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1427.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oc

    • 资源ID:4051240       资源大小:8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427.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oc

    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应对量表(COPE)对382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同学比男同学更具有知识性环境特征的家庭;女生比男生更偏向采取情绪与逃避的策略;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家庭环境的各个维度和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的差异;除了知识性、控制性、矛盾性这三个家庭环境因子外,家庭环境的其它因子都与初中生行为取向策略呈显著相关,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这四个因子与情绪策略有显著正相关,而解脱策略只与矛盾性有显著相关。亲密度、独立性、组织性、成功性对初中生的行动取向策略有影响;娱乐性、道德宗教、成功性、对情绪取向策略有预测作用;家庭的矛盾性影响着初中生的逃避取向策略。结论: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关键词:初中生、家庭环境、应对方式1 前言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之一,人生最初始和最基础的教育也在家庭开始。关于家庭,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如黄希庭等人曾提出家庭支持的概念1,把它界定为父母(或抚养者)为了一定的教养目的,在某种家庭教养氛围下,对子女(或被监护人)成长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情感和信息方面的帮助、指导。他们还发现高支持的家庭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高支持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易求助别人,他们面临压力能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同样也有人研究发现2,不同的家庭类型,如完整家庭、单亲家庭(随父或随母)、组合家庭,会导致学生面对压力时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如单亲家庭的初中生比完整家庭的初中生在应对方式上更会采取发泄、幻想和忍耐的方式。应对是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作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个体的应对方式是个体的稳定因素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许多研究指出,应对方式主要有两种维度3:问题取向应对和情绪取向应对。作为应激和健康的中介机制,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个体身心健康的保护重大的意义45.有研究发现,应对方式存在年龄、性别、学校及家庭类型的差异6,如农村高三年级的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上高于高一级学生;女同学在困难前倾向于求助,而男同学则倾向于合理化的解释;独生子在问题解决上低于非独生子,但解决不了问题时,非独生子更易自责。随着我国加入WTO、举办奥运会,不断加强对外开放的程度,国家不断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不断提倡和谐社会,我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尤其是珠三角地区)都产生了新的变化。而中山市更是我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山市已从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县转变为以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三大产业齐发展,外向型经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精神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处于新的发展变革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山市形成了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博爱、创新、包容、和谐”,这八个字凝练了香山历史文化和建设现代文明的双重意念,既是对中山这个城市人的道德约束,更是对中山这个城市的形象体现。“博爱”是中山这块土地的特色情感符号,是中山人群体的情感观,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是中山人精神的灵魂;“创新”是中山人开拓进取、务实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是中山社会充满创造活动力的行动体现;“包容”体现了博大与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是中山人建立在自信基础上开放的文化心态;“和谐”是新时期的社会主调,也是中山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而每年的慈善万人行活动更是中山一道迷人的文化风景,它已经是中山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中山人团结友爱、求实创新、敬老助残、扶危济困的精神象征,它是中山人博爱精神最真切的体现,更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高尚美德和博爱、慈善的社会风尚。“博爱、创新、包容、和谐”这八个字使得这座城市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渗透在香山文化的氛围里面,使得灿烂的香山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不仅能够强化中山人的归属意识,更能加强中山这座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定型,可塑性极大,处理困难的方法极易受到身边的人和事的影响。然而,在新的经济环境、文化背景下,初中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家庭环境是否相同呢?