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流行和防治对策课件.ppt
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和防治策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梁国钧,内 容,性传播疾病的概念流行形势应对策略,性病的定义 原来所谓性病(Venereal Diseases,VD)是指经过性交传染的主要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性疾患。这个定义下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四性病),现代医学把这四种性病归属为经典性病。,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以及微生物和临床医学知识的进步,感到了上述概念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性病病种的增加 感染范围的扩大 传播方式的改变,目前国际上已将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染的一类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这个概念1975 年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用。,根据我国的国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以下八种疾病在我国为重点管理和监测的性病。,疾 病 病 原 体 梅毒 梅毒螺旋体 淋病 淋病双球菌 软下疳 杜克雷噬血杆菌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沙眼衣原体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生殖器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 非淋菌性尿道炎 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病种的调整 疾 病 病 原 体 梅毒 梅毒螺旋体 淋病 淋病双球菌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生殖器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 沙眼衣原体感染 沙眼衣原体,STD的传染源,性病病人:现症病人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由于病人的生殖器上有活动性病变,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病原携带者:可分为 潜伏期病原携带 病后病原携带 无症状病原携带。,STD的传播途径,性行为: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这一途径感染占95%以上。接触传播:可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性病患者的病变部位和分泌物均可造成性病的传播,间接接触病人的衣服、物品、用具、便盆等也可造成传播。血源传播:主要见于二期梅毒、淋菌菌血症、乙型肝炎、艾滋病病人所提供的血液。,医源性传播:性病也偶尔发生医源性感染,包括医务工作者自身感染和感染病人。胎盘传播: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而引起胎儿的先天性感染。产道传播:有的病原体不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但在胎儿分娩通过阴道时发生感染,如患有淋病的产妇可使新生儿发生淋菌性眼炎和淋菌性脓疱病。其它的传播途径:媒介昆虫是否能传播性病一直未能证实。,STD血源传播的特点,发病率高:如果病原体量大,受血者的患病率达100%;发病快:一般性传播疾病都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而血源传播感染者可明显缩短潜伏期;可跨越病程:如生殖器感染梅毒,要先发生一期梅毒,再发生二期梅毒。而血源感染的梅毒在感染后可直接发生二期梅毒;易发生播散行病变:淋菌败血症可发生多发性小关节炎、播散性淋菌性脓疱疮。梅毒可发生播散性玫瑰疹或丘疹性梅毒疹等。全身症状重,关于性病的传染性,1.女性受感染的危险性大于男性 据估计,一个男性与感染淋病的女性发生一次性交后,其感染率为20-25%。而一个女性与一个已受感染的男性性交期间,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感染。据估计,男性传给女性的危险性是80-90%。2.感染率与性交的次数有关 患淋病后,与之有过一次性交者,感染淋病的机率为20%,2次为40%,4次为80%。,关于性病的传染性(续),3.与患者感染性病的年限有关 患梅毒的第一年间,传染给对方的机率为90%,第二年为70%。4.胎儿的感染性患早期梅毒的母亲,若不进行治疗,有一半婴儿将发生胎传梅毒,另一半为死产或产后不久即死亡。未经治疗的早期潜伏梅毒母亲,其婴儿20%为正常或健康的,20%为死产,40%为胎传梅毒。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其婴儿70%可以是正常或健康的,10%为胎传梅毒,其余可以是死产或早产儿。,女性感染STD的危害较大,女性生殖道解剖部位的特殊性,粘膜暴露的面积较大。在性交过程中,病原体通过射精容易到达靶细胞。避孕药物的作用,使宫颈上皮外翻,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部分患者无临床表现,以致疾病进一步传播。,女性无症状携带的原因,(女性患者约80%,男性2-5%)女性阴道宽阔,轻微的病变不会有自觉症状女性阴道内有很多种渗液,调节阴道内酸度,可抑制某些细菌。阴道内各种各样的细菌很多,也能抑制性病病原体。,与性病感染有关的健康问题,急性症状:如疼痛性生殖器溃疡、尿道炎;并发症:如不育症和致命的异位妊娠;严重并危及胎儿及新生儿生命的感染;宫颈癌,妇女最常见的癌症;炎症和溃疡增加了HIV传播的机会。,精液,Lamina Propria网状细胞CD4+CCR5+DC-SIGN+,暴露于粘膜上皮细胞,T cell,CD4,CCR5,DC-SIGN,migrationto lymphoid organs,“hand-off”of HIV-1 fromDC to T cells via DC-SIGN,Geijtenbeek,TBH et al.,Cell 100:587-597;2000.,结 论,患性病将破坏上皮细胞的连续性。