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舟山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 资源ID:4050993       资源大小:132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舟山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舟山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2016年7月目录一、发展规划制定背景及依据1(一)制定背景1(二)规划依据2二、“十二五”期间舟山市体育发展情况3(一)发展现状3(二)发展不足10三、基本策略12(一)指导思想12(二)基本原则12(三)发展目标13四、主要任务16(一)转变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16(二)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竞技体育发展新常态21(三)解放思想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24五、保障措施32(一)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32(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33(三)保障公共体育设施的配备和鼓励多元化设施建设34(四)实施人才战略促进体育人才优化整合35(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生活方式的氛围36(六)加大安全监管与保障36附件1“十三五”时期舟山市体育发展重点指标38附件2“十三五”舟山市重点项目建设项目41一、发展规划制定背景及依据(一)制定背景“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舟山市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必须充分考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战略任务和发展方向,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在舟山群岛新区全面推进过程中,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北京、张家口市联合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权,尤其是浙江省会杭州顺利获得了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使得体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舟山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依托优势资源和本土特色相融合,在建设体育强省的指导思想下,编制好舟山市“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改革规划,对于明确新时期各项体育发展与改革任务,促进舟山市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体育促民生、拉经济、提升社会自豪感和凝聚力,转变人们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二)规划依据本规划的制定依据国家、省、市(县)政府发布的政策、意见、规划、计划、条例、纲要等文本,包括但不限于: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2.国务院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3.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6.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7.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8.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9.浙江省海洋体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10.舟山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11.舟山市海洋体育发展规划(2013-2030)12.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3.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十二五”期间舟山市体育发展情况(一)发展现状1.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十二五”期间,舟山群众体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群岛新区的总目标,坚持创业兴体、创新强体,全面、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条列,努力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群众健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不断加强体育社团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市群众体育事业取得快速、长足发展。(1)健身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按照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要求,本市“十二五”期间建成全民健身路径1747条,室外篮球场315片,室内外乒乓球台790台,门球场72片,地掷球场31片,健身广场265个,各级各类健身活动点970个,群众健身环境有所改善。创建省级乡镇全民健身中心3个,省、市级中心村健身广场12个,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45个。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全市95所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设施统一向社会开放,开放率达到100。据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舟山市体育场地数量2962个,体育场馆202.19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77平方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健身运动设施网络,基本建成社区“15分钟健身圈”,“渔农民健身工程”全覆盖。(2)特色群体活动蓬勃开展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本市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以登山、健步走、骑行、门球、风筝、沙滩足球、海钓、帆船、滑泥、海洋竞技活动展示等山地、公路、滨海、海上、沙滩、滩涂等区域具有品牌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的普及化和经常化。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处于全省前列。民间民俗体育大会、海洋运动会、海洋体育嘉年华等活动日益形成品牌效应,初步实现体育、旅游、文化、生态的融合发展。(3)体育创强工作成效明显遵循“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建设目标,本市积极扶持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的有序发展,全市新建全国、省级青少年户外营地4个,国家、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1个,省、市级体育特色学校32所。省村级体育俱乐部160个,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22个。新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监测站36个,开展了18次不同规模的体质监测工作。普陀区有体育协会18个,各类省级体育俱乐部56个,各类群众性文体业余团队363支,132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于群众中间;岱山县成立体育社团19个,群众性健身队伍103支,全市已经形成一支3500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成为了舟山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骨干力量。