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应对方式也是否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呢?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其这正是本研究想了解的问题,更可以为新一代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2 研究方法2.1被试中山市古镇镇初级中学,共382人,其中初二84人,初一298人,男生194人,女生164人,最小的12岁,最大的17岁,平均年龄为14.1岁。2.2研究工具2.2.1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第三次修订)该量表由MOSS等人于1981年编制,后经邹定辉、周远东、费立鹏进行第三次修订。量表一共有10个维度,分别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组织性、控制性,每个维度有9道是非题,共90道题。该量表目前在国内应用非常普遍,有较好的信度、效度。量表中亲密度(cohesion),即家庭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情感表达(expressiveness),即家庭成员之间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的程度;矛盾性(conflict),即鼓励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独立性(independence),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成功性(achievement),是指将一般性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知识性(intellectual-cultural orientation),即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娱乐性,即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道德宗教(moral-religious emphasis),即对伦理、宗教和价值的重视程度;组织性(organization),即指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控制性(control),即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7。2.2.2应对量表(Coping Orientation to Problems Experienced 简称COPE)8采用Carver, Scheier和Weintraub在1989年编制的应对量表,该量表共有14个分量表,即有14个维度,分别为: 计划(Planning)、直接行动(Active coping)、抑制无关活动(Supperession of competing activities)、克制忍耐(restraint coping)、寻求工具性社会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 for instrumental reasons)、寻求情感性社会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 for emotional reasons)、乐观性解释(Positive reinterpretationgrowth)、接受(Acceptance)、求助宗教(Turning to religion)、情绪专注与疏泄(Focus onventing of emotions)、否认(Denial)、行为解脱(Behavioral disengagement)、心理解脱(Mental disengagement)、烟酒解脱(Alcohol-durg disengagement)。其中除了“烟酒解脱”只包括一个条目外,其余13个维度,每个维度有4道题,也就是共有4×13+1=53道题。每题采用4点频度选择,分别为“从不这样”、“偶尔这样”、“有时这样”、“总是这样”,四个选择分别对应评分1-4分。经过对各个分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得到其同质性系数,除克制忍耐为0.3915和抑制无关活动为0.4822以外,其余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高于0.5,最高为求助宗教为0.7996。这说明COPE量的信度可以接受。为了提高COPE的信度,将直接行动、计划、抑制无关活动、克制忍耐、寻求工具性社会支持归为行动取向策略,寻求情感性社会支持、乐观性解释、接受、求助宗教、否认归为情绪取向策略,情绪专注与疏泄、行为解脱、心理解脱归为逃避取向策略。结果发现三者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行动取向0.8053、情绪取向0.7183、逃避取向0.7262。其内部一致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行为取向策略关注个体以积极的行动应对问题;情绪取向策略关注个体是否以积极的情绪宣泻方式、心理暗示去应对困难;逃避取向策略则关注个体面对困难采取逃避的方式。2.3施测及处理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景,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并完成问卷,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所有数据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3.1不同性别家庭环境的差异 经差异检验(表1)发现,男女学生在知识性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004,p0.05),女同学比男同学更具有知识性环境特征的家庭,而其它维度上,男女同学不存在差异。