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中学开展羽毛球俱乐部的探索研究.doc
中学开展羽毛球俱乐部的探索研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中学羽毛球俱乐部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中学开展羽毛球俱乐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解决不足的建议,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展中学羽毛球俱乐部和带动中学其它体育项目俱乐部的开展,并为其它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提供理论的思考与实践的参考。关键词:中学;羽毛球;俱乐部前言体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学生个性、以学生兴趣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呼声越来越高。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学生的体质逐渐的下降,每周两次的体育课已不能满足高中生对体育的需求,于是,除早操、课间操以外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应运而生,俱乐部就是其中一种。为了规范中学羽毛球俱乐部的管理,推动俱乐部的健康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加强素质教育工作,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赞助下,中学在2007年1月31日成立羽毛球俱乐部。俱乐部以宣扬校园文化为原则,以创建“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为总目标,以“健身第一、娱乐为主”为宗旨,陶冶情操,增强体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满足校内广大羽毛球爱好者娱乐和健身的需求。成立以来,羽毛球俱乐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一、对俱乐部的几个概念的理解“俱乐部”一词源于欧美,其英文单词为CLUB,亦称为“总会”,意思为社交团体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的通称。词海对俱乐部的解释为: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统称。1在1976年日本文部省对体育俱乐部定义为: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爱好者自发性、自立性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和促进相互之间的协调,和睦而进行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组织。2随着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的教育理念广泛的在各个学校贯彻实行。其中就出现了所谓的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制,它是指对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采用俱乐部的管理形式,巩固其体育课堂的知识技能或对某一体育项目进行长时间的学习、训练,以达到养成运动习惯、提高运动水平、强健体魄的目的。2二、开展羽毛球俱乐部的意义1.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据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学生耐力素质在过去的20年持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认为,营养过剩的膳食、过多地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体育锻炼不够等因素是造成学生肥胖、近视、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增加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措施之一。学校教育是基础,而高中是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即将跨入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的大学,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技能更能激发他们继续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大学四年的培养,他们能更好地保持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在高中以俱乐部的形式发展各种体育活动,既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1-2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2.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羽毛球运动是一种可调节运动量的全身运动项目,具有简便性、娱乐性、观赏性和锻炼性,可以全面提高人们的体质、培养人们的意志和陶冶人们的心理,它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之一。相对于篮球、足球等室外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受体育场地的限制少,易于开展,因此受到了更多学生的欢迎。数据表明,中学高一年级900多人就有大概230人选修羽毛球,占全年级人数的25%左右。而俱乐部的开展,将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更有利于羽毛球运动的普及。3.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标准实行以后,教师的分工越来越细,开展羽毛球俱乐部能更好地考察和发挥羽毛球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和其他项目的教师之间的合作。相比羽毛球选修课,教师不仅要兼顾场地的安排和学生的兴趣,还要面对不同年级、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程设计和实际操作的难度,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课余时间开展羽毛球俱乐部,使学生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专业特点和运动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余暇体育活动项目;使体育教师能根据自身专长、学校体育设施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余暇教学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更加健康和生动。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校园内丰富多样、健康向上、富有动态美和连续性极强的余暇体育活动项目,是激发他们产生体育兴趣和持续参与的动力。3三、中学开展羽毛球俱乐部的优势1领导的重视程度高 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在推行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其中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来自学校领导的压力最大。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体育课教学组织纪律性比较强,教师指挥着整个教学过程;而新课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学习法,所以表面上课堂纪律比较松散。因此,有的领导就觉得体育课上的不像体育课了,进而阻止新课标的施行。然而,在中学,学校领导不仅关心学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还主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在羽毛球俱乐部开展期间,副校长作为带头人,还主动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这样大大增强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了羽毛球俱乐部的健康发展。2.教师资源充足 从开展羽毛球俱乐部的设想、组织、课程设计到教学,体现的不只是羽毛球老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还包括其他老师的协助,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体育科组老师的团结与协作,为其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作用。