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历史教学之赢在课堂.doc
-
资源ID:4052729
资源大小:1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历史教学之赢在课堂.doc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历史教学之赢在课堂 历史要实现其学科价值,必先赢得学生。而有限的课时,超强的跨度,决定了要赢得学生必先赢得课堂。1目标设定,主题确立。 设定目标无需太多,毕竟一节课时间有限。目标多则注意力涣散,致使主题不集中,犹如草鱼刺多而肉少。分清目标主从,确立课堂主线,使目标任务在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是课堂有效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如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般教案目标如此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流;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概况,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客观分析问题;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正确评价戚继光。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写一篇游记,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很显然,上面设定的目标是必要的,但目标繁琐,让人无所适从。真正操作起来,很难避免顾此失彼。其实,三维目标无法分割,犹如人之血肉。一切目标的达成与实现,源自史实本身,自然而然,绝非刻意为之。经过分析,我最终确立了本课的主题:国力。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倭寇、欧洲殖民者入侵,明朝中后期。明朝的对外关系围绕国力强弱而变化:郑和下西洋,突出其强;倭寇、欧洲殖民者入侵,凸显其弱,一强一弱,三维目标动态生成。2切入与过渡 切入点即爆破点。一个好的切入,往往能凸显主线,易于突破重点。以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为例,本课着重讲述了三件大事: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如何让三个事件连贯成一个整体,上下贯通一气,而不是突兀地切入,这是个难题。很显然,“郑和下西洋”需要一个切入点;“戚继光抗倭”需要一个过渡。我试着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方式演变上切入(即:丝绸之路海路)结果发现耗时太多且对本文重点突破作用不大。于是,调整为视频切入,直击主题:郑和下西洋。用时一分左右,宏大的场面、神秘的船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继而,辅以视频中的语言设问:“郑和要率领他的船队穿越海洋而驶向彼岸,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郑和与他的船队要去哪?他要完成的这个使命又是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本93页找到答案。”这样切入、点题,可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去阅读、学习教材。 一个好的过渡不仅能使前后浑然一体,上下文气贯通,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其间,情感的渗透与渲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欧洲殖民者入侵”间的过渡最能体现这点。一般教案在设计上往往从戚继光或澳门上寻求突破,但往往会割断前后联系,使事件显得突兀而孤立。“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欧洲殖民者入侵”是盛与衰的对比,水火不相容,必须有个必要的铺垫。我尝试着这样处理: 先铺陈渲染郑和下西洋之盛,并随之作一设想;然后,语气一转引出海禁,遗憾、慨叹,切入正题。过渡语如下“我们可以这样设想: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与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说,中国已打通了与亚洲和非洲的贸易通道。而我们知道:不久,欧洲的航海家们也开始了远航,亚非欧三大洲通过海洋已紧密地连成了一个整体,人类正在进入大航海时代。当时就有人断言: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请问同学们:当时的世界,谁更有实力拥有海洋?当然是中国。中国的造船业在宋代就已经居世界首位。中国发达的造船业、发达的制瓷业、发达的丝织业以及繁荣的商业 ,再加上这么庞大的一个国际市场,想想看,中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至少是一个超级大国。可惜的是,随着明成祖与郑和的先后去逝,明朝的后代皇帝终于被守旧的儒家大臣们说服,实行了海禁。就是不许中国人通过海路与世界来往,中国向世界关闭了国门。那支曾经纵横四海给大明朝带来无限荣耀的超级舰队,中国刚刚起步的航海事业,连同一个超级大国的美好梦想一同烟消云散。明成祖与郑和用时二十八年,耗费了巨大国力开创的二十多条海上航线连同一个庞大的海外市场,拱手让给了后起的欧洲国家。郑和下西洋,竟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事,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倘若郑和泉下有知,不知心情会怎样?唐代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或许是对郑和心情的最好描述吧。