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一堂“没有”我的思想品德课.doc

    • 资源ID:4052995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思想品德论文:一堂“没有”我的思想品德课.doc

    一堂“没有”我的思想品德课 引言: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的师生关系。笔者以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教师个人与学生的关系,“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有助于教育的有效进行,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长。而要构建“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还在于教师 。 虽然已是金秋十月,但江南的空气还是显得闷热,许是秋老虎作威吧,这几天我感觉特别的烦。这不,对于下个星期就要上的“老师伴我成长”(见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人教版)我一直举棋不定,不知道该如何出手。因为自己是老师,所以在学生面前赞扬老师的每一句话我都觉得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其二,不得不承认,由于长期一味地追求升学率等原因,身边的师生关系并不显得那么和谐,尤其是个别老师对学生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教学方式,不但没有博得学生的理解、谅解,相反却带来众多的误解甚至深深地伤害了许多学生的心。有些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你是老师,我是学生,所以我不得不听你”的那种压抑,有些则一幅“破罐子破摔”屡屡与老师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该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老师工作的基本特点,正确地评价老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认同老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情、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并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最终能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积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思来想去,我最终觉得还是应该从“我知我师”入手,只有让学生了解了老师工作的特点、全面了解老师职业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评价老师并自然而然地滋生出“我爱我师”,进而认同老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并在发生冲突时能角色互换理解老师、谅解老师,与老师进行沟通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从而有效地推动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我确定用两个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而关键是第一课时“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教学的顺利展开,接着我又进一步将学生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确立为第一课的重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客观地真实地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就成为这课的难点了。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认识一般局限于学校和课堂里的形象,因而显得比较刻板、表面。如果课前让学生去采访教师,那么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教师,还可以增强教师形象的亲和性,消除对教师的神秘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为“我爱我师”教学的展开作下了铺垫。办公室、学校里不乏有兢兢业业的优秀老师,也有师生关系相处和谐的班主任,但为了不让某些敏感的学生猜疑,我决定放手。我向全体学生布置了一个采访任务,要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去采访身边的老师。采访的对象没有限制可以是学校里的老师包括校长、美术、劳技老师或者没有教过他们课的任何一位,也可以是他们生活的社区内的或者是亲戚朋友中的;采访的内容没有限制可以是老师的每天的工作,小到围绕一节课所做的准备工作或者一天的作业批改,也可以了解老师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或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等。唯一的要求是每位同学要采访一位老师,下星期上课前每位同学做好上讲台交流你所采访的内容的准备,我强调了每位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老师的更多。这一次作业的布置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学生的欣喜,还有兴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磨掌檫拳,也有学生忐忑地问我:“老师能接受我们采访吗?”我对他们说:“你们愿意老师了解理解你们吗?其实老师也是一样的。”而与此同时,我对办公室里的老师们也打了招呼,让他们适当进行一些“自我暴露”,可谈谈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情况,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接下来的将近一个星期的日子里,我不断地看到校园里有我的学生迎着老师在边讲边记着什么,不断地有老师电话打来询问我事情的原由,办公室里更显得热闹了,前脚刚送走一个学生,后脚马上又进来一批学生。问的问题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涉及工作、生活、兴趣甚至很私的问题并明显地带着学生们的可爱与狡黠!而我也不能幸免,有学生甚至问我:“我们觉得你更象一位白领,你为什么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于是我向他们回忆了1988年的高考,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们其实我不喜欢历史不喜欢做老师,但由于分数不够高志愿填得不够科学,所以读了历史这个专业最后又做了老师,但幸运的是我发现读历史使我明智了许多,而做了老师又使我释怀,因为通过你们可以实现我的没能实现的许许多多的理想。末了我又歉意地补了一句:所以有时候我对你们过于苛刻,因为想你们去实现我的那些未能实现的愿望。有学生追根似的问:“老师的理想是什么?”我痛苦地眨眨眼:“那是我永久的痛啊。”也有学生问我有没有遇到过忧心事如睡不着觉,我也如实相告:如果明天要中考了,那么今晚我肯定睡不着觉。一个星期后当我踏着铃声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但却是静静地等在那里了,于往常不同的还有,几乎每个学生的手里都有纸或本子。我一阵感动,而几乎是同时我改变了原本要他们先小组交流再派代表上讲台以便节省时间的计划,我说:“这一个星期以来,我已经看到了听到了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老师的那份情感,看看你们的手就可以知道这次的调查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么好,现在请同学们一个一个上讲台来交流你所采访的内容,也欢迎谈谈你这次采访的心得。如果你采访的是同一个老师,那么请讲这位老师的不同的方面。