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的研究(可编辑).doc

    • 资源ID:4053807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的研究(可编辑).doc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研究姓名:范元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学原理指导教师:傅维利2011-04摘 要如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群的不断增大,家长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和许多学校只关注初中生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得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差。初中生本该幸福的成长,因为无法面对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挫折,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深思和扼腕的悲剧。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不仅是维护初中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初中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适应人际交往挫折、抵抗人际交往挫折和应付人际交往挫折的能力,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高水平的心理承受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在人本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初中生的人际交往挫折进行研究。试图全面了解初中生的人际交往挫折的现状,引起教师和家长对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重视,提高初中生的应对人际交往挫折的能力。 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2所中学220名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调查,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有9.9%的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受挫折,也有14.6%的初中生经常为自己的人际关系而苦恼。初中生在和老师、父母和同学交往时,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13.5%初中生在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存在挫折,尤其是和班主任的交往中挫折感占 52.1%,并有独生子的挫折感低于非独生子,城市学生的挫折感高于农村学生,初二年级的挫折感昀低,且看过人际交往方面书籍的同学挫折感低于没看过相关书籍的同学。12.5%学生在与父母在交往过程中存在挫折,学习方面是学生和父母产生矛盾的主要方面占 50.5%,女生在生活方面和父母产生的挫折的比率高于男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初中生和父母交往中的挫折越多。22.9%的初中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会经常有郁闷的情绪,看过人际交往相关书籍的初中生在和同学相处时遇到挫折更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在昀后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的教育策略。关键词:初中生;挫折;人际交往挫折 IAbstractToday's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society, especially with the growing group of child, parents over-protective of their children and many schools focus only junior school students who neglect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making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oor students with frustration. The growth of the well-being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ecause they can not face life in interpersonal setbacks, a series of thought-provoking, and becoming a tragedy.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is not only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mainta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growth and success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dapt to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frustration and resistance to interpersonal ability to cope with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to cultivate a strong will power and a high level of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esis in human relationships of the theory and Marxist theory,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ase law and other method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study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rying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causing teachers and parents 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junior's response to the 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Baotou, Inner Mongolia by 192 junior high school two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investig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following results: 9.9% of the student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often subject to setbacks, there are 14.6% of the students frequently for their own relationships and frustr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parents and classmates, show a different difference. 13.5%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with the existence of frustr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sense of frustration and teacher exchanges accounted for 52.1%, and lower than the only son the only son of frustration, the frustration of urban students than rural students, Grade Two minimum of frustration, let me see the book extraordinary interpersonal aspects of frustration students than the students did not read books. 12.5% of students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with parents, there are setbacks, learning contradi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account for 50.5% of the main aspects that girls and parents in the life of frustration generated by the ratio of higher than boys, and with the increase in middle grade students and parents, the more frustration exchanges. 22.9%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with the students often have depressed mood, interpersonal read books of the students and classmates in the setbacks encountered by means of more active copingII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e author in the final from the students,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appropriate interpersonal setbacks educ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frustration;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III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签名日期: 年月日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导论(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所承担的各种压力也不断增加,但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却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自杀率、犯罪率逐年上升,与心理承受力相关的疾病也在不断增多。