“十二五”期间,普陀区、岱山县获得了浙江省体育强县(区),全市35个乡镇、街道被命名为浙江省体育强镇(乡)、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称号,在全省率先实现体育强镇(乡)、城市体育先进街道“满堂红”。本市连续1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市有10个单位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6个单位被评为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2.竞技体育取得新的突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本市以备战省运会、全运会为重点,加强业余训练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改善训练条件和装备设施,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强化体教结合,积极创建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体育特色学校;探索实施市队校办、社会力量办运动队模式,适度扩大运动规模;加大输送力度,积极引进优秀体育人才,强化外训交流,提高业余训练水平,全市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1)竞技比赛成绩稳中求进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舟山市运动员喜获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1枚,是舟山籍运动员参加全运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十五届省运动会中,舟山市共选派200多名运动员参加田径、男篮、女排、网球、乒乓球等15个项目的角逐。参赛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展现了海岛体育健儿的风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夺得金牌28枚、银牌10.5枚、铜牌8枚,团体总分578.55分,同上届省运会相比实现了金牌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三突破。同时获得“2010年2013年度浙江省竞技体育贡献奖”、“浙江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和运动员“文化测试平均成绩”全省第一名。2011年到2014年,舟山市共获得7个全国冠军、66个省级冠军,并成功举办舟山市群岛新区首届运动会。(2)后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舟山市拥有专职教练员11名,业余教练员20余名,在训运动员达到823名,培养三级以上裁判员122名,并向上级体校、体工队输送了优秀运动员15名,引进优秀体育人才3名。业余训练布局合理调整。“十二五”期间,舟山市对竞技体育业余训练布局网络进行合理调整,新增自行车、羽毛球2个项目,命名了7所学校为省运会周期运动项目市队校办学校,使舟山市在训项目增加至14个。“十二五”期间,舟山市普陀区恢复了区少体校。(3)竞体管理政策日益健全建立科学竞训体系,“十二五”期间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推进“体教结合”工作的通知、加强普陀区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学校布点单位的管理、普陀区青少年竞技体育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3.初步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主的海岛体育产业体系“十二五”以来,舟山市体育产业以发展滨海运动休闲业为核心,以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为重点,以发展体育彩票业为基础,不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据统计,2013年舟山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17.59亿元,创造增加值5.88亿元,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舟山市GDP比重为0.629%,其中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3.38亿元,是浙江省内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比重最高的地区。(1)海岛运动休闲服务业布局初步完成“十二五”期间,舟山市将海岛运动休闲业的培育作为体育产业工作的重点。充分将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结合,通过加大对各项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策划、组织和实施指导,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导体育企业做大做强。“十二五”期间,本市已经培育了白沙岛海钓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朱家尖南沙滨海运动休闲基地、普陀人家生态运动休闲园、东海岸户外运动拓展基地、普陀国际游艇会、定海东海大峡谷运动休闲基地、定海绿道户外运动基地、岱山泥滑运动公园、大青山国家生态公园等一批具有舟山海洋特色的运动休闲产业群;通过积极参与国家、省级、市级旅游特色项目、精品旅游线路等评选,培育了塘头麒麟山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国家级)、白沙海钓基地(浙江省运动休闲精品线路)、普陀国际游艇会景区(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岱山东北部滨海休闲运动带(舟山市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普陀国际游艇会、东海岸海岛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舟山市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等一系列优秀的体育产业项目与示范基地、精品线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海滨运动休闲产品。目前,这些项目与基地建设整体发展态势良好,项目的前后向关联效应明显,为推动舟山市滨海运动休闲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海洋特色品牌赛事影响力逐渐形成“十二五”期间,舟山市充分发挥群岛海洋、海岛资源优势,积极举办环舟山群岛新区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大帆船赛、国际海钓赛、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全国风筝节、全国飞镖锦标赛、国际男篮对抗赛、乒超联赛、全国羽毛球超级联赛等知名赛事。其中,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公路自行车赛(连续举办3届)、全国大帆船邀请赛(连续举办3届)和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连续举办7届)已经成为本市的城市名片,每逢赛事举办期间,央视五套、新浪网、中国体育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钱江晚报等国家、省、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全程跟踪报道,扩大了本市特色“品牌赛事”的知名度,提升了本市影响力,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赛事运行和管理经验。(3)体育融资与创新模式逐步健全作为援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捐赠体育健身器材、资助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法规、科研与宣传以及后备人才培养主要融资渠道的体育彩票业,“十二五”期间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可。目前,在全部县(区)建立了体育彩票管理站、制订出台了舟山市县区体育局体育彩票考核办法,提高了各县区体育彩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积极性;2014年体育彩票“飞鱼”的成功上市销售,加大了体育彩票新玩法的宣传推广,提高网店服务质量,抢占市场先机;创新渠道建设和营销模式,做好各项安全监管工作,加快自助销售终端上线和手机销售平台的建设工作。体育彩票总销售量达到1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幅约420%,其中“飞鱼”销售4.2亿余元。(二)发展不足1.