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解读.doc

    • 资源ID:4051708       资源大小:341.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解读.doc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一、修订思路 (一)遵照十七大以来中央的重要文件精神充实、调整有关内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懂得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二)把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合二为一,汇集它们各自的优点,重新提供呈现内容标准的框架;保持两个“标准”共同秉持的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共同确认的综合课程的基本意义,进一步体现本课程作为综合课的独特价值。 2001年版两个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各有特点。原课标一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结构性的安排,原课标二的则基本上是历时性的安排,都有可取之处,应汇集它们各自的优点,求同存异,重新建构课程内容的框架,进一步体现本课程作为综合课的独特价值。 (三)明确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是支撑本课程内容目标的基础,确认历史与地理教育的特有价值是构成本课程目标体系的主体。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选用历史与社会课程,不开设历史和地理分科课程。就是说,用历史与社会替代分科的历史和地理课程,所以,要明确历史与地理教育是建构本课程的学科基础。具体说,就是用基本观点统领、统筹需要“共同记忆”的相关历史知识;用“因地制宜”的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统领、统筹相关地理知识。 (四)建立同初中思想品德课横向互补关系,同高中“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的纵向衔接关系。特别要解决与思想品德课内容目标有较多雷同或重复的现象,以及史地方面的知识不够对称(地理知识更为欠缺)的问题。(五)基于试教经验,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地阐述课程“实施建议”,重点是教学和评价建议。1指的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同),因为浙江全省使用的都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所以本文以此为参照对象。 二、关于“前言”部分的修订 (一)课程性质。 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一是从总体上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含义:“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与原课标相比,增加了“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的表述,使本课程的含义更加具体、明确:二是从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三个维度阐述了课程性质,使表述紧扣“性质”的含义。与原课标相比,使本课程的特点更加简洁、明了。若是再加上“开放性”,就更加完善了。 (二)课程基本理念。 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描述,一是突出了课程的综合价值,指出“本课程的综合性来自相关内容的联系。包括生活主题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历史与地理学科概念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向联系;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史地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与原课标相比,综合性更加具体、明确,而且可操作;二是坚持唯物史观。强调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使学生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从而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这在原课标中是不明确的。 (三)课程设计思路。 关于课程设计思路,明确提出“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 与原课标相比,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明确出发点,即“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二是明确“历史”与“地理”是建构本课程的学科基础。 三、关于“课程目标”部分的修订 对照思想品德课,统筹规划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历史与地理教育特有的使命。修订后的总目标如下: 历史与社会课程综合历史、地理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与原课标相比,突出以下四点:一是培育民族精神,即对过去凝聚共同的记忆,对现实感受共同的利益,对未来形成共同的认知;二是培养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即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当代国际社会的视野中,关注全球性问题的由来和意义,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三是提高综合能力,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综合时间和空间因素,把握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四是认同唯物史观,即在历史和社会探究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关于“课程内容”部分的修订 (一)调整课程内容的框架 参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人文地理的内容,选择和配置本课程的内容目标。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以历史线索为主导,建立呈现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在这一框架中,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识。修订后的课程内容框架如下: 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历史、地理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其中,专题1,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专题2,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专题3,体昧自己生活中的“历史”:专题4,学会获取、整理相关信息的工具和方法。 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以人类社会的历程为框架,以中国历史为主线,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突出中华文明的渊源;专题二,集中了解秦统一后古代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专题三,有侧重地了解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凸显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世界整体化趋势;专题四,综合前三个专题的内容,提出价值判断的基本要求,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主题三:发展的选择。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为主线。专题一,了解20世纪前半期世界的日寸代特点和中国革命的历程,强调中国如何选择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专题二,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时代特点与新中国建设、改革的历程,强调当代中国怎样选择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专题三,认识世界和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样;专题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如何走向未来的选择。 与原课标相比,强调以如何认识生存的条件、生活的内容儿出发点,以如何选择当前的发展道路、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落脚点,这是贯穿整个课程框架的逻辑线索。 同时,每个主题都具有整合意义,但把握第四个专题的内容目标,需要立足于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可视为从前三个专题中归结出来的“双基目标” (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 (二)规范课程内容的呈现 课程内容采取行为目标的呈现方式。