如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群的不断增大,家长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和许多学校只关注初中生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得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差。2006年专门针对广州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14.5%的中小学生有过自杀想法。2009年9月10日在第六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天津市疾控部门对天津市1933名初中生进行的昀新调查显示,1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中有24.26%的人近一年内产生过自杀念头。 目前自杀不仅是全球性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青少年的三大死因之一;其中自杀死亡率在我国142岁以上的青少年人群中逐年上升。而人际交往障碍成为困扰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曾对中学生心理咨询问题作过统计分析,发现42%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的问题,27%来自于学习的问题,还有20%是来自于自我方面的问题,关于生活中3的心理问题不到10%。 初中生由于阅历有限、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等原因,遇到人际交往问题时选择一些极端手段解决,使我们一次一次的见闻了那些让我们痛心的事实:常熟市12岁男生小泉因学习问题受到母亲的批评后,从自家6楼窗户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湖北省汉川市15岁初三学生曾浩因与老师发生争执怀揣遗书从自家6楼阳台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合肥市两少年在吃饭时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导致了一个死亡,一个坐牢的悲剧结局。除此之外,初中生相互攀比、沉迷网络、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等事件层出不穷。以上的事件的主角都是初中生,本是处于花季的少那少女,该在活中灿烂的阳光下幸福的成长,因为无法面对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挫折,才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深思和扼腕的悲剧。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作为教育者必须去探寻发生这些悲剧背后的原因、去关心学生成长的现状、去思考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等等。2011年3月13日发布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研报告显示,各年龄段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75%的受访高中生觉1天津疾控部门:初中生自杀意念有七诱因网.新华网天津频道 2009.9.10 2人际交往障碍成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洛阳日报.2009.10.14 3重视孩子心理健康.警惕家庭“虎爪”伤及孩子.中国日报.2011.3.24 1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得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或偶尔有问题,55.5%的高中生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报告还显示,初中生与父母的争吵增多,不愿意跟父母交流,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4也害怕父母的批评和唠叨。因此,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挫折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在初中生中开展挫折教育成为现阶段中学道德教育当务之急。而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作为挫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如何提高他们应对人际交往挫折的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认真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对初中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人际关系影响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初中生人际交往教育是维护初中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对初中生进行人际交往挫折教育,使初中生充分认识到挫折心理对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帮助他们了解自己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初中生中开展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人际交往产生的心理挫折发展成为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初中生身心健康。 其次,人际交往挫折教育是初中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初中生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提高认识,自我完善。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适应人际挫折、抵抗人际挫折和应付人际挫折的能力,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高水平的心理承受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初中生的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挫折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探讨挫折教育问题,人际交往挫折教育作为挫折教育的重要组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本在以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挫折教育理论和交往理论进行梳理和综述,并以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探寻积极、有效的教育策略,不断丰富和完善初中生挫折教育的理论体系。4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出炉.人际交往问题突出.新华网.2011.3.132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对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实施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合理方法,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去正确面对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挫折和困难,学会热爱生活和珍惜生命,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悲剧。 3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文献综述 笔者在利用网络搜索工具“中国期刊网(CNKI)”以“交往挫折”和“人际交往挫折”为关键词搜索1979年至2011年公开发表的文章,搜索的结果是相同的5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仅有1篇,为合肥工业大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付浩的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及对策研究,其他4篇为期刊文章。这5篇文章中有3篇是关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挫折的文章,分别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 (2008,王宁)、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调查分析(2008,王宁、丁继红、黄辛)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及对策研究(2010,付浩),主要是从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有1篇关于离异家庭子女人际交往挫折的文章,是离异家庭学生人际交往挫折研究(2007,黄凌、徐露璐),主要分析离异家庭对子女人际交往挫折的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还有1篇是关于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的文章,是笔者的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意义与教育策略,文章主要在对人际交往挫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意义和教育策略。基于目前我国对人际交往挫折的研究较少,学者研究挫折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较多,所以本文主要对挫折和人际交往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挫折理论研究 近百年来,许多西方心理学家对挫折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英国策动心理学派创始人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提出了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认为本能是策动和维持行为的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个体产1 生挫折情绪并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行为,也都是本能冲动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John dollard等人在挫折与侵犯一书中认为,人的侵犯行为都是由于个体遭受2 挫折而引起的,挫折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而侵犯行为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他们认为挫折情绪和行为都是由挫折事件本身引起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A1ber Ellis提出了挫折ABC理论:A指挫折事件;B指个体对挫折事件的看法和评价;C指在挫折情景中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ABC理论指出,挫折事件A只是引起C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个体对挫折事件的看法和评价才是引起人的C情绪及3 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以上西方学者研究挫折理论,都是从挫折产生的原因着手进行研究的,对如何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进行挫折教育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在发达国家流行一种通过培养孩子“幸4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福品质”来提高其挫折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幸福品质”是一种十分稳定、感觉良好和能产生乐观的素质。