如梅毒、软下疳、生殖器疱疹使生殖器溃疡、糜烂为HIV入血达到淋巴细胞创造了条件。,结论,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等使局部发生炎症,可增加免疫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在感染部位的聚集;使HIV的靶细胞增多,增加性病患者对HIV的易感性。,结论,性病引起的炎性反应和病损部位的渗出液增强HIV经生殖器分泌物的排放,因而使同时感染了性病和HIV的患者更具传染性。,结论,患有性病将使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1.518.2倍。治疗性病能减少患者生殖道分泌物HIV含量从而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新发现,生殖器疱疹在艾滋病流行中的作用,比以前想象的更重要。由于生殖器疱疹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生殖器溃疡,增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新发现,在性病门诊中开展预防性服务,可以显著地减少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内 容,性传播疾病的概念流行形势应对策略,北美14 million,西欧17 million,东欧及中亚22 million,东亚及太平洋地区18 million,拉美及加勒比海沿岸地区38 million,南亚及东南亚151 millions,Total:340 millions,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69 millions,成人可治愈性传播疾病的年患病人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 million,北非及中东10 million,Sourc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年主要性传播疾病成人新发病例数,Source: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我国性病发病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19852005年:近2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29.64%上世纪80年代(1980-1989):年均增长142.6%上世纪90年代(1990-1999):年均增长20.43%,19912000年我国常见性病年均增长幅度,淋病:10.69%梅毒:51.63%尖锐湿疣:19.48%NGU:43.84%生殖器疱疹:55.17%8种性病总计:19.30%,19852005年我国性病报告病例数与发病率,2、我国性病流行病谱已发生改变,淋病所占比重由第1位变为第2位,NGU成为发病最高的性病 由过去以淋病流行为主,变为多种性病共同流行 由过去的以经典性病为主,变为经典性病与新一代性病(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等)共同流行,3、高危人群的性病患病率高,1993-2002南宁市全国性病监测点暗娼人群的梅毒患病率(N=129 565),2000年昆明暗娼人群性病患病率,(n=505),4、性病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 人群扩散,妇女和儿童均 受到影响。,2005年福州地区产前门诊孕妇人群性病患病率,1991年2006年我国胎传梅毒的报告病例数,上升了:56.36%,5、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与旅游地区 的性病发病率高,农村地区也发 生性病流行,1991年,2005年,内 容,性传播疾病的概念流行形势应对策略,为什么性病预防和控制项目对中国很重要?,性病的增多预示着 HIV性传播风险的增高。有效的性病控制手段有助于减少HIV 的传播和扩散。好的性病控制项目能为监测和评估HIV预防的效力提供一个指示依据。,人群中性病医疗服务模式衰减模型,人群中全部性病病人数,有症状者,求医者,有警惕意识者,正确诊断者,正确治疗者,遵嘱者,治愈者,改善性病医疗服务的措施,人群中全部性病病人数,有症状者,求医者,有警惕意识者,正确诊断者,正确治疗者,遵嘱者,治愈者,1、提高医生交流技巧2、提高诊断水平3、提高治疗水平4、病征处理5、在第1次求诊时即治疗6、单剂量治疗7、通过咨询提高依从性8、随访,外展服务,正确就医的宣传,目 标,全面开展性病防治工作,通过有效措施控制性病的增长速度,遏制艾滋病通过性途径的传播。,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政策的开发性病疫情的监测(了解流行情况)性病防治的宣传(预防知识)性病门诊的管理(控制传染源)针对高危人群的性病服务(行为干预),一、政策的开发,中央及卫生部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1年12月6日)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年8月12日),卫生部有关政策文件,关于成立卫生部性病防治研究咨询委员会和召开咨询委员会的通知(1986年7月4日)关于下发性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等文件的通知(1986年9月15日)关于下发性病诊疗标准与治疗方案的通知(1991年11月6日)关于对卖淫嫖娼人员强制进行性病检查治疗有关问题的通知(1991年12月16日),卫生部有关政策文件,关于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安排有关性病防治内容的通知(1987年1月13日)关于对当前性病宣传出现的问题加强管理的通知(1988年10月8日)关于抓紧做好性病防治工作的通知(1988年4月12日)关于加强性病防治宣传工作的通知(1988年4月29日),卫生部有关政策文件,关于加强性病疫情统计报告的通知(1989年11月25日)关于加强性病防治工作的通知(1991年3月6日),地方法规,根据中央及卫生部颁布的有关法规,如山东、吉林、贵州、海南、浙江、河南、哈尔滨、深圳、重庆等出台了地方的性病防治办法。,1992年-现在,尽管性病流行形势日趋严重尽管通过性途径传播的HIV病例日趋增加15年间没有颁布与性病防治有关的政策性文件,亟待出台的政策文件,性病监测方案梅毒控制规划性病门诊管理的有关法规修订性病管理办法,性病监测方案,此方案确定了全国105个监测点。