其结构分三个层次:一级标题(主题)、二级标题(专题)和三级标题(内容目标)。如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是一级标题,专题一“探索早期出现的几大文明区域,突出中华文明的渊源”是二级标题,内容目标“217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年代与地区,分述它们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和影响范围”则是三级标题。构建三级目标的递进层次结构,有“归类”的维度,又有“分级”的维度,从而使综合的意义内生于课程实施的全程。这与原课标是一致的。 其呈现分左右两栏,左栏是“内容目标”,表达规定性要求,或者说是刚性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右栏是“提示与建议”,表达指导性要求,或者说是弹性要求,与各项内容目标相对应,包括“要点提示”和“活动建议”两项,行为主体是教师。这仅仅是“提示”或“建议”,教师这样做可以,不这样做也可以。如主题二专题1中的217,其左栏内容目标“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创立年代与地区,分述它们历史上的兴盛时期和影响范围”,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表达规定性要求;右栏提示与建议,包括要点提示“释迦牟尼与佛教、耶稣与基督教、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在世界古代历史的进程中,宗教的作用不可忽视,宗教文化对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活动建议“提供三大宗教传播示意图,对照当今世界主要宗教的区域分布,帮助学生了解宗教文化的广泛影响。以不同宗教建筑的特色为例,;川导学生体味宗教文化的多样性”,这两项都为实现内容目标服务的,是以教师为行为主体表达指导性要求。 与原课标相比,右栏的“提示与建议”更加具体、明确,既列出了重要的知识点及思想观点,又提出了可操作的活动建议 五、关于“实施建议”部分的修订以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实施建议”。首先,遵照课程专家和评价专家的建议,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框架格式和行文方式。其次,根据调整后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提供教学和评价建议,要更加注重本课程特有的实施要求。再次,总结多年试教经验,针对突出问题,有关建议要力求更加具体化,更可操作、更易把握。 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 11 共有的家园(空间),共同的岁月(时间) 12 生活在不同区域里(空间) 13 生活在岁月变迁中(时间) 14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技能与方法)11 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111 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112 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113 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114 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认识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115 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116 知道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意义,感悟记录历史、认识社会的时空条件。12 生活在不同区域里121 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122 比较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别,以及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找出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123 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和信息传播、文化融会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24 概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125 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127 综述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13 生活在岁月变迁中131 归纳自己同长辈在生活情趣与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132 观察自己所在学校、社区或家乡的变化,评析这种变化的快慢和好坏。133 知道居住地特有的习俗或文物,考察它们的历史,探讨它们存在的价值。134 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了解这些规则或制度的演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35 归纳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感受现代传媒的发展、特点和影响。14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141 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143 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144 区分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及其功用。145 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146归纳获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评估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 专题一 共有的家园 共同的岁月杭州市采荷中学 徐 红 专题一“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从学生的家园生活出发,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为起点,在相互关联的6个子目标中,精心勾勒出主题的逻辑体系和知识脉络。 一、逻辑体系 (一)从逻辑关系上看(外部)专题一下设6个子目标,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下面图示演绎: “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中的“共有”和“共同”是针对“我们”、“全人类”而言的,这样的核心话题容易激发师生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从学生的基本认知水平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中的“家园”对应空间概念,容易引发人们对家园生活的空间方位联想,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条件;“岁月”对应的是时间概念,容隐引发人们对家园生活的追根溯源联想,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1-1-1、112和113以人类生存的环境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两个方面阐述“共同的家园”这一课标内容。其中,11-1和1-12是从自然环境要素(地形、气候、河湖等)的分析和说明出发,培养学生的空间感;11-3则是从人文环境要素(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等)的分析和说明出发,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1-14和11-5以人类的文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两个方面阐述“共同的岁月”这一课标内容。其中,114在阐述人类不同历史阶段划分标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归纳出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和演进规律;11-5阐述不同历史阶段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区域文明、影响及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区域文明中的“区域”主要涉及方位定向、范围大小等地理问题,“文明”主要涉及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智慧成果如语言、文字、宗教等历史问题。借助区域文明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实现时空交叠,为引出11-6的相关内容奠定基础。1-16则综述并强调时空感的重要性,相当于对“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这一主题的归纳和提升。 