群众体育需求未能完全满足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任务依然比较艰巨,全民健身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群众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体育需求,虽然舟山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大,主要是由于海滨及水上运动场地占了较大比重,扣除海滨和水上体育场地面积,全市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都低于全省平均值,排名靠后;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30%,落后全省平均水平;体育公众财政的经费投入不足,社会筹措能力相对薄弱。2.竞技体育水平有待着力提升纵观全省竞技体育格局,舟山市竞技体育列全省后列的第三集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不畅,升学、转学困难问题突出;训练场地设施严重匮乏,教练员专业素质相对偏低;业余训练网络和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3.体育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体育产业整体发展基础薄弱,缺乏有效引导;体育服务业总量较小,发展后劲不足;缺少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体育龙头企业;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力度有限;体育产业关联效应明显不足,体育旅游业、休闲度假、康体禅修等融合发展水平较弱。三、基本策略(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实施浙江省“八八战略”,切实把体育发展纳入舟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战略全局,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以转变生活方式、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市人民整体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依法兴体、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权益,优化配置各种体育资源,扩大体育产品与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体育需求,促进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海洋体育强市、国际滨海运动休闲胜地,打造全国海岛运动休闲示范区。(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把提升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作为体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身权益,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区分基本和非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统筹城乡、区域体育资源,搭建有利于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共同发展、繁荣的大平台,促进均衡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和政策制定、监管、标准引导等方面的职责,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不断增加体育产品服务供给,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在推进海洋体育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利用好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促进人海和谐、永续发展。(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舟山市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和体育文化精神,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搭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竞技体育特色项目做精做强,做好后备人才输送,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步提高;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组织形态丰富;建立以滨海体育服务业为主体、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滨海运动休闲产业体系,促使舟山海洋体育成为一张名片、成为促进舟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到 2020年,打造海洋体育休闲生活圈,为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服务。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提高体育锻炼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形成一支5000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总人口的38%并持续增长,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5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和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依托学校和相关单位建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45所以上(新增10-15个)。建立市级各类独立法人资格的体育社会组织(包括体育总会、各单项体育协会等)35个以上。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和俱乐部达到150个以上。100%的城市社区和渔农村社区建立体育俱乐部。全市城乡晨晚练点达1000个以上。县(区)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乡镇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点。到2020年,力争打造围绕体育运动精品赛事的竞技体育新常态,实现体育场馆的多元化转型发展,提升场馆运营能力,提高场馆办赛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双发展;稳步提升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与输送数量,做精特色项目,突破弱势项目;制定后备人才保障政策,加快少体校新校址的建设步伐,构建起包括少体校、省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特色项目布点学校等在内的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舟山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2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2%;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搭建以滨海运动休闲业、竞赛表演业、场馆服务业、海洋休闲运动用品业、滨海休闲旅游等业态丰富、布局合理、产品多元、层次多样化的体育产业体系。四、主要任务(一)转变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按照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现代体育公共服务体系。1.搭建全民健身设施平台“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省级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和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创建工作,100%的镇乡(街道)本级建有文体活动中心,行政村(社区)建有健身点。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按国家、省有关规定规划体育用地、配备健身场地设施。着力建设海岛体育设施场地提升工程。每个县(区)建成1条以上全民健身步道,力争建设3个街道(乡镇)全民健身中心,50%以上社区建成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每个县(区)建成一个公共体育场馆(场),一个体育健身公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全民健身中心。