接下来我便走下了讲台,站在前排第一桌的位子边,这样我既可以维持秩序又可以在万一冷场的时候点名要哪个学生上来。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走上讲台讲述他们所采访的老师的故事,即便有两三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时坐在后面的便主动坐下听。第一次我看到我的学生那么主动地走上讲台,第一次我听到我的学生那么流畅地讲述,也是第一次我看到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余的学生是那样投入地在听,并不时地发出由衷的笑声。生平第一次我感觉自己是那样的多余站在那里,并且显得可笑,于是我轻轻地走到教室的后面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学生们的问题大概分为三大类,一类涉及教育教学,一类涉及老师们的兴趣爱好及生活中的烦恼和欢乐等,还有一类则是如何评价学生包括采访者本人、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以及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从中也不难发现,学生们是很在乎老师的一言一行的,对老师的那种遵从甚至害怕的心理,以及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那种神秘与尊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次调查活动明显地帮助他们揭开了老师与他们之间的那层纱,使他们走近了老师,从一定程度上亲近了老师,觉得老师们与他们一样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有着许多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有许多的疑惑还有办不成的事,甚至有许多老师还会偷偷地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用上了“我们张老师”、“我们叶老师”;有些学生言语之中不知不觉多了份崇敬;也有学生神秘宣布他的“发现”:原来平时很凶的王老师竟然怕小小的小老鼠!或是XX老师的“QQ”是什么;有的学生则感动地说:“其实做老师是非常辛苦的。上一节课通常要用二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备课,我们做一道题就意味着英语、语文、数学老师要改60道题,社会老师要改180道题”;也有学生说:“做老师很痛苦的,在我们面前他们要隐藏自己的许多心情,比如不开心”。我坐在学生中,感受着他们的“发现”,感动着他们“感受”,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鼻子竟然有些发酸。正如学生们渴望被我们老师理解一样,我们做老师的何尝不渴望学生们能理解我们理解不得已发给他们的一张张试卷的苦衷,谅解一不小心对他们的误解,包容某些时候忍不住发的火。不知不觉当铃声再次响起时,有的学生还要争着走向讲台,拖课不是我想要的。我慢慢地站起身缓缓地走上讲台,看着还意犹未尽的一张张脸,只得宣布下节课继续。这节课已明显地打乱了我的授课计划,原本安排20到25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结果整整用了一节课而且还要拖到下节!但我能打断学生们的交流吗?我能把他们赶下讲台吗?更何况这样关键的一环已顺利展开,下面的不是也迎刃而解了吗?!我感动着,轻快地走出教室,对于下午还有两个班级的这节课如何上,以及明天的课我已经有了具体的想法。回到办公室,我迅速地打开了备课本反思:一,让学生自己上课,这在我十多年的教学中还是第一次,我第一次尝试地把课堂原原本本地交给了学生自己去主宰。这节课学生的自由参与的面是非常广泛的,程度是深的,而且效果是显而易见非常好的。既完成了“我知我师”的教学任务,实际上也不知不觉顺利地展开了“我爱我师”的教学,教育了自己的同时也教育了其他同学。但这样的课型适合的教学内容是要推榷的,而且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班级和学生。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呢?二,作为教师,扪心自问,我们有爱心吗?有!我相信我们中的绝大部分有。我们宁可牺牲中午休息走进教室辅导学生,下班的时间我们置自己的孩子家庭不顾留在办公室里让学生一个一个过关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没有任何报酬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为什么我们的爱心我们的无私奉献学生会不理解,甚至反感?我们有热情吗?有!我们会对学生不懂的知识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解,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刹那会忘记自己刚刚挂完吊瓶而声情并茂地讲授可为什么学生并不领情?!现在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到底在想什么?教育到底是怎么了?于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会无限委屈地问。但自我反省之后不禁要大吃一惊!我们身为教师,对学生又了解多少?知道了多少?我们中的多少位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们审视过学生的心理需求设想过学生学习的困难吗?教育的秘决是真爱,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爱,将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引导其发展,而不是功利的爱,以学生的高分数和高名次来交换的爱。有时候我们自以为只要是为学生好或自以为是为学生好,就任意剥夺体育、美术课甚至休息时间进行文化课的辅导,我们老是拿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有时候我们又会犯在情况不明时武断地作出消极的结论,发现时又悖于教师的自尊而置学生的感受于不于不顾而这些都严重地伤害了学生。其实我们教师应该用魅力和人格站在讲台上,用“心”与学生作交流。三教育最根本的是教师个人与学生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课程倡导“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更应主动积极地去努力,做到: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学会蹲下来看学生的世界,学会与学生沟通交流;2,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仅包括学科知识、心理学、交际学等,还包括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既要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又要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3,学会反思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4,勇于承认错误,让学生明白教师也是人,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不一定合适,也会犯错误;5,做学生的朋友,勇于向学生学习。总之,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新课程的改革才能成功!我们的教育才能成功!参考文献: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 刁培萼、吴也显等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堂管理的策略 杜萍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师生沟通的艺术 唐思群 屠荣生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联系电话:057487125787 电子邮箱:caogznbCIQ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思想品德论文:一堂“没有”我的思想品德课.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