二、内容结构 (一)从知识脉络来看(横向) 定位(在哪里)是一切问题研究的起点。定位具有“瓶颈“效应,我们往往说史地不分家,历史学习多是平面思维,地理学习多是立体思维,对初中生而言,立体思维似乎更难些,空间意识的培养一定要借助图像系统才能完成。 如果说定位是一切问题研究的出发点,那么,定时(是何时)就是一切问题理性思考和客观分析的出发点。空间和时间都有各自的衡量标尺,当它们构成思维的二维座标体系后,也就使我们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向纵深方向发展。下面是本专题的知识脉络图。研究对象 人类的家园生活(空间) 人类的文明演进(时间) 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立足点 全地球 全人类 某区域 全球人类知识脉络 地球的海陆分布、地球地形河湖气候等自然地理状况、地球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等人丈地理状况等。(1-1-1、1-1-2、11-3)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阶段(1-14)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区域文明及影响,认识其传统文化的表现)(11-5) 空间的时间化,就是历史化,时间在空间中流淌,空间在时间里变化。(1-1-6) 人类认识事物的目的,是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螺旋上升。“怎么办”是学生基于对事物时空变化及特征提炼的更高层次的思考,不在本专题涉及的范畴之列 (二)从内容要求上看(纵向)子目标核心概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1大洲大洋在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基础上,能够指图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面积大小排序;说出海陆分布的特点;解亚非、亚欧和南北美洲之间的洲界线;解马六甲、直布罗陀等世界主要海峡;举例说明海陆对人类生存的意义。阅读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绘制大洲和大洋简图。陆地是人类的栖息地,海陆对人类的生存意义深远。1-1-2自然要素知道世界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名称,并在形态上能区分它们;知道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地形单元;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规律;知道尼罗河、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多瑙河、长江、黄河、恒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里海、北美五大湖等世界著名河湖的分布与概况;知道河流孕育古代文明;知道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条件分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阅读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主要河流分布图等。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与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1-1-3人文要素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知道人口自然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知道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特点;了解三大人种的显著特征及分布特点:了解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概况和主要分布地区。知道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等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的影响阅读世界人口增长图(人口分布图)、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世界人种分布图、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等感受建筑风格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知道人种无优劣之分,1-1-4社会发展阶段能根据社会形态、生产工具、丈明程度、能源利用等不同标准,划分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人类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以及从分散到整体的基本脉络。运用大事年表法;制作年代尺,标明刻度和长度。感受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和规律1-1-5区域文明能指出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黄河与长江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爱琴海地区、中美洲等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概述这些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及借助历史地图、世界各地建筑、民族服饰、音乐舞蹈、礼仪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生活图景等感受区域文化中形成的历史传统对今天人们生活的时刻影响。1-1-6时空概念自述个人成长的故事,知道生活的时空意义;列举身边的事物,如衣、食、住、行、娱乐等事物,体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究现实问题的夹龙去脉。记录个人成长历史,以“祖国方言的演变与发展”为题组织讨论感悟时空条件的意义、感悟生活的意义 三、具体要求 在本专题的学习中,要理清重点难点,实现有效教学。而正确领会和把握好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的内涵,至关重要。子目标1-1-11-1-21-1-31-1-41-1-51-1-6认知要求描述描述描述概述概述知道、感悟描述可以细化为了解、知道、明白、指出、说出等行为动词,可借助口头表达、动手指图绘图或纸笔作答等方式完成评价,对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要求偏低;概述可以细化为概括、归纳、总结、小结、综述等行为动词,可借助口头表达和纸笔作答等方式完成评价,对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些,感悟可以细化为感受、领悟、体会等行为动词,多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对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要求更高些,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重要影响,纸笔评价有一定局限性。注:这里的知识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形和无形的知识。知识体系或知识树的搭建在确立起点和高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明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需要拥有一桶水、一眼井的知识储备。下面就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准确正确运用知识两个方面,对6个子课标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握知识体系,授课扫除盲点,解决误区,重点落实,难点突破,化繁为简,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专题二 生活在不同区域里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许婉英 区域是本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主题。区域和空间是地理学所有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区域范围有大有小,引领学生基于不同尺度对区域进行考察、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即尺度辩证思想(小区域要在大比例尺下研究,大区域要在小比例尺下研究)。引领学生综合的认识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了解区域的差异和联系即整体论思想(区域垂直综合、水平综合、时空综合)。引领学生揭示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是环境要素之间以及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人地关系论思想。 专题二“生活在不同区域里”设有8个内容目标,意在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区域、城市和乡村区域、中国和世界区域的观察、考察、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和描述等学会综合认识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了解区域的差异与联系,发现人地关系方面的问题,从而更深地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内容目标看这8个目标之间具有较明显的逻辑体系,与其他主题、专题之间还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关联关系。 