表1 不同性别家庭环境的差异检验(M±SD)维度男女tNM±SDNM±SD亲密度1906.8579±2.27381606.8875±2.3870-0.119情感表达1924.5677±1.57051624.8272±1.7034-1.490矛盾性1903.0737±2.10941623.2778±2.0162-0.923独立性1924.7865±1.51481604.9563±1.5914-1.023成功性1905.9789±1.47991605.8250±1.28151.030知识性1884.3511±1.94971604.7813±2.0487-2.004*娱乐性1915.2461±2.42081585.3734±2.1987-0.510道德宗教1895.3386±1.46651635.4356±1.4909-0.614组织性1906.8263±1.78361636.6564±1.82360.883控制性1913.8901±1.95841583.6139±2.05881.281注:* p0.05 , * * p0.01 (下同)3.2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家庭环境差异从表2可知,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家庭环境的各个维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表2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家庭环境差异检验(M±SD)维度独生子非独生子tNM±SDNM±SD亲密度636.9524±2.39912826.8285±2.33010.441情感表达644.5469±1.60292864.6993±1.6481-0.672矛盾性632.8571±1.97452853.2351±2.1007-1.306独立性635.1587±1.77082844.8134±1.50511.594成功性635.9841±1.26352835.9364±1.41530.247知识性634.6984±1.93142804.5643±2.00790.482娱乐性645.3125±2.38302805.3607±2.3222-0.149道德宗教645.4531±1.40212835.3322±1.48130.596组织性636.9365±1.69322856.6772±1.85601.019控制性643.5781±1.69782803.7143±2.0277-0.4993.3不同性别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女应对方式的差异 由表3可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应对方式上没有差异;男女生在情绪取向与逃避取向上都有显著差异(情绪取向t=-3.800,p0.01;逃避取向t=-2.493,p0.05),面对困难,女生更偏向采取情绪与逃避的策略。表3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应对方式的差异检验(M±SD)维度行动取向情绪取向逃避取向NM±SDNM±SDNM±SD独生5854.5000±8.95464948.4694±7.34885425.333±5.9081非独生24954.6426±8.276822749.5419±7.639125126.2550±5.8909t-0.116-0.897-1.042男164545366±8.974714247.8944±7.753016725.3952±6.0340女15054.8067±7.813014051.2143±6.897814927.0470±5.7403t-0.283-3.800*-2.493*3.4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表4为家庭环境与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分析发现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这四个因子与情绪策略有显著正相关;解脱策略只与矛盾性有显著相关;除了知识性、控制性、矛盾性这三个家庭环境因子外,家庭环境的其它因子都与初中生行为取向策略呈显著正相关,而矛盾性与行为取向策略呈显著负相关。表4 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r值)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组织性控制性情绪策略0.1090.115*-0.0150.0830.149*0.185*0.235*0.191*0.1040.097解脱策略-0.144-0.0450.128*0.0550.039-0.0720.054-0.90-0.0720.087行为策略0.388*0.182*-0.211*0.089*0.231*0.2390.239*0.218*0.290*0.0463.5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表5显示了家庭环境的10个维度中,亲密度、独立性、组织性、成功性对初中生的行动取向策略有影响,而且家庭的亲密度对其有最大的影响;娱乐性、道德宗教、成功性、对情绪取向策略有预测作用;矛盾性影响着初中生的逃避取向策略。表5 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因变量自变量R2Betat行动取向亲密度0.1390.2914.624*独立性0.1590.1472.697*组织性0.1760.1332.128*成功性0.1870.1142.022*情绪取向娱乐性0.0450.169 2.776*道德宗教0.0660.1332.162*成功性0.0820.1282.131*逃避取向矛盾性0.0210.1452.480*4 讨论4.1关于不同性别家庭类型的差异从表1不同性别家庭环境的差异检验发现,女同学比男同学更具有知识性特征的家庭,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女孩出生后较男孩文静,而男孩普遍爱动,令父母忙于管教,所以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身边的政治时事,提升自己文化修养,参加更多的活动。然而这方面的可能性还更有特我们去研究。另一方面,“博爱、创新、包容、和谐”不断深入人心,“博爱、和谐”的家庭观念让女孩比以前有更多的空间时间提升自己,不再受太多的束缚,女孩甚至比男孩更认真努力去吸取文化知识,从而激发整个家庭的学习热情,让整个家庭更具有知识性特征。4.2 关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上的差异本研究中,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家庭环境上没有差异,这与过去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反差,传统的研究甚至在人们的观念中都认为独生子与非独生间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但事实上,一方面:社会的前进,和谐社会、家庭的提倡,“博爱、和谐”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家庭成员的观念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成员间的关系也同样有了很大的变化。由表2可知亲密度的平均得分最高,矛盾性与控制性的平均得分最低,这告诉了我们,家庭环境的特征从以前的专制型向民主公开型转变,无论是独生与非独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趋于一致。另一方面: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人们生活富裕了,他们已经有充足的能力养活多一到两个少孩,因此,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家庭环境上没有差异。