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如何创建高效地理课堂》.doc
-
资源ID:4052763
资源大小:1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如何创建高效地理课堂》.doc
初中地理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如何创建高效地理课堂 如何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我认识到要实现地理高效课堂,就要努力做到:积极主动,目标达成,注重生成,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高效学习。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从哪些方面进行学法指导探索这一问题。 一、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学会“读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教材、有目的地读书。教材的结构是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非正文又主要包括各类地图和照片、活动及阅读材料三部分。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辽阔的疆域中读图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活动,不但是本节重难点,而且是历年的考点。在学习初中地理的第一课“与同学们谈地理”中就一定要进行使用教材的指导,让学生认识教材的结构特点,认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中正文、地图和活动都要重视,更要在以后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该节教材中哪些正文、地图、活动是重难点,对每节教材的使用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学会正确使用教材和有目的的读教材。 二、指导学生学会“读图”:读图分析能力一向是地理学科考查必考的重点、难点。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地图在生活也有广泛的用途,也是终身学习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教材通过七年级第一章的第三节“地图”, 专门学习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的等高线等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读图方法,但这并意味着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已完全掌握了读图的方法,真正的读图方法训练更应有机地分散到以后的每节课堂教学中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引导学生形成上课前一定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地图册的习惯。 2、引导学生自学、听课或复习巩固时要文图结合,指导学生分析地图、索理于图。如:学气候时提到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根据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例如:学习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一框题时,对于澳大利亚为何特别适合养羊业的发展,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和气候图的分析找到相关答案。 3、多做填图和分析地图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自绘地理图表。如: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人口增长折线图、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示意图,等。 4、引导学生读图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分清该图的类型,学会从不同的图上获取不同的地图信息:阅读位置图要会从半球位置(东西南北半球)、纬度位置(根据纬度确定温度带)和海陆位置(相邻的陆地和海洋)三方面来描述区域位置特点。阅读政区图时认识不同的大洲(国家、省区)及轮廓特征、空间分布及彼此相对位置关系。阅读地形图时要知道重要地形区及分布、地势起伏状况、河流源地、流向及注入海洋等。阅读气候图(气温和降水量图)时要学会根据气温和降水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气候类型,并会描述各自的气候特征。阅读工业、农业、交通等图要了解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城市、农作物(粮食和经济作物)及分布地区,主要的交通方式有哪些,代表线路和重要枢纽有哪些,以及分布地区。阅读等值线图(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要通过重要等值线数值的大小,变化规律、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疏密程度等,总结其递变的规律等。 三、指导学生学会“画图”: 画图对地理学习可起到易学好记的效果。指导画图可以引导学生: 1、彩描:利用课本插图或填充图册,要求学生用彩笔勾描轮廓及标注重点地理事物。 2、画简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认真设计地理略图,课堂教学中边引导学生读图、获取地图信息,边引导学生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 3、默图(记图):课堂教学中多利用空白图根据学习按照要求默填图,或不看课本,自己绘出示意图。 例如在学习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时,可要求学生在课本图中用彩笔标注出三山、两盆,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几笔,把“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构画出来。再如,学习世界地理“七大洲、四大洋”时,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参与“七大洲、四大洋”简图的绘制。 四、指导学生“会记忆”: 1、运用地图记忆:初学地名,一定要在图上找出正确位置;注意它与“左邻右舍”的关系。并通过析图或绘图进行记忆。 2、归类记忆: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把同类的或易混淆的地名归在一起,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印度和澳大利亚及美国的地形特点等。 3、列表记忆:用精炼,醒目的文字,通过列表把冗长的文字叙述简化,使其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如把我国的三大阶梯的分界、范围、海拔高度和地形类型进行列表来比较记忆。 4、系统纲要法: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知识,这在复习章节内容总体把握知识时运用效果好。 5、歌诀记忆:如把我国的陆上邻国编为:陆上疆界两万千米,相邻国家一十四个,东邻是朝鲜,北有俄(俄罗斯)和蒙(蒙古),西北哈(哈萨克)吉(吉尔吉斯)塔(塔吉克),西有阿(阿富汗)和巴(巴基斯坦),西南印(印度)尼(尼泊尔)和不丹,南有缅(缅甸)老(老挝)南(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可编如下顺口溜:东邻韩国和日本,东南菲律宾的,南部隔海马(马来西亚)、文(文莱)、印(印度尼西亚)。等。 6、字头记忆法:是指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头串联起来来完成记忆的方法。如学习长江的主要支流及其分布时,可依据长江支流的分布,从正式称长江的宜宾开始,据各支流的第一个字编如下顺口溜:“北有岷嘉汉,南有乌湘赣”。再如学习俄罗斯各工业区的工业部门时,我们可将莫斯科工业的工业部门据字头法,编为“火箭电子刚(钢铁)起(汽车)飞(机)”。 7、联想记忆:是把所需要记忆的材料借助形象思维加以记忆。如新疆的地形特征可与新疆的“疆”的右半部分联系起来,“三横”表示三山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表示两大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又如意大利的轮廓图像高跟靴子。 8、抓住关键字句记忆:对地理教材中某些比较长的语句、词汇加以压缩、归纳,把复杂的内容“化简”,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句即可。例如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我们可总结为个二十四个字:流出高原、进入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五、引导学生“会想”:会“想” 就是培养学习地理的思路,即地理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剖析问题,教会解题思路,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如学习中国的地势时,我先从“大江东去”的诗句,引导学生说一说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及描述大江东去的诗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何我国河流流向大多自西向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中国地势分层设色图,观察中国地势的高低情况,获得总体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及三级阶梯的印象,接着边引导学生交流分析边画出如下地理略图(图2),通过引导分析和画图演示,学生不但认识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还从平面、剖面学会了分析中国地势及地势对河流流向、气候影响,让学生印象深刻,并形成了据地形分析气候和河流流向的思路。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 六、引导学生会学区域地理:学习区域地理,不但要掌握区域地理知识,更要学会区域学习的方法。以“认识大洲”为例,通过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掌握亚洲的地理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认识大洲(地区和国家等区域)”的方法是先学习自然环境(包括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湖),然后是结合自然环境知识学习人文环境(人口特点、经济发展、风俗文化等)。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还要用比较法对总结国家和地区在自然、人文方面的地理差异,对区域地理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印象。 七、指导学生“会用”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阅读报刊书籍、观看电视新闻、出门旅行都会牵涉到一定的地理学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可以从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世界气温的变化受地形影响,导致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如下题目:暑假期间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旅游,应如何决定穿衣多少?等。 八、常抓落实 “再好的教学如果不落实到学生身上,都是无效教学。”因此老师要在学生落实所学上常抓不懈,绝不放松。课堂上要将所学落实到课本上、学案上、笔记上;课下要落实到作业上,不仅要按时独立完成,而且要保质保量完成。对于那些做不完或完成不好的学生一定别放过,要及时监督、督促做完。通过阶段测验,我深感“抓落实”的重要性,的确,学生的“学”要比老师的“教”更重要呀。 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立教于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技巧方法。实现地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期使我们的地理课堂更精彩、更高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