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级初二物理导学案全册.doc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 走进神奇学习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物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课前准备 1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2观察与家庭实验观察夕阳西下时的自然景观,思索并尝试解释晚霞是怎样形成的? 遥望夜空,观察银河系的形状,体会宇宙的神奇,并收集宇宙起源的相关资料。 收集圆珠笔发明的历史,观察圆珠笔的结构,探究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在水龙头的下方放一脸盆,并打开水龙头,把一乒乓球放在水流下,乒乓球将怎样运动?做一做,看看和你想的一样吗?在杯子中装满水,用一纸片盖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过来,猜想杯中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做一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3自带物品课前从家里带来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拉链、圆珠笔等工具。合作探究 一、在自然中活动1:下列七个问题你思考过吗?请阅读课本45页,及图1-1-图1-7所提供的信息,做一下解释。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请谈一谈你对宇宙起源及太阳系的了解。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原因是什么?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现代的科技手段还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人类何时能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龙卷风的威力巨大,我们如何能准确预测龙卷风的来临,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龙卷风的能量巨大,这些能量能够加以和平利用吗?自然界的神奇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另外列举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至少五个)二、在生活中活动2:下列生活中六个神奇的现象你观察思考过吗?请你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做一下思考解释。生活中的神奇之一:倒饮料的诀窍(实验演示)提出问题:一个小孔难以倒出饮料,那么有哪些方法可将饮料倒出呢?问题解决: 孔倒饮料; 孔倒饮料。生活中的神奇之二:被水折断的筷子(学生实验观察)提出问题:筷子放入水中,似乎被水“折”断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收集资料尝试做一下解释。生活中的神奇之三:拉链的开启与闭合(实物观察)它被美国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20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提出问题:为何上下拉动,拉链便可闭合或开启?请尝试做一下解释。(4)生活中的神奇之四:圆珠笔(实物观察)介绍:圆珠笔发明历史。提出问题: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请尝试做一下解释。 (5)生活中的神奇之五:冲浪运动惊险、刺激。为什么冲浪者弯着腰,分开腿,能在惊涛骇浪中“滑翔”?请试着做一下解释。(6)生活中的神奇之四:跳高(展示跳高与撑竿跳高的一组图片)介绍:在刚刚结束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 以 的成绩获得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而 以 获得男子撑竿跳高冠军。提出问题:为什么借助一根小小的撑竿,便能比跳高多跳一倍以上的高度?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又见到哪些神奇的现象?可利用自备的器材设计实验(至少五个)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二:隔掌吸钉实验三:摩擦起电散开的塑料绳有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 ,为什么?实验四:水放大镜一矿泉水瓶中装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 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 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实验五:请同学们做个实验,撕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钢笔帽下抽出来,而钢笔帽不倒。实验六:现有一小漏斗,一个乒乓球,如果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面,给它吹气,会怎么样呢?以上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解释。 说 明让学生解答更具说服力.对于不会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才能解释。请学生列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让学生参与进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集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所以平时也要布置一些查找资料的问题。男子跳高: 金牌 俄罗斯 安德瑞·斯林诺夫 成绩 2.36澳大利亚选手史蒂夫·胡克以米的成绩赢得男子撑杆跳高金牌让学生亲自动手,充分参与,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第二节 探索之路学习目标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课前准备1.参观调查附近的博物馆,了解古人对科学的探索,并写出相关的调查报告。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活动1:看图1-14-图1-18及其说明,了解古人原始思维中的科学成分,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图1-14甲骨文“殸”图1-14,甲骨文“殸”表示什么意思?古人为什么画成这种形状?图1-15是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古人为什么画成这种形状?图1-15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根据图1-16提供的信息,古人认为宙是什么样子的?这种观点正确吗?你认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图1-17是安徽出土的雕刻玉板。玉版正面雕琢有复杂的图纹,中心部位刻有两个同心圆,圆中心雕琢了一方八角图像,两圆之间以直线分为八区,每区内各雕琢一叶脉纹矢状标分别指向八方,外圆之外又雕琢四个矢状标分别指向玉版的四角。你知道玉版中央雕刻的圆形和外面的轮廓方形象征什么意思吗?这表现了中国古代什么样的宇宙思想?图1-18,英格兰的石头阵。你知道“英格兰的石头阵”是干什么用的吗?怎样用?请你查找资料,解释一下。我国古代文明还有哪些?请你列举: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活动2:看图1-19-图1-22 及说明,了解四位科学家的贡献。你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请做一下总结。说 明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课前准备1.收集并阅读有关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波尔等物理学家的故事,体会并总结这些物理学家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活动1:阅读课本第11页第一个段标知识园地硕果累累,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2、通过前面的学习,请你叙述一下在你心目中什么是物理学?请给物理学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物理学是 。