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倾情打造高效课堂的天地》 .doc
-
资源ID:4052637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倾情打造高效课堂的天地》 .doc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倾情打造高效课堂的天地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每一位教师在课改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都收获了许多。在这里我想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给自己一个转变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多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经验,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对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都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准备再充分,也不会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不确切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3)、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二、对课堂进行重建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搞好课下预习,及时反馈。课下预习主要依托同步学习与探究进行,使用学情了解卡,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以备课上集体探究解决,而不是课上面面俱到。本着学生会了的不讲,小组合作能解决的不讲的原则,重点突破本课知识的纵横联系、试题的着眼点等等。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注重过程。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课改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组内互助合作,组间评比竞争,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我校一直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几年来,在全县历次考试中,我校的历史成绩均位于乡镇中学前列,为此我参与了市级课题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已于2006年结题。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适宜在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中进行。3、教师引导,精心设计教法。除了我们平时惯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更新颖的方法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增强学习的时效性。(1)、文史结合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因此,对历史的表述还可以借鉴文学的方法。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2)、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3)、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古今相联系,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4、课堂巩固,课下复习相结合。我每次上新课前都进行提问,方法有直接回答、上黑板默写、全体默写同桌互改等,提问的问题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难度不一,体现层次性,提问较多的是中等生和学困生,但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新课过程中,我也随时提问,让学生尽量当堂巩固,在我任教的每一个班级,都有一本历史记分册,记录每一次提问和默写的的情况,错了几个问题,自己在哪一个位次等。5、多媒体辅助,事半功倍。 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文字、图形、动画、影片等多种信息来帮助教师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充分发挥听觉、视觉感知活动的作用,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认知过程进行得更顺利,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规模较小,有两个多媒体教室,历史课经常在那里进行,每次上多媒体课,学生都异常兴奋,课上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做练习也都更加积极,在下一节课的课前提问中也要比以前强的多。我私下问同学这是什么原因,学生说看视频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好记而且不容易忘记。可见这种形象直观的无意记忆也比较有时效性。三、给学生一个支点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市教研室组织了一批优秀的一线教师编写了同步学习与探究,供历史教学使用。用好同步探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捷径。1、把握好探究中的第一部分:内容标准。这是本课教学的灵魂,是考试的落脚点。它把课程标准细化到每一课,使用起来更方便。2、探究中的第二部分:探究过程。我要求学生在课下做完,这样既做到了对新课的预习,也节省了课上时间,在课上可以据此开展小组交流与合作,相互释疑解难。3、探究中的第三部分:开放性作业。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合上课本独立完成,选择题一般让代表上黑板板演,非选择题仍采用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整合的方式进行。4、探究中的第四部分:拓展性学习。让学生课下阅读,个别性的当堂指出。5、探究中的第五部分:方法天地。这是值得关注的地方,教会学生学习本课的方法,或者相关前后联系的内容,一定要用好。6、探究中的单元评价,这一部分要用好,也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反复应用,单元检测试题也尽量多节选其中的内容,真正让学生学会,会学。四、给学生一把钥匙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此教师的学法指导应渗透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活动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实现“会学”。1、指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理解其中关键的词语,然后理解并归纳其中的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提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如标准式、批注式、摘录式、概要式、选读式、速读式等。2、指导学生记忆。历史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人类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是比较头疼的事,甚至是烦恼的事,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从记忆的策略上讲,要遵循一些记忆的规则,如学习与记忆的结合、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等。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等。 3、指导学生练习。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一是通过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学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四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在练习的方法上,要学会审题,特别是明确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条理性。 4、指导学生复习。“学而时习之”,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由于历史知识的特点,复习对掌握历史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复习的类型有随堂复习、课下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等,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基本的方法有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复习提纲、对知识进行分类与归纳、构建知识体系等,并与练习相结合。 我负责了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的立项、开题工作,主要围绕以上我所谈到的几点做法,该课题已顺利结题。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十一年教学工作的积累和沉淀,只不过是教学海洋中的点滴浪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师们,让我们带着自信,憧憬着梦想,在课改的征途中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吧!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 阖家欢乐!假期愉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