开发健身步道、自行车绿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引导发展登山步道、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帆船游艇码头等户外场地设施。引导有条件的县(区)改造社区附近的人行道为健身步道,有条件的社区增设篮球场、足球场等健身设施,鼓励慢性交通系统与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2.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积极推进市本级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各级体育社团等建设,建立市级各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体育社会组织(包括体育总会、各单项体育协会等)35个以上。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和俱乐部达到150个以上。100%的城市社区和渔农村社区建立体育俱乐部。全市城乡晨晚练点达1000个以上。推行社区体育社工服务制度,建立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协会,增强对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指导、协调、组织和管理,强化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建立社会体育组织的登记和评审制度,实行等级化、差异化管理。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全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5000名以上。免费提供健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间的业务交流,充分发挥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科研人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3.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全民健身活动模式,推进全民健身常态化、生活化。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其他各类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单项体育赛事,打造融民间民俗与现代时尚于一体的体育健身活动品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各类力量举办的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予以支持,允许赛事所有权归相关企业及社会力量拥有。市公安、城管执法、卫生计生、消防、安监、市场监督、新闻广电等部门要根据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的保障要求,积极为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提供服务,并明确服务种类、工作流程和收费标准。深入挖掘和推广群众喜爱、参与性强、简便易行的科学健身项目。大力开展与旅游、文化、休闲、医疗、娱乐等融于一体的健身活动,积极倡导低碳滨海体育生态休闲运动,创建突出岛屿特色与文化的“一区(县)一品牌”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积极打造全国海岛户外运动示范区。通力协作,高质量的完成浙江省第三届体育大会的承办赛事工作。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体育培训,积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中小学生到体育俱乐部参加体育运动技能培训,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丰富职工体育、残疾人体育、渔农民体育和老年人体育活动内容。继续实施浙江省3-69周岁公民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深入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4.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群众体育健身、培训、观赏、体验、度假、休闲、娱乐等基本体育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全民健身宣传的长效机制,健全舟山科学健身指导网络,强化科学健身宣传,普及与推广健身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协调体育与文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与融合,充分依托本市比较成熟的市民大展厅、市民大舞台、市民大讲堂、市民书房、文化大礼堂、基层体育组织,开设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做好健身意识和健身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舆论主导作用,提高科学健身、培训、体验、度假、观赏、休闲、度假等专业知识。加快推进健身步道、骑行步道、登山步道的标识牌、里程牌、健身指南设置,增加健身的娱乐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强化全民体质监测工作,巩固和发展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立舟山国民体质监测的长效机制,促进国民体质监测的常态化、便利化、平民化,推进“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康复处方”的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建立起基本涵盖符合监测要求的全体人群监测系统和体质档案。加强与卫生、医保部门合作,积极探索推广全民健身与医疗保险“医保健身一卡通”制度,促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纳入市民医疗保健服务范围,使体质测定与健康体检成为市民健康保障的基本权利。5.创新体育公共服务方式建立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机制,完善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公布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委托生产”等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体育协会、体育企业及个人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体育产品。在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政府补助或政策扶持等办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健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运营与管理。进一步提升体育健身服务场所的开放率、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力度,通过经费补贴、奖励资助和办理责任保险等形式,进一步鼓励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提高开放比率,延长开放时间。公开赛事举办目录,向社会公开赛事承办权,搭建体育赛事申办管理平台,由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逐步采用政府向社团、企业购买服务的形式办赛办活动。(二)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竞技体育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效益、优化结构、完善队伍”的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综合实力,推动舟山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1.打造体育精品赛事,合理布局发展项目立足舟山市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以体育精品赛事作为发展竞技体育的根本推动力,打造具有舟山海洋体育特色的海钓、帆船帆板、海岛拓展、海岛定向、海上航空等项目的赛事与活动,借助已有的舟山市岱山岛沙滩运动会、衢山镇渔民运动会等传统比赛做精做强,形成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积极申办和举办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各级各类帆船帆板、海钓、环岛自行车、铁人三项等比赛。