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七级初一历史导学案(全册).doc

    • 资源ID:4055654       资源大小:1.09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标人教版七级初一历史导学案(全册).doc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导学案出品人:高志伟 审核人:王杰 课型:新授 时间:201196学习目标: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生产状况和其所代表的原始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2、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读图,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保护和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学习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将横线内容填好并清楚的标在书上)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 ,发现地点是 省 县。距今约 年。2 北京人发现地点 的山洞里。距今约 年至 年过着 生活,会使用 ,保存火种。3山顶洞人发现地点 。距今约 年。已掌握 和 技术。会人工 。生活的集体是由 结合起来 的 。 二.课堂学习1、自主先学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和基本生活生产状况。2、探究展示活动一 (1)在云南省元谋县有哪些考古发现呢?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呢?(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想象元谋人是如何制造工具的呢?(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活动二 (1)、一起努力,寻找一下在北京周口店有什么发现?以下发现和复原图说明了什么?(2)、看书中动脑筋3页,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思路一: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思路二:可按一天从早到晚的顺序去想象。)(3)、看书中动脑筋4页,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活动三 (1)、结合图片,小组内讨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呢?”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发现的多,推断的有理?(2)、强调什么是氏族?(3)看课后活动与探究6页,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 北京人山顶洞人体质特征火的使用劳动工具社会组织 3、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祖国境内的三个典型原始人类遗址,你有哪些收获和认识呢? 4、巩固练习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外,你还能( )A参观山顶洞人洞穴 B参观半坡遗址 C参观大汶口遗址 D参观元谋人遗址2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的化石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D这一遗址在我国首都北京境内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工取火 B.制造工具 C.使用工具 D.从事劳动4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煤人已经知道用火 B. 北京人已会人工取火 C.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D. 北京人已会保存火种5骨针是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曾使用过的工具( )A.元煤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6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人是(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元煤人 D.蓝田人7下列有关氏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 B.氏族成员多劳多得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D.氏族内部没有贫富差别8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根据科学测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他们的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们称之为(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9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一项是( )A.群居生活 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C.人工取火 D.使用简单的语言10山顶洞人已经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A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B 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 C居住在一起 D 他们的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学后反思】 :指导学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学生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学习历史要善于抓比较、抓联系。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出品人:米晓振 审核人:王杰 课型:新授 时间:2011-9-6【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学习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学习难点】对农耕生活的理解认识。【学习过程】预习指导:阅读教材第79页,要求: (看全书,包括:导入框、大字、小字、引文、图片等课本上的一切信息) 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氏族名称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  地理位置  房屋类型  主要农作物  家畜种类  生产工具  烧制陶器    合作探究: 1.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说说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3.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课堂总结: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达标训练: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周口店遗址2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加工玉器            D烧制彩陶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是( )A种植水稻         B猪狗等家畜 C半地穴式房屋         D石斧等农具4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5假如你去西安古城旅游,离你最近的原始居民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6“民以食为天。”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水稻和粟                  7.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8如果时空倒转,阿Q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说明款待阿Q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9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10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A红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遗址        D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1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经济活动的相同特点是()A以原始手工业为主B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C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D以采集、狩猎为主12.下列能反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 会种植粮食 会饲养家禽 会制造陶器 会建造房屋用针缝制衣服 使用磨制石器A. B. C. D.【学后反思】 : 学生对历史文物、遗物、示意图进行观察和分析,应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结构和材料,以便对其功能加以分析和推测。 第3课 华夏之祖 导学案出品人:高志伟 审核人:王杰 课型:新授: 时间:2011-9-16【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故事。2、  认识涿鹿之战的意义。3、  理解黄帝是“人文始祖”的含义。4、  知道禅让制的实质。二、能力目标1、  能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综合的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2、  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3、  运用资料简单的说明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  学习优秀人物的品质。 2、  了解我们民族的形成,激发历史的自豪感。【学习重点】:黄帝是-人文初祖【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知识链接】:课本资料【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填空题,并思考文中“动脑筋”题目:(一)、炎黄战蚩尤1时间:距今约 年。2地点:3双方:一方是 和 的联合部落;另一方是 部落。4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 。(二)、黄帝-人文初祖1主要贡献(1)建造 ,制作 ,教人 ,发明 (2)嫘祖发明 ,仓颉发明 ,伶伦编出 2深远影响(1)为后世的 奠定了基础。(2)被后人尊称为“ ”。(三)、尧舜禹的“禅让”l_尧舜禹的美德(1)尧:生活 ,克己爱民。 (2)舜: 待人,以身作则。(3)禹:治理 ,与群众 ,三过家门而不入。2尧舜禹的禅让(1)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 做继承人。