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中学羽毛球俱乐部得到了五星太阳能公司、五星羽毛球俱乐部及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和赞助,缓解了俱乐部运行过程中的经费压力,同时,社会的力量也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4.采用现代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教学DVD等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在感官上体验所教的羽毛球动作和比赛部分片段,使学生对所教动作有初步的了解,有助于教师的讲解示范,从而使学生对羽毛球运动产生新鲜感、挑战感和学习兴趣。5.满足学生的兴趣 与以“放羊”为主,牺牲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传统教育相比,羽毛球俱乐部制的开展能较大地发展学生个体,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有效地弥补了羽毛球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延伸了学生学习的范围,从而更加重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锻炼,奠定了学生参与终身体育的基础。6. 以赛代练,以赛代考教师可组织教学、分组练习,充分挖掘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相互间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4同时,摒弃传统教育中“高分”、“合格”的评价模式,以模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编排、组织和比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角色扮演,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他们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平时表现的参考。四、中学开展羽毛球俱乐部的不足1.传统意识的影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三自主”(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为核心观念。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仍未摆脱传统体育意识的影响,学生未能从“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角度充分利用“三自主”的权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羽毛球俱乐部的教学效果。52.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俱乐部教学中,体育教师从主导地位变为辅导地位,对教师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更高,不仅仅是掌握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的技术技巧,还要具备诊断和纠正错误技术技巧的经验和能力,还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3.学生需求量大,俱乐部教师资源不足选修课是课程标准要求的,所利用的是学习时间,也拥有充足的教师资源。然而俱乐部则需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比较集中、需求量大,造成俱乐部的教师资源短缺。4.学生的兴趣容易转移 学生的体育兴趣具有不稳定性,容易转移。他们常常会因为学校、班级或个人的事情而缺席俱乐部的训练。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是体育教师面对的最大挑战。5.缺乏家长的支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其中一项研究表明,有20.9的家长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74.6的学生认为他们体质不好是由于体育锻炼不够造成的。广州市中山二院体检中心主任陈庆瑜认为,体质不好对学生最重大的负面影响是制约智力、脑力的发育。可见,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到对学生的体质,乃至智力发育的影响。6.缺乏校外的交流 羽毛球俱乐部刚开展不久,俱乐部活动均以日常教学训练为主,缺乏与校外的交流,未能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不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五、对策建议1.加强体育意识的培养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提高俱乐部实施的效率。2.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出现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对在教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3.聘请兼职教师增加教师资源 可聘请其他学校的羽毛球老师、社会优秀体育指导员或社会俱乐部有经验的教练担任俱乐部的兼职教练, 以补充师资力量, 满足学生的需求。 4.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建立简易球场面对学生需求量大与场地设施有限的矛盾,除了选拔制度以外,教师还应从场地着手缓解问题,如在室内或室外建立简易场地,供学生练习技术动作,以缓解场地的压力。5.延伸教学范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体现羽毛球运动的简便性、娱乐性和锻炼性之余,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赏能力,让学生在观赏中巩固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此外,偶尔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裁判、编排和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也是吸引学生兴趣的一个途径。6.介绍其他项目的特点,丰富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多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比较受欢迎的、难度较低的、能满足他们健身和娱乐需求的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既能解决学生需求大与场地设施相对少的矛盾,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兴趣选择,进一步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打下基础。7.组织校外交流,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了解校外环境,组织校外交流,满足学生的交往和自我调节的需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能够达到增强体质、掌握一定运动技术水平的目标。六、小结俱乐部模式是延伸课堂教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实学生课余时间和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学羽毛球俱乐部的实施,有利于带动中学其它体育项目俱乐部的开展,并为其它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提供参考。七、参与文献1李小芬,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特征与经营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2阳梅香; 湖南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制可行性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3陈淑英,陈静青.浅析体育俱乐部在新世纪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6)4周红兵.高校体育选修课“俱乐部制”教学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05,10(5)5张宏伟.深化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南方审计学院学报.2005,11(4)