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挫折教育是在使孩子意识到别人或外界给予的幸福的同时,更要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这样孩子在任何挫折与困难面前才能积极乐观。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几乎公认,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父母和4 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国外挫折教育研究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挫折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学校教育也普遍渗透到家庭日常教育中。家庭和学校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来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美国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在独立生活的时候,可以有直面生活中挫折和无助的勇气和本领。父母通过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来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单独拥有自己的房间,自己活动,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孩子十八岁之后就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父母对其的生活不进行干涉,孩子自己决定是继续上学还是工作,很多美国初中生都是自己去挣钱来交学费的。美国哈佛大学专家对纽约地区456名儿童作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分析,昀后得出认为:干家务的孩子与不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前者比后者失业率低86.6%,犯罪率低90%,平均收入高出20%左右。父母从小干让孩子家务有助于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珍惜劳动成果、5 珍惜家庭亲情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在学习中很注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学习,学生自己独立发现问题、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昀终解决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美国学生主动寻找打扫卫生、替邻居照看孩子、送报纸等力所能及的工作。美国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和承受不同挫折,昀终锻炼了自己的道德意志品6 质。 在英国不论家庭的贫富,父母都不会溺爱和娇宠孩子,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认为孩子应该懂得忍耐,因为现实的成人社会里有太多需要忍耐的事情。在英国不论家庭的贫富,父母都不会溺爱和娇宠孩子,反而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艰苦的环境,如英国的公学,就是让孩子遭受些艰难,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强生活能力,使他们形成坚忍的性格,来面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这就是英国著名的“绅士教育”。 日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全方位完整的青少年挫折教育体系。日本的教育家认为日本青少年普遍有“人性和社会行为开发综合症”,他们主张将“野外文化教育”的思想理论作为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以引起日本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的学校采用“吃苦”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学校经常有目的地为学生组织设有障碍性的活动,如赤脚走碎石瓦块,冬天穿单衣锻炼,孤岛生存等等,让学生学5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习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培养他们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在在很7 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们的挫折教育。 德国人通过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来培养孩子责任心。在澳大利亚有句谚语:“再穷不可穷教育,再富也要“穷”孩子。”瑞士、加拿大等国,家长们也都注意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 各国的挫折教育的内容不同,但都通过设置一定的挫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或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来实现其挫折教育的目的。(二)我国研究现状 1.我国挫折理论研究现状 在我国,很早就有了挫折教育思想,但都零散的存在于古代的政治学、哲学和文学作品中。我国昀早的挫折教育思想来自于孟子的孟子?告天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也列举了很多事例证明挫折确实能使人奋发有为,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腆脚,而论兵法;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8 所为作也。” 20实际80年代末我国学者正式提出挫折教育的概念标志近代的挫折教育研究的开始。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发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在社会各界中引起很大反响,挫折教育开始受到高度关注。19直至90年代末,有了我国第一部独立而系统的挫折教育专著,是由李海州、边和平主编的挫折教育论。我国对挫折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对挫折的客观存在性研究。如:黄学归挫折与人生1999,若木感谢失败2006,二是对产生挫折的原因和特点的研究。如:冯江平挫折心理学1991,周桂金试论挫折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00;三是对挫折教育的本质和原则的研究。如:李海洲挫折教育论1995,高帆挫折论1998,赵青山创9 造教育与挫折教育1999,陈选华挫折教育引论2006。2.我国挫折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许多学者也关注挫折教育,从不同的学科和视角分析初中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对策,所取得成果也比较多,主要关于挫折教育具体对策,如张雅凤挫折心理及调适1998,李平收青年战胜挫折能力训练教程2002,柏淘战胜挫折?能力提升训练2007。与本研究相关的优秀硕博论文有 6 篇,分别是魏林中学生挫折教育的探究(2008),张光明关于中学生挫折教育的探讨(2007),郭杰初中生挫折教育问题的探析(2006),刘冬卉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2008),刘芳论青少年挫折教育(2008), 李玲青加强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探讨(2008)。6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据不完全统计,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共37篇。如吕英新时期挫折教育当议,王惠浅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钱亚平对青少年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探索等等。但这些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虽然关注中学生挫折教育,但具体的对初中生挫折教育很少。(2)提出许多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但具体实施时可行性的却很少。3.我国人际交往研究现状 我国的人际交往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加以概括:(1)对初中生人际交往对象的研究。国内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初中生交往对象的基本情况、倾吐对象及求助对象的选择等进行研究。全莉娟女中学生人际交往研究 (2003),吴晶等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2002),金盛华等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2000)。很多学者都能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多角度来对初中生人际交往对象的研究,可以真实的了解初中生人际交往状况,但多数研究仅罗列了些百分比数据,没有很好的解释,也没有分析各种差异性。(2)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特点的研究。我国现有对其的研究在选取表述维度时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但缺乏整体系统的研究。孙宏碧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交往能力的培养(2002),胡玉梅谈现代中学生的交往特点(2003),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2001。(3)对初中生人际交往问题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研究。