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课标下的中学排球教学初探.doc

    • 资源ID:4050793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标下的中学排球教学初探.doc

    新课程标准下我校高中排球教学初探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教材和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它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根据多年的中学排球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的要求,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初步探讨,为更好地在中学排球课程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健词:新课标 排球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1 前言 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师在排球课讲授内容时,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和心理变化,教学过程多以“教”为中心进行,遵循由“分解整体”的原则,教学按照“准备姿势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教学比赛”的过程来进行,总体上体现了“基本技术应用比赛”的渐进过程,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如“师”所愿,学生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排球课学习后,仅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术,对于排球技术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却掌握较差,排球比赛中的比赛意识就更无从谈起了,这不得不值得体育教师进行反思。 新课程标准,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材和教学方法,它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课标从体育的功能角度确立了五个学习领域,既考虑了体育的价值,也考虑了社会的体育需要和学生的体育需要,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掌握的技术去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这才是排球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排球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尽快的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成为摆在排球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选择本校高一级二个排球选修班的12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个排球选修班的60人为实验班,第二个排球选修班60人为对照班进行实验,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在学习前均没有参加过对排球的学习。2.2研究方法2.2.1文献研究法阅读有关专著以及文献资料,了解新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的具体细则要求,利用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等信息技术途径,查阅和检索我国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教学方面的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2.2.2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新课程标准设置下的实验班和参照班的比较,总结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积极影响,为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实施的教学实验对象是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同一老师授课的,且学生在排球课学习前没有接触过排球运动,两个组的基础基本一样。2.2.3逻辑分析法对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和推理,探索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间的必然规律。2.2.4数据统计法对实验结果的各项数据进行检验。3 理论依据3.1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把以往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要把学生的健康和对体育的喜好看作体育课的宗旨,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在锻炼中养成对体育的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新课标则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积极转变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变成学生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学习发展的过程。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要求构建新的教学结构,要求教师改变原由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融入到体育课中,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的具体实施细则,用教师的热情引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通过开发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技术,这比强制性要求学生学习要起到更好的效果。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爱动、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体育课上采用游戏、比赛等活动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让学生亲自组织游戏、制定游戏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实践能力,能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3.2 新课标对教学模式的影响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和实施,体育课程以增进学生“身、心、社”三维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实质性变化。教学模式是正确反映教学客观规律、有效指导实践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建立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基础上,并且是教学思想、教学基础的具体体现。教学模式有着多种教学策略,并且有明确的主题和可操作的程序,各种因素在其中以一定方式组合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同的教学模式组成不同的教学结构。体育课的学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也需要不同的排球教学模式。例如,排球教学中有的学习需要学习者的直接参与,以获得“做的体验”,如起跳空中的人球位置关系和扣球时手掌包球压腕的感觉;有些学习需要为学习者提供间接的感性教材,以获得“观察的经验”,如排球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有些学习则需要通过运用语言等其它刺激以获得“抽象的经验”,如进攻时战术提醒。同时,我们面对的是不同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为了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未来的体育教学模式也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注重学生的主题发展和个性成长,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同时,新课程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从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再者,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有一个更能发挥自己潜力、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一个独立的思维和人格空间。而对教师来说,应该在教学空间的利用率上更富有拓展性,在教学手段上更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各个技术动作的规范表象和整个体育运动的宏观了解。