4.3关于不同性别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男女同学在情绪取向与逃避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女孩比男孩更注重情感、情绪的表达、发泄,从而缓解压力,但更因为女孩的多愁善感,被社会上的普遍观念认为是需要保护的,所以女孩更会以逃避的方式处理问题,相反,男孩比女孩更硬朗,自小就被灌输“男孩有泪不轻弹”、“男孩要敢作敢为,顶天立地”的思想,从而使男孩更不会感情用事,更不会逃避责任。4.4关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许多研究表明,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应对方式上的有显著的差异,但本研究中,两者都不存在差异,这正好与结果的表4中的家庭环境与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密切相关有很大的关系,与表2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家庭环境上不存差异的结果有着非常相似的可能性。同样,和谐家庭的提倡,“博爱、和谐”观念的不断宣传,家庭成员的观念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成员间的关系也同样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致无论是独生与非独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趋于一致。家长明白,要让自己的儿女健康全面的发展,不能包办代替,过于溺爱,家长已普遍形成了让孩子劳动、让孩子独立的意识,从而消除了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两者间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同时,生活富裕的人们,能给予其小孩跟独生子一样的关爱与机会,因此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4.5家庭环境与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根据表4与表5,可知家庭环境与初中生应对方式有较大的相关,其中初中生行为取向策略与知识性、控制性的家庭环境无关,有可能是因为初中生正处于第二个“断乳期”,自我意识高涨,有强烈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家庭的固定模式对初中生的行动取向无影响。家庭环境的其它因子都与初中生行为取向策略呈显著正相关,而矛盾性与行为取向策略呈显著负相关,这也说明了家庭成员越是相互攻击,初中生就越是难以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处理问题。情绪策略与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有显著正相关,而逃避策略只与矛盾性有显著相关,这说明了在相互攻击的家庭中,初中生更易采取逃避的方式去应对。相关分析表明,家庭是每一个体的第一社会,家庭的物质、精神、文化和结构等都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因素。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已经习得了父母的办事模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家庭环境的10个维度中,进入行动取向策略回归方程的亲密度、独立性、组织性、成功性4个因子,提示家庭成员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家长的有计划的处事方式,社交上乐于竞争,对初中生面对困难时采取积极的行动有明显的帮助。娱乐性、道德宗教、成功性、对情绪取向策略有预测作用,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向信念中的神诉说自己的困难,从而让我们的不安得到积极的渲泻,已经成了现时不少初中生应对问题的方法;家庭的矛盾性影响着初中生的逃避取向策略,这提示我们建立和睦的家庭环境,更利于孩子采取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5 小结1、男女生在家庭环境的差异分析上,男女学生在知识性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同学比男同学更具有知识性环境特征的家庭,而其它维度上,男女同学不存在差异。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在家庭环境的差异分析上也没有显著差异。2、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男女同学在应对方式的差异分析上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应对方式上没有差异;男女生在情绪取向与逃避取向上都有显著差异,面对困难,女生更偏向采取情绪与逃避的策略。3、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发现,除了知识性、控制性、矛盾性这三个家庭环境因子外,家庭环境的其它因子都与初中生行为取向策略有相关关系,而矛盾性与行为取向策略呈显著负相关。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这四个因子与情绪策略有显著正相关,而解脱策略只与矛盾性有显著相关。4、亲密度、独立性、组织性、成功性对初中生的行动取向策略有影响,而且家庭的亲密度对其有最大的影响;娱乐性、道德宗教、成功性、对情绪取向策略有预测作用;家庭的矛盾性影响着初中生的逃避取向策略。参考文献1朱卫红,顾永清,黄希庭。家庭支持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3053062 朱卫红,黄希庭。家庭类型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34353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54 张华玲,戴丽,葛明贵。示范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2813295陈霞,马姝娟,戴美林。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381406张元兴,李宏英。农村高中生应对方式和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6:3639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1428 Carver,ScheierWeintraub.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Vol.56.No. 2.267-283.

    注意事项

    本文(1427.初中生家庭环境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