(2)后来又由 来继承,历史上叫“ ”。3夏朝的建立(1)原因: 发展; 提高; 多。(2)时间:约 年(或公元前21世纪)。(3)人物: ,从 首领转变为 王。(4)特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王朝。(5)标志: 结束。 开始。二、合作探究1、.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2、 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看书中13页插图)3、 禅让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请你说说对这一制度的认识。4、用自己的话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时间、人物、意义)三、系统总结:谈一谈对这节课的收获。四、达标练习: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A、炎帝 B、黄帝 C、舜 D、尧2、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A、黄帝 B、尧 C、舜 D、禹3、原始社会终结的根本原因是( )A、禹想当国王 B、禅让制被破坏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贫富分化的出现4、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B、禅让制被破坏C、禹建立了夏朝D、社会生产的发展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C、我们尊称炎帝为 “人文初祖” 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6、下列对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 ,是夏朝的第一个国王 B、建立于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C、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D、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7、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的人类文明起源于哪一原始人类?写出几个你所知道的我国远古人类代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的贡献是什么?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哪一年?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课堂反思】:学习本课后,要指导学生联系、归纳前两课有关内容,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出品人:高志伟 审核人:王杰 时间:2011920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2、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学习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夏朝建立者是 ,其统治的中心在 和 一带,定都 ,历时400年而亡。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 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制代替了禅让制。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 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 国家。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 ,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 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 朝。6、前 年,周军通过 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其灭亡时间是 。7、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 制度。8、(完成表格) 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暴君夏    商    西周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任务一:夏朝的兴衰1、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世袭制开始于哪一位君主? 2、结合自由阅读卡讲解夏朝建立的史实;结合21页插图讨论得出夏朝灭亡的原因。 任务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讨论商朝迁都的原因,教师做适当补充。 2、结合电视剧“封神榜”简单探讨商朝灭亡的原因和西周强盛的原因。 3、讨论解决“动脑筋”二任务三: 西周的分封制1、学生根据课本竞答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讨论分封制的目的、作用。(教师强调分析问题要辨证的看待)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夏:建立时间 ,建立者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商:建立时间 ,建立者 ,盘庚迁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西周:建立时间 ,建立者 ,实行分封制,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认识: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始自( )A禹 B.启 C.桀 D.汤2、施用“炮烙之刑”的暴君是( )A启 B.桀 C.纣 D.周厉王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 )A禹 B.启 C.汤 D.周武王4、任用姜尚,使国力逐步强大的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平王 D.周厉王5、西周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国人指的是( )A.工匠 B.奴隶 C.平民 D.士6、牧野之战为哪一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7、在下列年代尺上写出夏、商、西周时期各年代发生的重大事件: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学习反思】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出品人:高志伟 审核人:王杰 时间:2011928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我们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习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学法指导:1概括提炼并列举本课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及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等等。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2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使我们掌握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这一结论。 A课前预习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铸造业(1)形成发展 末期,出现青铜器。 ,青铜器 逐渐增多。 (2)灿烂鼎盛 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以 和 最为著名。 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 。(3)“三星堆”文化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 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 ”文化。出土文物: 、 、 等。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3玉器制造业:玉器 水平很高。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 (1)夏、商、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知道 、 和治虫害等。(2)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 农具进行农业生产2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牲畜圈栏,还有 。3、 业、 业、 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三、奴隶的悲惨生活1被强迫集体劳作,没有人身 。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2 被杀死当作 祭祀。被杀死或活埋做 。B探究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2、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3、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 发展的基本情况。 任务二:1、 阅读教材第28页,举例说明奴隶的悲惨命运。2、 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家一丝”。这说明了什么?C课堂练习:1下列最能反映商朝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的是( )A、造酒业 B、玉石雕刻业 C、青铜铸造业 D、制陶业。2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古鼎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面具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使用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我国最早出现瓷窑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大盂鼎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 A.长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成都平原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 )A.奴隶 B.农民 C.工人 D.农奴D课后巩固:9、考古学家发现我国上古三代时期的青铜器,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青铜器存在。请根据课本说明回答:(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和繁荣时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2)写出我国青铜器的代表。(3)我国青铜器工艺的特点是什么?E学习反思:配齐涉及内容距今年代较远,学生相关知识储备较少,老师的及语言应尽量简易通俗,利用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插图的能力。