之后的明朝,陆续闯入了一些不速之客,有来自日本的”无可否认,情感的宣泄会占用一些时间,甚至会延缓整节课的进程,但隐匿于历史事件本身的情感倘若不能及时激活,历史又怎能实现其人文功能呢?历史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追问人之为人,而适宜适时的情感激发所引起的共鸣,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课堂效应吗?3方式与方法. 首先说说设置情境,体验感受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节美国人上的历史课。讲独立战争。课前教师严肃而无奈地告知学生,所有活动今天取消,因为要进行一次测验。并且鉴于经济原因,每名学生须交纳几美元试卷费。自然激起了所有学生的不满与抗议。但在教师强硬的态度下,学生们还是极不情愿地掏钱开始了测验。当看到最后一题时才发现真相:一切都是老师故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当时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感受与生活状态。很显然,那段久远的历史因为这种体验设计而变得鲜活。历史离我们很远,因为时过境迁;历史又在我们身边,因为事在人为,人有共性,它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有所改变,比如: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历史与我们,唯一缺少的是情境。只要能创设一种情境,我们就能与历史人物息息相通。 学习科举制时,为了让学生领会科举与推举的优劣,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我可以推荐一名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就能直接到临沂一中就读。随即点了三名同学,其中一个是我的历史课代表。请同学们猜一猜:在同等条件下,我会推荐谁呢?很快,结论出来了:我的历史课代表。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历史课代表肯定与老师的关系要近一些。这个结果对于其他两名同学来说,公平吗?自然不公平。怎样才能公平呢?考试呗。 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当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到爪哇小国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和西王正在打内战。西王打败了东王并占领了他的地盘。当郑和的船队上岸到集市上与当地人进行贸易时,被西王误以为是东王的援兵而杀害了一百七十名将士。西王得知是误杀后,非常害怕,要出五万两黄金赎罪。你若是郑和,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讨论随即展开。让学生和历史人物换位,是感受历史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再说说比赛竞赛式。学生都是有好胜心的。有些内容,比如文化类,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倘若教师再讲,一是枯燥乏味,二是浪费时间,不划算。不如把机会让给学生,在其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抗方式展示出来。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信心,而组内合作组间对抗,还可以强化荣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嫌学生把握得太肤浅,你大可以提高对抗的难度,相信学生的表现会超出你想象的。比如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课本讲述的够具体了,可这样设计:首先给学生时间准备,然后展示:比比看谁说的信息多。在把握得差不多的时候,通过视频郑和下西洋重温历史,加深感受。还可以把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制成动态课件,和学生一起沿着郑和的足迹,重下西洋,去感受这段航海传奇。 最后说一下“调侃”式。“调侃”式教学,往往能在历史学习中发挥意想不到作用。笑声中的历史更迷人,印象更深。如元代开通的两段运河:通惠河与会通河。“惠”与“会”学生好分不清,可这样调侃:大都到通州这一段要是挖通了,很实惠通惠河;大都到通州都挖通了,咱山东的这一段会不会通呢?会通河。调侃宋:无论输赢,都送岁币,送(宋)呗!哪里弄钱?发展海外贸易啊,赚外汇。瞧,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嘛。历史更需要幽默,会心一笑,拉近了距离。类似的:谐音、歌谣、口诀、快板寓教于乐,其乐融融。以上是本人从事历史教学的一些感悟。透过历史事件,发现历史本质,归纳和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算是学习的一个较高层次吧。当你站在一定的高度去重新审视教材时,你会发觉,看似静止孤立的历史事件,竟然隐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在研究教材的时候,就可以让知识自由重组。所获得的,是一种纵横捭阖、古今穿梭的酣畅与痛快。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教授,最大的乐趣在于发现、在于探究。当古今中外、书里书外相互贯通的时候,你会发觉,最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让思想自由交流、碰撞与悦纳的平台。在其上,思维可以自由开合,或聚或散,或收或放。也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提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