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doc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第二部分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第三部分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第四部分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六种逻辑顺序:总分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慨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前后矛盾 语序不当 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第六部分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第七部分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第八部分一、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模式:方法+效果+特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二、感悟说明语言。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1“××”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来.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第九部分语文答题思路一、总用: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反衬(先言他物,反写本物);4、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5、叙述方式:概括叙述(总说)、细节描写;6、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一般、可能、有时、通常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合。(若是说明文再加上“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7、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几句话)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从远到近、由背影到面容等,视具体情况而定)的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下)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4)这些词语的顺序在语气上是层进的,调换就不能体现了。8、两种语言类型:口语(自然,亲切)与书面语(准确,优美);9、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0、词语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11、语言运用的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12、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13、四种句子类型(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介宾;(了解即可)15、八种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承接;(了解即可)16、引号的五种常见用法:表引用、表讽刺或否定(反语)、表特定称谓、表强调或着重指出、表特殊的含义;17、破折号常见用法:表注释(解释说明)、表插说、表声音的中断和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表提示说明、表总结;18、省略号的六种常见用法:表内容省略、表语言断续、表因抢白话未说完、表心情矛盾、表思维跳跃、表思索正在进行。 记叙文知识点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它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时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 顺序顺叙:、以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以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倒叙:先写结局,再追述顺序叙述事情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作用:对缘由做补充,对人物做介绍。 方法叙述:对事情原委、始末作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待,基本表达方式 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人物描写 肖象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景物描写 : 交待环境 烘托气氛表现心理抒发感情 细节描写 :具体生动 夹叙夹议:叙述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抒发、表达。直接抒情,直接抒发歌人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说明文知识点特点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 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解释、介绍实体性事物,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解释、说明抽象性事物,如死海不死。 按写作方法分 介绍性说明文:一般是介绍实体(建筑、用品等)事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描述性说明文:说明与描述结合,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具有一定的文艺色彩,如看云识天气。记述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记述,常用以说明事物的发展或生产操作过程缩微图书阐释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沙漠进军。按功用范围分 一般说明文:说明一般事物或事理的说明文,如统筹方法科技说明文:说明文科技产品或高新科技知识的说明文,如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应用说明文:以说明书、简介、规则、为主要样式的说明文,如从宜宾到重庆。 方法 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举例子:列举实例对事物作具体的说明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打比方: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势力进行形象化的说明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的特征,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作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列数字: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 。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顺 序 空间 空间方位、地点位置的转换顺序如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等。如故宫博物院时间 以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说明,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逻辑 1、现象本质2、特点用途3、原因结果4、整体部分5、主要次要6、概括具体如大自然的语言 议论文知识点 特点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要素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有归纳法(个别到一般)和演绎法(一般到个别)两类。 分类 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如怀疑与学问。 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起正确观点。 结构 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如谈骨气开篇提出论点,并作解释和分析,后用三个实例三个方面证明论点,最后提出号召。 论证结构 并列式 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纪念白求恩 对照式 论述中把两种事物作对照,如想和做。 层进式 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如谈骨气。 总分式 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 如哨子 总分总 如谈骨气 方法 例证法 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如理想的阶梯中列举了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等例。 引证法 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中引用了达尔文、黑格尔、戴维、歌德等名人的话。 喻证法 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用“打扫卫生”、“洗脸”来比方。 对比法 用反向事例或对比说明论点,如理想的阶梯中用“没有理想的人”“不爱惜时间”与“有理想的人”“珍惜一分一秒”加以对比论证。 小说知识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一、三要素 1、人物 人物生活的关系:塑造人物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可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也可杂取许多人的特点合为一个典型人物。 