二、科学探索其乐无穷活动2:阅读课本第13页第二个段标科学探究其乐无穷,讨论并完成下列探究过程:“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下落的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的不一定慢,你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吗?猜想与假设: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 (选填“有”或“没有”)关系。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伽利略是让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行实验,要求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下落(两个球都是铅球,只是一个大,一个小)。你打算怎样去验证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写出你的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做一做,看看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分析论证:由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交流与评估:你觉的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应该如何做?通过以上探究,请你概括科学探究包括哪些主要因素?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活动3: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请阅读课本第13页第二个段标科学精神永远高扬,并归纳:我们应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什么样的科学精神呢? 说 明可播放一些视频,如发射神七的过程、超导磁悬浮现象、激光手术刀等,尽量增加趣味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学习目标 1.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2.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 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课前准备 1 收集信息请你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各个方面)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运动的世界活动1:请看教材图2-1图2-3,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说明了什么?_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_二、运动的描述活动2:阅读课本19页内容,思考:(1)诗人画家音乐家如何赞美运动的?(2)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阅读课本上的“交流与讨论”思考:为什么小明没有看见花花跑动却说花花跑得真快呢活动3:探究“什么是运动和静止?”讨论: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书包呢?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了吗?分析: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填一填1.机械运动: 叫机械运动,称简称 2.参照物: 叫参照物3.静止: 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活动4: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填一填运动和静止是 的,与 有关。 说 明本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世界的美好,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效果更好本环节意在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让学生分析生活实例,为“参照物”做下铺垫本环节采用设疑,提问讨论的方法,要完全交给学生,可采用小组互相置疑,在矛盾碰撞中理解“参照物”,从而明白分析运动静止是离不开参照物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的结果是不同的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会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3.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4.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课前准备 2 家庭实验:请你测量:1、你的拇指指甲的宽度,中指和手臂的长2、你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测量单位活动1:阅读课本p21p22思考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制定国际单位制?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你会吗?50 nm= m 5 h= s观察三角板和米尺看看1cm.,1dm,1m究竟有多长?填写单位:啤酒瓶高29 珠峰高8.84 二、测量活动 活动2:想一想 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物体?说说你了解的测量工具:活动3:1.阅读课本P23, 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后,测量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并填表。 2.练一练:.如图2-2-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2-2-2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填一填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选: 会放: 会读: 会记: 值+ 值+ 活动4:完成活动2长度估测和课后作业1, 完成活动3时间的测量, 完成课后作业4三、测量误差 :活动5:阅读P25信息窗,交流并思考:你与其它同学对比测量数据,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不同?怎样才能减小误差?李明同学对于同一物体进行五次测量,记录如下:15.2cm 15.1cm 15.3cm 17.3cm 15.3cm 其中有一次测量明显错误,它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 填一填1. 叫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 说 明本环节意在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及练习达到以下目的:知道常见长度,对单位大小有个感性认识本环节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测量工具例如,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让学生了解要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不是越精确越好。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学生在做测量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和记录数据中的错误,并注意纠正,总结及巩固练习,用实物投影效果好。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估测”记“特殊的测量方法”-以多求少法,应注意不仅让学生说出结果更要说出所采用的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本环节采用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注意让学生区分“误差”和“错误”第三节 快与慢学习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够科学的判断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课前准备 3 家庭实验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用表测出你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 2.