通过监测点的监测工作,掌握淋病、梅毒和其它常见性病的流行趋势及传播的危险因素,了解性病疾病负担,为国家和地区制订防治对策、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梅毒控制规划,1991年以来的15年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增长了67倍,年均增长35.19%。胎传梅毒的报告病例数也呈急剧上升趋势。梅毒的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预防与控制梅毒,对保障人民健康,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性病门诊管理的有关法规,性病诊疗标准性病门诊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性病管理办法,1991年颁布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已不适应新的防治形式的需要;原办法对性病病种的划分与现况不符;由于全国疾病防治机构的大范围变更,致使许多防治机构职责不明,工作开展障碍;原办法的预防控制内容过于简单,不适宜于新的性病流行形势需要,二、性病监测,各级医疗单位性病疫情的管理不同人群梅毒患病率监测 相关资料的收集,各级医疗单位性病疫情报告,报病单位(提供性病服务的医疗单位)报告的病种(淋病、梅毒)性病监测点还需要报告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病例网络直报医院性病疫情漏报调查(每年至少一次),不同人群的梅毒患病率调查,收集对不同人群(性服务小姐、男男同性恋等人群、其他)进行HIV监测时,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的资料。不同人群性病患病率调查(淋病、梅毒和沙眼衣原体和滴虫检测),相关性病监测资料的收集,血站(梅毒筛查)母婴阻断(梅毒筛查,其他)征兵体检(性病检查),存在的问题,网络不健全疫情漏报国家性病监测方案尚未下达,工作没有启动,三、性病防治的宣传,性病宣传知识要点二十条把性病宣传知识纳入艾滋病防治的宣传中性病防治宣传画的张贴不同人群性病知晓率的调查(暗娼、高一学生、居民),性病门诊的宣传画,性病门诊张贴性病防治宣传画(公立医疗机构)城市80%,乡村50%,高危场所的宣传画,娱乐场所张贴性病防治宣传画城市80%,乡村50%,四、性病门诊的规范服务和管理,培训(提供性病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制订省性病门诊规范化服务的标准(山西、广西、贵州等)创建一所提供性病规范服务的示范门诊在性病门诊开展针对就诊者的干预服务性病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培 训,与性病服务有关的医务人员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临床诊疗、实验室管理)推广两个理念-性病门诊规范化诊疗服务-性病门诊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活动,性病门诊的干预工作,候诊宣传健康教育处方门诊的咨询性伴通知,候诊宣传,要求在性病门诊的候诊室设立宣传栏,宣传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要求内容、文字通俗易懂,无错误;版面整洁美观。并设有导医/咨询台,备有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单,免费向就诊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门诊备有健康教育处方,医生在给性病患者开具医疗处方时,同时免费给患者一张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和咨询,要求医务人员在性病患者接受诊疗后向其提供510分钟健康教育信息与咨询服务。,咨询和健康教育的内容,确保病人遵医嘱完成治疗改变危险行为的教育鼓励和指导病人使用安全套的教育提供HIV咨询及检测,性伴通知,要求对门诊患者通过可行的方法通知其所有的性伴,使其得到检查和治疗。一般采用的方法:医生下医嘱 发放联系卡 开双份药进行流行病学治疗,性病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国家性病实验室质量控制指南人员的培训门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室内)试剂的管理性病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五、参与外展服务工作,有条件的性病门诊应开展外展服务工作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外展工作的技能在高干队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走出诊室深入高危场所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的宣传和干预;提供性病和生殖保健的医疗服务。,工作要求,依托的门诊提供高质量的性病医疗服务通过培训有临床医生参与外展工作提供性病和生殖健康服务吸引高危人群到门诊就诊,外展工作质量保证,外展工作分组,责任到人制订外展工作计划动员同伴教育员、社区医生参与外展工作工作内容评估工作开展效果,外展工作质量的评估,行为学指标:-知晓率(艾滋病、性病)-安全套使用率生物学指标:-性病患病率(淋球菌、梅毒、沙眼衣原体)-残留精子的检测,对性病防治不利因素的评价,不利因素 人口流动的增加 色情出版物的增加 嫖客的增加 娱乐业发展 出国人员的增加 婚外性行为的增加 人们性观念开放的增加 旅游业发展 国外传染源传入的增加 暗娼的增加,对不利因素的估计,不利因素 秩 和 位 次 暗娼的增加 35.5 1 嫖客的增加 45.5 2 人们性观念开放的增加 50.0 3 人口流动的增加 66.0 4.5 婚外性行为的增加 66.0 4.5 旅游业发展 93.0 6 娱乐业发展 100 7 色情出版物的增加 111 8 国外传染源传入的增加 117 9 出国人员的增加 141 10,对防治措施有效性的评价,干 预 措 施 打击卖淫嫖娼 扫黄运动 推广避孕套的使用 研制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开展人群的健康教育 对特殊人群进行监测及治疗 加强对性病患者的管理 开展性病防治宣传 制定性病防治的有关法规,干预措施 秩 和 位 次 开展性病防治宣传 推广避孕套的使用 开展人群的健康教育 对特殊人群进行监测及治疗 加强对性病患者的管理 打击卖淫嫖娼 制定性病防治的有关法规 扫黄运动 研制更有效的治疗药物,谢 谢!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