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doc
对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本文以中学体育教育对德育、智育的作用为出发点, 分析了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及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 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中学体育教学、促进中学体育教育的几点建议。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育 目前, 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体育活动不仅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能够促进人在其它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 因此, 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教育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育, 我们更应该抓住素质教育这一良好契机, 改革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合理因素, 发挥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一、 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中学体育教育作为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原因以及部分人主观的臆断, 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尚处于较低水平。中学体育教育的实施, 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 体育教学观念与方法滞后, 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观念与方法要体现现代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而在现行的中学体育中, 我们既能感受到 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片面追求体育课的负荷强度来刺激学生的身体素质增长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存在; 也能看到: 传习式、 灌输式、填鸭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滞后影响和制约着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当其他课程开始普及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时, 中学的大多数体育理论课教学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上, 有的学校尽管有一些投影仪器和幻灯, 但基本上很少使用。实践课的教法又常常只是满足于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游戏和比赛法等教学方法, 一些新型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似乎还没有被大多数同仁所接受。1.1 场地不足、资金短缺是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学校方面对体育的投入也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发展。1.2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 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主要表现为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学生的锻炼时间被大量地占用;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1.3 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也不是特别理想,导致深受学生欢迎的球类项目没有办法开展。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一定的损失。1.4 体育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教师的学历水平也普遍提高,但是受学校体制的影响,很多教师实际具备的教授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施展,面对这一状况,仅从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方面加以强化,根本不可能真正体现出一个教师的真实水平。此外,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的实际状态和实际的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二、中学体育课中的现存问题体育课基本上也还是 :“两课”和 “两操”。就“ 两课”和“ 两操”来说, 大部分中学的课间操也只是流于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往往由于场地、器材的不足而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锻炼的需要。此外,每周2学时的体育课无论从体育活动的时间还是次数来说, 都远远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之目的。2.1 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一些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许多教师将“体育与健康课”定位在“健康体育”的认识上,忽视了体育本质,使体育课变成了“游戏课”、“有简单组织的放羊课”、“完全放任的自主学习课”、“完全的兴趣选择课”等。事实上,学校体育的实质是通过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懂得科学的锻炼和保健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2.2 教学内容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很多项目受到当前过分强调的“从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基本上已经消失在学校体育课中了。如体操中的单杠和双杠,稍不留神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干脆就选择几个简单易学、风险性小的项目或者动作来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3 放弃体育本质,忽视运动技能教学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把体育知识、技能,通过教与学,快速、高效地转化成学生的精神财富,让其身体得到最有效的锻炼。而目前的教学状况虽正确地贯彻了“快乐体育”的形式,但学生自己掌握的运动技能却并不理想,这对学生未来“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3对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若干建议3.1. 形成和发展娱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玩是学生的天性和本能, 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老师带领他们“ 玩” 从“玩”中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娱乐体育教学是老师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锻炼的方法以及掌握体育和保健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以学生为主、以快乐有趣为中心、身心愉快地进行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老师亲身参与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 能全方位地给学生以身教影响, 并能体现出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和作用。通过教师角色的恰当定位, 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为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娱乐体育将是以后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3.2. 更新教学内容, 完善教材体系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再只限于强身健体、掌握技术、预防疾病, 更多的是为了缓解学习上的紧张, 摆脱生活中的烦恼, 沟通紧张的人际关系, 从而获取心理和精神的愉悦与满足。因而,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要以具有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传统项目为主, 并逐步开发一些流行的新项目, 如: 气排球、登山、攀岩等。同时,中学体育教材也要打破单一的运动知识、技能教学内容, 建立以健身、康体、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体系。教师在选用教材内容时应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认识规律, 注重知识性、趣味性, 同时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合理确定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处理好全面与重点、健康性与知识性、继承性与时代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目的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力求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校本特色的教材体系。3.3 提升教师素质, 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能力事实上,体育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劳动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驾驭信息的能力, 不断提高信息素养。面对现在发达的信息时代,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 有效地吸取、存贮、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来讲解这些知识,并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达到了学以致用。3.4 体育教师需要具备认知与情感相互协调发展的人格。研究表明, 教学效能高的教师往往与其情感人格发展水平有很高相关。无论教学过程、德育过程都无一例外的凸显人的情感发展, 包括感受性、体验理解水平、情绪情感表达、交往等, 体育教师同样需要这些能力去构筑一个安全、信任、轻松、尊重、和谐和鼓励学生成长的环境。3.5 不断充实学校内的信息容量,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队伍的建设中,在满足硬件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应订阅有关体育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权威期刊,使体育教师不断了解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其充实自己,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教师队伍的成熟与壮大。4 结语对当代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远远不止这几个问题,构筑一个成功的体育教学体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必须依赖中学体育工作主体体育教师具备独特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注重情感教育,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 发自内心地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教师和各行政管理部门要合理地运用体育场地器材, 使之发挥到最大的利用率, 并且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和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新题材、新项目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使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 最大限度地来满足中学体育教学,贯彻中学体育教学新思想,探索新路子,使体育真正发挥健身、育人的功能。参考文献: 1 陈红. 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探讨 J . 福建体育科技, 2003, ( 8 ). 2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