自带物品玩具汽车、手表3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活动1:把你家庭实验测的数据和同学们的相比较,讨论以下问题:1.你和同学谁从家到学校运动的快?2.你认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比较什么物理量?3.如何比较这两个物理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4.认真观察图和同学讨论:图甲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图乙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活动2:阅读教材第26页,第一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速度是指 ,它是采用 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2.公式为 。3.国际单位制中是 ,常用单位有 。4.请试着推导出它们的换算关系1m/s= Km/h。5.计算出你上学路上的速度,并与同学比较运动的快慢。6.速度的变形式为: 、 。活动3:测量你带的玩具汽车的速度原理:需测量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活动4:阅读教材第27页,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其他测速度的方法。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活动5:回忆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各种物体运动的特点,思考以下问题。1.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可把物体的运动分为哪两类?你能举出实例吗?2.在直线运送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哪两类?你能举出实例吗?3.观察图2-25,并计算出速度。你能判断出汽车做的什么运动吗?它的运动有有什么特点?4. 观察图2-26,并计算出速度。你能判断出天鹅做的什么运动吗?它的运动有有什么特点?5.你上学路上的运动是怎样的?我们求出的速度是你上学路程上的什么速度?说 明复习巩固路程、时间的测量;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习兴趣,也容易让学生找出比较快慢的两个因素。巧合的话,有的路程、时间相同,可以降低比较快慢的难度。既巩固公式的计算,又明确速度大小和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师提供直尺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物理来源于生活细心的观察。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学习目标 1、学习采用将路程或时间分成若干段的方法来研究速度的变化。2、认识科学探究活动。3、培养对物体运动快慢判断的能力。课前准备 1收集信息在乘车时,认真观察、体验汽车的行驶情况,通过速度仪记录下当时的速度。2.自带物品手表3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如下图,一辆小车从斜面上滑下M问题:小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二、猜想与假设: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做出的猜想是: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制订计划: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要想研究小车在斜面上速度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把斜面 ,然后分别测量小车运动的 ,再利用速度公式 计算出小车的 。(在上图画出示意图)因为要计算小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 和 ,我们要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2、思考:1)、小车运动的距离是哪一段呢?请你在右图中标出来2)、在我们分的时候,你是把时间分成两段还是把路程分成两段?在图上标出来并写上分得的大小。3)、你是如何测量上边一段的时间的?4)、我们该如何测量下面一段的时间?是把小车放在中间松手后直接测量吗?3、实验表格: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应该测量什么?需要计算什么?你觉得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应该包含有哪些项目?请把实验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根据刚才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实验,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入刚才设计的表格注意:对于在实验中的发现、心得以及什么改进方法可以记录在下面的空格处,实验后与同学们交流。五、处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把小车不同时候的速度计算出来,得出结论。我的结论是: 六、评估交流:1、对比其它同学的结论,看是否与你相同?2、与同学交流一下实验的经验?说 明学生初次经历科学探究,所以设计一个比较简单的、容易测量的实验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详细的计划和步骤,可以降低难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课前准备 1家庭小实验在家中请你在碗中放入水,然后用筷子去敲击,在你听到声音的同时,你又会看到什么现象?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声音是是怎样产生的活动1:声音大家都很熟悉,你能设计几个发声的小实验吗?利用手中的器材:音叉、泡沫球、细线、锯条、直尺、小鼓、锣、录音机、扬声器、真空罩、抽气机、水槽、手机、塑料袋等,试一试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怎样使物体发声;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中,所有发声物体的共同点是 让它们不发声时又有什么特点 其中有的物体的振动幅度较大,能够直接观察到,有的物体振动非常微小,如;音叉的振动、录音机扬声器的振动,你是怎样判断的?试一试,说出你用的方法2请再举几个生活中存在振动时发声的例子。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活动2: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2猜想与假设根据上面的活动和你的生活经验,提出你的猜想: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讨论:·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你们选用哪些器材: 如何研究的,写出简单的过程 真空能传声吗 观察课本36页,图39所示的实验。 现象: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你听到的声音变 ,当抽到一定程度时,还能听到铃声吗?能得出什么结论?拔掉抽气管,让空气进入瓶中你是否又能听到铃声?观察:取一双层玻璃水杯,玻璃之间的空隙是 做一做:准备两部手机'将其中的一部放入水杯中,拧好杯盖,用手中的手机拨打水杯中的手机能不能听到水杯中的手机发出的振铃声?说明了什么?结论: 4分析论证 填一填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 中传播,也可以在 、 传播。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三、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活动3:阅读课本P38中的内容,然后回答L声音每秒传播的 叫做声速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 。声音在 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比在 、 中的传播速度大。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速还跟 有关,温度越高,声速也 。填一填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15的空气中: ,25水中: ,钢铁中: 思考: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准确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比较准确?