以项目驱动竞技体育结构布局,稳定巩固田径等基础项目,寻求游泳、射击、足球等弱势项目的突破,做精做强篮球、排球、摔跤等传统项目。结合国家校园足球发展战略,在舟山市广泛开展特色沙滩足球项目,积极推动足球运动进校园,把沙滩足球等运动打造成具有海洋特色和高水平优势的竞技体育项目。打造竞技体育校园联赛,以教育和体育联动发展为出发点,广泛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小学生联赛、初中生联赛,积极打造竞技体育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校园联赛,突出舟山市竞技体育特色,重点发展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游泳、海钓等联赛。2.实现场馆多元发展,提高运营水平能力切实发挥体育场馆作为体育运动场所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体育场馆竞技体育办赛、训练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完善舟山市本级及各区县的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以市场化、科学化的运营方式指导舟山市的各级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切实提升体育场馆的办赛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竞技体育项目,打造精品体育赛事的同时,依托体育场馆实体打造高水平的赛事组织服务平台和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将舟山市各级体育场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场馆规模效应,打造具有多元化运营能力的、独具舟山特色的体育场群。积极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鼓励体育场馆无偿或部分有偿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及大众健身锻炼开放;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3.优化竞技体育人才,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整合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坚持“人才强体”的战略方针,加强管理干部、教练员、裁判员“三支队伍”人才建设。加强体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各县(区)争取设立训练竞赛科室,有专职人员从事竞技体育管理工作。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完善舟山市教练员的选拔、培养、考核、聘用、引进制度。加大教练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力度,推进教练员知识结构更新,鼓励教练员参与训练创新,科学研究,提升教练员素质,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到2020年,兼职教练员总人数保持在380人以上。进一步加大裁判员培训力度,提高裁判员的执法水平。新增各级各类持证裁判员200名。扩大竞技体育区域合作,不断输送和引进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立足本市,放眼全国,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体育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制订出台体育优秀人才引进政策,根据项目布局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开展竞技体育项目合作,加强与其他地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人才与设施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运动项目合作方式,提高舟山竞技体育训练水平。4.深化体教结合,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制订出台深化体教结合实施办法,整合现有资源,着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保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市少体校新址建设,充分发挥市少体校在竞技体育中的龙头作用。加强运动项目市队校办的办学模式,并出台相关的考核管理制度。进一步缓解入学矛盾,对优秀体育苗子和体育特长生实行优惠和特招政策,着力解决运动员升学转学困难,扩大竞技体育规模。重视建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切实加强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到2020年,新增5个省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业余训练后备人才队伍保持在2000人以上。(三)解放思想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1.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定位和布局舟山市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拥有独特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发展基础和潜力,科学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构建功能定位清晰、开发重点突出、产业布局合理、积聚效应明显的总体开发格局,确立海岛运动休闲示范区的基本定位,努力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滨海运动培训、体验、竞赛基地;国家海洋休闲运动研发销售总部;国际滨海运动度假、禅修、娱乐中心的发展定位。依据已有发展规划等文件,结合舟山市体育产业资源及项目建设情况,将舟山市体育产业空间布局概括为“一核、两区、多点”的格局,体现产业形态多元、结构合理、“点、线、面结合”、“海、陆、空”项目联动的布局思路。一核精品海岛休闲运动核心主要包括定海、普陀的城区,作为舟山群岛滨海体育开发开放的主体区域,以及舟山海上花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区,重点构建以路跑、骑行、马拉松、登山、帆船、帆板、海钓、游艇、航空体育、禅修、康复等为重点的滨海运动休闲健身、培训、用品研发、销售、度假一体化的精品海岛休闲运动核心圈。舟山不但要利用好海,还要利用好山,海山是舟山的一大优势,利用新建的社区-南洞艺谷、茶人谷景区,开发古村落等历史人文遗迹。结合自然的山海风光,大力发展观光、徒步、越野、露营、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把新建社区打造成体育休闲小镇,把定海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户外运动基地。两区滨海休闲运动娱乐区、海洋休闲娱乐养生区岱山县重点利用滩涂、沙滩、滨海水域等资源,打造以滩涂运动、沙滩运动、骑行运动、风筝运动等为特色的滨海休闲运动娱乐区;嵊泗列岛主要利用海域资源及文化资源,打造以游艇出海、赶海垂钓、登岛探秘、祈福禅修等为特色的海洋休闲娱乐养生区。多点海岛野外生存基地、海岛铁人三项基地、海岛探险等充分利用舟山丰富的海岛资源,以各个海岛的特色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等作为依托,寻求海岛发展的特色化与差别化,建立系列的海岛户外运动拓展点,逐步推进海岛野外生存、孤岛探险、海岛铁人三项运动等赛事和活动建设,使其成为国内独特的海上探险天堂。2.继续推进和完善以体育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舟山丰富的海洋生态自然资源,结合各县(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创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路线、优秀项目。推动帆船帆板、游艇、海钓等高端海洋运动项目;有序推进海岛马拉松、环岛自行车、汽车露营、野外生存、户外拓展等中端运动休闲项目;大力开展海滨浴场、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海滩风筝等大众类运动项目;全力推进环岛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登山步道的建设。大力发展大众健身休闲主题旅游,推动健身、休闲、禅修、康复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的合作,积极引进和申办中高级别国际国内海洋体育赛事。