胸怀祖国 成果: v在信息技术领域,研制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在生物技术领域,人类功能基因组、水稻基因组等研究继续处于世界前列。 v在新材料领域,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新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KBBF和深紫外谐波光全固态激光器,成功开发出了国际上最大功率的红绿蓝全固态激光器。 v在能源领域,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核能系统,使我国自主研发的模块化高温气冷堆在国际上独树一帜。v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千古流传的神话,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2011年,“神八”与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间成就1981年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人造卫星1982年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3年“银河1型”巨型计算机系统成功1984年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89年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1993年“银行2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3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运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2005年“神舟”六号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实现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2011年“神八”与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2010年我国各类教育发展201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3.1万所,比上年减少2.2万所。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为2.6亿人,比上年增加137.3万人;非学历教育在学人数5624.8万人,比上年减少75.9万人。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受学龄人口下降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继续减少。 学前教育规模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5.0万所,比上年增加1.2万所;在园幼儿人数达2976.7万人,比上年增加318.9万人,增长12.0%。 义务教育规模继续减少。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为25.7万所,比上年减少2.3万所;在校生为9940.7万人,比上年减少130.8万人,下降1.3%;全国共有初中阶段 学校为5.5万所(其中,职业初中67所),比上年减少1430所;初中阶段在校生为5279.3万人(其中,职业初中3.4万人),比上年减少161.6万人,下降3.0%。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略有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增长,增速放缓。2010年,全国高中阶段学校为2.9万所,比上年减少1177所;在校生4677.3万人,比上年增加36.4万人,增长0.78%;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2427.3万人,比上年下降0.3%;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2238.5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人,增长1.97%。 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比上年增加34所。其中,普通高校为2358所,比上年增加53所,成人高校为365所,比上年减少19所;全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10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4.2%。 特殊教育规模稳定。2010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比上年增加34所。特殊教育在校生42.6万人,比上年略减0.3万人。教后反思:1、本课时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同时,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也在一定 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学习的能力。2、教学设计引人入胜。通过“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实况录像,再次感受激动人心的一瞬间,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科学的责任感。较为成功的运用了案例教学,选择材料时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引导学生在理解生活的过程中,体味教材原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3、探讨的问题紧扣教学目标,紧扣主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突出了重点,也很顺利地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达到了一箭多雕的效果。4、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艺术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文本材料的用词上仍需精雕细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