四、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活动4:仔细观察课本P37图312人耳结构,写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填一填在介质中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说 明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设计实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这里的“观察思考”,既是前面实验结论的应用(相当于练习题),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并激发学生产生阅读课本的兴趣和动手实验的热情。第二节 乐声与噪声学习目标 1能辨别出生活中的声现象哪些是乐声,哪些是噪声。2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调,音色,知道决定响度、音调、音色的因素3知道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措施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了解生活中乐音和噪声 、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第二学时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第一学时课前准备 1自带物品课前从家里带来钢锯片、尼龙丝、文具盒、木梳、硬质塑料片等工具。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认识乐音和噪声活动:通过用耳朵倾听两组乐音和噪声的磁带的声音活动来感受乐音和噪声根据倾听活动的感受,思考:1.你认为乐音和噪声各具有什么特点?你能否尝试着描述一下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填一填:乐音_,叫乐音。噪声_ ,叫噪声。2。请根据自己的体会再列举几个生活中几个反映乐音和噪声的实际例子。二、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一)响度:活动2:用耳朵倾听变化的一段声音,请思考:1. 你听到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2.在声音变化的过程中,变化的是什么?填一填:响度: 叫做响度。 活动3: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你用力轻敲鼓面和重敲鼓面,在用耳倾听声音的响度变化的同时,仔细观察两次鼓面上塑料泡沫小球的是如何变化的?2.你用力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在用耳感觉响度变化的同时,并观察悬挂的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是如何变化的? 3.当你把录音机的声音的响度由小到大时,可观察到与录音机相连的扬声器上的纸片是如何变化的?4.当你远离音量不不变的录音机时,你对声音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5.当你把肥皂膜在喇叭的不同距离处时,你观察到肥皂膜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填一填:响度跟 有关, 越大,则响度越大。其次响度还跟距离 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 ,则响度越大,反之响度越小。由1.2.3.实验可以得到响度跟什么有关系?由4.5实验又可以得到响度大小还跟什么有关系? (二)音调:活动4:让学生依次按电子琴的按键(声音由低音到高音),请思考:你听到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填一填: 音调: 称为音调。活动5: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1.用硬纸片刮木梳,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次,比较两次音调的有何不同?2将钢锯片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按住一段,拨动钢锯片,使锯片上下振动,观察振动快慢情况,并听声音,再改变伸出的长度,发出的声音和原来相比有何变化? 尼龙丝木板3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套在文具盒上粗、细不同的尼龙丝线,观察尼龙丝振动的快慢情况,听两次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由上面的实验,你可以得到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填一填:1.频率: 称为频率,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2.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物体的振动 ,音调就越高。(三)音色:活动6:听录音,思考讨论。1.倾听赵本山、小沈阳、毕福剑说的小品不差钱录音,你为什么能够辨别出那句是赵本山说的,那句是小沈阳说的,根据你对着这些演员发音的了解,你会很容易判断出来是谁说的,你的依据是什么?2当倾听用二胡和笛子同时演奏相同的曲谱,二胡和笛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是相同的,根据你对乐器的发音熟悉程度,你容易能区分二胡声和笛子声,你能否尝试说你的理由?3阅读教材P42页内容填一填:1.音色: 叫做音色。音色是由 决定的。2.乐音的三个特征: 、 、 是决定乐音的三个特征。说 明让学生通过亲身倾听噪声和乐音的感受,从而体验出噪声和乐声特点,这样更有利加深对乐音和噪声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通过耳听目观亲身参于体验,感受能够使声音大小变化的原因,这样使学生对现象的实质理解更透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要辅助和引导要贯穿其中。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和进行必要的辅助,要强调用耳朵听和眼睛细心观察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多个感官体验与参于,从不同现象去发现影响音调因素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通过听录音,让学生通过讨论尝试着说出辨别出不同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原因,从而使学生产生为渴求解决这一问题知识欲望,为阅读教材自学音色作下铺垫。这样有利于提高进一步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第二学时课前准备 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三、噪声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活动7:阅读教材后,再认真观察下列着几幅图片,思考讨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噪声的理解,你认为在我们周围那些地方容易产生噪声,主要来源于哪里呢?你对噪声的危害有何感受?2.分析以上图片中所展示的是采取什么措施来切断噪声的危害的?3.根据你对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总结以下防治噪声途径有哪些?填一填:1.噪声主要来源于: 、 、 等。2.防治噪声的主要途径是: 、 、 。说 明本节安排的活动较少,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做一些巩固练习题。教师还可安排收集有关我们周围噪声的来源、危害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的实例。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学习目标 1知道超声和次声2知道超声的应用和次声的危害3能收集超声次声的一些知识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找一张硬纸,用手先慢慢晃动然后加快晃动,观察有什么不同。并猜想一下,假如你晃动的频率不断加大,你听到的硬纸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超声活动1:阅读教材45页46页的内容,然后完成以下填空:1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 到 之间的声音,通常把 称为超声, 称为次声。2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