建立重大体育赛事的评估制度,对引入赛事进行前期遴选评估和后期绩效评估,确保赛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注重引进重大体育赛事的同时,积极培育与扶持自主品牌体育赛事,加强运营模式创新,注重赛事环境营造,培育精品赛事。加大对已有基础的环岛公路自行车赛、全国风筝锦标赛、国际海钓精英赛、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全国大帆船邀请赛的培育力度,提升整体运作水平,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结合城市定位,进一步在户外运动、滩涂运动、骑行运动、马拉松运动、海洋民俗运动、航海运动等项目上再创几项自主品牌赛事,打造与舟山群岛新区城市形象和地位相匹配的赛事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充分发挥舟山市体育场馆、人力、品牌资源,继续发扬本市体育服务业占主导的优势。支持和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与运动协会、体育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提升本市体育制造业的市场份额。鼓励引进各类与海洋体育发展相关联的体育用品研发、销售、制造企业入驻本市,打造全产业链。3.改善体育产业投资与消费环境争取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督促县(区)建立体育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重点发展的体育产业领域、大型体育产业集团和体育产业品牌的扶持力度,引导体育产业各门类协调发展,努力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推行体育产业资金项目申报制,加强对项目使用的跟踪问效,进一步落实、完善项目产业引导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建立省、市专项资金使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的管理办法,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多种形式,参与体育市场开发、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俱乐部发展。进一步创新体育彩票销售模式,实现体育融资渠道畅通。积极尝试实体赛事、网络平台与体育彩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打造以数字型为品牌、以即开型为基础、以竞猜型为增长的产品结构,进一步加强“飞鱼”特色产品建设,增加产品核心竞争力;“立足专营、适度扩张、合理布局、质量优先”,统筹规划彩票网点的规模、布局和建设,全面推进网点形象包装工程,着力改善网点的环境和形象,满足多元化的彩票购买需求。着力弘扬体育彩票“公开、公平、公正”的发行原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指导思想和“诚信经营、助推公益、奉献社会”的理念,促进社会更加了解体育彩票的使命、愿景和价值。研究制定引导、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利用引导资金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培育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拓宽居民体育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扩大体育健身、培训、度假、休闲、竞赛等不同层面的需求。广泛开展体育彩票公益活动,打造“公益慢跑,要你健康”品牌,建立健全滨海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提升基层组织、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加强高危性体育项目的管理与监督。加强体育产业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全面掌握舟山体育产业家底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推动政府层面对体育产业的考核。要在组织领导、考核评价、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加以推进,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体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4.强调以项目带动推动产业集聚以大思路谋划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整合,加快海洋体育产业集聚发展,增强海洋体育产业项目投入,做大体育企业规模,提升海洋体育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同时打造并完善海洋体育产业链。鼓励开展每月一个特色活动项目,鼓励企业、体育协会等组织承办,充分吸引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推进滨海运动休闲体育小镇、帆板帆船运动基地、海钓基地、滨海运动休闲基地、风筝基地、汽车露营基地、海岛户外拓展基地、泥滑运动公园、海洋休闲运动产品研发销售总部等基地、公园的建设工作,发展一批集聚度高、带动性强的海洋体育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营造舟山整体的品牌形象,尤其注重推进海岛马拉松品牌化、特色化,统筹协调市、县(区)两级,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协同发展,建设真正能够落地的实体平台,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比较优势、竞争实力的重点体育企业。降低体育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含外商投资)进入舟山市体育产业领域。5.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大力支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娱乐产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沿海、沿山、沿绿道等的运动休闲线路和体育旅游项目,有针对性将体育运动项目内容融入旅游项目中,依托海洋体育特色产业内容,积极打造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引导建设一批以海洋体育运动等为特色的主题公园。以特色运动和海洋体育基地为核心,构建集体育培训、训练、竞赛、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精品路线和景区。大力支持体育产业与文化、休闲娱乐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具有舟山特色的休闲娱乐行业。依托成熟的“滨海休闲文化”、“佛教文化”和“渔俗文化”,加快培育和发展体育动漫、电子竞技、体育创意、体育民间民俗等新兴业态,重点培育一批体育与文化休闲娱乐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同时注重文化体育类产业项目及知名企业的引进。6.推动体育产业与“互联网+”结合依托“互联网+”、“创新2.0”的互联网新业态,以知识创新推动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为体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鼓励体育产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及开发,开拓新的产业、商业发展模式,创新体育产业产品形态及服务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及管理、服务水平;鼓励手机应用程序(APP)、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及自媒体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支持体育企业借助大数据及互联网交易模式拓展业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服务模式,鼓励体育类电子商务平台发挥技术、信息、资金优势,为体育消费提供优质服务。五、保障措施(一)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服务,积极出台舟山市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意见(2016-2020)以及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充分发挥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作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突

    注意事项

    本文(舟山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