塑造人物的手段:描写人物外貌、心理、语言、行动;可以概括介绍或具体描绘;可以正面着笔或侧面烘托;在文中可适当插入议论或抒情。 2、情节 故事情节的作用:与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的来源: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故事情节的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3、环境 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活动的天地,人物思想性格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环境描写的种类:社会环境:提示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内容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及景物。 作用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心情,渲染气氛。 对环境描写的要求:要典型。 二、分类 篇幅 情节 人物 短篇 短 简单: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 较少,有的写的是一个人的大半生或一生的典型生活片断。 长篇 长 复杂:表现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某些人物的一生事迹,叙述几代人的生活历程。 众多:各种类型的人物。 中篇 介于长、短篇 之间 比短篇 复杂、广泛比长篇 简单。 较多 诗歌知识点 诗歌与小说、戏剧、散文合称四大文学体裁 一、 分类 诗 以表达方式为分类标准 抒情诗沁园春·雪、有的人、周总理、你在哪里 叙事诗木兰诗卖炭翁 以诗歌体裁为分类标准 古代诗歌 近代诗绝句: 特点每首四句,一般双句押韵,有的首句入韵 分类 五言绝句特点,每句五字 七言绝句特点,每句七字 律诗. 特点每首八句,两句一联,中间两句必须对仗,押韵同句。 分类 五言律诗。特点,每句五字。 七言律诗。特点,每句七字。 词 又称长短句。特点略,如忆江南 古诗(古体诗、古风) 字句较自由,如:敕勒歌、木兰诗、卖碳翁。 新诗 自由诗,如有的人。自由诗有的押韵(不一定一韵到底,可中途换韵,但每节要押韵),也有的不押韵。 散文诗:形式是散文,但有诗的意境,如海燕 押韵 押韵:有相同或相近的韵母。有些古诗现在读来不押韵的,是因为古今语音不同。 节 拍 即节奏:格律诗一般以音节为单位。五言诗为二、三顿,后“三”又可根据意义分为二、一顿或一、二顿。例“白发三千丈”、“润物细无声”;七言诗为二五顿,后“五”亦可如上分,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现代诗的节拍一般不固定,大体整齐即可) 戏剧知识点定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分类及标准 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分话剧 以对话为主,如威尼斯商人。 歌剧 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 舞剧 以舞蹈为主。 按剧情繁简及结构分 多幕剧 生活面宽广,情节较复杂。人物较多,布景变换频繁。 独幕剧 人物较少,情节较简单。布景变换少或不变。 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 历史剧 如打渔杀家。 现代剧 如白毛女。 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分 喜剧 悲剧 正剧(悲喜剧) 如白毛女 剧本特点 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受时间限制,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太多,场景不能过多变换。 必须有情节(即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语言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动听。 动作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 有舞台说明:位置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对话中间。内容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作用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散文知识定义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精粹精辟,形式自由,能迅速反映生活。) 分类 抒情散文 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的抒发作者的情怀,如荔枝蜜。 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也带有抒情成分,如藤野先生。 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贵散) 神不散(忌散) 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组织材料、结构呈篇较自由。 立意方面: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可叙事、写人、托物抒情、发表议论,如记一辆纺车。 揭示中心思想的独特方式:作者往往抓住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着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象,借以揭示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 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串成一个整体。 第一部分 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一、论点的特点:正确 鲜明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 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七、论证结构:提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第二部分 记叙文一、 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 文章的标题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三、人物的描写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六、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八、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十、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十一、概括段意(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 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第三部分 小说一、小说三要素1、人物 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第四部分 说明文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分类和作用: 一、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下定义:是,这就是,叫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4、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 分-总;总-分-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 由现象到本质。 E、 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 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6、说明文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第五部分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趣味成语练习一、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井然标初中文言文理解型默写 走进数学世界 初一数学 等有序(杂乱无章)指鹿为马(点石成金)固若金汤(危如累卵)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伶牙利齿(笨嘴拙舌)二、成语不离“舌”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三、数字俗语: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二不休)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小九九)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四、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杜鹏程(鹏程万里)陈残云(风卷残云)王任重(任重道远)刘海粟(沧海一粟)丁慧中(秀外慧中)甘如饴(甘之如饴)焦若愚(大智若愚)八、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李白)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项羽)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九、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十、数字猜成语: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1+2+3(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3.5(不三不四) 5 10(一五一十)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诗人别称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11、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