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受到传统文化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暴露出了许多初中生人际交往的问题。罗琳中小学生交往压力感受与反应方式研究(2000),张淑华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教育?一项调查引起的思考(2002),风笑天独生子的社会化过程及女青少年其结果(2000)。(4)对初中生人际交往功能的研究。我国对初中生人际交往功能研究的理论研究不够细致和系统,但许多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讨。王金龙浅析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1999),王金龙浅析教育促进人的个性10发展1999,黄正翠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环境对其学业的影响(1999)。7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理论基础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11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 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成熟,与小学生比有很强的交往需要,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人,希望通过与别人的交往来肯定自己的成长。他们非常希望在交往中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尊重与爱,但教师的偏见和父母高的期望,这使初中生与其交往的挫折。民主型的家庭和班集体都为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归属环境,初中生还希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 ,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2、马克思主义的人际关系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提出了交往理论,认为交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产交往,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关系生产交往,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5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同时又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发展固然是人的发展的主要内容,但马克思从不把人的发展简单地归结为能力的发展,因为人的能力的形成、发展和表现都离不开人的社会关系,生产力要在生产关系中表现出来,政治力量要在政治关系中表现出来,精神力量要在精神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因而,个人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和世界的交往,同无数其他个人从而也就同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进行普遍的交换,逐渐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在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同时人还必须全面地占有和控制这种社会关系。正是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得到交流,受到启发,彼此取长补短,从而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发展12完善自己。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1960 年,2958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相关概念界定 1.挫折 挫折是什么呢?辞海中挫折是指“失利和挫败”。现代汉语词典中挫折的解释为: 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 失败。由张焕庭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教育辞典中挫折指一个人从某种动机出发进行活动时,由于遇到机体内外的干扰或阻碍,原有动机不能得到满足,心理上产生的情绪障碍。心理学词典中挫折被解释为:“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使得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景。”李海洲和边和平编著的挫折教育论中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紧张13情绪状态和消极情绪反应。 通过以上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挫折的定义,目前的专家和学者虽然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是逐步形成了统一的观点和认识,而且给了较一致的解释。具体讲挫折的概念应包括以下要素: (1)主体要有某种需要或者动机 (2)主体要有满足需要和动机所采取的行为或活动 (3)在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 (4)主体产生紧张或消极情绪反应2.人际交往挫折 (1)人际交往挫折的含义 人际交往挫折是指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遇到障碍而引起的挫折。个体在交往需要动机的驱动下,会产生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实现交往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者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14反应。(2)人际交往挫折的分类 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产生人际交往挫折,根据人际交往对象的不同对其人际交往挫折进行分类。首先,根据交往是否发生在现实世界可以分为虚拟世界的交往和现实世界的交往;其次,在现实世界的交往中根据交往发生的地点不同可以分为学校交往、家庭交往和社会交往;再次,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虚拟世界的交往可以分为与网友交往和与笔友交往,学校交往可以分为与同学交往(同性同学交往和异性同学交往)和与老师交往(班主任老师交往和任课或其他老师交往),家庭交往可以分为与父母交往和与亲属交往,社会交往可以分为与熟人交往(朋友交往和认识人交往)和与陌生人交往。 在初中生的生活中主要的人际交往集中在与教师交往、与家长交往和与同学交往,因而在这三方面产生的挫折昀多也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昀大。9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与教师交往中产生的挫折 中学时期,初中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依然是老师,他们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关【15】心、理解与爱。 如果初中生在与教师交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当学生处于困境或比较迷茫需要老师帮助时,老师态度冷漠甚至是对其横加指责,学生产生紧张和郁闷的情绪。有的教师不尊敬学生,贬低其价值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而班主任与中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力更强。 第二,与父母交往中产生挫折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都对子女抱过高的期望,给子女过度的关爱,同时竞争越来越激烈,初中生一旦未能达到父母所期望的理想状态,就会招致父母的不满和责难,这就造成初中生与父母交往的挫折。不同类型的家庭也会影响初中生与父母的交往。民主型的家庭为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正常的沟通都变得困难,造成初中生性格孤僻和专横,而家庭的种种伤痕,也会给初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第三,与同学交往中产生挫折 初中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那么同学之间的交往挫折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现在很多家庭就只有一个子女,对他就视为掌上明珠,家人对其的所有事情亲力亲为,竭尽全能的满足其所有要求,父母这样对子女的溺爱,容易其形成自高自大,自我中心,【16】只知道对别人的发出命令而不愿意为别人付出,那样的话别人自然会与他疏远。 由于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有的同学就会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又因为没有必要的交际知识和技能不知该怎样去做。以至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其次由于现在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同学之间交往时间少有关。3.初中生初中生是指上初中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点: (1)生理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前期(或称青春初期)。由于内分泌中生长素的作用,中学生的骨骼肌肉等发育极快,逐步趋于成熟,促使身高体重猛长,脑发育的诸多指标已达到成人水平,12岁少年脑重量和脑容积都已经达到成人水平,神经细胞分化机能表明大脑皮质沟回组织已逐步完善,脑电波的变化表明信息传递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已经完成,兴奋抑制过程逐步平衡。 (2)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生理发展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初中生心理变化除了表现为动力系统的个体意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外,表现为心理过程的17知、情、意、行都迅速趋于成熟,但发展仍不稳定和不均衡。 具体表现为:在认知上:初中生已产生成人意识,注重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有强烈的欲望甚至有点狂妄自大和目中无人;在情感上:初中生的自控力、平衡性、稳定性较差,情绪易波动、浮躁,有10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偏激,惑于假象,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生人际交往挫折的研究(可编辑).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