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
资源ID:4054557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72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我们学校教学改革实验历时二年,凭借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在我校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回顾“讲学稿”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反思“讲学稿”教学改革的探索历程,可以看到,“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是一条比较理想、也比较现实的路径。关键词教学改革;语文教学;教学模式;“讲学稿”二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在师生互动模式里随便抓一点学习内容搞表面上的热闹繁华,连个学习的对象和内容都看不见;依靠互动论成长起那么多的特级教师进行了那么多的公开课,却连个语文课都不能科学而完美地分析。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传统的阅读感悟法使得教师根本就离不开教学参考书,教师自己都不能够摆脱参考书去独立自主地分析一篇课文,何以能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课文呢?要改变这种糟糕透顶的状况,需要我们做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落后势必导致学校教学质量的滑坡。凡是在教学改革方面崭露头角的名校概莫能外,如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等。这种对学生的定位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力地体现了科学的人才发展观。在谈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前,我们首先谈谈“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有关教学理论。因为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是以“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指引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讲学稿”为载体的的教学模式的背景及作用。1、“讲学稿”教学改革的探索历程。“讲学稿”原是东庐中学一个的创造,是学校“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改革的核心,它的成功是他们在不断探索、试验、总结、反思、改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成的。何谓 “讲学稿”?讲学稿是一种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目标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学。 2、“两案合一”教与学不再两张皮。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而我们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 “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3、“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大多数中小学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往往不止一个,而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而我们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这样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4、“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具体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的教学过程。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自己研究教材把握重难点,确定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内容等,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探讨加以确定。集体备课中每个项目扣得很细,尤其是学习目标的确定反复斟酌,在用词上字斟句酌,力求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只一节课就用去了近2小时,最终达到了几个统一,即学习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学习指导内容统一、作业统一,组内年轻教师多,通过这种扎实的集体备课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内容学生自学同时老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完成自学检测题,教师巡回检查老师根据巡视获得的信息精讲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再完成练习老师再讲解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或学生解答完成当堂作业。各个学习内容的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只是在引导学生去思考。洋思中学的课堂即考场,整节课学生都在考试,自学检测是一种考试,学生的自学相当于考前复习,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效率极高,比老师讲的效果好得多。自学后的检测题也非常简单,只要求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即可,当堂作业的量也不大,只有23道题,而且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题目主要来自课本和教师自编的习题,由于新教材的课后习题较少,他们正在实践中自编校本习题册。 3、“兵教兵”:兵教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习小组的互助学习,另一种是建立小师傅和小徒弟的结对关系,明确师徒的责任,小师傅和小徒弟做同桌,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学生教学生的效果有时比老师教学生的效果好,他们的结交流方式更适合自身的特点,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接受,在小徒弟进步的同时小师傅的水平也到了充分的提高。总之,以上是有关“先学后教”的理论,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有关“讲学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语文讲学稿的编写形式、原则。1、编写形式:“讲学稿”包含有科目、执笔者、审核者、课题、课型、讲学时间、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内训练题、课外训练题等内容。2、编写原则:主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二、不同课型的“讲学稿”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1、阅读课讲学稿的编写。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会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使学生拥有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在设计阅读课讲学稿时应将朗读和默读贯穿于各学段的学习目标当中,更应该对文章读的方法予以具体指导。2、综合性实践活动课讲学稿的编写。综合性实践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在编写这一课型的讲学稿时应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活动设计应有序,操作性强。 3、口语交际课讲学稿的编写。口语交际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所以编写这一类课型的讲学稿所选取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围绕话题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学法指导中重在介绍相关的口语交际知识,可对教材的口语交际做再开发和整合。4、写作课讲学稿的编写。写作课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编写作文讲学稿应结合现行教材单元写作要求,分别从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文章结构、前后照应、点明中心、炼句等方面教给学生以方法。并围绕课的主题,收集学生的作文病例或优秀的文章片断呈现在讲学稿中,师生共同探讨。三、语文讲学稿的使用要求。(一)、学生的要求:1、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讲学稿”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在使用“讲学稿”时坚持三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心得。 3、每隔一定时间后,将“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教师的要求:1、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讲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讲学稿”,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四、语文课讲学稿的使用办法。1、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教师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即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第二天早上全批或抽批部分讲学稿,以了解学情,进行课前备课。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2、要重视“导语”的设计。因为“讲学稿”一般课前印发给学生进行自学、探究,课堂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课前已经知晓,这固然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同时它也会冲淡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兴趣。因此,导入的方法可以是温故导入、设疑导入、析题导入、故事导入、图片导入等,如春这一课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肯定学过不少描绘春天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几处草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其泥”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去领略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春天吧!