一、逻辑体系 (一)逻辑关系: 1专题二中8个内容目标之间及与其他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所示:专题二课标结构示意图 2逻辑关系解析: (1)区域选择(位置和范围)是学习区域的前提。本专题在选择区域时意从本地开始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了解区域。1-21侧重了解本地区域,区域范围相对较小。12-2区域范围就从本地延伸到周边区域,区域范围扩大。1-2-4、1-2-5、1-2-6重点整个中国区域,1-2-7、1-2-8将区域拓展到整个世界范围。从整体设计上看,一是基于从学生身边出发的理念,二是基于尺度思想方法来设计目标。 (2)区域学习方法的是学习区域的重点,是暗线。一是,8个内容目标始终围绕区域比较法和区域综合法展开。比较是认识差异的主要的手段,也是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1-2-2是比较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1-2-4到12-8是中国与世界比较,12-6是比较我国不同地区、1-2-8是比较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从这一方面理解,课标的侧重点是横向比较,即同一时段不同区域各种地理特征比较。从1-21、1-2-2、1-2-5、1-2、6、1-2-8看,在区域考查、分析、描述时,始终围绕自然和人文、生产与生活、活动与环境进行,即立足于整体论思想、综合的方法研究区域。二是,区域研究应立足于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而区域特征需通过描述加以说明。故专题四中的14-1、14-2是学习本专题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三是,将考察、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方法融入到相应目标中,如:1-2-1、1-2-2。因此在学习这些内容目标时必将联系到专题四中的1-4-6目标。 (3)人地关系是学习区域的落脚点。8个内容目标的最终学习目标是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环境,因此无论是121,还是12-8,皆包含三层深层内涵:一是了解生活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主要特点,二是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三是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专题一、专题四中的部分内容目标是学习专题二的基础。如:专题一中的111、1-12、1-1-3是学习1-28的基础,意在引领学生站在整体世界的角度看局部区域,并对比分析局部区域。 (二)关联关系及解析 专题二与主题二、三中部分专题的内容目标间的关联关系 本次课标修订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重构课程框架、整合“课程内容”,更好地体现课程对综合意义的追求。在整合课程内容目标中采取的一大措施是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思路,提供地理知识。其中“主题一”立足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侧重讲述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区域特点。“主题二”则在历史陈述中与现实世界对照,再现地理位置和区域划分,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表现。 如1:“l-2-3”与“2-4-4”、“3-35”之间的关联相互统筹,形成递进关系。 1-2-3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和信息传播、文化融会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4-4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体会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 3-35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和方法;描述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 “12-3”着眼于现实世界,通过观察学生身边的、生动的人员流动、物资交流和信息传播、文化融会等事例,了解区域联系内容,感受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认识到发展区域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4-4”着眼于历史过程,它是在“12-3”的基础上延伸,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区域之间交流与影响的事例,补充说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体会区域联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3-5”着眼于现代社会,其能力目标要求已从观察、比较提升到具体区域案例的分析和描述,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已从认识、体会提升到强化“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和方法。 以上三个条目的安排“疑似重复”,而这恰恰是课程设计寻求的效果。“采取相对集中与反复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地理知识”的举措,是呈现综合课程内容目标的特许。只有把现在和历史的视角综合起来,才能算完整的实施“人地关系”教学任务。而对其“分工”把握,需在各自的“要点提示”中能够得到有效引领,这样才能使目标实施达到整体优化效果。 如2:“12-7”与“2-4-5”之间的关联能力目标与情感日标的差异。 1-2-7综述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大洲与国家、地区的对应关系。 2-4-5辨识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特点,知道各国的发展状况和道路各具特色。 “12-7”着眼于当今世界。了解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各国的面积、人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或地区在世界上的位置,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很重要,而国家和地区位置的学习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在地图上寻找到某个国家或地区位置的习惯则是教学的重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目标是树立无论国家大小、发展水平有差异但国际地位是平等的。 “2-4-5”着眼于历史过程,也是基于“1-2-7”基础上的延伸。其能力要求上突出“辨识”,辨识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同一时期发展状况及发展道路的差异,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侧重于从世界各国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中确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世界整体化的趋势。 二、内容结构 (一)内容结构详析区域范围课标主要学习内容说明本地1-2-11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之间关系3本地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1本地的范围可大可小,农村地区可以考查本县或本乡或本村;城市地区可以考查生活的城市或街道或社区。2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不必面面俱到,只需结合本地具体自然条件,突出重点即可。乡村与城市1-2-21聚落的含义和基本形态。2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特征,及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3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1聚落最主要的特征是建筑。2聚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集中分析,也可分析到具体区域中中国全国范围12-4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国土面积、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了解地域辽阔的特点。3中国行政区划的方法,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全称、简称)和分布、省级行政中心和位置。1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等。2国土面积不仅指陆地国土还包括海洋国土。1-2-51中国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点,概括中国地形的基本特点。