新课标要求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整体性与多样化的结合,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结合,结构和功能的结合,借鉴和创新的结合,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模式具有更强的适应性。4 新课标下的排球教学课的初探鉴于以上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本人从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更新我校高一实验班学生的排球教学教程,改革原有的排球课教学内容,并且与按照原有的排球课教学的对照班进行比较,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1教学环节给实验班的学生一个有关排球运动发展的整体的概念表象,通过介绍世界排球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引导学生对排球学习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在排球学习的初级阶段,只要求学生对基本技术的大致掌握,不苛求学生对基本技术的完全掌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对排球运动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在比赛中要求学生技术的细化和精确掌握,提高学生的排球意识,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4.2针对实验班学生的具体实施环节4.2.1增加排球单项技术动作教学的趣味性在每一节课的不同技术动作教学穿插进行的同时,排球单项技术动作的学习,如移动、传球等动作学习内容比较单一,同样需要注意提高学生趣味性。如在学习垫球技术动作时,可以把班级分成人数相等的偶数组,每两个组根据垫球总数进行淘汰赛,胜队再参加淘汰赛,直到决出比赛的名次为止。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利于促进正确动作技术的掌握,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为学生以后的排球技术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2.2降低排球比赛的难度在排球比赛时,由于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差异,虽然掌握扣球等技术动作,但在面对高网时,总有些望“网”生畏,容易造成动作变形。因此,在教学比赛时,教师可以将球网的高度降低10cm,要求学生将技术动作做完整,把注意力放在体会动作上,而不是放在是否能把球打过去等其它次要方面。4.2.3新解排球规则所谓新解,就是对规则进行不断的创新,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理解排球运动的内涵,如增加趣味性、降低难度等,使其更加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4.2.3.1人数不等比赛法技术较好的队员可以在人数较少的情况下,同对方技术较差、人数较多的进行比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参赛队员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差队扣球或发球直接得分,可以得2分,而技术较好的队发球或扣球失误,可以扣2分。最后的比分还是以25分制为准。4.2.3.2间接排球比赛在排球比赛中,初学者经常掌握不好技术动作,造成球落地,可以对他们放松要求,如球在落地后,第二次落地前还可再击一次球,但每队每次来回球只有一次机会,记入三次击球内,这样由于球落地而使比赛中断可以得到解决,增加比赛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比赛的积极性。4.2.3.3不公平比赛法如果两队的排球水平不一样,可以先给弱队一定分数,而强队从零算起,最后谁先到25分为胜,这样可以提高每队队员的比赛积极性,不会让学生产生失落感,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促进学生主动努力学习和掌握排球技术。5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采用上述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并对学生在排球课学习方面进行综合测试,各单项技术的测试方法与结果如下表:5.1传球技术的考试:(表1)考试方法:每名学生持一球站在一侧进攻线边,在另一侧进攻线上画出直径为1米的一个圆圈,学生在原地自抛自传一次,然后将球传过球网,使球落入圈内,则为1分,落在圈外为0分,每人10次,8分为优秀,6分为良好,4分为及格,4分以下为不及格。表1 实验后排球传球成绩比较组别合格人数 %优秀人数 %良好人数 %实验组(60)对照组(60)60 10060 10038 63.323 38.322 36.737 61.75.2垫球技术的考试:(表2)考试方法:两人一组,相距至少34米站立,两人对垫球,不能让球落地,且两人相距距离不得少于3米,若对方垫球不合适,可以用其它技术调整,但是不记入垫球个数,两人每人垫球8个为优秀,每人6个为良好,每人4个为及格,4个以下为不及格。表2 实验后排球垫球成绩比较组别合格人数 %优秀人数 %良好人数 %实验组(60)对照组(60)60 10060 10028 46.719 31.632 53.341 68.45.3扣球技术的考试:(表3)考试方法:学生站在进攻线上,教师在3号位给学生抛4号位的高球,每人6个球,如果学生觉得抛球不到位,可以不扣,在不犯规的情况下,扣过网6个球为优秀,4个为良好,2个为及格,2个以下为不及格。表3 实验后排球扣球成绩比较组别合格人数 %优秀人数 %良好人数 %实验组(60)对照组(60)60 10060 10034 56.725 41.626 43.335 58.45.4发球技术的考试:(表4)考试方法:学生站在发球线上,每人10个球,利用正面下手发球或正面上手发球,将球发到对面的场地,过网且界内为1个,下网或界外不算分,8个为优秀,6个为良好,4个为及格,4个以下为不及格。表4 实验后排球发球成绩比较组别合格人数 %优秀人数 %良好人数 %实验组(60)对照组(60)60 10060 10038 63.322 36.622 36.738 63.45.5排球综合成绩的评定(表5)根据学生在各个技术考试中所得到的分数,进行整理,按照教学计划中,平时成绩占10%,理论知识笔试占30%,排球基础知识考试占60%的比重进行计算,得到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排球项目的总成绩及各阶段百分比。表5 实验后的排球综合成绩比较组别合格人数 %优秀人数 %良好人数 %实验组(60)对照组(60)60 10060 10034 56.723 38.326 43.337 61.7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排球“综合评价”成绩比较,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显著。评价表的成绩正表现出实验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达到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侧面反映出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6 结论与建议6.1结论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排球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确定排球教学的组织形式,即新课标要求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发展,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还可以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他们掌握排球的技、战术等内容,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最终效果。6.2建议6.2.1将游戏同教学有机的结合,并不是指游戏可以取代教学内容,这样只会本末倒置,而是指教师利用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各项技术,达到对技术学习的促进作用,其中的度的把握是游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6.2.2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应注意学生技术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应只注重排球课学习的技术考核成绩,还应注意学生在新技术学习时积极利用已掌握各项技术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处理问题、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参考文献:1张伟.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几个转变J.体育教学,2004,(6).2袁冲.试论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J.体育教学,2005,(2).3廖志锦.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田径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教学,2004,(5).4曲正岩.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J.体育师友,2005,(1).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下的中学排球教学初探.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