这样的导语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使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更将学生置身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激发其探究春天的情感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导语的设计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针对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此外,导语要精练、简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3、使用“讲学稿”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要改变过去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讲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上成核对问题答案的课。对于“讲学稿”上设计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解答,有些问题学生解答不了,教师再适当点拔,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讨。讲学稿上问题的顺序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换,内容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删。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对讲学稿的“整体感知”和“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我做了这样的调整:结合你的课前阅读谈谈:如果把本文的标题改为“石拱桥”,行不行?改为“赵州桥和卢沟桥”,行不行?改为“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行不行?中国石拱桥有很多,文章为什么只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学生知道了本文说明对象的特点,也知道了说明文中举例子一定要举有代表性,才能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4、上完一课后,教师要针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及时记下成功之处和不完善之处,以便下次研讨时交流、修改讲学稿;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订正讲学稿内容,完成余下的讲学稿内容);新课授完后,要再次收上讲学稿批阅,记下典型错误,编制错题集,这也是校内命题的重要依据。五、语文“讲 学 稿”的 构 成。语文“讲学稿”由以下四个板块组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部分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比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我设计了这样三个学习目标:会读、会写、会用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速读课文,说出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反复读文章,举例谈谈本文语言美在何处。由于任务具体,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学法指导”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文本方法的明示,即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灵活、多样的方法去阅读文本,达成目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比如童趣一文,因为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我作了这样的说明:认真阅读“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一段文字;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节奏;然后参照文言词语解释示例,联系上下文,粗知文章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学生按“学法指导”上的说明能主动地学习,并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除了学法的直接指导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法进行示例引导和及时点拨。比如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所描绘的三幅画面“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在用词的精当和修辞的准确运用上十分类似,故而在教学时可以精析一幅画面,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另两幅画面,教师只需加以适当点拨和评价即可。 “学习过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后)巩固·拓展。“(课前)预习·导学”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查字词典、工具书或其它资料读准、读熟课文,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同时提出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等;另外,留出空白,鼓励学生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作品内容,要做到基本上能复述进而概括;此外,对于作品的特色和作者的情感等要有自己一定的思考和理解。例如,在春酒的讲学稿的“预习·导学”中,我这样设计: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气氛( )枸杞( )薏( )仁 门槛( ) 酬( )谢 煨炖( ) 挑剔( ) 你认为还有哪些比较重要的(或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词语,请写在下面空白处。2借助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一马当先: 。造句: 顾名思义: 。造句: 如法炮制: 。 造句: 3.查阅资料,了解琦君,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写在下面。4.朗读课文二三遍,试着完成以下问题。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找出最能表达这一思想感情的句子。围绕这种情感,文章叙述了作者童年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在这几件事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堂)学习·研讨”部分主要是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组织教学来解决问题,以达成“讲学稿”上所设定的学习目标。此环节重在帮助学生拥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应紧紧围绕所教学文章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重新整合,结合文体特点和所教学文章的特色,选取一、两个切入点,精处理,深挖掘,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掌握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记面面俱到,延长课时。 例如,在八上中国石拱桥一文的讲学稿的“学习·研讨”中,我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作了这样的设计:整体感知:1.文中介绍的中国石拱桥具有哪些特点?除介绍特点外,还说明了哪些内容?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合作探究:1阅读48段,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处。2读一读,品一品,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工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请从文中再找三句能体现本文语言特点的句子,并给关键的词语加上点,分析其作用。“(课后)巩固·拓展”部分主要是针对课堂学习研讨的内容来设计一些课内重要语段和与课文有较大联系的课外文章阅读题。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对于课内应该立足于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课外文段的选取应在内容、体裁、写法上大体一致,由此设计的问题也应该是课内文章所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在设计中还应加入以前学习同类体裁过程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课内问题的训练是种巩固,而课外问题的设置不仅是一种拓展,更应是一种巩固和提高。如,绿色蝈蝈一文,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把握所介绍事物的特点”,在“巩固·拓展”部分,我选择了布封的莺作为比较阅读材料,设计了这样的训练内容:细读第段,回答问题。本文说明对象是莺,为什么还要写冬景?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冬景?其作用是什么?莺最突出的特点是 ,除此之外,它还有 、 等特点。本文的语言与绿色蝈蝈一样生动活泼,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请选择其中一处文字进行品析。以上就是我校语文学科讲学稿设计和使用方面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近二的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编制一份高质量的讲学稿,很难,不仅要主备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全组教师群策群力的参与。一份高质量的“讲学稿”,要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可操作的程序,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从而发现规律,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尤其是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以及钻研问题、寻根究底习惯的培养。高质量的“讲学稿”要能授学生以“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总结方法,形成技能。要能给学生更多自由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读书吸收,自己感受体验,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讲学稿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讲学稿的“课堂研讨”部分一般是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的。我们反对“满堂问”的教学,那“满稿问”的呈现形式是否需要并可以改进?精彩的课堂往往能让人有爬山的感觉。而有些教师把使用讲学稿的课上成了习题讲解评析课,师生在一个平面上滑行。由此我们推想,课堂上师生要交流探究的问题是否一定要全部在讲学稿中呈现?能否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留一些精彩在课堂中动态地抛出?讲学稿“预习导学”部分量的多少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内容,什么时候完成取决于学生的学力,那么,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预习导学”,是否根据实际也可以在课内安排一定的时间去完成?参考文献1 谢淑华.关于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上海教育. 2010-1-112 翟晋玉, 高 翔. 探问东庐中学“讲学稿”N.中国教师报. 2007-10-17.3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和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