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出品人:米晓振 审核人:王杰 课型:新授 时间:2011-10-8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和分期。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地位的衰落和主要霸主。3.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的过程和各国为争取主动而进行的改革。4.掌握战国七雄的概念和七国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纷争,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4.通过对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坚韧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教学重点】:齐、晋称霸。【教学难点】:1.春秋和战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知识链接】: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即位之前为了躲避齐国内乱,和兄长公子纠流亡国外。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奔回齐国,争夺君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带兵拦截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小白的腰带扣。小白假装死去。公子纠以为小白求恩已死,就放慢了行程。小的却日夜兼程抢先回到齐国即位,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想任用他的老师鲍叔牙为相,鲍叔牙举荐自己的好友管仲,并对齐桓公说:“你要是治理齐国,用我为相就足够了,但您要是想称霸天下,却非用管仲不可。”齐桓公认为鲍叔牙说的有理,不再计较一箭之仇。这就是成语一箭之仇的来历。任用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后备军。【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 ,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 至公元前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 至公元前 。2.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是 、 、 。 3、齐桓公任用 为相,积极进行改革,发展生产,以“ ”为口号,扩大疆界,发展齐国势力。成为春秋时期的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 打败了晋国,做了中原霸主。5、战国七雄分别是: 。6、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 、 、 三个国家。7、战国史上以围魏救赵著称的著名战役是 ,采用退兵减灶计取胜的著名战役是 ,交战双方是 和 。8.公元 年, 和 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 , 结果 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 的进攻。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从30页第二段分析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什么?(从王室实力、诸侯动向方面分析)2、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3、“尊王攘夷”是谁提出来的?含义是什么?他真的是想 尊崇周天子,并帮助中原的其他国家抗击外夷骚扰吗?4、讨论解决第31页“动脑筋: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战国七雄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看地图总结七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按照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6.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哪些?与之相关的成语又有哪些?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成语典故?7.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歌谣) 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 齐楚秦燕韩赵魏,桂陵马陵孙膑计。 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四 、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五、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春秋的霸主中,最先称霸的人是(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2、在齐桓公争霸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商鞅 B孙膑 C管仲 D孙武3、晋文公确定霸主地位的标志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4. 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政治上,改革内政经济上,发展生产 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A BC D6、“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7、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伍子胥 B勾践 C孙武 D夫差8、战国初期,瓜分晋国的三个国家是( )A.齐、楚、燕 B.楚、韩、赵 C.齐、楚、秦 D.韩、赵、魏9、“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 (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0.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六、【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阅读材料回答:(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七、作业布置:做精讲巧练八、学习反思:老师要从社会发展和变革史的高度,讲明时代赋予七国兼并战争的新意义。春秋是“争霸”,战国是“兼并”。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导学案出品人:高志伟 审核人:王杰 时间20111011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李冰与都江堰的修建;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以及封建城市的兴起;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三个子目的联系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问题:(并将以下知识点划在书上)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铁农具           时期开始使用。到         时,使用范围扩大。2、牛耕         开始使用。         时期进一步推广。它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B、著名的都江堰是          时期,         在       修建。功能是             和           。造福      ,使成都平原变成“          ”。C、商鞅变法1背景:  (1)春秋以来,大量           被开垦出来。  (2)一些奴隶主转化为           ,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            。  (3)战国时期,为了 ,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以秦国的        变法效果最显著。2内容:(1)国家承认            ,允许             。(2)奖励 (3)建立 。3作用:(1)秦国的            得到发展。     (2)军队             增强。(3)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4各国变法的影响:            逐步确立起来。         和           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            形成了。(二)合作探究:1.讨论解决: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为什么是牛耕?   2.选生表演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 ,师即兴提问: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3.  出示问题组,学生抢答,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2)这些措施有利于哪个阶级?(3)对人民会产生什么影响?(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 4.讨论39页动脑筋,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三)巩固训练:    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     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3李冰修筑的都江在                                      ()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缓和阶级矛盾         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     5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    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阅读材料回答:      上述内容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          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有何历史影响?    7、读图回答问题:    (1)上面的示意图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的名称是什么?负责修建工程的水利专家是谁?(4分)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2分)   四、学习反思:引导学生把“商鞅变法”、“铁牛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综合起来分析,深化对变法的背景、战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理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出品人:米晓振 审核人:王杰 课型:新授 时间 2011-10-19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人教版七级初一历史导学案(全册).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