2中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及其特点,描述中国的气候特点。3长江、黄河的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发治理的措施。4中国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特点、人口分布状况。5中国的民族数量、分布特点及各民族的风土人情。6中国交通运输概况。1中国主要地形类型指(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2地形特点应从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两方面阐述。3气候特点应突出“季风气候显著”及带来的影响。4长江与黄河在涉及某一方向特征时应突出重点,无需面面俱到。典型区域1-2-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范围,南、北方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2我国南北方或东西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南北方或东西部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3我国西北地区或青藏高原或黄土高原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这些地区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1比较哪些地区的区域差异,无具体要求,有很大的自主性。可按照四大地理单元进行比较(南方、北方、西北、青藏地区);也可按东部西部地区比较:也可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色比较,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地区、黄土高原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等。2选择的区域可以是同一级别的,也可以是不同级别的。都以区域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向的特点为标准。3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要求体现区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特色,应突出重点。自然条件只作为区域生活背景展示。世界全球范围1-2-71国家和地区的含义,明确国家、地区与大洲的对应关系。2目前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数目,一些主要国家的名称、位置、面积、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有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分布特点。1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的位置对学习和社会生活都很重要,要养成在地图上寻找位置的习惯。2树立无论国家大小,其国际地位是平等的观念,懂得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典型地区和国家1281世界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海等自然环境条件。2比较不同地区或国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主要特点,及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1选择哪些区域比较不做具体要求。可考虑按照类型比较,如:可以自然条件差异为主(平原、山地、水源),可以经济发展差异,也可以文化差异。应兼顾各区域在全球的分布,尽可能各大洲皆有分布。可反映几种不同的生活。2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要求体现区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特色,应突出重点。自然条件只作为区域生活背景展示。区域联系12-31区域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包括人员流动、物资交流、信息传播与文化融会等)2不同区域由于自然、人文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从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3区域差异是形成区域联系的缘由,区域发展离不开区域联系。4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区域联系的意义,一是强化“因地制宜”的观念,二是了解区域联系的内容,突出“优势互补”发展理念。 (二)核心概念解读 1区域:具有四大主要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边界)。其中,有的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有的界线是模糊的,如气候区、地形区。二是,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三是,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四是,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区域的关联性)。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2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聚落形成和发展、类型、分布和规模都会受一定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资源等,人文因素有: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 3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由地形、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等)、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组成。 4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和人文生活。社会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环境。包括人口、城市、经济活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旅游和商业活动)等。人文生活指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三、具体要求区域范围课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地12-11了解2列举实例,说明3讨论、归纳社会调查、查阅资料、访谈、探究、讨论等方法1评估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程度。2体会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乡村与城市1221了解2比较3说出收集、整理、比较、分析各种聚落景观图领会自然和人文因素对聚落形成、发展的影响中国全国范围1-2-41概述、认识2找出、知道、3知道、识记、辨识1阅读世界和中国地图2拼图游戏等感受我国的疆域辽阔。1-2-51知道、概括2知道、描述3了解、列举、分析4了解、描述5了解、描述6描述1阅读中国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民族、交通分布等2观察、分析、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基本特征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典型区域1261了解、知道2描述、比较3描述、比较1阅读中国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民族、交通分布图2收集各区域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景观图3比较、分析、综合方法1感受区域的差异与独特性。2体会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影响。世界全球范围1271了解、明确2知道1阅读世界政区图2拼图游戏、读图训练等1树立无论国家大小,其国际地位是平等的观念2懂得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典型地区和国家1281概述2比较、分析1阅读不同尺度的世界地图和区域地图。2收集各区域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景观图3比较、分析、综合方法1感受区域的差异与独特性。2体会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区域联系1-231知道2知道3认识4认识1调查、观察。2收集、整理、归纳3分析、理解1感受区域联系2体会区域差异是形成区域联系的缘由,区域发展离不开区域联系。及区域联系的意义。专题三 生活在岁月中的变迁乐清市教育局教研室 黄忠杰 本条目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中的“专题三:体味自己生活中的历史”第三框目。下含5项“内容目标”。它上承12生活在不同区域里,下接

    注意事项

    本文(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解读.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